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列颠群岛

在罗马入侵以前,还没有英格兰或英国这样的民族国家概念。不列颠群岛为30个部族所割据 5 ,彼此之间战乱频仍。不过跟欧洲大陆比起来,他们的武器非常落后 6 ,农业发展水平也不及罗马。 7 不列颠在地理上位于横贯西欧的罗马帝国的边陲,文化上也处在罗马文明的外缘,只是能与罗马文明在物质上互通有无,引进一些器物为自己所用。不列颠人的文化主要是讲凯尔特语的凯尔特文化,跟海峡对岸的被征服民族相似之处颇多 8 ,他们被罗马人视为“野蛮人”。但是,这时的不列颠人已经不再靠狩猎采集自然物产的原始方式生存,他们发展出了农业、织布、冶铁等技艺,也有流通铸币用于经济交易,其铸币样式多脱胎于海峡对岸欧洲北部各国的货币。 9 尽管如此,当年在恺撒大帝的眼里,不列颠人只是原始的异族,蓄着长发,浑身涂色,过着多人共妻的社会生活。 10

公元前55年恺撒大帝出征不列颠时,船队初到不列颠外海就遇上了极端的恶劣天气,骑兵大军无法登陆。 11 不过,罗马人靠着纪律和武装还是无往不胜,远征军凯旋,身后带着俘虏来的大批不列颠人。 12 不列颠各部族间的不和也让罗马人更容易取胜。 13 100年后的克劳狄一世时期,罗马再次大举进攻不列颠。克劳狄一世仅用6个月就征服了不列颠群岛大部分地区,于是班师回朝 14 ,而争夺岛上剩下地区的战斗又持续了几十年。吉本斯写道:不列颠各部落曾“凶神恶煞般”拿起武器反抗,但到后来又“猛然改辙放弃武力抵抗,或者发动部落内斗”。 15 相比之下,罗马人一以贯之地推行“先离间再征服”的政治策略,发起持续稳定、纪律严明的军事行动。正是这样的差别决定了谁能征服谁,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很多地方,莫不如此。

罗马治下的不列颠

统治不列颠的罗马人有很多征服者的共性,自大、贪婪、残暴。不列颠东南部爱西尼部落的国王在公元59年去世,他拿出了一半田产献给罗马皇帝,寄希望于子孙后代能继承余下的一半田产,不受滋扰地安宁生活。然而,罗马政权不但没收了他的全部田产,还对奋起抗争的王后布狄卡施以鞭笞,甚至奸淫了国王的女儿。 16 这样的压迫与残暴激起了爱西尼人的大规模反抗,在布狄卡的率领下,其他不愿屈服于罗马淫威的部落也纷纷加入。 17 反抗者横扫了不列颠南部,沿路杀死罗马人和里通罗马的叛徒,摧毁了罗马建筑和各种标志性象征。 18 然而,罗马人毕竟有强大的军力可调配,不列颠人还是寡不敌众。在反复的拉锯战中,双方都毫不手软,不留活口。罗马军队靠着严明的军纪和先进的武器再次取胜,然后对不列颠人不分老幼,格杀勿论,甚至连牲畜也不放过,一时间,人和牲畜的尸体堆积如山。 19 后来,曾激起布狄卡女王反抗的罗马不列颠统治者被撤走,换上了不需要巨大消耗就能维持罗马统治的政权。在随后的几百年里,罗马对不列颠不仅实现了军事征服,还实现了文化征服。上流社会的不列颠人开始穿罗马长袍,说拉丁语,在房屋上设计门廊、浴室,还会举办奢华的宴会。 20 不过,罗马化趋势没有同样地渗透到社会其他阶层中,比如大部分不列颠人仍然使用凯尔特族语言。 21 跟其他被征服族群的情形类似,上层不列颠人更愿意接纳征服者的语言和文化,从而获得身在征服者文化之中的优越感,并借此在新体制中谋求高位。而贫困的黎民百姓主要从事农业劳动,没心思搞这些钻营,更不会费事去学习一门新语言或改换新的生活方式,他们只是间或接受罗马文明的一些成果和习惯。总之,征服导致被征服族群内部出现了语言差异,也加剧了文化上的分化。这种现象在后来的历次征服过后数见不鲜,不仅是在不列颠群岛,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是如此。

罗马人的统治带来了城镇和道路建设以及商业贸易的繁荣。 22 不列颠人开始改用更高效的罗马犁具种田 23 ,引进了陶器和金属器皿 24 ,学习并普及了新的建筑技术。 25 罗马人还带来了玻璃窗 26 等稀罕物和茅厕等生活用具。 27 直到这时,不列颠人才有了“建筑”的概念,此前他们只是住在简陋的棚房中,现在终于有了正经的房屋。 28 在艺术方面,原来不列颠人只会弄一些简单的民族纹饰,此时则学到了雕塑和具象描摹的艺术。 29 罗马还输出资本,推动了不列颠经济的发展。 30 而不列颠跟其他落后地区一样,成了原材料的出口地。 31

公元96年至180年的这段时期被普遍认为是罗马帝国的黄金时期 32 ,帝国治下一片太平盛世。一方面,无人能敌的强大军事实力让一切可能的挑战者不敢妄动;另一方面,罗马人也认识到,容易征服的地区已经被悉数打下,再去攻占其他地方将得不偿失。 33 这一时期的一个标志是,罗马在不列颠北部修建了一道边墙,以抵御外敌从北方来犯,也就是今天的苏格兰。在罗马的和平盛世下,不列颠得以繁荣发展,强大无敌的罗马在不列颠广泛传播自己的文化,留下了很多经久不灭的遗迹,其中就有那座建在泰晤士河上的大港口,正如丘吉尔所说:“没有罗马人,就没有伦敦城。” 34

罗马文化对不列颠发展的影响体现在罗马统治时期的社会进步上,也体现在罗马人离开后社会的退步上。不管是进步还是退步,都牵涉不列颠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公元5世纪初,罗马军团撤离不列颠群岛,转头去防范欧洲大陆上与日俱增的军事威胁。到6世纪初,原来的不列颠城镇已经变得衰败不堪,建筑倾圮,雕像坍塌,村庄荒芜,草木丛生。 35 后来不列颠屡受侵扰,又被来自欧洲大陆的强蛮部族侵略,其中最突出的是两个日耳曼部族——来自今天丹麦南部和德国西北部沿海平原地区的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这两个部族文明未经开化,没有基督教信仰,对不列颠的罗马文明造成了巨大毁坏,并最终改变了不列颠群岛上的民族构成。

英格兰

日耳曼部族以不同方式来到英格兰并定居下来,有些是在罗马帝国时期迁来的,有些是在公元5世纪作为援军被请来镇压皮克特人和苏格兰人的进攻的(两者都是不列颠群岛上的部族,分别是今天的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的祖先)。在之后的几百年里,越来越多的日耳曼侵略者来到这里,不列颠原住民被迫向西退至今天的威尔士地区 36 ,没能西迁的则被征剿了。不过,日耳曼人的历次征服既没有当年罗马人那么速战速决,也不像罗马人那样组织有序。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等不同部族各自占领了不同地区,疆域一度稳定了若干年,之后又踏上新的开疆拓土的征程。考古证据揭示,在他们打下的疆土内,总是有来自不同部族的人混居,包括不列颠原住民。 37 在这一时期,这里绝大部分人都还不识字,没能留下书面史料。因此,英格兰民族形成初期的很多情况,我们已经无从得知,对不列颠这一历史时期的了解甚至不如罗马时期充分。

还有大量的考古证据表明,日耳曼入侵者不仅征服并控制了罗马治下的不列颠,还严重破坏了已有的城乡经济和社会秩序,让社会重回蛮族部落状态,先前的城镇分布与功能格局几乎全被抛弃了。 38 社会成果的崩塌主要发生在罗马人离开后的50年,到公元6世纪初,罗马治下的不列颠文明的遗存大多已不复存在了,甚至伦敦城在这一时期是否幸存都要打个问号。造成这番破坏的不只是战争,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罗马人离开后,他们缔造的这个文化显得过于先进复杂,各地经济过于相互依存,而当地政府在军事上又变得很空虚,难以自保。

罗马人的中央治理体制轰然倒塌,各地开始各自为政。面对入侵的日耳曼部族,不列颠人节节败退,很难再维持罗马文化的面貌。很多被罗马同化的不列颠人逃往法兰西,在今天的布列塔尼一带落脚。还有一些被日耳曼人赶到不列颠群岛西部和北部,他们保存下了基督教、拉丁语文化和其他种种罗马文明的痕迹。圣帕特里克就是其中一员,后人认为是他将基督教文明带到了爱尔兰。到了6世纪末,新生的英格兰文化仍然只是西方文明中落后的一支,在基督教文明已经普及的西欧,它是不开化的异教徒据守的领地。

不列颠的市场消失了,人口也减少了 39 ,经济发展水平到了6世纪反而不如曾经的罗马时代。 40 经济的倒退体现在很多方面:罗马时代繁荣起来的市场化农业又退回到自耕自食的小农经济 41 ,罗马时代能大量生产的产品现在只能靠手工粗糙制造。 42 铸币的使用流通减少了,大规模陶器生产盛况不再 43 ,道路水渠年久失修 44 ,集中供暖和温泉汤浴也在几百年里消失不存。 45 罗马人曾经使用的砖块,要等到14世纪才会在不列颠重新出现,还是从欧洲大陆进口而来的。 46 罗马时代能生产玻璃瓶子,但此后直到伊丽莎白时代才从威尼斯引进,到17世纪英国才重新发展出玻璃吹塑工艺。 47 社会的退步不但表现在生者身上,也改变了人们身后的待遇。入侵的日耳曼部族的习俗是火葬,而基督徒不列颠人的土葬也跟着敷衍起来,墓地挖得更浅,很多人连棺材都不用。 48

后罗马时期的不列颠各自为政,军力也变得薄弱,各路土匪和侵略者在岛上到处袭扰。当时许多侵略者部族被笼统地称为“撒克逊人”,其实除了从萨克森地区来的人,还有占领了中东部地区的古丹麦人和占领西北部的挪威人。 49 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等族群的入侵对英格兰产生的深刻影响,从现代英语中就可见一斑。现代英语中已经很少有罗马时代以前不列颠原住民使用的词语了 50 ,却包含了大量源自拉丁语、日耳曼语族和法语的词语。另外,日耳曼征服者虽说也从德国和北欧老家带来了罗马人的一些技艺,但远远不及罗马的全部水平,比如他们不会使用石材做建筑。此后,经历了数百年传教的漫长影响,英格兰人才重新融入西方的基督教传统。 51

1066年,诺曼人侵占英格兰,随之发生了欧洲大陆对不列颠社会最后一次重大的文化和血统输出。诺曼人本来属于古挪威人后裔,但在入侵英格兰之前的150年间,他们占领了法兰西并被其文化同化。同一时期,其他的诺曼人支系发起了征服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地区的战争。再晚一些,还有诺曼人参加了西班牙人从伊斯兰统治者手中收复伊比利亚半岛的行动。

诺曼人不仅以骁勇善战出名,而且善于治理。他们在诺曼底地区建立法治秩序,保障了经济繁荣发展,还建设了很多教堂和学校,并且利用得很好,在这两方面他们是当时的翘楚。 52 诺曼人从法兰西进攻英格兰并非偶然,因为当时的法兰西是欧洲文明的前沿,而英格兰则相对落后。1066年,决定英格兰命运的黑斯廷斯战役爆发,双方各有约7 000人参战 53 ,这样的规模虽然不能跟工业时代运兵便利的战事同日而语,但在当时肯定算得上大军交战了。最终,诺曼人踏上英格兰的土地,进而占领了整个不列颠群岛。

这次征服不仅让英格兰换了皇帝,更是让诺曼人广泛地夺取了土地和权力,在上层社会中引发了文化上的革命。他们巩固了皇权,革新了建筑,还给本就构成复杂的人口增添了新的民族血统。 54 千百年来,史前不列颠原住民的血统中不断加入新的成分:公元前5世纪入侵的凯尔特人,公元1世纪到来的罗马人,5世纪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朱特人,9世纪的北欧各族,以及11世纪的诺曼人,等等。这些族群与文化的组合构成了今天人们所泛称的“盎格鲁-撒克逊”。要了解历次征服给英格兰带来了什么影响,不妨看看英格兰相对其他地方的发展水平。相较于因地理条件限制而受征服影响很少的威尔士和大部分时间内未被征服的苏格兰和爱尔兰,英格兰作为距离欧洲大陆最近的地区,受到欧洲的影响最充分。

在被诺曼人征服后,法兰西语言和文化就进入了不列颠,成为英格兰政治领域和精英生活中的主流语言和文化。社会中最高的位置,不论是宗教职务还是世俗岗位,都禁止由英格兰人担任。议会的程序和法条均使用法语,贵族之间也以法语交流,宗教与学术活动则使用拉丁语。英语及英语文化主要在普通民众和地位不高的小贵族中间通行。诺曼人既在欧洲大陆上有疆土,又占领了英格兰,连早期的英格兰君主都同时是诺曼底公爵,这让英格兰的统治阶级与平民之间出现了割裂。例如,英格兰历史上第一个能把英语说得通顺的国王可能要数爱德华三世,而他登基时距离诺曼人征服已经过去了250多年。 55

诺曼人统治阶级和英格兰平民在长久的彼此接触中都锻炼出了双语能力。诺曼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这正是他们屡战屡胜的原因之一。但是时间久了,他们却“太善于适应,以至迷失了自我” 56 ,先是较低社会阶层开始通婚,后来逐渐发展到贵族,最后连国王也迎娶了英格兰裔王后。 57 于是,英语与英语文化在代代相传中逐渐进入上层社会。到13世纪中期,出现了以英文书写的重要国务文件,不过仅属于个例。14世纪,乔叟写出了《坎特伯雷故事集》,开启了英语文学的新纪元。到了15世纪早期,议会记录与政府公文均以英文写作。 58 也是从15世纪开始,上层社会开始采用英语作为社交语言。 59

诺曼人精英在社会和文化上融入英格兰也受了另一个因素的推动,即诺曼人与法兰西之间的联系弱化乃至消失。在经历一系列战败后,诺曼人彻底失去了欧洲大陆上的疆土。一头的大陆帝国覆灭了,另一头他们还在不列颠群岛开疆拓土。英格兰于1169年入侵爱尔兰,1284年占领威尔士,1296年侵略苏格兰。盎格鲁-诺曼人中的贵族一般都在不列颠群岛自己分封的地方有一些田产,这样他们不仅是拥有自己地盘的侯爵,还算是全国的统治阶级。据估计,13世纪英格兰近三分之一的伯爵在苏格兰也拥有土地;同样,大部分苏格兰伯爵在英格兰也拥有土地。 60 这些因素使不列颠成为统一的、向内凝聚的社会,走上了独立于欧洲大陆的发展道路。16世纪,亨利八世与罗马天主教廷决裂,更加剧了这种趋势。

那时的英格兰不论军事实力还是经济都不能比肩各大欧洲强国。它的采矿冶炼业很不发达,对外贸易大多依靠外国商船,出口货物仍然以羊毛、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为主。 61 西欧的佛兰德靠从不列颠进口羊毛成为欧洲大陆上重要的纺织工业中心,几百年后,英国才发展起了自己的羊毛加工生产能力。 62 后来在亨利八世统治期间,英国要借助意大利的造船能力壮大海军,要靠来自德国的采矿工人发展矿业,以及引进荷兰工程师帮助做土地平整与河道网的建设。 63

在英格兰从中世纪向货币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早期的金融业主要被犹太人和伦巴第人把持,英格兰人自己没有搞金融的能力,交易基本上都由外国人开展。 64 13世纪末,犹太人遭到驱逐,从此伦巴第人控制了英国全部的大手笔金融交易,直到有一天他们也受到排挤,遭到种种限制与侵害,不得不在14世纪告别了英国金融市场。 65 不过,接下来继续把持放贷、税收和其他金融业务的还是来自欧洲大陆的异族,他们靠这些金融手段积累了财富,也因此遭到人们的厌弃。等到这批新来的金融掮客也失势之后,英格兰人才终于自己担起金融市场的责任,靠着从一批又一批外国金融商人那里学来的手段经营业务。 66 外族控制英格兰金融市场的这段历史在今天仍然有迹可循,伦敦金融城内的“伦巴第街”就是一例。

与商业和金融类似,英格兰早期的工业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外国人带动起来的,这也是因为英国政府治理稳定,法律可靠,吸引了外国人纷纷迁入,荷兰人、瓦隆人、弗莱芒人等各族移民带来了各种技能。到1618年,仅伦敦一地就有了1万名高技能外国移民。不少在欧洲大陆上遭受迫害的难民来到英国暂避,包括犹太人、胡格诺派教徒、弗莱芒人等。英格兰能从欧洲经济弱国一跃成为经济最发达的大国,这些移民起了关键的推动作用。17世纪,特别是赋予新教徒宗教自由的《南特敕令》被废除以后,有5万到10万胡格诺派教徒逃离法国来到英格兰。 67 在此之前,先来的胡格诺手表匠人就已经从无到有地将伦敦发展成了世界手表制作的中心之一。 68 同样,英国的毛纺、棉麻、丝绸、造纸、玻璃等行业也在外国企业主和工匠的推动下取得了革命性进步。 69 外来移民定居下来成为英格兰人口的一部分,他们的技艺得到了传扬,受此熏陶的英格兰本地人也成了推动进步的力量。

14世纪到15世纪是英格兰从原材料出口国向产品制造国转型的一个重要节点。从此以后,英国出口最多的货物不再是羊毛,而是羊毛纺成的布料。14世纪下半叶的50年间,羊毛原料出口减少了一半,而毛纺布的出口量蹿升了7倍多。 70 不过在生产工艺上,英国仍然要靠不断引进欧洲大陆的先进技术,直到17世纪晚期,终于在技术和工艺上实现了反超。到18世纪初,不列颠群岛从原来的自欧洲大陆引进技术转为进行技术净输出。 71 此后的两百年,不仅是欧洲,整个世界都要不断从英国学习和引进技术。

技术、经济和社会领域发生的这些深刻广泛的变革,彼此都有密切的关联。英国最早出现的大工业是纺织业,起初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壮大,纺织业成了工业革命的先导性行业。珍妮纺纱机、走锭精纺机、飞梭织布机等纺织工业的发明带动了机械制造行业,催生了一大批机器发明家和工程师,他们所积累的经验和技能构成了后来重工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工厂中的机器生产最初是靠河流的水动力驱动的水轮机,这为蒸汽机的划时代发明做好了铺垫。蒸汽机问世后,在工厂、矿山、铁路、轮船等领域引发了动力革命。早期机器靠水力驱动,大量产业和工人都去往河流沿岸发展,后来的蒸汽机要靠燃煤驱动,产业和工人又开始向有煤田的地方集聚。煤炭的重要地位被一再提高,采掘量随之飙升:18世纪初为200万吨,18世纪末就达到了1 000万吨,到1850年前后则升至6 400万吨。 72

为什么是英国最早发展起工业化并维持了工业领先地位上百年?这是历史上最耐人寻味的问题,既然是耐人寻味,那就说明目前还没有定论。不过,英国的确有一系列独特优势:它先于其他地方建立了一套有利于促进经济交换的法制和政府体系。政府不专权包揽,形成了事实上的权力分立,先是国王与贵族间的分权,后来有了国王与议会间的分权。虽然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顺理成章达成的,但法治的日臻完善终归推动了国内经济发展的成熟,也把欧洲的很多商业活动吸引到英国,特别是伦敦。

长期投资这一类国际经济交易往往操作复杂、费时费力,尤其需要可靠的法制体系,以防政策变化或当权者更迭造成大的变数,保障既定承诺能得以履行,外国人在财务活动中能被一视同仁地对待。英国的法制体系在经济活动中长期秉持公平,广受认可,于是引来很多商人和投资人,他们把伦敦作为欧洲首选的商贸口岸与金融中心。如此一来,英国获得了大量外资,充实了自身实力。 73 英国的国家主权不只是由国王一人代表,因此国王无权拒不承认国家债务,这为英国赢得了更多出资者的青睐。 74

可靠的法制体系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但法制的发展成熟却弱化了政府对经济交易具体条款的控制,而政府控制的重要性本来也不容小觑。在中世纪,英国跟欧洲其他国家一样,“市场”是必须取得特别许可才能设立的集贸场所,开市的时间、地点都由政府规定,价格也由政府制定并管控。无论是农民销售自家的农产品,还是其他商品的生产者和贸易商要买卖货物,都得到官方指定的集市,在官员的监督下进行。然而,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加之生产活动的地点、组织形式、技术方法等不断变化,在原本设计好的体制之外出现了无数散户生产者、消费者和中介商。 75 后来,按期开市的大型集市逐渐让位于众多不间断经营的小散商铺,官方继续把控价格和交易条件变得越来越难,也越来越麻烦。这样的趋势又不能一禁了之,否则不利于城镇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壮大,也不利于经济发展,而政府恰恰要依靠城镇经济的发展扩大税收,以便支持军事等各项事业。

所以,一方面,政府在原则上一直没有放弃经济管控的努力,但凡现实可行之处,管控仍在继续。另一方面,走私等非法或未经批准的经营活动越来越多,民众也越来越不以为意,政府官员力所不能及的领域在扩大,经济管控的效果也越来越差。随着经济管控逐渐失势,人们对政府在经济中的角色也开始产生学理上的质疑。首先发难的是法国的重农主义学派,他们提出了“放任政策”这个新词,后来英国的亚当·斯密成为这一派主张的领军人物。到19世纪中叶,国际上广泛支持“自由贸易”的概念,主张各国解除对国内经济的各种政治控制,这一思潮同样在英国发展起来。

除了政府管控经济的程度比其他大部分国家要低,英国作为一个通商历史悠久的国家,在开全球工业化先河以前,民众和机构就已经有几百年的通商经验了。虽然被拿破仑蔑称为“小店主国家”,英国其实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商贸经验和各种专门技能等人力资本,这些都为未来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另外,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还发生了一场交通革命。在英国还远未建成工厂林立、铁路纵横的工业国家以前,全国尤其是英格兰地区就已经有了很好的主干公路。虽然运输工具仍然只有马车,但还是为人员、商品、原料等的流动提供了很大的方便。17世纪下半叶,收费公路开始建设,到18世纪中期建成了颇具规模的公路网。随着收费公路的持续快速发展,到1821年,搭乘公共马车从伦敦到英格兰很多地方的旅行时间比1750年缩短了一半。到了1830年,英格兰较大城镇之间的交通速度达到了1750年的4到5倍——要知道这个时候铁路还没有出现。 76

1830年,世界首条现代铁路在英国诞生,掀起了新的交通革命。出行人数随之大幅增加,运输人员、商品、原材料的成本大幅下降。铁路运送的旅客不只有过去搭乘公共马车的那些人。据经验估计,铁路刚出现不久,客运量就达到此前通过步行、公共马车及其他各种方式出行的人数总和的两倍。 77 随着技术和运输组织的不断发展,铁路的成本优势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1835年,老式公共马车共运送了1 000万人次旅客,而1845年的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了3 000万人次,到1870年铁路客运量更是超过了3.3亿人次。 78

铁路出行成本不断下降,不但让之前出不起远门的人能够长途旅行,对货物来说也是如此,铁路方便了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材料供给和产出的商品销往市场。英国最先享有这个成本优势,这使其工商业发展相对于其他国家有了巨大的先机。从1830年第一条铁路建成使用起,英国只用了30年就建成了基础铁路线网设施,并一直使用到20世纪。

相较于客运,货运转向铁路的时间稍晚一些。不过转变一旦开始,体量就相当可观。例如,1840年运往伦敦的煤炭几乎全部经由海上,仅仅15年后,就有一半的煤炭改由铁路运输。 79 有意思的是,虽然铁路广泛取代了马车,但因为人民生活和产业发展繁荣,交通运输总量提高,英国的马匹存量不降反增,并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 80 这些马被用于各种用途,其中不少与铁路直接相关,例如往来火车站的摆渡马车,从不通火车的城镇向火车站所在城镇拉客,从一条铁路线接驳乘客到另一条线换乘,等等。直到20世纪早期汽车(包括农机车和卡车等)出现,马匹存量才大幅下降。

技术上的领先为英国赢得了经济上的优势,而优越的地理条件也助推了经济发展。英国的铁矿和煤田彼此相邻,且都距海不远 81 ,这构成了相对于欧洲大陆各国的一个巨大的优势。例如在工业化早期的德国,因为没有铁路而陆运成本高昂,铁和煤两种资源仅仅相距10英里,就能给工业发展造成巨大的障碍。 82 但在英国,煤炭从产地运输到距离很远的苏格兰可以走水路,运价的递远递增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比之下,在铁路出现之前,陆路运输煤炭的成本每多10英里就会增加一倍。所以,在不列颠群岛那些没有煤炭或港口便利条件的岛屿上,工业化进程同其他国家一样困难。

18世纪,苏格兰港口的海运煤炭的到岸价为每吨1英镑左右,但运到内陆高地地区后价格就要上涨一半甚至一倍,只有富人才能用得起煤炭取暖。 83 而更重要的影响在于,到了19世纪,因为缺乏煤炭资源,且从外部运煤的成本极高,苏格兰高地无法仿效低地平原,通过发展工业化转型为城镇社会。 84 因此,居住在高地的苏格兰人要想加入现代化进程,就只能向低地迁徙,或者去往英国其他地方,再或者出国。不过这些外迁的高地苏格兰人不具备工业化社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即技术、经验和培训教育。

采煤业发展起来之后,英国的钢铁行业也成长起来。最早的蒸汽机用于从煤矿坑道中抽排水,以便采煤作业能向更深处进行,这不仅便利了深井采煤,也推动了钢铁生产。后来,经过改良完善的蒸汽机开始替代水力来驱动工厂的机器。由于蒸汽机作用在机器部件上的压力比水力更大,就需要更多的钢铁机器,这样才能比木制机具承受更高的工作压力。再后来,蒸汽机进一步发展到能驱动铁路机车,煤炭就取代了木材成为主要的燃料,钢铁也取代了木材成为轨道的材料。

到了1870年,使用蒸汽机数量最多的部门是制造业,不过蒸汽机总马力数最高的还是矿业,占到了全国蒸汽机总功率的四分之一强;纺织业次之,占蒸汽机总功率的五分之一。 85 由于煤炭和钢铁用量的增加,木材作为燃料和工业原料的需求有所减少,从而一部分木材林地可以转为耕地 86 或恢复为天然林。从1873年至1911年,英国的森林面积增加了四分之一还多。 87

机器在发展,人也在进步。纺织厂都愿意比邻钢铁厂而建,因为那里更容易找到熟悉机械的技工来给纺织设备等机器做检修维护。 88 工业化过程不但产出了各种物质产品,催生了生产产品的机器设备,同样培养了大量工程师和机械师。工业化还造就了很多发明家,1760年之后的25年里,颁发专利的数量超过了此前150年的总和。 89

这一时期,英国的机械师和工程师在全世界广受欢迎,其中有不少人多次前往刚刚建国不久的美国 90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新生的美国急需这些人带来的知识和技术。还有一些人去往欧洲大陆各国,甚至远渡日本。到1876年,日本仅铁路一个行业就有100余名外国产业工人,其中有94人来自英国。 91 在俄罗斯,一艘轮船就拉来了100多名苏格兰产业工人。 92 在英国工业革命早期,人力资本主要体现为个人的经验技术和试错历练,尚且不涉及对科学的运用,因此技术工匠的迁徙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工业经验的传播不仅是靠英国人单向走出去的,其他国家也会派机械师和工程师到英国来学习本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其中有美国人、德国人、日本人、挪威人等等。 93

技术发展到19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靠个体工匠手艺打造出来的机器开始让位于由机床标准化生产的机器。 94 用机器制造机器,可以更好地控制误差,有时能精细到千分之一英寸 5 ,这样一来,不同机器的零部件就可以互换通用。标准化、系统化的机器生产推动工程学成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培养出专业的人才。此时,英国开始出现大量的技术出口和技术人才外迁现象,导致国家不得不出台法令禁止技术和人才外流以保存英国的领先实力。不过这样的法令终归效果不大,沿用到1825年即被废止。 96

上述这些进步并非像“工业革命”这个词给人的感觉那样,一下子就普及开来。不过积少成多,渐进的演变叠加起来,其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完全称得上“革命”二字。人们的生活从此彻底改变,不但是在英国,全世界都是如此。例如,英国人把铁路技术推向世界,不仅在国内兴建铁路形成示范,还修建并派人运营了德国、阿根廷、印度、俄罗斯、乌干达、肯尼亚、马来亚等国的第一条铁路 97 ,并出资支持美国、法国等地的铁路建设。铁路带来的社会影响是革命性的:因为内陆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世界人口不再像原来那样往沿海、沿河大量聚集,这对德国、美国、俄罗斯等内陆腹地辽阔的国家产生了尤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有人说,19世纪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由向沿海发展转为向内陆发展”。 98

德国的情况很能说明这一点。它不再高度依赖北海沿岸的结冻港,转而成为连接全欧洲的铁路枢纽。德国位于欧洲的地理中心,可以便捷地把本国和别国来的货物运往周边各地,因此建设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直抵地中海沿岸,又从那里远达中东。在国内,用铁路将洛林的铁矿石运往威斯特伐利亚的各大煤田变得经济可行,随即德国成为世界钢铁生产大国,进而跃居领先的工业国之列。 99 1840年,德国共有铁路机车240辆,其中166辆来自英国,英国向德国的铁路技术输出由此可见一斑。 100 另一边,美国也迎来了铁路时代,从此可以统筹开发相距较远的铁矿和煤田,支持发展钢铁工业。例如在苏必利尔湖沿岸产出的铁矿石能通过铁路运输到匹兹堡的煤田附近,匹兹堡因此成为世界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 101

英国对世界航运业同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英国人发明的蒸汽机推动了全球人口的大流动,便利了小麦等大宗低值货物的运输。此外,很多英国人修造了远洋轮船,既供本国自用,也出口给其他国家。到1912年为止,英国承担的远洋运输一直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102 此外,法国、俄罗斯、西班牙、荷兰、意大利、比利时等国使用的轮船,以吨位计有超过一半是由英国船厂制造的。 103

铁路和轮船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不仅影响了工业和商贸,更改变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活。19世纪中叶以前,茶叶、咖啡、白糖、葡萄干、柑橘、可可等商品都是富人的专属,而运输成本下降后,大众也买得起这些东西了。 104 另外,快捷廉价的海上运输与冷藏运输技术相结合,让鱼类等生鲜易腐商品也可以销往全世界。瑞士的市场上能买到英国的海鲜,甚至加拿大的鲑鱼也可以进口到欧洲销售。 105

便捷流通的不仅仅是货物,还有人员。有些人迁往海外永久居住,更多的人出海务工,在农场劳作一季或是在建筑工地干上一段时间再返乡。例如,成千上万的俄罗斯劳动力在收获季前往德国去收割庄稼,意大利的农业工人会到阿根廷去收秋,意大利建筑工人也常到美国打季节性短工。 106 乘船横跨大西洋变得快捷、廉价又安全,在风力帆船时代令人闻之生畏的海上意外死亡率大幅下降 107 ,这一方面是因为钢铁轮船没有木制帆船那样容易沉没,另一方面是因为海上航行时间大大缩短,乘员的身体消耗小了,染上疫病或出现三长两短的风险也少了。轮船的出现还让困扰全球航海业的海盗偃旗息鼓,因为他们的小帆船已经无法截停轮船,散兵游勇式的海盗建造不起大轮船,一则他们没有这个财力,二则蒸汽轮船需要不时停靠港口补给燃煤,恐怕没有哪个港口能给海盗提供养虎为患的服务。

钢铁是工业化最重要的生产资料,而英国是最大的钢铁生产国。截至1830年,英国的生铁产量差不多是德、法两国总和的两倍。 108 到1871年,英国的钢产量比德国、法国、瑞典、奥地利四国加在一起还要多。 109 同时,英国的农业是世界公认的最强 110 ,现代纺织业的发展也领先全球,这里不仅是各项重大纺织发明的摇篮,也是行业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的输出地,向俄国、中国、印度、墨西哥、巴西等国输送了能够培训工人和操作英国制造的纺织机械的各种人才。 111 此外,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智利,绝大部分矿山机械和其他重型机械设备都是英国生产的。 112 总而言之,英国的技术和资本在全世界复制、扩张、扎下根来,不仅传播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国文化的海外根据地,还到达了非洲、亚洲和拉美。由于生产资料的大规模外输,英国在19世纪70年代早期的出口量一度超过了美国和德国的总和。 113

至于19世纪早期的工业化发展对英国普通工人阶层生活条件的影响,是个长期以来争议不断的问题。但无论怎样,英国的工业化地区吸引了大量人口从农村和小城镇迁入。这里的工资水平高于农村,实际消费情况表明,更高的工资不光被用来支付更高的生活成本,还实实在在地提高了人们的购买力 114 ,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然而,大型工业中心的死亡率更高,提醒着人们工业化也有负面效应,频发的事故、拥挤不堪的环境(和拥挤环境中的疫病传播流行)、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们对疾病的抵抗力差异等都加剧了这种效应。不过,人们在进入城市之前就已经知道会有这些风险,所以他们决定进城本身就是一种知情权衡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农村人口平均寿命延长,抵消了城市死亡率的走高,英国的人口总死亡率在1820年到1870年间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 115 工业化大城市之外的人口寿命的延长,很可能是因为工业革命使国力不断发展强盛。而从长期来看,工业化对英国人生活水平的影响,毋庸置疑是正面的。马克思曾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生活了30多年,他也认同,英国工人的生活水平在19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有所提高。 116

英国何以成为人类经济与技术进步的领跑者,这是一个可能永远无法全面回答的问题,应该与它的地理区位、制度机制、社会习俗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但这些肯定不是全部的决定性因素。否则,英国又何以在此前的千百年里长期落后于欧洲大陆和世界其他地区?过去欧洲各文明领先世界经济与技术发展的时代,英国能分享到其文明成果。同时作为一个岛国,英国又免于遭受欧洲大陆上频繁战乱的正面摧毁,虽然有时也会参战,但战场都在别国土地或公海之上。

此外,英国国内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习俗也有利于经济发展。政府治理和法制稳定,财产安全有保障,因此连开凿运河和修建铁路这样需要几十年建设周期的项目也不难以较低的利率从公众那里大量集资。英国的长期利率在18世纪初为6%,到18世纪中期就下降到了3.5%。 117 英格兰还有十分有利的社会条件,富裕且受过良好教育的阶层带动了商贸和产业的发展,也提升了农业、教育、法制和政治治理的水平。 118 在苏格兰也一样,虽然拥有土地仍然是进入上层阶级的重要门槛,但法律、商贸等行业都不拒绝没有土地的人。 119 虽说英国社会也有趋炎附势的世风,但贵族阶级不会像其他社会中的贵族那样对经世济民的俗务充耳不闻,因此不存在世袭贵族妨害社会进取精神、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 120 另外,都铎王朝时期,旧的王室贵族衰落,新的国家贵族兴起,新贵族与商界交往密切,从此在英国“绅士”也可以从商,没有爵位的商人也可以算作“绅士”。 121 这样一来,在商界有所作为的人不仅能凭财富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了施展才能的空间:

在都铎时代的英国,绅士的非长子不会像欧洲大陆那些潦倒的贵族后裔那样,放不下身段去工作,只是守着家业坐吃山空。他们不能赋闲在自家的庄园里,而是要走出庄园,到商贸或者法律行当去赚钱。 122

仍然依靠土地生活的有地贵族也展现出充分的进取精神。英格兰的地主们积极广泛地引进新作物品种、新耕作方法和新畜牧技术。随着饲料培育新方法的应用,牲畜越冬存活率大大提高,人们不再需要在秋天纷纷赶着屠宰牲畜。这样全年都能有鲜肉供应,英国人的饮食习惯就此改变。在这以前,因为大量集中屠宰的供应量远远超过当时能消费的肉量,很多肉品需要腌渍贮存,而高盐饮食会导致很多疾病,这些疾病的发病率从此大大降低了。 123

到了18世纪,英格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商品化已经领先于全欧洲,而此时东欧还沿袭着农奴制,西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也只有小农耕作。 124 在英格兰,不管是社会底层还是贵族阶级,进取求变与阶层流动已经成为常态。大部分雇农不会终生为人耕作,一般都会在结婚后改谋其他职业。 125 大小地主、佃农雇农等依靠耕地过活的人,都会把收成拿到市场上售卖。随着人口的增长,农业人口的绝对数量也有所增长,但因为全国工业化的发展,农业人口的比重也在下降。到19世纪中期,英国农业人口达到峰值200万,占全国人口的近五分之一。此后,农业人口开始减少,但因为劳动生产效率在提高,农业产量一度还在继续上升。到20世纪初,农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占比回落到6%。至此,英国超过一半的牛羊肉和四分之三的小麦都要依赖进口。 126

其他国家也不乏具备英国的一些优势,但没有哪个国家能像英国那样独占全部这些优势。比如,德国也有大型铁矿和煤田,但两者的距离却不像在英国那样近便,而且各王国、公国在19世纪初形成关税同盟以前,互相之间存在很多关税壁垒,阻滞了经济流通。法国则没有铁矿,而且跟德国一样,缺少英国那样支持工业化发展的发达金融体制。比如,一个法国人在18世纪后半叶发明了亚麻纺纱机,却因为无法在法国筹集到发展需要的资金,只能去英格兰寻求资助。 127 苏格兰的发明家,包括詹姆斯·瓦特在内,也要跑到英格兰去筹钱,才能把自己的发明推向市场。法国具有现代工业发展所需的智力基础,但缺乏支持它的商业和金融条件。法国化学家拉瓦锡、贝托莱、勒布朗等,都对现代化学做出过基础性贡献,然而率先将他们的科学思想转化为实际市场应用的,还是英格兰。 128

英格兰在工业化起飞后,摆脱了几百年来欧洲大陆强国留下的阴影,并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后世影响之大为罗马帝国以来所未见。实际上,此后英国给全世界带来的广泛变革,即使当年的罗马帝国也望尘莫及。英国孕育了工业革命,并把新技术传遍世界,不过到了19世纪最后的几十年,开始面临来自工业化快速崛起的其他强国的竞争。1870年,全世界的制造业产品有32%由英国生产,23%由美国生产,13%由德国生产。但到了1913年,全球产品供应总量在上涨,英国产品的占比却下降到了14%,被德国(16%)和美国(36%)反超。 129

英国失去工业产品产量的世界领先地位,恐怕是无法扭转的大势所趋,因为德国、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人口都远多于英国。然而,英国被反超的不仅是总产量,还有单工人产量,这说明英国在技术创新上不再领跑。

从1750年到1825年,世界上所有的重大发明、发现、创新有40%来自英国,而后来英国在创新发明领域所占的份额开始下降,最终被德国和美国超过。到1950年,英国的发明创造占比下降到了3%,而美国则达到82%。 130 可以说,英国的创新能力和效率都没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英国经济不再位居全球领先的一个原因,是英国很早就发展出了力量强大、遍布全国的工会。面对新技术的应用,工会要么直接反对,要么要求从新技术带来的效益中分一大杯羹,这削弱了投资创新的动力,成为发展新技术的掣肘。相比之下,美国的工会在20世纪30年代末之前都没能在主要产业中形成气候。产业工会发展的差别带来了颇具讽刺意味的结果,不少英国劳动力与资本反而涌进美国,因为那里的劳动生产率与资本回报效率都高于英国国内。 131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比如英国没有像德国、美国、加拿大那样普及产品标准化,不重视技术教育,等等。英国是一个高度依赖出口的经济体,却不能及时根据外国受众的喜好调整产品,不能很好地使用外语做营销推广,甚至不采用外国货币报价,只会使用复杂的英镑—先令—便士换算制,直到20世纪后期才转换为十进制。 132

威尔士

威尔士地处连绵起伏的群山之间,数百年来一直是人们躲避强敌之地,不然在英格兰的平原或在欧洲大陆上,人们难以防御外敌入侵。逃往威尔士可以走陆路,走海上,也可以从英格兰溯河而来。大量人口就这样迁徙到威尔士,并慢慢地融入当地。文化也同移民一道,虽然在英国其他地方被消灭了,却在威尔士被保留了下来。 133

多山的地理条件不仅让威尔士成为避难之地,重重地理障碍也在各民族之间造成了文化阻隔。跟世界上很多有天险的地方一样,威尔士各地的政治和文化都是各自为营的。几百年来,罗马人、诺曼人、英格兰人等外部强权都曾渗透到威尔士,对滨海低地和中部河流沿线影响尤甚 134 ,其他地区受到的影响则相对较少。威尔士起初抵挡住了罗马人的征服,比地处不列颠群岛东南部的英格兰御敌于外的时间更长。公元61年,罗马军团在侵略威尔士的路上被召回英格兰去平息布狄卡女王的起义。直到公元1世纪末,威尔士才被征服,成为罗马帝国的一部分。但考古发现表明,威尔士没有像英格兰那样被高度罗马化,只是一个靠军力维系着统治的遥远边陲。 135

罗马人占领威尔士的时间晚于英格兰,后来又先于英格兰撤出威尔士。 136 这样一来,威尔士比英格兰受到罗马文明影响的程度更低,时间更短。比如,威尔士人仍然使用凯尔特人的语言而不用拉丁语。 137 在罗马统治的几百年里,威尔士人只取得了“微不足道”的进步。 138 虽然在东南部也鹤立鸡群般建起了不少罗马别墅 139 ,但整个威尔士从未真正融入罗马文明。

在被罗马征服之后的几个世纪里,英格兰遭到盎格鲁人、撒克逊人等很多族群的侵略。一些不列颠人融入征服者社会,另一些则向西避乱,来到威尔士被当地人同化(或者把他们同化),还有一些越过英吉利海峡到法国北部海岸定居下来,也可能有很多人死于战乱和瘟疫。这番种族重构的具体比例和数字,早已湮没在历史的迷雾中很难弄清楚了。 140 历史往往由胜利者书写,然而征服了不列颠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却是不识字的民族。有学者把这一时期称作“不列颠历史的晦暗期” 141 ,还有一位学者直白地说,“(对这一时期)只能把有点儿依据的推测权当历史”。 142 实际上,这本是英国历史转折的一个决定性时期,但后人知之甚少,甚至无法确证亚瑟王这个伟大的历史形象是否真实存在。现在我们能知道的,只是罗马征服不列颠之后,文化上的一些残迹在威尔士被保存下来,有器物层面的,也有基督教层面的。

后面一次诺曼人的征服浪潮则留下了很多历史记录。同千年前的罗马人一样,诺曼人迅猛地征服了英格兰,但到了威尔士这里就没有那么顺利了。在过去的数百年里,英格兰人虽然在政治和经济上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威尔士人不断抗争,并一直不认同属于英格兰民族。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后来意欲取缔威尔士民族的独立文化与政治地位的,反倒是威尔士后裔英国国王亨利八世。1536年签署的《联合法案》在威尔士力推英国文化与制度,却根本没能让威尔士文化和血统融入英国。《联合法案》将英语定为威尔士的官方语言,并规定只会讲威尔士语者不能担任公职。这对普通民众来说无所谓,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担任公职的机会,但贵族阶层受影响很大,所以他们比普通百姓更快地接受了英国文化。 143 到1640年,威尔士贵族已经大规模转向英语文化。牛津大学在16世纪设立了主要面向威尔士人的耶稣学院,吸引了很多贵族的孩子就读。 144

英语在1536年被确立为威尔士官方语言,安立甘宗被定为威尔士的官方宗教,经费取之于威尔士民众,不过大部分民众却不信仰这一宗派。威尔士人为此做了几百年的政治抗争,到1920年终于取消了安立甘宗作为国教的地位。威尔士人由此产生的对宗教生活的不满与愤懑,也是他们忌恨英格兰人并谋求独立的重要原因之一。中世纪的威尔士,虽然经济发展落后于欧洲大部分地区,但农业体系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小农自给,也发展起了庄园、佃农、奴隶,也有产权等概念 145 ,产出的农作物和肉产品销往英格兰市场。在越来越多地引进英格兰的农业实践之后,一度原始的威尔士农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曾改变了英格兰和苏格兰面貌的农业革命却在威尔士来得更晚,发展得也更慢。威尔士地主没钱效仿别处的成功经验去推行农业改革,加之道路系统也不发达,限制了农产品的对外销售。 146

威尔士历史上一直有悬殊的阶级差异和尖锐的阶级对立。比如,地主大多说英语并接受了英语文化,政治上是保守的托利派,信仰安立甘宗。而佃农仍然主要是威尔士文化,说威尔士语,政治上属于偏自由的辉格派,多数不信奉被立为正统的安立甘宗,而是各有宗派。所以,在1872年开始采用无记名投票制以前,地主常以调高地租或驱逐佃农等方式施压,报复那些不按自己要求投票的农民。 147

城市里的工厂主与工人之间(无论工厂主是英格兰人还是威尔士人)也存在类似的文化、语言、宗教和政治差异。 148 威尔士百姓的日子贫困潦倒,这加剧了不同阶级间的紧张关系。跟早期的苏格兰人一样,18世纪时威尔士乡下人主要穿自纺布料的衣服,住在家徒四壁的简陋房子中,有些茅草房还兼做猪圈和鸡鸭栏使用。因为没有肥皂,营养条件也差,这些人的健康状况往往堪忧。 149 直到19世纪上半叶,天花、伤寒、猩红热乃至霍乱等疾病还在威尔士肆虐。 150 虽然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对很多威尔士人来说,生活困苦、时而青黄不接仍然是他们必须面对的生活常态。

得益于本地有很多大煤田,又能用上英格兰的资金、技术和创造精神发展与煤炭相关的产业,威尔士成了全欧洲较早开始工业化的地区。早在1584年,这里就开始发展炼铜工业,随后成为世界铜冶炼的中心之一。历史上威尔士还几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炼铁城市,是世界主要的轧铁板生产地以及全球航运大发展中煤炭的主要来源地。不过除了金属原材料加工,威尔士几乎没有什么制造业。 151 即便如此,自19世纪中叶起,威尔士已经有超过60%的劳动人口在非农领域就业 152 ,城市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19世纪早期,威尔士人口中80%是农村人口,到20世纪早期这个比例反转了过来,城市人口占到了80%。 153 采矿业在威尔士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核心地位,1914年这里的众多煤矿总用工人数超过25万,支撑起了世界煤炭出口总量的约三分之一。 154

威尔士现代工业化的快速腾飞主要不是由本地人驱动的,而是外来者的功劳,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晚期。威尔士的大型钢铁厂都是英格兰资本家兴建的 155 ,其他很多企业也是如此。这些企业雇用的工人大部分来自威尔士乡下,也有些会招用英格兰人和爱尔兰人。 156 外国工厂主赚得盆满钵满,威尔士工人却在艰难危险、肮脏不堪的环境中采矿炼铁,这进一步加剧了原本的民族积怨。威尔士工人很少有向上发展的通道,这使得他们脾气暴躁而好斗。19世纪中期,一位政府调查员说:“威尔士工人永远做不上坐办公室的工作,当不了文员和业务员,他们或许能当流水线长、承包商之类的,但说到底离不开一线劳动,进不了管理层。” 157

语言造成了威尔士人和英格兰人之间的文化隔阂,也是威尔士民族身份认同的标志。苏格兰和爱尔兰也曾如此,不过这种情形在威尔士持续得更久 158 ,经历工业化也没能改变。至少直到20世纪初,威尔士大部分工业化地区的主流语言都还是威尔士语。 159 但从1870年起,英国官方规定学校只能教授英语,学生在学校里说威尔士语会受到处罚,这让本民族语言在威尔士人的后代中衰落下去。1901年,只有一半威尔士人口仍在使用威尔士语,到1921年降到了40%以下,1981年则只剩不到20%。民族语言的流失在年轻人中尤为突出 160 ,例如威尔士最著名的作家迪伦·托马斯竟完全不会说威尔士语。

导致威尔士语衰落的不仅仅是外部强力,仅这一条外因无法解释现存威尔士语地区分布的巨大差异。 161 在大部分威尔士人口生活的南部和东部,英语成为主流语言 162 ,那里也是英格兰工商业和贸易触角最早到达,并对当地生活影响最大的地方。而在北部和西部的内陆地区,威尔士语仍然占据主流。这是因为在英格兰人发展起现代工商业经济的地方,英语是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桥梁,会说英语就有机会脱离煤矿和工厂的恶劣环境。但是在仍以农牧业为主要生计的地区,这种激励效应就不那么明显了。

在后来的几百年里,威尔士普通百姓仍然传习着母语,而越来越多的上层阶级则改说英语。20世纪,威尔士知识界曾发起一次小规模的民族语言复兴运动,把说威尔士语推为民族身份的一种政治性标志。不过,这次复兴运动主要的效果不在于规劝更多威尔士人重拾古老的母语,而是体现在英国政界中——在威尔士语言区的腹地,威尔士国民党开始偶尔能赢得一两个议会席位 163 ,社会上也出现了集会游行、破坏英语标识等现象,威尔士人以此要求伦敦方面让步。1967年,《威尔士语言法案》获得通过,确立了威尔士语和英语在威尔士有同等的法定地位。当地设立了一批以威尔士语为教学媒介的学校,扭转了威尔士语在年轻人中失传的颓势,虽然实际上大部分年轻人仍然只会说英语。英国政府还开通了威尔士语电视频道,这不仅赢得了威尔士语人群的支持,也受到了生活在威尔士的英语人群的欢迎,因为在这之前,电视中常会插播威尔士语节目,这让他们感到恼火。 164

威尔士的这些民族主义政治运动不单单是威尔士人与英格兰人的纠葛,在威尔士内部,人们对民族主义的话题,特别是语言问题也一直有不同的立场。1979年,威尔士人自己组织公投,以压倒性优势否决了更大程度的地方自治,原因主要是各派系间的互相盯防。 165 纵观威尔士历史,对民族身份和文化渗透的矛盾暧昧心态贯穿始终。

威尔士是英国主要的钢铁基地,新炼钢工艺在英国的发展给这里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到1911年,威尔士西南部地区有2.2万余人在钢厂上班。1913年,威尔士的煤炭、钢材和轧铁板产量达到历史峰值,随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些产品需求骤增。不过,经历了短暂的战时繁荣,世界对威尔士出产的这些产品的需求大幅下降,一方面是战争带来的需求没有了,另一方面是世界其他地方出现了新的供应来源。到20世纪20年代,世界市场对威尔士生产的煤炭、钢材、轧铁板等的需求降至新低。从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末,威尔士工人的失业率一直高居20%以上,甚至一度高达37%。 166 但也不是所有工业门类都一齐倒退,比如铜冶炼行业早在19世纪60年代后就开始衰落 167 ,而有些行业出现了逆势增长。总之,到20世纪下半叶,威尔士作为世界主要工业中心的风光已经不再。

20世纪末期,由于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纺织等传统行业的衰落,威尔士经历了一场经济和社会转型。高峰时一度拥有25万多人的采煤业,用工数量降到不足原来的十分之一。到1988年,钢铁行业的工人规模只有1970年高峰时期的三分之一。威尔士的总失业率甚至超过了英格兰,两者在不到10年内都翻了一番还多。 168 威尔士人仍然普遍没有培养出创业精神,受教育程度较高者往往选择做教师或从政,大学里也有浓厚的轻视商业的风气。

最有能力的威尔士年轻人很多都离开家乡前往英格兰,选择到牛津或剑桥求学。 169 除了著名的罗兰爱思公司,较大的威尔士企业纷纷搬去了外地。到20世纪末,威尔士的人均产值在英国本土各地区中排名垫底 170 ,公路和铁路交通设施依旧落后,山地起伏、多地理阻隔的条件仍然阻碍着这里的发展。 171 另外,商界普遍认为威尔士人的商业信用风险较高 172 ,很多农业和工业经济活动都只能靠英国政府的高额补贴来维持。 173

虽然威尔士发展了规模可观的旅游业,特别是在南部沿海地区,但人们还是觉得宜居性差。工业城市老旧衰败、矿渣遍地,还有民族主义极端分子不时搞破坏……更是为这里减分。不过,20世纪晚期威尔士也培育起了一些新型产业,1983—1984年英国吸引到的外商直接投资有近四分之一投到了威尔士。 174 日本在英国投资建设的最大日资企业集群就在威尔士 175 ,一家韩国电子企业也在威尔士投出了欧洲吸引到的最大一笔海外投资。 176 威尔士最大的招商优势是其坐拥大量的劳动力储备,特别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工会已经没底气像过去那样摆出争强斗狠的极端作风,转而开始与管理层务实合作。不过跟在传统产业中一样,新兴产业中的威尔士工人主要是生产零配件,而不是整机成品,即使身在高科技行业,从事的也是低技术劳动。 177

威尔士的历史体现了被征服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光是在英国,在非洲、亚洲以及西半球也是如此。如果征服者有更先进的组织体系和技术,那么被征服国家中那些最早臣服并接受了最充分改造的地方将发展成最先进的地区,并长期保持优势,即使后来被征服国取得独立也是如此。另一个规律是,被征服社会中的不同人群接触和接受征服者文化的程度不同,会因此产生或加剧割裂,给政治和文化统一平添曲折。

工会在威尔士的出现晚于英格兰,但威尔士工会的强势以及选民对工党的强力支持使它声名在外。威尔士人出身的英国首相大卫·劳合·乔治领导的自由党失势之后,除工党外还能从威尔士人手中争取到选票的就只剩下共产党了。 178 时常搞大规模罢工运动成了威尔士劳资关系的特色,民族和阶级之别让工厂中的矛盾冲突更加尖锐。20世纪中叶,英国左翼工党中最强势的人物之一便是威尔士籍议员安奈林·比万。

威尔士的历史揭示了一个道理:如果一个地方从来没有创业的传统,凭空培育这种精神是极其困难的,即便外来者在这里创业营商几百年,也未见产生影响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和壮大本地受教育人群规模一般不会彰显创业精神,反而会造就一批既得利益者。他们会加剧各群体间的忌恨和矛盾,他们会利用特殊身份,援引历史上受到的压迫来谋求自己的政治目的,却不惜因此造成既不利于本地人自力更生,也不利于外国人前来创业的社会环境。只是有时,这些人也会因为经济代价惨重而收手,这正是20世纪下半叶威尔士的情况。

苏格兰

不列颠群岛的最北边是今天的苏格兰,这里从未被罗马人征服过。罗马人曾以为征服爱尔兰不会是难事,但并没有成功。 179 苏格兰未被征服,一是因为这里实在贫瘠,二是部族民风彪悍,罗马人觉得招惹这个麻烦不值得。 180 到公元122年左右,罗马皇帝哈德良决定在苏格兰南端的狭窄地峡筑墙为界,以保护不列颠行省免受外敌侵扰。自此以后的千百年,苏格兰几乎与英格兰的发展绝缘。将两者放在一起比较,能看出罗马文明及其后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和诺曼人对不列颠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如何在过了很久之后才从英格兰慢慢渗透到苏格兰的。

苏格兰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处于不列颠在罗马入侵前的状态,在地理、文化、经济和政治上都只是欧洲文明边缘的一个小国。直到17世纪初,苏格兰农民还用着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那样的初级农具。 181 人们住在家徒四壁的房子里,很多人出门只能打赤脚,偶尔能穿上兽皮简单鞣制的鞋子就是美事了。 182 很多家庭人畜共居一室,房屋低矮,通风不畅,蚊虫滋生。 183 没有人需要用肥皂清洁自身,也没人去生产肥皂。 184

政治方面,千百年来苏格兰一直缺乏全国性的法律和秩序基础。每个领主各有律法规则,不同氏族间的血仇争斗让这里一直难有宁日,而与英格兰之间大大小小的冲突战事又让边境脆弱危险。边境地区不但时常有两军交战,更有土匪杀人越货,他们不受任何一边国家的管辖,藐视君权和氏族权威,把这里变成了法外之地。 185 苏格兰人时常越境到英格兰北部劫掠村庄,掳走人和牲口,抢走各种物资作为战利品。 186

这样的环境当然不会有城镇或产业的发展。 187 13世纪,苏格兰大一点儿的城镇也不过区区几百人,很难上千。 188 总人口到16世纪尚不足100万。 189 到17世纪,最大的城市爱丁堡只有1.6万人。 190 苏格兰的公路交通条件比英格兰差得很远,大部分道路无法通行马车。 191 到了中世纪,人们还常常靠以物易物进行交易 192 ,少量流通的硬币都是外国铸造的。 193 苏格兰虽然不断对外作战,却无法自己制造武器,长矛、铠甲、弓箭等都要取自外国。 194 当地也没有职业技能的观念 195 ,对外贸易以原材料出口为主,如盐巴、渔获、煤炭、羊毛、兽皮等。 196 大部分地方的民众处于愚昧迷信的状态,据说14世纪的苏格兰领主甚至没有人会写自己的名字。 197

在中世纪,曾有连续几任苏格兰国王试图建立法律和秩序,推动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向英格兰这样的欧洲先进文明学习。他们尝试将基于亲缘的部落权力体制改革为基于封地的封建权力体制,这样一来,就经常要给新来的盎格鲁-诺曼贵族颁发封地,并建立自治城镇,城中的居民主要是说英语的外来者,而不是说凯尔特语的原住民。自治城镇中的市民多有些凯尔特人所不具备的傍身之技和商业经验,因此能落地生根,发展起来。英语在这些飞地自治城镇中得以传播,并在中世纪取代了凯尔特语成为苏格兰低地的主要语言。 198 在农村,苏格兰地主也请来英格兰农民,向本地佃农传授农业技术。 199

不过,所有这些变化不是一下子就普及开的,而是每一项都曾遭遇阻力。本地氏族和贵族经常不惜流血抵抗,有些还取得了成功。苏格兰君权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影响效力并不一样:在多山的高地地区君权最弱,那里的人们长期保持了不受征服者压制的自由,也长期隔绝在欧洲文明之外。苏格兰高地就这样独守了几百年,人们仍然说凯尔特人的盖尔语,保留着古老的本地传统风俗。而低地的文化则慢慢地与英格兰风俗习惯融合,人们开始讲有苏格兰方言的英语。从英格兰、北欧和欧洲大陆等地新来到苏格兰的人跟低地人融合在一起,又在低地和高地之间造成了新的文化鸿沟,并持续了几百年。 200 高地苏格兰人常常要靠抢掠低地的农场和城镇过活。 201 有人说,高地苏格兰人最大的快乐是偷抢,第二大快乐是破坏。 202 14世纪有位作家形容低地苏格兰人是“居有定所、文明开化”的民族,而高地苏格兰人则“野蛮桀骜、粗鄙独行、抢掠成性、极端残忍”。 203

在中世纪的苏格兰,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人、诺曼人、低地苏格兰人和高地苏格兰人都在竞争对各地的控制权,苏格兰国王不但要防范英格兰人,还要跟国内的贵族阶级斗争。此外,很多地方诸侯,无论是不列颠裔还是北欧裔,都在不列颠群岛各处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其中有些就在苏格兰。经过几百年的整合,这些势力范围才被分划到苏格兰和英格兰君主治下。 204 直到有了火药和枪炮,君主才取得了绝对的实力优势,因为只有各国国王能获得这些耗资不菲的新式武器,借此打开那些抗命不遵的地方贵族的城堡 205 ,从而建立统一的秩序。

13世纪末,英格兰发动了对苏格兰的侵略。到14世纪,英格兰占领了贝里克城,在那里展开了丘吉尔所说的“野蛮人看到都会惊愕不已的屠杀劫掠”。 206 他们大肆屠戮当地居民,将其折磨至惨死,英格兰国王甚至亲手放火烧毁城中房舍。这场贝里克战役过去几百年后,苏格兰士兵在与英格兰交战时还会高喊:“勿忘贝里克之耻!”他们把俘虏来的英格兰军官活着剥皮,引发新一轮的以暴制暴、以牙还牙。 207

在那些晦暗的年月里,双方边境一带是两军频繁交战的战场,也是法外之地。在那里,纷争的氏族、流寇强盗、自封的“治安队”和以保护为名行勒索之实的土匪横行乡里。这些游离势力既不效忠于英格兰国王,也不向苏格兰称臣,而是“随心所欲地有时自称苏格兰人,有时又自认是英格兰人”。 208 这样的边境乱治持续了数百年,带来了严重的恶果。人们无视律法,靠个人动武和家族暴力私下裁处纠纷。偷窃牲畜、私占无主土地、拐骗妇女等无法无天的行为频发,社会上充斥着残忍暴戾的风气。当时的英国边境如此,后来的美国边境也是这样。 209 在移民爱尔兰北部阿尔斯特省的苏格兰人中,曾经的边民占了很大比例 210 ,这也给那里造成了社会长期不安定的局面。

后来的几百年,苏格兰内部逐渐安定。又过了很久,苏格兰、英格兰之间的军事对峙有所缓和。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或战或谈,苏格兰和英格兰终于统一在一起。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继承了英格兰王位,成为英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1603年,两国统一到一位国王治下,但仍保留了各自独立的议会和政治制度。一百余年后的1707年,两国完全统一,共同在伦敦设立一个议会。这标志着苏格兰历史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

与此前罗马征服不列颠的情形相同,统一带来的首要经济社会成果是法律和秩序的建立。在边境安宁下来后的400年里,英格兰、苏格兰两地之间的贸易终于开始增长。 211 此时的英格兰在经济、人口和军力上都远远领先于苏格兰 212 ,贸易恢复后苏格兰接触到更发达的社会,尝到了贸易的甜头。苏格兰的城市在18世纪得到快速发展 213 ,农业和工业也都取得了进步。 214 对外贸易不仅能进入英国本土市场,也面向整个大英帝国。1728—1738年,苏格兰亚麻布的出口量翻了一番。 215 另外,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因而人口快速攀升。 216 18世纪中期,苏格兰总人口约为125万,在此后的70多年里,人口增加了近一倍。 217

苏格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过程交织着宗教、王朝家族、军事斗争等复杂因素,其根源在于困扰着全欧洲的新教与天主教的历史分歧。1745年,高地人民发动了最后一次起义,意图复辟天主教的斯图亚特王朝,拥立“美王子查理”为君主,这是高地历史上的一次文化转折。起义军起初占领了珀斯和爱丁堡,取得了部分胜利,但这位“王位觊觎者”的军队最终还是败给了英格兰人与忠于王室的低地人组成的联军。随之而来的是一段惨烈报复和高压维稳的时期,高地的大氏族和族长的军事和政治实力全被瓦解,甚至穿着苏格兰传统短裙和有氏族标志的格呢布料都一度被禁。

1745年的起义失败后,高地原来的文化根基被破坏,高地人开始在文化和政治上逐渐被低地和英格兰同化。18世纪中期,高地人仍然主要使用盖尔语,但开始渐渐被英语取代。与外界的公路修通后,低地的宗教、学校、法律秩序、农业技术和生活方式随之来到了高地。盖尔语言文化被斥为野蛮,甚至高地人自己也开始这么想。高地人的氏族领袖都把孩子送到低地接受教育。 218 久而久之,苏格兰的人口越发向低地集中。 219

苏格兰低地很早就开始被英格兰同化,特别是富裕的、受过良好教育的阶层。文化同化不仅仅是使用英语,还有家庭生活、农业生产,有些人还改了信仰宗派——大部分苏格兰精英都属于英格兰的安立甘教会,而非苏格兰教派。连一些苏格兰精英领袖也认为苏格兰文化属于劣等文化 220 ,他们积极效仿英格兰的耕作方式,却很少反思这些方式是否适合气候和土壤条件都不同的苏格兰。例如,大力引进的英格兰犁铧,在苏格兰石基坚硬的土壤上很难派上用场,后来又被普遍弃用。不过整体来看,通过学习英格兰进行改革,苏格兰的农业产量提高了,但改革也导致一些佃农和雇农被迫背井离乡。 221

在18世纪中期,大部分高地人基本上还不会说英语 222 ,直到19世纪初,高地仍然通行盖尔语。 223 19世纪,一些高地苏格兰人放弃盖尔语改说英语,并因此比别人接触到了更多的人和更先进的文化。他们有机会阅读海量的英语文献,一下子打开了千百年积累下的各门类知识宝库,借由英文译本还能了解过去数千年其他语种作者的智慧成果。相比之下,盖尔语主要是一种口头语言,很少有文献留下,即便有也鲜有人能阅读。 224 总之,这些人不仅学会了语言,更接触到了全新的知识,范畴远远超过了不讲求读写的盖尔语民间文化。虽然并不是每个普通的高地人都能阅读到英语经典,但知识阶层必然由此接触到他时他处的思想成果,特别是当时英语世界的各种思想,这让他们意识到在苏格兰高地以外还有更广大的经验世界。这样的启蒙必然会消解千百年来故步自封的本地文化。

特别是苏格兰低地的文化进步,并不全是从英格兰传播进来的。在1603年两国王室联合以前,苏格兰就出现了不少内生的社会进步。16世纪,约翰·诺克斯推动宗教改革,从罗马天主教转向新教,建立了广受拥护的长老会。长老会凭借广泛的影响力和手中掌握的资源开办学校,推动大众教育。起初,教育仅限于狭隘的正统 225 ,而没有汲取欧洲的科学、文学、艺术大师的影响。 226 不过,毕竟在曾经连贵族都是白丁的苏格兰,现在普通人也有了受教育的机会。到18世纪晚期,苏格兰低地发展出了全欧洲普及度最高的教育体系。 227 教育成了向上流动的通道,在教会内部尤其如此。经年累月,教育快速普及覆盖了社会各阶层,孕育了苏格兰最早的知识分子群体,不仅数量多于以往,素质也不可同日而语。

历史学家亨利·巴克尔曾写道:“这个曾经贫穷无知的民族在人类知识的每个分支领域中都产生过有创见、有成果的思想家。” 228 其中有伟大的哲学家休谟,还有很多新学科的开山鼻祖,如亚当·斯密之于经济学、约瑟夫·布莱克之于化学、约翰·米勒之于社会学等。在文学领域,罗伯特·彭斯的诗歌、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的小说各领风骚。苏格兰还有当时最好的建筑师,罗伯特·亚当的作品对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大到宫殿建筑,小到书籍装帧,他的风格被后世在设计各类对象时学习传承。 229 在应用科学领域,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不仅催生了大规模制造业和铁路,还带来了内河与海洋航运的变革,促进了全球人员与货物的流动。

在医药领域,苏格兰同样后来居上。爱丁堡大学于1726年设立医学院,所有的创始教授都毕业于荷兰莱顿大学医学院,效法那里的模式办学。到18世纪下半叶,爱丁堡大学医学院一跃成为欧洲顶尖学府,吸引了大量海外留学生,也向海外输送了大量苏格兰医生。 230 1720年至1790年,爱丁堡医学院共培养了约1.28万人。 231 其中,后来移民北美弗吉尼亚的就有几十人,还有很多人散居在北美殖民地各处。 232 1765年,爱丁堡医学院的毕业生在费城建立了北美第一所医学院。三年后,另一位爱丁堡校友建立了国王学院,后来更名为哥伦比亚大学。1798年在达特茅斯建立的医学院同样是爱丁堡校友的手笔。 233 18世纪的俄国也有很多苏格兰医生,包括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御医,当时圣彼得堡卫生局的局长也是苏格兰人。 234

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知识界的大师中有相当多是苏格兰人或苏格兰人后裔,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还有哲学家弗兰西斯·哈奇森和托马斯·里德,经济学家、政治学家詹姆斯·穆勒和约翰·穆勒,历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等等。苏格兰还拥有当时全英领先的学术刊物《爱丁堡评论》。苏格兰人在英国知识界占据了主导地位,类似有些国家犹太人在知识界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苏格兰人可不像犹太人那样,犹太人千百年来都有尊崇智识的好底子。而且,苏格兰人对知识界的影响远不限于英国,在18世纪下半叶的黄金时代,苏格兰知识分子群体走在了欧洲各个文明的前沿。

出色的苏格兰学者大多有相似的出身。他们几乎全部来自低地,既少出自寒门,也少见贵族子弟,绝大部分都来自中产阶级家庭。 235 贵族对这些人照顾提携,时常充当伯乐和资助人。 236 最典型的例子要数詹姆斯·穆勒,为了报答约翰·斯图亚特爵士的资助,他给自己的长子取名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这个时期的富裕阶层已经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却很少有出人头地的知识精英,这似乎是个怪现象,可能是因为他们自满于既得社会地位,失去了通过勤奋充分实现才华的动力。

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成就如此辉煌,却诞生于区区一个小国,疆土面积小于葡萄牙、危地马拉,甚至不如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大,总人口也不及今天的纽约或东京的一半。而且这些大学者还不是出自全国人口,富裕阶层、贫困阶层和高地居民都不在此列(哲学家亚当·弗格森例外 237 ),这就更让人叹服了。

苏格兰黄金时代的知识精英还有一点不寻常之处,即在时间和领域上的高度集中。此前,除了中世纪的哲学家邓斯·司各脱以及17世纪创立了对数和小数计数的数学家约翰·奈皮尔,苏格兰几乎没出过享誉世界的学者。18世纪的这次启蒙黄金时代,不仅空前,而且绝后。另一方面,虽然是黄金时代,苏格兰人却很少在剧作和音乐领域有什么建树。 238 在此之前,苏格兰人没能取得太多令人瞩目的成绩是不难解释的:早期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后来的教育又受到教会的压制。但是到了黄金时代之后,苏格兰人却再没能续写知识领域的辉煌,究竟为何不得而知。

在日常生活层面,自从1707年与英格兰统一后,高地就和低地一样被卷入了苏格兰文化进步的潮流,只是高地发生变革的时间要晚一些。两者相比,高地依然民风粗犷 239 ,低地更快地实现了普及教育 240 ,马铃薯传入低地也比高地早了15年。 241 但是不论高地人还是低地人,都觉得自己的文明程度和礼仪教化落后于英格兰。高地人往往效仿低地人,而低地人则学习英格兰人。 242 受过一些教育的苏格兰人会有意识地撇掉苏格兰的方言土语。 243

这种情况其实不单纯是主观印象,苏格兰人的很多生活习惯确实是当时的英格兰人无法接受的,特别是个人卫生。乡下人更是出了名地邋遢不堪,搬进城市生活后他们制造了很多卫生隐患。18世纪末,有到访爱丁堡的人曾记录,居民不再把粪便泔水从窗口直接泼到街上,实在是一大进步。此前,路上的行人必须随时提防,避免被泼个当头。 244 伴随着卫生习惯的改善,他们在举止、着装、家具布置、文化活动等方面也有了进步,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18世纪中期苏格兰的经济繁荣,带来了物质基础的改善。

1760年至1790年,在苏格兰做零工的工资涨幅快于生活成本的上涨 245 ,虽然生活水平的提升很慢,且在各领域并不平均,但工资上涨还是让生活好过了一些。18世纪早期,苏格兰的一些大农庄和教堂就用上了玻璃窗户,但直到18世纪中期,很多普通百姓仍然住在只消一天就能建好的、一平方米左右的简易草房里,以树枝铺地、茅草做顶。 246 1861年,苏格兰超过四分之一的人住在只有一开间的房子里,但50年后这个数字降到了十分之一以下。 247

经济发展起来了,苏格兰的劳动人口开始从农业转入工业。19世纪中期,受雇劳动人口中还有四分之一在从事农业,50年后下降到只有11%,到1971年进一步降至4%。不过在高地,直到1911年仍有逾40%受雇劳动力从事农业。农业向工业的转型让城镇越发展越大,1861年,苏格兰人口中有28%住在人口超5万的城镇,但尚没有一个50万人口的大城市。仅仅50年后,已经有42%的人住在人口超过5万的城镇,其中包括20%住在人口超50万的大城市。到1911年,苏格兰的人均收入几乎与全英国的水平持平。只是其经济高度依赖重工业,受世界市场变化和其他工业区崛起竞争的冲击很大。因此,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末,苏格兰的失业率一直高于英格兰。 248

在有些方面,苏格兰不仅追平甚至还超越了英格兰,在教育上尤其显著。早在18世纪,就有英格兰贵族把孩子送到苏格兰的大学读书,那时人们认为牛津、剑桥止步不前,苏格兰的大学才是最好的。 249 从北美殖民地赴英留学的学生,去爱丁堡的人数超过了去牛津或剑桥的人数。 250 除了在医学和工科教育上独占鳌头,苏格兰的普通教育也开始超越英格兰。1872年,小学义务教育率先在苏格兰推行,17年后才在英格兰实行。1889年苏格兰实现了小学教育免费,两年后英格兰才效法跟上。苏格兰在校大学生人数虽然从未超过英格兰,但这主要是因为两者人口基数相差太大。如果按比例算,1830年至1950年,苏格兰大学生占人口比例一直远超英格兰。 251 1750年,苏格兰的文盲率为男性22%,女性77%; 252 100年后,青年男性文盲率降至11%,青年女性则为23%,但是地区间差别较大,在低地的贝里克郡男女文盲率均只有1%,而在高地个别地方达到男性37%,女性49%。到1917年,全苏格兰的文盲率降至男女均只有1%,即使在19世纪中期文盲率曾经很高的高地,文盲率也下降到了3%以下。 253

跟爱尔兰和威尔士不同,苏格兰培养出了自己的企业家、产业家和资本家阶层,在出现产业人群之前很久,就已经有了商业人群,这与英格兰类似。 254 很多出身平凡的人成了全国甚至国际瞩目的商业大亨。 255 苏格兰人在工程、钢铁、造船、纺织、化工等领域都有非凡的成就 256 ,而这些大多是在19世纪初薄弱的产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805年,苏格兰生产的生铁只占全英国的5%,到1835年占到了近30%。 257 1831年,克莱德河沿岸造船厂中的工人数量只有英国造船业的3%;但到了1871年,这些造船厂的用工规模占到全英同行业的21%,出厂船舶数量占全英的48%。 258

工业时代的很多技术发明创造都出自苏格兰人之手。例如,一位格拉斯哥人发明了船用锅炉,截至1876年,英国海上商船中有四分之三都采用这项发明做动力。 259 世界上第一个工程学教授教职也是1840年在格拉斯哥设立的。 260 不管是在基础科学还是应用科学领域,苏格兰的几所大学都走在了英格兰各个大学的前面 261 ,而英格兰的大学还在推崇传统的经典教育。 262 19世纪下半叶,日本作为新兴强国在世界舞台上崛起,也要向苏格兰学习科学技术。 263 在农业领域,苏格兰18世纪初还落在英格兰的后面,但学习并推广了英格兰的耕种方式后,实现了农业技术水平的反超。 264

从古老的耕种方法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转变对苏格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土地单产大大提高,农业劳动者收入增加,土地主的产业也越发壮大。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叶,在发生经济革命的同时,社会格局也出现了巨大变革。这不见得完全是好事:佃农阶层规模缩小,失地雇农增加,市场经济变动不居,流动与不确定性取代了过去人们一成不变的角色和预期。 265 苏格兰内部的人口流动变多了,失去祖地和生计的人们背井离乡到外地谋生。19世纪中期,苏格兰总人口中有三分之一发生了跨郡流动,甚至还有一些人移居海外。 266

在这段时间里,苏格兰有一类人完全被历史的趋势影响,另一类则没有。将两者的境遇做一对比,不难看出上述历史变化的深远意义。1610年,英国在爱尔兰设立阿尔斯特省,作为英格兰人和苏格兰人向外移民的定居地。贫困的苏格兰人趋之若鹜,占到向爱尔兰移民的绝大多数。从英格兰移民出去的人相对要富裕一些 267 ,而移民阿尔斯特省的这批苏格兰人,老家还是处在欧洲文明边缘的落后小国。他们作为拓荒和殖民的先民,在几百年里要不时地面对因失去国土而怀恨在心的爱尔兰人的武装反抗。

苏格兰人骠勇凶狠和氏族团结的传统让他们在这片敌意四伏的土地上扎下根来。移民开始30年后,阿尔斯特省的苏格兰人口已经达到4万多 268 ,后来还不断有新人迁入,不过到那时苏格兰已经发展进步了很多。因此,并非所有的阿尔斯特省苏格兰人(后来被称为“苏格兰裔爱尔兰人”)都是贫穷没文化的乡巴佬。不过总的来说,他们还是落后于留在苏格兰生活的人,这种差别不仅在英国国内体现得很明显,后来他们到了美国和澳大利亚也是一样。

爱尔兰

无论在欧洲大陆还是在不列颠群岛,凯尔特各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点:虽然生活在广袤连片的土地上,面积相当于今天若干国家之大,却无法团结起全民族的力量共御外敌。恺撒大帝能够在高卢所向披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里的凯尔特民族不够团结,让他得以采取在政治和军事上分而克之的谋略。 269 在罗马入侵以前,凯尔特人各部族本来占不列颠人口的大多数,但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一百年后就步高卢后尘被罗马人征服了。一千年后,内部不睦又让爱尔兰在不列颠的侵略面前难堪一击。

各自为战的爱尔兰人无法打退不列颠侵略者,而不列颠人也僵持了几百年没有拿下决定性的胜利。爱尔兰没有一个中央政府,所以不会有政府投降或垮台这样标志性的战败事件。这次入侵始于13世纪,但直到15世纪不列颠对爱尔兰的控制还仅限于一些有卫墙的城池和都柏林附近的狭长沿海地带。 270 在后来的几百年里,不列颠也曾全面军事占领爱尔兰,不过地下反抗组织的活动此起彼伏,不时散播恐怖活动或发动民众起义,但都遭到血腥镇压。

在不列颠人对爱尔兰人的历次镇压中,最为惨烈、激起民愤最大的一次是1649年奥利弗·克伦威尔发起的爱尔兰远征,出师之名是要替在1641年罗马天主教徒起义中丧命的新教徒报仇。克伦威尔仇视罗马天主教,尤其痛恨天主教牧师,因此在战斗中残忍无情,得胜后大肆报复,屠杀手无寸铁的俘虏,大量没收爱尔兰地主的土地,分赏给移民来此的不列颠人。1641年时,原住民天主教徒拥有爱尔兰约五分之三的土地。但仅仅24年后,他们的土地份额就下降到了五分之一。到1709年,本地人在自己祖国拥有的土地只占土地总量的14%。 271

克伦威尔远征是爱尔兰历史上的一道分水岭,约40%的爱尔兰人在战争中或战后的大饥荒中死去。 272 在克伦威尔的征服后,爱尔兰人成了身在祖国却被剥夺了很多基本权利的民族。这一时期对原住民实行处罚性的《刑事法》,规定爱尔兰原住民不能参加选举、担任公职或被授予军衔,也不能自由信奉天主教,除新教的教育外不得接受其他教育,还要缴纳税赋供养安立甘教会。虽然《刑事法》中的这些规定并未全部严格执行,但爱尔兰人还是遭到各种未经合法程序的剥夺。例如,很多不列颠地主私设牢狱惩处爱尔兰人,虽然这是违法行为,但陪审团常常拒绝将实施压迫的地主告上法庭。 273

爱尔兰人则通过兴办地下天主教教育和发动秘密恐怖组织来反抗,以惨烈的游击战打击不列颠统治者和通敌的爱尔兰奸细。对此不列颠人毫不示弱地进行了强力镇压,将带头者处以绞刑。 274 后来,《刑事法》有所放宽,爱尔兰人开展了非暴力政治运动,最终促成1829年全面废止《刑事法》,史称“天主教徒解放”。

19世纪早期,爱尔兰人生活极度贫困,人口平均寿命只有19岁,而当时美国的奴隶平均寿命都有36岁。跟爱尔兰人居住在憋闷的小矮房比起来,当时一般美国奴隶住的房间要更大一点儿,而且好歹有床垫睡,而爱尔兰人大多睡在茅草席上。 275 美国奴隶的饮食也要丰富些,甚至有劣质肉吃,而爱尔兰人以土豆为食,偶尔能吃上鱼,一年到头可能都见不到一点儿肉。 276 19世纪初,这样的贫苦状况是爱尔兰百姓生活的常态。19世纪40年代又暴发了马铃薯晚疫病,收成受到影响,人们连基本的食物来源都没有了,境况更加凄惨。

在由此引发的大饥荒中,约100万人死于饥饿或营养不良导致的疾病。 277 19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有近200万人移居国外。 278 最贫穷的移民一般到近邻英国落脚,其他人则多去往美国,常常是搭乘最廉价、最拥挤的客船货船,待在破烂肮脏的船舱里漂洋过海。 279 不管去往英国还是美国,爱尔兰移民到达后往往住在条件最为脏乱差的贫民窟,从事最没有技术含量、收入最微薄、工作最危险的职业。 280 因为人口大量逃往英美,到1891年,本地出生的人口有近五分之二已移居国外。 281 爱尔兰在1841年有800万人口,到1926年减少至不足一半。 282 到20世纪末,美国的爱尔兰裔比爱尔兰本土人口还多。 283 19世纪初,爱尔兰裔占英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到20世纪中期下降至不到10%。 284

文化上,爱尔兰人并入了英国的语言体系,但宗教和政治上则不然。到19世纪中期,只有约五分之一的爱尔兰人还在说本民族语言,但各郡人口中有十分之九仍然信奉罗马天主教。 285 在工业化方面,爱尔兰人远远落后于英格兰。与苏格兰不同,1801年通过《联合法案》并入英国后,爱尔兰并没有实现工业化发展,反而因为工业基础竞争不过英格兰,除了亚麻纺织,其他产业悉数退步。 286 爱尔兰的农业也不如英格兰发达,英格兰地主会亲自守在田间地头监督耕作技术的实施,而爱尔兰地主常常是把家里的地一租了之,靠租金在英格兰生活。苏格兰的经济发展水平远在爱尔兰之上,很多苏格兰人在国内外从事银行业,而在1793年以前的25年里,爱尔兰的都柏林没有一家私营银行开张。 287 20世纪初期,苏格兰产业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比爱尔兰工人高出约20%,在当时两国人口基本相当的条件下,苏格兰工业总产值是爱尔兰的近4倍。 288

在政治方面,爱尔兰争取脱英独立的运动到1922年发展到了顶峰——“爱尔兰自由邦”于这一年成立,除了新教徒占主体的阿尔斯特省,大部分地区宣告独立。过去,阿尔斯特省的多数派和少数派以信奉新教还是天主教来区分,但其实他们分属不同民族,两者分歧难以弥合的根源并不在于宗教信仰。阿尔斯特省仍然充斥着社会冲突和恐怖主义行动,而独立后的爱尔兰自由邦脱离了这种困局。不过独立没能解决很多历史遗留的经济和社会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失业率居高不下,税收负担名列欧洲前茅,国家债务额比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还高,这些不容乐观的指标都反映了爱尔兰的国民经济状况。另外,年均外流人口4.6万,虽然生育率高居欧洲前列,但全国总人口从350万不断下降。 289

爱尔兰自由邦的生活水平大大低于阿尔斯特省,而阿尔斯特省的生活水平又逊于英国整体。不过阿尔斯特省毕竟有来自英国纳税人的贴补,从英国得到的补贴比上缴的税收更多。

在阿尔斯特省内部,天主教徒往往比新教徒贫穷,从事高级工作的比例更少,需要靠政府公共住房扶助者更多,这些都源于人力资本基础的差距。比较世界各地的爱尔兰人与苏格兰人和英格兰人的情况,也能观察到这种差距。不过阿尔斯特省的爱尔兰人喜欢把这归因于歧视,只是所谓的歧视往往只表现为统计差异,而鲜有实实在在的个案。以受教育情况为例,学生中的原住民天主教徒与阿尔斯特省的新教徒相比,更少选择学习科学技术专业。 290 t7+LB3d5KaaQdaIbZmcjz3lhO5aNUEnVzO3NmTKYTAQn4pslhJs4OJw2NBBcVCD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