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专题一
心理现象及其基本观点

1.能够准确分辨不同的心理现象。

2.了解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3.能够遵循心理学研究的程序和应用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开展研究。

4.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中有影响的基本观点。

根据科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现代科学体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物质、生命、心智和社会文化。物理学和生物学已经相对成熟,而介于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心理学正在蓬勃发展。发展中的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枢纽科学(Hub Science)。2005年,博雅克(Boyack)等人研究了2000年发表在SSCI和SCI索引的7121个学术期刊上的逾百万篇科学文献,用科学计量和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各个学科领域的影响力。根据对其他学科的贡献,把7门学科确定为枢纽科学,分别是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医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

心理学的核心科学问题,成为当代世界科学的前沿和可能孕育重大突破的领域之一。2005年7月1日在纪念著名的《Science》创刊125周年之际,科学家们总结了当今人类125个未解之谜。其中,意识的生物学基础、记忆的存储和提取、合作行为的演化3个心理学问题被列为最为重要的前25个问题之中。

一、对心理现象的理解

镌刻在古希腊宗教中心德尔菲神庙前的“人,要认识你自己”箴言,是人类以神的口吻第一次通过文字形式开启了对人类自身探究的序幕。其实,人类很早就发现自己不仅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实体即身体,还有那虚无缥缈、却又真真实实地存在着的精神实体即心理。相对于具体的身体现象,心理现象的非具象性导致的神秘感和挑战性吸引了无数先哲们踏上了艰难而又漫长的思索之路。这些思考的结果加深了人类今天对心理现象的理解。

当今社会,再没有人对“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持恐惧态度,因为大家都知道“思”“梦”是正常的心理现象。由于心理现象常常是通过有机体的有意识和无意识活动表现出来,所以,心理现象又叫心理活动。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非常复杂的,现代心理学倾向于把人的心理现象看成是一个复杂系统,并从多个维度对其进行理解。

(一)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从心理现象稳定性维度可以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个方面或子系统。

1.心理过程

朱自清的《春》里写道:“……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呼朋引伴的卖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文中描写的太阳的脸“红”、小草的“嫩”“绿”、花的“红”“粉”“白”等颜色,蜜蜂的“嗡嗡”、鸟儿唱出的“曲子”、牧笛“嘹亮地响着”、清风和流水的“应和”声,花里带的“甜味”、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香”等气味,草“软绵绵”、空气的“微微润湿”等特征,这些看到的颜色、听到的声音、嗅到的气味和触摸到的干湿软硬等就是感觉。将多种感觉予以综合,能够辨认出这是太阳,那是牧童;这是蜜蜂,那是蝴蝶;这是鸟语,那是花香。这就是知觉。感觉和知觉通常是同时发生的,因而合称为感知觉。阅读过《春》后,通过感知获得的关于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境中的人等经验并不马上消失,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回想起来,这就是记忆。人们还可以在感知和记忆草、花、风、雨和人组成的“春景图”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加工方式去获取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或者作者写景状物的内在心灵密码等间接的、概括的知识,达成认识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目的,这就是思维。人们还可以在头脑中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春境中的人等进行重新描绘,构想出从未经历、体验过的新的“春景图”,这就是想象。同时,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我们在阅读《春》时,绝不是无动于衷的,而会随着作者盼春、绘春和赞春的架构产生一种对春天由衷的喜悦之情。其实,人们在认识客观世界以及与他人交往时,都会产生一定的态度体验:如肯定与否定、满意或不满意、喜爱或厌恶、趋近或回避、冷静或激动……这种基于认识活动而产生出来的态度体验,就是情绪或情感。读过《春》的人可能并不仅停留在认识、欣赏和感受体验层面上,常常会产生一种创作的欲望和行动。这种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验,产生一定的需要,形成某种动机,并按照自己的意图,确立目标,制订行动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排除障碍,克服困难,以达到既定目标的活动,就是意志。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同属于人类认识过程,情绪、情感属于情感过程,意志即意志过程,三者合起来构成整个心理过程。三者之间,认识过程是基础,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由认识而衍生的行为力量,但它们会反过来促进或阻碍认识的深化与发展。情绪、情感既可以成为意志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的阻力,而意志也可以调节和控制情绪、情感。所以,认识、情感、意志这三种心理过程以其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特点而构成了人的整个心理过程。

2.心理状态

我国唐朝著名诗人孟郊,虽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从青年到壮年,数次参加科举考试,却“屡试不第”,终于在他46岁时“进士及第”。从“屡试不第”的郁闷心情到“进士及第”的得意心情在他的《登科后》中得到充分表现:“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旷荡恩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像这种个体在一段时间里各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就是心理状态。心理状态具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性质。处于积极心理状态的个体,其注意集中,感知敏捷,记忆清晰,思维活跃,情绪开朗,决策果断……表现为心理上的振奋状态;而处于消极心理状态的个体,其注意涣散,感知模糊,记忆混乱,思维迟钝,情绪低落,决策犹豫……表现为心理上的萎靡状态。个体在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心理活动中常常会出现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如认知过程中的聚精会神状态、注意涣散状态、灵感状态、迟疑状态等;情绪过程中的激情状态、心境状态、沉着状态等;意志过程中的信心状态、果断状态、犹豫状态等。

3.个性心理

汉高祖刘邦在总结他得到天下的原因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能当上皇帝的人也有技不如人的方面。孔子评价他的弟子是“由(仲由)也果”“赐(端木赐)也达”“求(冉求)也艺”“贤哉,回也”。其实,环顾我们周围的人,不难发现张三才高八斗,李四才疏智浅;王五仗义疏财,赵六爱财如命;郝七温文尔雅,刘八凶神恶煞等:这说明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一种能够相互区别的稳定的心理现象,或者说个体在心理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就是个性心理。其中人们在与周围客观世界、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就是心理倾向,又叫个性倾向性;人们在遗传基础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等就是心理特征,即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两者的结合,构成人完整的个性。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例如,一个人的某种能力,同他具有这一方面的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力越强,越容易提高这一方面的兴趣;而兴趣越浓厚,就越能推动人积极地从事这项活动,从而更进一步提高其能力。

心理现象从动稳态角度可以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与个性心理特征三种形态。这样的划分仅是研究的需要。事实上,人对内外部世界的任一反应都是其全部心理面貌的显现。所以,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与个性心理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首先,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进行中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如果没有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认知、情绪和意志行动,个体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便无从形成,也无法表现出来。其次,心理过程的进行受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心灰意懒的心理状态会使人的情绪低落,认知和行动效率降低;而精神振奋状态会使人情绪高涨,认知和行动效率提高。再次,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也是密切联系的。如果说个性心理是个人经常的、稳定的特征,那么心理状态则是相对可变的、流动的。例如,腼腆是稳定的个性特征,尴尬则是暂时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一种介于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如果某类心理状态(如漫不经心)经常反复出现,并且持续时间愈来愈长,那么这类心理状态就有可能转化为这个人的个性心理(粗心大意的人格特征)。而个性心理又会影响心理状态。内向、顺从的人受到挫折时多半会产生内疚、自责等心理状态,而机灵活泼、自信心强的人对挫折则往往是泰然自若。总之,人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是既有区别而又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二)意识和无意识

心理现象绝大多数是个体能够觉知到的,但也有一些是个体不能觉知到的。从觉知性的维度来看,可以把个体心理现象划分为意识和无意识。

1.意识

个体在清醒状态下能够觉知到自己的所见所闻,能够觉知到自己的行为目标、方向和可能结果,能够觉知到自己的身心状态和特点。像这种此时此刻正被个体觉知到的心理现象就是意识。意识不仅能够将“自我”与“非我”、“主体”与“客体”、“已知”与“未知”区别开来,还能够明确其间的联系。意识使人能够认知事物、评价事物,认知自身、评价自身,并实现对自身和环境的能动改造。与人相比,尽管一些动物可以看到更多种类的颜色、闻到更多种类的味道、记忆更多的内容……但许多研究都表明动物不具备人类一样的意识,即使是高等动物如猩猩,它们的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发展,充其量也只是处于萌芽状态。

2.无意识

个体身上还存在着一种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我调控的心理现象,被称为无意识。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比如,在傍晚与朋友分手时我们常常祝福对方晚上做个好梦,但能不能做好梦、能不能做梦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也很难回忆起梦境中的内容,难以对梦的内容进行正确的报告。所以,个体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属于无意识现象。同样,个体在清醒状态下产生的一些心理现象也属于无意识现象。如个体能意识到自己此时此刻的所见所闻,但对见到(视觉)和闻到(嗅觉)的过程却意识不到。个体能够感知到影响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五彩斑斓的世界,但世界中影响我们机体状态和心理的有些刺激如超声和次声、红外线和紫外线却是我们永远不能意识到的。个体能有意识地记住“春江水暖鸭先知”等诗词,也能无意识地记住在大街上看到的一些事物。这些“无意”中保存的信息属于无意识现象。人的某些动作如写字、骑自行车,初学时要受到意识的调节,但在多次反复练习达到熟练后,便可以转变为自动化的无意识活动,这时,个体只觉知到自己书写的内容和周边的情境,而觉知不到每个字的书写笔画和骑车的每个动作本身。无意识现象也是个体反映内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

总之,个体的心理活动既需要意识的支配,也需要无意识的调控,二者紧密联系,共同维护个体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的有序进行。

资料卡

意识的几种状态

人的意识不断变化而形成不同的意识状态。意识状态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里意识所呈现出的主要特征。例如,什么刺激信息进入意识之中,进入的程度如何,哪种性质的心理活动占主导地位,个人发挥作用的效率如何等。处于不同意识状态下的个体,其生理活动、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人的意识状态主要有以下三种: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在人的意识状态中,可控制的意识状态是指意识处于最清晰、注意力最集中的状态。当人在关注某件事情或某个事物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自身或外部事物上。此时能够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情,能够预见到事情发展的结果,能够根据自己的目的和意图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例如,在参加重要考试时,考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此时的意识状态一般总是最清晰的,注意力是最集中的。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是指人在从事自己熟练掌握的活动或习惯化行为时,不需要投入更多注意资源就能够顺利完成的状态。在自动化的意识状态下,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或具体步骤并不清晰。例如,在骑自行车时,就不必一直关注车子运动的状况。在大街上,经常会出现即时性特质推论,即当看到某人表现出某些行为时,会自动地对其人格特征进行推论。例如,看到一个人正在扶助老人过马路,会自动化地推论这个人具有乐于助人的品质。

(3)白日梦的意识状态。白日梦的状态是指介于清醒状态与睡眠状态之间高度自我卷入的幻想活动。许多人都有过做白日梦的经历,即会幻想自己成为一个实现自己理想的成功者。通常认为白日梦就是空想,做白日梦的人虚度光阴、脱离现实。但心理学的研究认为,白日梦在性质上属于我向思维,其内容与其生活具有一定联系,并与个人期望的未来活动有关,使其把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在脑中预先演练,通过白日梦使欲念冲动释放。因此,白日梦是一种纯凭个人主观感受而不顾客观现实的意识状态。

白日梦的意识状态可能具有一定心理辅助的作用,多发生在儿童与青少年阶段,这与他们正处于成长期中自我意识发展有关,通过白日梦获得某种程度的欣快感,以及超越现实与时空界限来激发自己的灵感,并转化为个人意志行动的动机,因此不能把年轻人适度的白日梦意识状态视为心理失常。当然,如果一个人将白日梦完全取代日常生活或学习过程的有意义的行动,或把它作为逃避社会现实的手段或方式,则可能是心理变态的征兆。白日梦在成年人中比较少见。研究发现,如果成年人过多地处于白日梦的意识状态,则可能与其心理不成熟有关。

二、心理学研究要达到什么目的

(一)心理学研究与心理现象

正如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社会现象分别是物理学、化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一样,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由于心理现象是大脑的机能,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它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像一个“黑匣子”,但它常常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摩拳擦掌、悲伤时捶胸顿足、郁闷时唉声叹气等。因此,心理学通常要通过行为来研究心理现象。

行为是有机体对所处内外情境的一种反应系统,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包括内在生理性的反应如肌肉运动、腺体分泌,外在心理性的反应如言语、表情、手舞足蹈等。有的行为很简单,如强光引起眼睑关闭、食物刺激味觉器官引起唾液分泌。有的行为很复杂,如舞蹈、弹琴、开车等,是由一系列反应动作所组成的。引发有机体反应的内、外情境因素称为刺激。如在强光导致眼睑闭合、他人赞扬引起个体的愉悦表情、饥饿导致胃肠蠕动加快等事件中,强光、他人赞扬和饥饿就是刺激。但内外刺激是否引发个体行为、引发怎样的行为反应取决于个体心理的中介作用。一般而言,刺激引发相应的心理,再表现出相应的行为反应。如听到关于亲人的好的消息,我们产生高兴的心理现象,然后表现出手舞足蹈的行为反应;听到关于亲人的不好的消息,我们产生郁闷或悲伤的心理现象,然后表现出唉声叹气或捶胸顿足的行为。这说明心理支配行为,与行为具有密切关系。但是,情况并不总是这样具有一致性。由于个体间存在个别差异,如经历不同、知识经验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理想信念不同等,在面临同样的刺激时,不同个体作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如张三做某事导致李四和王五的微笑,李四的微笑行为可能是发自肺腑的对张三所作所为的赞扬,而王五的微笑行为可能是对张三所作所为的嘲笑。正如斯宾诺莎所说:士兵看到马蹄印想到沙场,农民看到马蹄印想到耕耘。同样一个马蹄印,由于士兵和农民间存在的差异导致他们对马蹄印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就是同一个体,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由于心理条件的变化,对同样的刺激作出的反应也常常不一样。如唐代诗人李白,对同一个“君山”,他曾写过“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的佳句,赞颂君山美如画。但当他酒醉之后又写道:“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由此可见,个体的内部心理状态不一样,对同一事物的反应可能不一致。因此,不理解个体的心理现象,就难以理解个体的外部行为反应。行为与心理现象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这正是心理学研究面临的挑战。

(二)心理学研究要达到的基本目的

与任何科学研究一样,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目的包括理论目的和应用目的两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的理论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心理现象的描述达到揭示心理现象的机制和规律并构建系统理论的目标。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质和量上的特征,心理学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从质和量的角度描述心理现象。如智力现象,从质的角度看,智力包括内容、操作和产物三种质的规定性;从量的角度看,智力每一质的规定性维度都有高低水平的差异。由于心理现象的复杂性,描述心理现象并不是如此简单、容易和确定,如关于智力的质的规定性,有学者认为它由四个层次的因素群构成,有的学者认为它由八种相对独立的成分构成等。这些对心理现象不一致的描述,是走向心理现象准确描述过程中应该有的争鸣现象。心理科学研究不能止步于对心理现象的描述,而应该以心理现象描述为基点,进而揭示心理现象的机制和规律。心理现象的机制包括心理机制和生理机制两个方面。心理机制研究心理现象所涉及的心理结构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例如,品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心理成分构成的一个心理结构。品德心理结构中的四种心理成分彼此相关又各有其特点。其中,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及其倾向性。个体一般是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基础上产生道德动机,进而引发个体的道德行为。道德意志调节和控制着个体的道德行为,使之贯彻始终,而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个体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实际上是四种道德心理成分相互作用和综合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心理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对心理现象的科学描述。心理机制的研究离不开生理机制的探讨,生理机制研究心理现象与神经系统尤其是与大脑的关系。比如,视觉产生是光波刺激的结果。那么,哪种性质的光波刺激才能被视觉器官识别、视觉器官怎么将光波刺激转化成神经冲动并通过怎样的途径传递到大脑的哪些部位,最终才产生视觉现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是生理机制的研究内容。心理现象的发生和表现离不开一个健康发育的神经系统,所以,神经系统是各种心理现象发生和表现的物质基础。心理学研究不仅要揭示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更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以及各种心理现象相互联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和作用等规律性原理。例如,思维在个体身上一般是何时发生的?思维发展的阶段是什么?各个阶段都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影响思维发展的因素是什么?揭示这些心理规律也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目的。总之,心理学研究缘起于对心理现象的描述,而对心理现象机制和规律的揭示反过来又促进对心理现象的准确描述,二者间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共同促成对心理现象系统理论的构建。

心理学研究的应用目的就是运用系统的心理学原理、规律和基本知识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为不同领域的社会实践服务。个体不仅要认识世界,还要改造世界。对心理现象的描述以及对心理机制和规律的揭示都还属于认识范畴。因此,在认识心理现象规律基础上,需要将这些认识运用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从而达到促进个体实践活动效率的目的。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智力、气质、性格、兴趣、价值观等心理现象的科学认识,编制各种心理测评工具,用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因材施教提供科学依据;可以根据注意和感知的规律组织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果;可以根据记忆的规律指导学生复习,巩固其所学得的知识和技能。又如,根据独生子女心理特点,结合某位独生子女的过去和现在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可以预测其今后的心理和行为表现。我们还可以根据某些心理现象发生的机制和影响因素,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加以有效控制和调节,以获得适宜的心理反应和最佳的个性发展。心理学原理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探究小活动

访问一位教师,与他交流在教育教学中怎样运用心理学知识。

三、怎么研究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宇宙中最复杂的现象。要科学描述心理现象,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需要使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开展研究,这样才能达成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一)心理学研究有哪些基本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科学仪器对研究对象表现于外的言谈举止等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有计划的系统考察并搜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如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注意、情绪等状态。

观察法具有四个基本特点。第一,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被观察者进行的系统研究。观察之前,对于被观察的对象、时间、地点以及观察内容、采用技术、记录方式等都要有明确规定和详细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研究者尽可能搜集到对所研究对象有价值的科学事实和经验材料,才能说明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的行为表现。第二,对于被观察者一般不做任何主动的干预。因此,观察到的结果一般比较真实、客观。第三,观察的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实现象,具有直接性。观察不适用于过去的事实现象。第四,观察常常借助于一定的观察工具,如感官、录音、录像、单向玻璃等。

观察法由于是在研究对象处于自然状态下进行的研究,可以得到其他方法不能获得的真实信息,所以,其用途相当广泛。但观察法也有它的局限性。第一,在自然条件下,事件很难按严格相同的方式重复出现,因此,对观察的内容难以重复观察,观察的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第二,在自然条件下,影响某种心理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观察获得的结果难以精确分析。第三,由于对条件未加控制,要研究的现象往往需要长期的等待,甚至可能没有出现。第四,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的兴趣、愿望、知识经验、偏好、能力和观察技能的影响。

资料卡

观察案例

苏霍姆林斯基为了研究道德教育问题,仔细观察和研究“差生”和“调皮学生”的心理状况、行为表现,曾先后为3700名学生做了观察记录,能够指名道姓地说出3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

2.问卷法

问卷法是根据研究目的编制关于某种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系列项目,要求研究对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逐一对项目进行如实回答,实现搜集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法可以用于对研究对象的多种心理特征、行为和态度等内容进行研究。问卷法根据其使用的系列项目的结构程度可以将其使用的问卷分为结构问卷和无结构问卷。所谓结构问卷是指每一个项目都事先列出了几个可能答案,研究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其中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实际的答案。因此,结构问卷是一种限制性的问卷,研究对象不能随意回答,有时难以反映研究对象的真实、完整和独特观点。由于结构问卷作答方便,结果易于统计处理,目前多被采用。而在无结构问卷中,有统一的系列项目,但事先没有列出任何供选择的答案,要求研究对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作答。由于限制较少,研究对象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回答问题。因此,研究者可以获得丰富的资料。但由于项目作答没有统一格式,难以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分析,有时搜集到的资料与项目毫无关系。

问卷法的优点在于短时间内可以搜集大量资料,但问卷法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如项目作答缺乏弹性(结构问卷);研究对象对项目的理解和态度如果有误会导致回答不准确;研究对象如果对研究抱有厌烦、消极、抗拒的态度,其回答会不真实。因此,为了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问卷法还需要将所得的结果进行多方面的对照和验证,也可以参照其他研究方法的结果作分析和比较。

资料卡

教师生存状况调查

2005年8月27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频道联合启动了“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

教师生存状况分析

参考国内外职业健康心理学(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OHP)的研究成果,我们从“工作压力”“教师工作倦怠”“教师心理健康”“教师生理健康”与“教师工作满意度”五个方面对教师生存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略)

3.测验法

测验法是使用专门的测量工具(量表)来测评研究对象某种心理品质的一种研究方法。与问卷法相比,测验法是一种采用更加标准化的问卷形式对被试进行研究,并可以根据测量结果对研究对象的有关心理和行为作出预测。测验法按照内容可分为智力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和人格测验,按形式可分为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按规模可分为个别测验和团体测验,按目的可分为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和预测性测验等。

测验法的科学性依赖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所谓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如果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高,那么,同一个体多次接受这个测验,就应得到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结果。例如,采用价值观量表测量学生,如果该生在间隔一段时间的两次测验结果大致相同,就可以认为该测验的信度较高;如果两次测验结果差异很大,就表明该测验的信度低,其测验结果不可靠。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的有效性,即一个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它可以通过对心理和行为的预测来表示。例如,西肖尔编制的音乐能力测验是为了测验个体在音乐方面的特殊能力水平,如果某人在该测验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后来在音乐学习中确实表现出了较高的音乐能力,相反,另一个人在该测验中得了低分,后来在音乐学习中表现平平,这些就说明西肖尔编制的音乐能力测验具有较好的行为预测作用,它的效度高。

为了保证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一方面需要对欲测的心理品质进行深入分析,另一方面要严格按照科学程序编制心理量表,这样才能有效且可靠地测量出个体的心理品质。

测验法由于运用高信效度量表作为工具,使得研究量化程度高、统计处理方便、效果准确可靠,易于与常模比较,且省时省力。因此,测验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但是,测验法也存在不足之处。一方面,测验的有效性取决于测验量表的科学性,而心理的特性决定了任何心理量表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研究对象在接受测试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都可能影响到测试的结果。因此,某一次测验的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个体的心理特点。测验法无法揭示心理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并且,测验法对研究者的专业知识和测验技能都有较高要求。

资料卡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是由德罗盖提斯(L.R.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随即广泛应用,是进行心理健康状况鉴别和团体心理卫生普查时实用、简便且有价值的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该量表包括90个项目,其内容涉及感觉、思维、情感、行为、人际关系、生活习惯等,共有10个因子,分别是:① 躯体化,② 强迫症状,③ 人际关系敏感,④ 抑郁,⑤ 焦虑,⑥ 敌对,⑦ 恐怖,⑧ 偏执,⑨ 精神病性,⑩ 附加因子或其他。

4.实验法

实验法是依据研究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严格控制条件以主动引起或改变研究对象的某种心理现象而进行资料搜集的方法。实验法是在观察法、调查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心理现象,寻求其原因及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种严格控制研究条件的科学方法。实验法按其控制条件的严密程度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指借助各种专门实验仪器和设备,在严格控制实验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形式,一般适用于对心理过程及其生理机制的研究,比如注意的范围、知觉的特征、记忆的编码、思维过程、情绪状态及其脑电变化等。实验室实验法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够根据研究目的有效地控制实验条件,揭示心理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条件控制主要表现为:控制实验情境,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科学选取和安排研究被试;严格控制实验刺激,使刺激呈现系统变化;通过指导语控制被试的反应方向和范围。同时,该方法不仅可以观察到被试的外部行为和言语,而且还可以借助仪器精确记录心理发生时内部生理反应,做到记录客观、准确,实验结果完全量化呈现,满足可重复验证的科学要求。当然,由于实验室实验法是在人为的情境或孤立条件下进行的,其结果也常常因被试的情绪紧张、态度难以控制等而受到影响,或因不合实际情况而难以应用。这种方法对研究个性心理和其他较复杂的心理现象仍有局限性。

自然实验法也叫现场实验法,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通过适当控制或改变条件来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由于该方法既在一定程度上对实验条件有所控制,又注重研究情境的自然生态要求,所以,该研究方法既具有实验法的优点,又兼有观察法的长处,在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等观察性较强的分支学科广泛运用于对各种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以及个性差异等问题的研究。由于自然实验法是在日常生活情境中进行的,因此其研究结果比较合乎实际,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但是,在自然实验中,由于它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所以不如实验室实验那样严格控制各种条件,实验结果有时不够准确、严密。此外,因生活情境比较复杂,观察时不易记录。

资料卡

从众实验

心理学家阿希(S.Asch,1951)做了一个关于线条判断的著名实验。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x,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段a、b、c。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1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中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

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一致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实验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真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于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的从众行为;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还有个案法、语义分析法、口语报告法、质性研究方法等。但是,没有哪一种方法是尽善尽美的,都各有利弊。因此,通常在研究工作中,不是单独地使用某一种方法,而是几种方法综合应用。只有根据课题的性质和具体的研究任务,使用多种方法相互补充,才能完成对复杂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客观研究。

(二)心理学研究应该遵循怎样的基本程序

任何科学研究都要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心理科学研究亦然。心理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准备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主要任务,前一阶段任务的完成是后一阶段研究的基础。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心理学研究的第一步,决定着心理学研究是否可行和研究成果的价值大小。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选择研究问题、查阅文献和提出研究假设。选择一个既具有研究价值又在现实条件下可以展开的研究问题是准备阶段的核心任务。研究问题的选择通常可以从四个方面去思考:一是社会生活实践中有待探究的心理现象;二是对已有心理学理论的验证和质疑;三是心理学文献中被忽略的现象;四是现代科技进步在心理学中的体现等。研究问题的确定离不开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因为任何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充分掌握和厘清了将要研究问题的前人研究基础,才能对将要研究的问题作出尝试性的推测即提出研究假设。

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是心理学研究的第二步,是研究目标到具体操作之间的中间环节。本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四定”,即界定变量、选定研究方法、确定研究对象、制定研究方案。界定变量是指确定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自变量是指研究中研究者要操纵、改变以影响研究对象的心理和行为因素。因变量是研究中研究者要观察的、随自变量的改变而变化的因素。无关变量是指研究中除了自变量以外所有可能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因素。界定变量还包括决定在研究中如何去测定自变量和因变量,如何去控制无关变量。心理学研究为了更好地控制无关变量,凸显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还需要科学选择研究方法,并且根据科学取样原则确定研究对象,最后将上述任务格式化和具体化,形成可供实施的研究方案。

3.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根据研究方案进行的具体操作过程,其主要任务包括搜集资料和分析资料。搜集资料就是根据研究设计,借助适当的工具和方法来观察和记录资料。不同的研究设计,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如探讨因果关系的设计需要用实验法搜集资料;探讨相关关系的设计需要用调查法、测验法等搜集资料;探讨现状的设计可以用观察法、调查法等搜集资料。分析资料是采用适当的方法将搜集的原始资料加以整理、分类,使之系统化和简约化。在心理学研究中,对于资料的分析通常是采用各种统计方法来实现。

4.总结阶段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交流分享研究成果而达成求真的目的。因此,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包括析出研究结论和撰写研究报告。研究结论是一项研究工作的最终产物,是建立在研究结果的所有数据和资料的事实基础上、并通过对数据资料的全面分析、与相关已有研究结果的深入比较之后才得以完成的。研究结论绝不能在没有充分事实和理论根据时靠主观臆断匆忙给出。撰写研究报告不仅是研究工作的总结形式,也是进行学术交流的必要条件。一篇完整的心理学研究报告,其内容应该包括题目、署名、前言、被试、方法、结果、分析、讨论、结论和参考文献等方面,必要时,还可能有使用工具等的附录。所以,心理学研究不仅要注意研究的学术性、客观性,还要遵循研究的规范性。

探究小活动

在心理学类刊物上找到一篇完整研究报告,指出其研究程序。

四、心理学研究中提出的有影响的观点

正如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说“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一个短的历史”,人类对心理现象的探讨可以说与人类自身的发展历史一样久远,各民族的图腾崇拜可以说是人类对心理现象的早期思考的结果。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不管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藏焉”等观点的阐释,还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对灵魂的专论,都反映了人类对心理现象的探索历程。只是这些探究属于哲学范畴。直到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并开展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才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揭开了科学心理学的真正历史篇章。

资料卡

冯特简介

图1-1 冯特

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1832年8月16日生于曼海姆北郊内卡劳的一个牧师家庭,1920年8月31日卒于莱比锡。1851年起,先后在杜平根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医。1856年在海德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随后进入柏林大学跟随生理学之父缪勒学习和研究生理学。1857年回到海德堡大学任生理学讲师,并成功应聘为赫尔姆霍茨的助手,得以亲受赫尔姆霍茨的指导,进一步发展了其对生理心理学的兴趣。开设生理心理学课程,于1874年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1875年改任莱比锡大学哲学教授。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冯特主张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他将内省实验法引入了心理学,并用这种方法研究了感觉、知觉、注意、联想等过程,提出了统觉说。还根据内省观察提出了情感三维说。他还主张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现象,这对社会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冯特一生著作等身,代表作有:《生理心理学原理》《民族心理学》《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心理学大纲》等。冯特还培养了一支心理学的国际队伍,他的许多学生,如铁钦纳(Titchener)、卡特尔(Cattell)、霍尔(Hall)、斯皮尔曼(Spearman)、闵斯特伯格(Münsterberg)都是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家。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早期的心理学历史是一部派别林立的斗争史。以德国冯特和美国铁钦纳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强调心理学要用内省的方法去揭示意识的构成要素。而以美国詹姆斯(James)、杜威(Dewey)和安吉尔(Angell)为代表的机能主义学派,则强调用内省、测验等科学方法去研究意识的作用和功能。稍后,以美国华生(Watson)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心理学要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行为,而不是去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意识。以德国韦特海默(Wertheimer)、苛勒(köhler)和考夫卡(Koffka)为代表的格式塔心理学派主张用科学方法研究作为整体的心理,而不是去分析其构成要素。他们认为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以奥地利弗洛伊德(Freud)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则基于临床精神病治疗实践,运用独创的精神分析技术研究人类异常行为,并提出心理学要研究无意识现象。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在早期发展中,由于研究者所持的哲学思想、知识背景、研究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学派纷争,但这种局面很快就被各学派间相互吸收和融合所替代。今天,心理学领域的新思潮不断涌现,这些新思潮在充分吸取早期心理学流派中的合理成分后,不断推陈出新,作为一种心理学观点推动着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目前,心理学发展中最主要的几种心理学观点如下:

1.生理心理学观点

生理心理学观点以心身关系为自己的基本命题,力图阐明各种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所以,用生理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活动的生物学基础,把生理学看成是描述和解释心理现象的基本手段。生理心理学观点致力于以下方面的研究:一是揭示脑的功能定位即不同的心理功能是由哪些脑区或神经网络来完成的,它们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二是心理免疫学研究即揭示心理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三是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在研究方法上,常常使用临床法、局部切除法、电刺激法、生物化学法和脑成像法等。近年来,随着神经生理学、影像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神经成像或脑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理心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尤其是脑机制。

2.行为主义观点

行为主义观点由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20世纪初提出,后经斯金纳和托尔曼等的改造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华生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科学就是用“客观的方法”研究“客观的内容”,按照科学的这个标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应该是行为,而非意识经验。他认为行为是有机体应付环境的一切活动,而构成行为的最基本成分则是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即反应,集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通过对行为的研究,既能预测已知刺激引起的反应,也能预测引起这种反应的先前刺激。因此,通过把行为降低到刺激反应的水平,人类与动物的行为都能有效地加以理解、预测和控制。与此相应的是心理学研究方法应该是客观观察而不是自我内省。后来,托尔曼在研究中发现华生关于行为的刺激与反应观点过于简单,无助于解释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尤其不能说明为什么相同的刺激引发了不同的反应。于是,托尔曼认为引发行为的因素除了外在环境变量和个体差异变量外,还存在一种对行为直接产生影响的变量即中介变量,并认为中介变量虽然不能被直接观察到,但却可以根据引起行为的先行条件及最终行为结果推断出来。托尔曼的观点实质是强调了内在的心理过程在行为反应与引发反应的刺激间的中介作用。斯金纳基于动物学习实验提出了强化理论。他认为任何反应如果受到强化,该反应就有重复出现的倾向,并总结出一套复杂的强化作用模式。斯金纳还将强化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在教育领域提出了程序学习模式,成为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前身。在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强化原理可以帮助人们塑造良好行为习惯和消除不良行为习惯,成为行为矫正的重要技术和理论指导。行为主义观点还推动了生物反馈技术的发展。生物反馈是指通过训练让个体自行控制自己身体内在运行过程,如控制心率、血压、体温等。这种训练通常借助于生物反馈仪来进行。如个体从仪器上可以读到自己的心率、血压、体温等指数。如果某种指数太高,个体就可以通过放松训练,让自己的该种指数缓慢地降下来,最后达到控制身体内在运行过程的目的。斯金纳秉承华生的客观研究方法,精心构筑起自己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达成了对行为的客观分析和描述,建立起一门真正的行为科学。

资料卡

华生简介

图1-2 华生

华生(John Broadus Watson,1878—1958),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创始人。华生出生于美国南卡来罗纳州格林维尔镇的一个农庄。6岁开始上学,16岁进入格林维尔城福尔满大学学习宗教,后在哲学教授穆尔的影响和指导下,开始对哲学和心理学产生浓厚兴趣,5年后获硕士学位。在小学从事一年教学工作后,1900年入芝加哥大学研究哲学与心理学,求学于教育哲学家杜威、心理学家安吉尔、神经生理学家唐纳尔森和物理学家洛布。1903年,华生以《动物的教育:白鼠的心理发展》获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然后留校任讲师和心理实验室主任,并担任安吉尔的助手。1908年转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不久又接任《心理学评论》杂志主编。华生在霍普金斯大学工作了12年,在此期间,他系统地提出并阐发了自己的行为心理观。1913年,华生的著名文章《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问世,宣布行为主义正式产生。1915年华生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9年,华生出版了全面阐述其行为主义观点的著作《行为主义者立场上的心理学》,同时开始对婴儿的行为进行研究。1920年,华生辉煌的学术事业由于婚外情而突然结束,他迁居纽约,转入广告业,直至1945年退休。其间,他不遗余力地倡导把心理学技术应用于商业和工业,并致力于向大众普及行为主义,使得行为主义心理学在美国深入人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华生的主要论著有:《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和《行为主义的方法》。

3.心理分析观点

心理分析观点是缘起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后经安娜·弗洛伊德、哈特曼和艾里克森等对弗洛伊德理论的修正而提出的新观点。

弗洛伊德是一位受过严格训练的临床医生,他熟知当时的生理学和意识心理学。根据临床经验,他认为,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潜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体,处于心灵的深层。潜意识虽然通常是不可觉知的,但它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所以,只有潜意识的动机而不是人们所意识到的理性理由才是解释人的全部心理和行为的真正原因。弗洛伊德所说的潜意识,是指个人没有觉知到的然而却影响着行为的那些冲动和欲望等。这些冲动和欲望等都来自先天的本能。由于在个体早期成长中表现出的这些冲动和欲望等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被父母和社会加以禁止和处罚,最终被压抑而进入潜意识。但它们在潜意识中并没有消失,而是继续影响着心理和行为,表现为做梦、口误、怪癖、情绪问题、精神疾病症状,或者被升华为受社会赞许的行为,例如艺术创作或文学活动等。精神分析就是通过释梦、自由联想和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等方法去揭示人们潜意识里被压抑的冲动和欲望等,从而达成治疗精神疾病和促进精神健康的目的。由于弗洛伊德的理论观点是建立在精神异常的临床成年病人治疗实践基础上的,并且过于强调潜意识尤其是性本能的作用,将潜意识与意识对立起来,导致诸多批评。于是,一批学者在扬弃弗洛伊德理论观点的基础上,促进了精神分析的新发展即心理分析观点。新观点在研究对象上更强调研究正常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而不是精神异常的成年人,在研究内容上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而不是只重视潜意识,在心理发展的动力方面强调社会环境的作用而不是局限在本能的作用上。

资料卡

弗洛伊德简介

图1-3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出生于奥国摩拉维亚(现为捷克的普莱波)的一个小镇弗莱堡的一个犹太籍商人家庭。4岁随家移居奥地利的维也纳。1873年进入维也纳大学,一面学习医学,一面在布吕克生理研究所工作,1881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82~1885年在维也纳与布罗伊尔联合开业,从事神经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先后两次去法国巴黎和法国南锡学习催眠术。然后将催眠术与布罗伊尔的宣泄法结合起来治疗病人,即在催眠的条件下让病人将内心积郁倾诉出来,病情就可获得好转。1895年与布罗伊尔合作发表《癔症研究》,标志着精神分析理论的诞生。到1892年左右,他又发现这种方法疗效不持久而改用其创造的精神分析或自由联想法,以便作分析和治疗的根据。1896年弗洛伊德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900年他基于对困扰自身的一些神经症的自我分析研究结果,出版了经典著作《梦的解析》,开创了对人类潜意识领域的研究,标志着精神分析学的正式形成。1909年弗洛伊德应邀参加美国克拉克大学20周年校庆,并发表以精神分析为主题的讲演而名声远扬。回国后,其弟子阿德勒、荣格等人反对他的泛性论,先后分别创立个体心理学和分析心理学。从1919年开始,弗洛伊德不断发展其理论,到20世纪20年代,精神分析已发展成为关于人类动机和人格的理论,而不仅仅是一种神经病的治疗方法。由于德国纳粹仇视和焚毁弗洛伊德的学说和著作,1938年弗洛伊德被迫离开奥地利,移居伦敦,1939年因口腔癌去世。主要著作有:《梦的解析》《日常生活的心理病理学》《性学三论》《图腾与禁忌》《精神分析引论》《超越快乐原则》《群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自我和本我》《文明及其缺憾》《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4.认知心理学观点

认知心理学观点是受到来自心理学内在的发展要求和外在的邻近新兴学科发展的促进之下,出现的一种采用信息加工的方式直接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心理过程的新观点。20世纪20年代起,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抛弃意识和心理过程的做法受到人们的批判,心理学发展客观上要求重新关注内在心理过程。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托尔曼(Tolman)等在行为研究中引入了“中介变量”。后来,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创造性研究进一步推进了对内在心理活动的研究。同时,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兴学科如计算机科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对心理学研究内在心理过程有重大促进作用。如计算机科学让心理学家们看到人脑与计算机在处理符号的功能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计算机的控制部分控制着整个计算过程包括输入、存储、运算和输出等操作,而人的心理过程也是一种信息的输入、编码、输出的加工过程,二者在加工机理上是一样的。“三论”也启示心理学家们从系统、信息、控制角度来研究大脑内部的信息加工过程。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Neisser)《认知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观点的诞生。认知心理学观点除了应用心理学的一般方法外,还发展了自己特有的一些研究方法,如反应时记录法、口语报告法、计算机模拟等。近年来,认知心理学观点在认知过程、智力发展、情绪和心理治疗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资料卡

皮亚杰简介

图1-4 皮亚杰

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他生于瑞士的纳沙特尔,从小喜欢软体动物,15岁就因研究软体动物而名扬瑞士学术界。大学主修生物学外,对哲学、逻辑学、语言学、心理学等有广泛兴趣,1915年和1918年相继获纳沙特尔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曾在苏黎世、巴黎从事过精神病诊治及儿童测验工作,得到荣格、西蒙的指导。1921年被推荐为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后又升任助理院长并先后执教于纳沙特尔、日内瓦、洛桑和巴黎大学,曾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等多个学术团体的主席,还长期担任设在日内瓦的国际教育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之职。他还是多家心理学刊物的编委,1955年在日内瓦创立“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直至去世。他曾经被多所著名大学授予名誉学位并获多种学科奖。1925年皮亚杰发表《心理学与认识的批判》一文,首次明确阐述心理学与认识论研究相结合的必要性。他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创立发生认识论的理论体系。通过儿童心理学,特别是儿童智慧心理学,把生物学与认识论和逻辑学相沟通,以揭示认知增长的机制,从而把传统认识论改造成为一门实证的经验科学。发生认识论继承了欧洲机能主义心理学传统,并把认知结构加以全新改造,提出认知结构的构造理论,强调主体认知结构在认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以不同水平的认知结构作为划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根据。他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教育和临床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性著作有《儿童智慧的起源》《儿童对现实的构造》《儿童符号的形成》《发生认识论导论》《结构主义》《生物学与知识》《哲学的洞察与错觉》等。皮亚杰及其理论在获得世界性声誉的同时,也遭到来自不同学派的众多批评,被认为忽视人的认识发展的社会实践的制约作用。

5.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

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是美国马斯洛(Maslow)和罗杰斯(Rogers)等人倡导的一种新观点。他们本着人性本善的基本出发点,认为人类本性中蕴藏着无限的潜力,主张心理学要对人性持乐观的看法去研究人性,强调要改善环境以利人性的充分发展,达成自我实现的境界。同时,他们认为心理学应该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研究他们异于动物的一切复杂经验,如动机、欲望、价值、快乐、情感、责任、幽默、爱情、生命意义等人性层面的现象。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有别于其他心理学观点,给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视角,促成了当前强调关注个体和团体的积极因素的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但由于人本主义心理学所使用的基本概念缺乏明确的界定,加之在研究方法上的语焉不详,导致人本主义心理学提出的观点难以进行严格验证。

资料卡

马斯洛简介

图1-5 马斯洛

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1908年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一个犹太家庭。父母是从苏联移民到美国的犹太人,他是家里七个孩子中的老大,父亲酗酒,对孩子们的要求十分苛刻,母亲极度迷信,而且性格冷漠残酷暴躁,马斯洛小时曾带两只小猫回家,被母亲当面活活打死。马斯洛童年生活痛苦,从未得到过母亲的关爱。母亲去世时,他拒绝参加葬礼,可见其母子关系之恶劣。他童年时体验了许多的孤独和痛苦。不仅如此,作为犹太人,他们住在一个非犹太人的街区,上学后又是学校少有的几个犹太人之一,这一切使马斯洛成为一个害羞、敏感并且神经质的孩子,为了寻求安慰,他把书籍当成避难所。马斯洛天赋极高,学习成绩十分优秀。马斯洛于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三年后转至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心理学,1930年获学士学位,次年获得心理学硕士学位,1934年在知名的心理学家哈洛的指导下获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马斯洛在研究不同种类的灵长类动物、其他哺乳动物及鸟类的社会行为和组织中,注意到支配驱力似乎源自一种“内在的自信心”或“优越感”,而不是通过肉体攻击取得。于是他开始构思一个建立在支配驱力之上的初步理论,用来解释高级动物中的许多社会行为。1935年,马斯洛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的助理。1937年到纽约市布鲁克林学院担任心理学副教授时,开始走向人本主义。1951年马斯洛应马萨诸塞州新成立的布兰代斯大学之聘担任心理学系主任和心理学教授,开始对健康人格或自我实现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研究。1954年他首次提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概念,但因当时行为主义思想正盛而未受重视,连他的文章都无法在心理学刊物上发表。直到1961年,联合志同道合者创办《人本主义心理学期刊》,第二年正式成立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后成为美国心理学会第32分会。至此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才获得一席之地,他也因此在1967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并任《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两个杂志的首任编辑。1969年退休后赴加州,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1970年8月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成立,并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举行首届国际人本主义心理学会议。1971年美国心理学会通过设置人本主义心理学专业委员会。这两件事标志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获得美国及国际心理学界的正式承认。马斯洛的代表作有《人类动机论》《动机与人格》《存在心理学探索》《科学心理学》《人性能达的境界》等。

6.积极心理学观点

积极心理学是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关于心理学研究的新主张,被称为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积极心理学观点的形成是以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等人于2000年1月发表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作品为标志。积极心理学一改传统心理学过度关注人类心理的消极或病态方面的研究偏向,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以人性本善的积极取向出发,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具体而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分为三个层面:在主观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幸福感和满足(对过去)、快乐和幸福流(对现在)、希望和乐观主义(对未来)以及其生理机制与获得的途径;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如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天赋和智慧等品质的根源和效果;在群体层面上,研究公民美德以及使个体成为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宽容和有职业道德的公民的社会组织,包括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在针对传统的心理问题研究方面,积极心理学也采用积极的观点和方法,主张通过激发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与环境的积极互动达成助人自助的心理健康维护目标。积极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不仅接受了人本主义现象学研究方法,也接受了实验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方法。

信息提示

科学心理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事件

1.1879年冯特(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独立的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2.1883年高尔顿(Galdon,1822—1911)发表《对人类官能及其发展的探讨》,开辟了研究个体心理和心理测验的途径。

3.1883年霍尔(Hall,1844—1924)创办了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1887年创办了美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杂志》。

4.1885年艾宾浩斯(Ebbinghaus,1850—1909)发表《论记忆》,开创了用实验方法研究记忆的先河。

5.1890年詹姆斯(James,1842—1910)出版了他的代表作《心理学原理》,提出了意识流理论,对美国机能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6.1900年弗洛伊德(Freud,1856—1939)发表了《梦的解释》、1916—1917年发表了《精神分析引论》,创立了精神分析学派。

7.1905年比纳(Binet,1857—1911)和西蒙(Simon,1873—1961)共同编制了《比奈—西蒙智力量表》,1908年发表了这个量表的修订本。

8.1908年罗斯(Ross,1866—1951)的《社会心理学》和麦独孤(McDougall,1871—1938)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先后出版,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诞生。

9.1912年韦特海默(Wertheimer,1880—1943)、柯勒(Köhler,1887—1967)和科夫卡(Koffka,1886—1941)在法兰克福研究似动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格式塔心理学。

10.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Watson,1878—1958)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到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11.1917年北京大学在中国首次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1918年陈大齐出版中国第一本心理学教材《心理学大纲》;1920年南京高师(东南大学)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1921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华心理学会,张耀翔任会长;1922年张耀翔主编了中国第一本心理学杂志——《心理》。

12.1923年巴甫洛夫(Pavlov,1849—1936)发表了《动物高级神经活动客观研究20年经验,条件反射》,系统提出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13.1929年拉什里(Lashley,1890—1958)发表《大脑机制与智能》,提出了脑功能的均势原理和总体活动原理,对推动大脑高级功能的研究和计算机学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14.1937年斯金纳(Skinner,1904—1990)发表“两种类型的条件作用”,首次提出“操作性”的概念。第二年出版《有机体的行为》,标志着新行为主义的诞生。

15.1943年马斯洛(Maslow,1908—1970)发表《人类动机论》,以后出版《动机与人格》一书,创立了人本主义心理学。

16.1950年皮亚杰(Piaget,1896—1980)发表《发生认识论导论》(3卷集),标志着发生认识论体系的建立。

17.20世纪60年代初,斯佩里(Sperry,1913—1994)及其同事进行了著名的裂脑研究,发现了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差异,大大促进了对脑的高级认知功能的研究。

18.1967年奈瑟(Neisser,1928—)发表《认知心理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19.1973年鲁利亚(Luria,1902—1977)出版《神经心理学原理》,总结了从4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创立了神经心理学。

20.1980年中国心理学会加入国际心理学联合会。

21.1981年,胡伯(Hubel)与维塞尔(Wiesel)因合作发现了视觉皮层的朝向选择性与柱状组织,和斯佩里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奖。

22.1991年欧洲科学技术发展预测与评估委员会(FAST)出版认知科学系列丛书,其中第四卷为《认知神经科学》,标志认知神经科学作为一个科学分支得到认可。

23.1992年中国心理学家荆其诚首次当选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副主席。

24.2002年美国心理学家卡尼曼(Kahneman,1934—)因其将心理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引入经济学研究的贡献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25.2004年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塞尔(Richard Axel,1946—)和琳达·巴克(Linda Buck,1947—)因发现人类与嗅觉有关的基因,共享了该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奖。

26.2004年在北京由中国心理学会承办了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

27.2012年中国第一本面向全球读者、国际发行的心理学专业英文期刊《Psych Journal》正式出版。

案例:皮亚杰的儿童守恒研究

守恒(Conservation)是皮亚杰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术语。其含义是物体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时,它的物质含量既不增加,也不减少。皮亚杰认为守恒概念的获得是儿童认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了探明儿童守恒概念的获得时期,皮亚杰对儿童进行了大量研究。在对儿童进行液体守恒研究时,他在儿童面前呈现两个相同的玻璃瓶,倒入相同量的水,把一瓶水倒在高一点、窄一点的瓶子里,把另一瓶水倒在矮一点、粗一点的瓶子里,问这两瓶水是否一样多(图1-6)。三岁的小朋友说不一样多。皮亚杰问为什么,小朋友回答说:“这瓶水高,那瓶水矮。”六岁的小朋友回答说是一样多,“这瓶水高,可是窄一点;那瓶水矮,可是粗一点”。通过大量研究,皮亚杰得出结论:六岁小朋友开始具有守恒性,即事物外表发生变化,事物本身不发生变化。

图1-6 液体守恒研究

【讨论题】

1.皮亚杰的研究使用的是什么研究方法?为什么?

2.请参照皮亚杰的研究设计一个关于儿童数量守恒的研究。

1.请结合实例谈谈你对心理现象的理解。

2.心理学研究要达到什么目的?

3.我们采用哪些方法研究心理现象?

4.根据心理学的观点分析我国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观点。

5.上网查找国内外重要心理学家的生平和主要贡献。 EZKw3fg8aIHQBzgVIRyEqaK05gNBRAOitvGYRsZBJ8SYIqn24ftqDfwBRXXkS3S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