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自然形态

南陵村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过渡地带,属于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势由北向南略有倾斜,村后以坡地为主,村前为塬区,土壤以垆土和黄壤为主,属于大陆性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干湿冷暖分明,降雨量偏少;其背靠凤凰山,墨玉石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这些自然形态均对南陵村村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影响。本节将从地理概况、气候特征、土壤特征、资源禀赋、交通概况、自然灾异等方面来对南陵村的自然形态进行考察。

一、地理概况

地理概况是一个村庄自然形态的基础,既影响着村民的生活,也对村庄农业生产产生影响。

(一)地理条件与农业生产

据《富平县志》记载,富平县位于渭河盆地中段,渭河盆地发育在祁(连)吕(梁)贺(兰)“山”字形前弧与秦岭东西纬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盆地东部受新华夏系干扰复合,故县境内地表大部分被第四系疏松沉积层所覆盖,而南陵村位于县境北部,属于黄土台塬,塬面平缓,微向东南倾斜,呈明显的阶梯状,土壤以垆土和黄性土壤为主,适于农耕。台塬面积广,连续分布,塬面较平坦,多呈阶状梯形,塬之表面为黄墡土覆盖,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由此可见,南陵村的土地以垆土、黄壤为主,主要有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地面平坦等特点。

土质疏松,较适于农耕。传统农耕时期,牛耕是最主要的耕作方式,耕牛和劳动力成了主要的生产资料,加之南陵村户均耕地占有相对较多,只有土地大户才有能力饲养耕牛,一些土地较少的农户如果没有耕牛,可能就只能靠劳动力去耕种土地。疏松的土质,不管是进行单纯的人耕还是进行牛耕,都节省了不少力气,耕作速度也会加快。“我们这里土地比较松软,对于种庄稼还是比较有帮助的,一方面是能够节省不少力气,加快耕种速度;另一方面,疏松的土质不容易造成板结,也有助于庄稼生长。”

土壤肥沃,土壤养分充足,较适于农作物生长。传统时期,肥料极度匮乏,南陵村的大部分农户都只能“白种白吃”,仅家中有牲口者,才能施上一点农家肥。但是南陵村土地以垆土、黄壤为主,表面由黄墡土覆盖,该土壤肥力相对较高,在肥料极度匮乏的年代,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一定的肥力。

土地平坦,适合水分保持。虽然传统时期的南陵村水利不发达,只能靠天吃饭,但较为平缓的台塬地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该村的农业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遇降水时较适合水分保持,农作物也有相对较长的时间吸收水分以促进其生长。

(二)地理条件与村居

南陵村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略高于南,由北及南成阶梯状分布,而从各自然聚落寨墙内的地势来看,地势较为平坦,但也是北略高于南,这样的地势比较有利于排水,当遇到雨季时,雨水都能由北向南流出,不易在村内形成积水,对村民的房屋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从整个村庄的布局来看,各自然聚落都在建设城墙的时候就地取土,建好城墙之后,在城墙的外侧也挖出了深沟,这一方面增加了城墙外墙的高度,有助于防御;另一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防洪泄洪作用,当雨水汇聚成的洪流由北向南流下的时候,经城墙外的沟渠排到村庄外面,有效地保护了村庄免受洪水的侵蚀。

从村庄内部的民居布局来看,在民国时期,铁炉堡、南刘堡、北刘堡和赵家堡的民居布局均是东西走向,同一水平线上的房屋其地基均是同样的高度,房屋布局比较整齐。刘兴汉老人解释道:“我们这里有一个传统,在建房子的时候,同一个水平面的房子,其地基必须是一样高的,如果你的地基比别人的高,就会被认为是压着别人,很容易起纠纷,这个传统一直保留到了现在,现在建房子还是一样的。”可见,南陵村较为平缓的阶梯状土地为村民建房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方面是保证了同一水平线上的房屋能够具有相同的地基高度,不易因地基高度产生纠纷;另一方面,较为平缓的土地为村庄布局提供了方便,在城墙内部,民居能够整齐排列,村内道路较为笔直,同时平缓的土地也能让村民建的房子能够紧挨着,节省不少土地。因此,南陵村的自然聚落民居均呈现“田”字形布局。

二、气候特征

南陵村位于中纬度内陆地带,又受秦岭山脉影响,故属于大陆性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干湿冷暖分明。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少雨雪;春季温度回升快,气候日差较大,易出现大风、浮尘等寒潮降温天气,常有春旱发生;夏季气温高,雨量集中,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匀,常有伏旱发生;秋季较凉爽、湿润,多连阴雨,气温下降较快。

(一)光照与作物选择

据《富平县志》记载,“全县太阳总辐射量123.9千卡/厘米 2 ·年,生理辐射620千卡/厘米 2 ·年,年日照总时数为2472小时,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6%”。南陵村光照时间与此相差不大,基本可以满足主要农作物基本生育期光照需求,但日照时数各月差异较大,6月份日照时数最多,一日最长日照13.9小时,有利于小麦成熟和秋禾生长,9月份日照时数相对较少,对晚秋成熟和棉花开裂吐絮均有影响,秋季因阴雨天气过多,故占全年日照时数最少。冬季因多高云,且雨雪较少,故占全年日照时数为次多。

夏长秋短的光照时间,影响着南陵村村民对农作物的选择。夏季光照时间长,特别是6月份光照时间最长,适合小麦生长和收割,而9月份光照时间最短,有利于棉花开裂吐絮,故而南陵村重要农作物以小麦为主,轮种棉花等。

(二)气温与农业生产

据《富平县志》记载,县年平均气温为13.1℃。最热月份为7月,平均气温为26.6℃;最冷月份为元月,平均气温为-1.4℃。气温年较差 为28℃,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8.8℃,年平均最低气温为8.4℃。累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0.9℃,极端最低气温为-15.7℃。日平均温度不超过0℃的日数平均为97.6天,最多114天,最少87天。历年各月气温平均日较差 为10.4℃。平均无霜期225天,初霜出现在11月3日左右,终霜在3月20日左右。南陵村距离富平县相对较近,气温概况与富平县气温概况相近。

南陵村热量资源呈季节性分布。春季,由于温度回升较快,故降水渐增,天气温和而晴燥,暴雨少见,但春旱较严重,对小麦返青拔节影响很大,此间冷空气活动依然频繁,南北气流互不相让,忽进忽退,常常造成多变的春季天气,影响小麦生长;夏季,温度高,湿度较大,多阵发性降水天气,影响收麦;秋季,特别是立秋过后,气候凉爽,气温降低,多连阴雨天气,11月初出现初霜,11月末有冻土产生;冬季,气压较高,降雪稀少,气温偏低,天气晴朗而干冷,12月末至次年2月初为大地封冻期,冻土深度一般约10厘米左右,最深可达20—30厘米。

在小麦生产方面,温度、水分是主要条件,日照时数与太阳辐射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小麦的生长发育。此外,高纬度地区越冬期的气候条件影响小麦生长发育,抽穗至成熟期的气候条件对小麦产量形成了较大影响,因此,最冷月平均气温和灌浆期平均气温、水分盈亏量和日照条件均会影响小麦生长,影响南陵村村民农业收成和下一年的生活。

(三)降水与生产、生活

自然降水量的多少对当地人民的生活、生产均会产生较为重要的影响。同时,降雨量的多少也影响着村民对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1. 降水概况

从具体的月份方面来看,降水强度3月份最大,个别年份9月初也可发生,暴雨期从7月开始,至9月初结束,个别年份,其他月份也有之。降雪期较长,但降雪机会不多,雪量少,积雪浅。此外,每年的5—9月份均随时有冰雹出现,一年平均两三次,但每年降雹强度差异很大,一般春末强度大,危害严重,夏季较轻。

从季节方面来看,春季(3—5月)降水量为122.6毫米,占年总降水量的23%;夏季(6—8月)降水量为216.9毫米,占年总降水量的40.7%;秋季(9—11月)降水量为178.9毫米,占年总降水量的33.4%;冬季(12月至翌年2月)降水量只有15.8毫米,占年总降水量的3%。(如表2-1所示)

表2-1 富平县四季降水量

资料来源:富平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富平县志》,三秦出版社1994年版,第三编第三章第四节。

此外,南陵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从全年情况来看,蒸发量为1012.7毫米,降水量为533.3毫米,差值为477.4毫米,降水量为蒸发量的52.7%;从具体月份来看,全年仅有9月降水量比蒸发量多11.3毫米,其余月份降水量均少于蒸发量,6月份差值最大,为123.4毫米。

总体来看,南陵村有自然降水量少、年际变化大、季节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同时常年降水量少于蒸发量,故而南陵村属于半干旱地区。

2. 降雨与农业生产

南陵村属于半干旱地区,降水相对较少,降水量无法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对南陵村的农业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南陵村降水相对较少,适于种植耐旱的农作物,故而小麦成为其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最广;其次,雨热同期,高温和降水均发生在夏季,有利于小麦、棉花等农作物的生长;最后,夏季白昼最长,光照时间长,气温的日较差较大,有利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总体来看,气候特征对南陵村的农作物耕种选择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根据其特点,南陵村的村民选择小麦作为主要的夏粮农作物,秋粮以春玉米为主,其次有谷、糜、洋芋等,棉花、油菜、蔬菜、瓜类只有零星种植,产量很低。

3. 降雨、涝池与生活

1949年以前,南陵村的生活用水主要靠村中的水井,并无引流水利和自然水流经过,自然降水成了村民生活用水的重要补充。

降雨对南陵村村民生活最直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雨水的直接使用上。刘兴汉老人说:“下雨的时候,大多数的村民都会用平时洗脸洗手的盆接一盆雨水,这个雨水主要是用来洗手,干活回来或是晚上洗脚洗脸的时候会用这个雨水。另外,下雨的时候不方便到水井去打水,做饭等也会用雨水。”可见,雨水不仅影响着南陵村村民的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南陵村村民的生活。

降雨对南陵村村民生活的影响还体现在村民在村庄城墙之外修建了涝池,南陵村共有4个涝池,其中南刘堡、北刘堡、赵家堡、铁炉堡各有一个。涝池由村民共同修建,主要目的是收集雨水。涝池的功能主要有:一是为村民提供洗衣服之便,村中水井的水主要用于生活饮水,而村民洗衣服的水一般都是来自涝池;二是作为牲畜的饮用水;三是作为村庄救火的主要取水处。

“基本每个村子都会修建涝池,涝池在下雨的时候能够储存雨水,该水主要用来洗衣服,喂牲口,还有救火。因为涝池离村子的距离都不远,一般在城门外面五六十米,如果村庄里谁家发生了火灾,取水也方便,靠村中水井里的水去灭火是不行的,水太少。平时村中的妇女一般也是端着衣服到涝池边去洗,这个没有人管,谁想去洗就可以去,有的牵着牲口从那里经过,也会直接给牲口喝上一些。涝池里的水都是雨水,也没有干涸过,每年只要下雨就会有水流进去。这个涝池给村民的生活还是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如果没有涝池,洗衣、做饭、喂牲口等等所有的水就只能靠水井,这样水井里的水就不够用。”

三、土壤特征

富平县土壤在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不同土体构型内在性质和肥力水平的土壤,类型多种多样。北部山区主要是褐土性土、红土;山前洪积扇区主要是洪淤土和灌淤土;黄土台塬区主要是黄墡土和垆土;一般原坡多为梯地黄墡土、白墡土;塬面较平缓处多为红垆土和灰垆土;河流阶地和洼地地区土类较多,分布零散,主要是河淤土、淤泥土及少量的潮土、盐土、沼泽土、草甸土。南陵村位于宫里镇东北方向,属于黄土台塬地区,塬面较为平缓,土壤以垆土和黄墡土为主(如图2-1所示)。

垆土因为黏化层颜色不同,又有红垆土、灰垆土两个土属之分。红垆土一般处在较平坦塬面或缓坡地,南陵村垆土以红垆土为主。其特点是土层深厚,上部为疏松多孔的耕作熟化层,利于蓄水,下伏质地较重、土体紧实的黏化层,有利于保水保肥,宜耕期长,适种性广,故南陵村种植的作物多样,有小麦、大麦、玉米、红薯、谷子、糜子、黄豆、豇豆、绿豆、豌豆、荞麦、扁豆等,其中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而黄墡土土层深厚,颜色棕黄,土质软绵,质地基本均一,不黏不沙,通气透水,抗旱耐涝,耕作性好,适耕期长,矿质养分含量较高。

小麦成为南陵村的主要粮食,主要受其土壤特征和气候特征的影响。垆土、黄墡土土层深厚,结构良好,熟化程度高,蓄水保肥性强,是小麦生长发育的良好土壤。加之,7、8、9月份降水多,墒情好,有利于小麦出苗和冬灌分蘖;冬季不是很冷,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春季光照充足,升温较缓,清明前后常常有10毫米以上的降水,有利于小麦拔节、孕穗和穗粒发育;6月份的干旱,则有利于小麦的收割碾打。

图2-1 富平县土壤分布情况
资料来源:图片来自1994年《富平县志》第三编第五章。

1949年以前,虽然南陵村土壤肥力相对较好,但大部分农户缺乏肥料,为了保证土地每年的产量,村民们不得不采用轮作的方式对土地进行耕种。“民国时期,南陵村的地一亩产的小麦数量一般在120斤左右,要比其他地方的产量稍微高一些,好的情况下能达到140斤,但这样的产量也很低,很大程度上是受限于土壤肥力状况,如果村民连续在一块土地上不间断地种植农作物的话,会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土地变薄,亩产产量也会随之不断降低,但又不得不种,不种就没有收成,所以就采用轮种的方式,甚至还会让土地轮歇。”

四、资源禀赋

南陵村虽然背靠凤凰山,山中盛产墨玉石,石资源较为丰富,但除了石头资源外,只有土地资源,自然资源类型较为单一。

(一)石资源与副业选择

南陵村背靠凤凰山,亦名龙泉山、屏风山,距县城城北13.7公里,以其主峰隆起,左右两峰稍低,伸展若翅,远望宛如凤凰鼓翼翱翔,故名凤凰山。山中盛产青石(亦名墨玉)闻名。其石色泽墨青,质地坚细,为雕刻与建筑的上等材料,唐中宗(李显)定陵位于其南麓。凤凰山在未埋葬中宗李显之前,就有石头开采的历史,且历史悠久,所产之石是用于飞禽走兽、人物等雕刻的珍贵石料。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它的结构精致,没有裂痕,且体积庞大,质坚而韧,可以随意切割。根据其颜色等又将该石分为两种,一种叫墨玉,色黑如墨,经过艺术加工之后,细腻柔和,光泽鉴人;另外一种叫作青石,也称青玉,色略浅于墨玉,质地坚硬,经过艺术加工之后,光泽细腻,做成器物非常精美。以上两种石头做成的作品还是千年不朽、万年不磨的珍品,宜收藏。

靠山吃山,因为盛产墨玉石,石刻成了南陵村旧时的主要手工业。先不论雕刻技艺如何,仅从数量来看,接近半数的家庭都有人会石刻手艺,石刻在很长一段时间成了南陵村村民闲时的副业,且有很多人因为石刻技艺闻名遐迩,但因为石刻收入甚微,村民还是以农为本。对此,村中老人回忆道:“宫里石刻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南陵是宫里石刻的腹地,出了很多石刻名匠,也有很多石刻世家。在南陵,先不说石刻技艺的精湛程度,光从数量上来看,至少有超过一半的家庭有人会石刻工艺,但是极大部分的石刻匠人还是种地的,石刻只是作为一种副业。为什么呢?因为第一是做石刻收入都不高,民间也只有家庭条件稍微好一些的人家才会请人做石器活,对于中等人家,只会请匠人制作石墓,需求不是很大。第二,不光是南陵村,周围的这些村庄都有很多石匠,近处人多活少,远处又因为交通不便,石料运输困难,所以请的人少。第三,虽然从明清以来就开始走向民间,但是石刻这一副业受收成影响也较大,如果今年收成好了,明年可能石匠活就会多一些,要是收成不好,石匠活就会少很多,吃都吃不饱,哪有多余的粮食去请石匠?”

石匠作为副业,收入低且不稳定,村民没有办法脱离农业发展副业。因此,南陵村的村民农忙时就种庄稼,农闲的时候才会做一些石匠活以增加家庭的收入。

(二)土地资源与农业生产

从类型来看,南陵村位于塬区,土壤以垆土和黄墡土为主,土层深厚,上部为疏松多孔的耕作熟化层,利于蓄水,下伏质地较重、土体紧实的黏化层,有利于保水保肥,且土壤养分含量高,较适合耕种。

从数量来看,南陵村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较为平坦,台塬面积较为宽阔,户均占有土地30余亩。刘兴汉老人说:“南陵村土地还是比较充足的,民国时期全村大约有180户人家,但是土地面积有五六千亩。1949年以后,南陵的土地分了一些出去,现在仍还有4900多亩。那个时候土地还是比较多的。”

可见,南陵村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且土壤质量好,这为南陵村的农业发展带来了优势,即便是在“靠天吃饭”的水利环境中,也能让村民的收成得到一定的保障。

五、交通概况

旧时宫里桥(今宫里)为交通枢纽,来往客商众多,在未建立集市之前就建起了骡马大店、茶楼等店铺,方便客商往来,南陵村村民只要到达宫里便能通向与宫里相连的各个地方。此外,南陵村内虽未设集市,但是周边有富平、流曲、庄里、王寮、曹村、宫里等集市,长期赶集往来也走出了与各集市相连的小道。故而1949年以前,南陵村的交通状况可分为大道和小道,大道能走马过车,小道能行人。

南陵村的大道将南陵村与宫里桥相连,道路为土路,长约3公里,路宽能走大车,但是只有南陵村村民运输货物时才会驱车通行,故而来往车辆较少。但南陵村的小道非常发达,不仅将南陵村与富平、流曲、庄里、王寮、曹村、宫里等集市相连,还把南陵村与周围的炭村、仇石、大樊、北陵、涧头等村庄相连。

对于南陵村的交通状况,刘兴汉老人讲述道:“宫里集市是1945年才建立的,但在这之前宫里桥就是交通枢纽,是一个驿站,到蒲城、耀县都要经过宫里,往南边走的还可以到达富平和西安,从宫里桥还能到达庄里、曹村、流曲、到贤。这些都是很宽的路,至少能让两辆马车并排走,路上来往的行车和车辆都很多,虽然只是一条土路,但是也很光洁,而南陵到宫里桥这一段就没有那么宽,下雨天还会长满草,但是路也能过一辆大车,我们运粮食到富平去卖就走这条道路。除了这条大道,南陵村还有很多小路,这些小路把南陵村和周围的集市和村庄都连接起来,村里人出去一般都是走小路,走小路比较近,也很快。”

1949年以前,南陵村的交通状况如图2-2所示。

图2-2 1949年以前南陵村的交通状况

六、自然灾异

(一)自然灾害概况

1949年以前,南陵村所面临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虫灾、雹灾、瘟疫,其中旱灾最为频发。根据《富平县志》记载和村中老人讲述,中华民国期间南陵村共发生特大旱灾3次,特大瘟疫1次,特大雹灾1次(如表2-2所示)。

对于民国时期南陵村的受灾情况,刘兴汉老人讲述道:“民国时期,灾难特别多,像旱灾是经常发生的。要说比较大的灾难,民国十八年至二十一年(1929—1932年)的特大年馑算一次,这次年馑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惨的灾难。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年馑还没有过去,紧接着关中地区发生瘟疫,南陵村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次年馑和瘟疫夺走了不少人性命。光我们南陵村铁炉堡就死了好几人,韩增财的母亲、刘登魁的哥哥刘佰魁、刘润的嫂子均死于年馑,刘均庭的妻子、刘玉廷的父亲和叔父均死于瘟疫。”

表2-2 南陵村1900—1949年期间的灾害概况

资源来源:表中信息根据《富平县志》和刘兴汉老人的讲述整理。

(二)灾害应对及其关系

南陵村没有发生过水灾,主要是旱灾、虫灾和瘟疫。在1949年前种地都是靠天吃饭,旱灾特别严重。据赵俊喜、刘兴汉、刘守斌等老人讲述,两三年就要遇到一次大旱,不是秋(玉米)种不上就是麦(玉米收了就接着种小麦)种不上,要是遇到特别严重的旱灾就会颗粒无收,如民国十八年(1929年)年馑,土地大户变卖土地,穷人沿路乞讨,妻离子散,更有甚者搭上性命。在南陵村,当灾害来临,村民面对的方式主要有卖地、逃荒、祈雨等,甚至也会出现卖子女的情况。

1. 卖地续命

民国十八年年馑,旱情严重到颗粒无收,为了保命,村中出现了一些卖地续命的情况,卖地的时候会先将离家较远和土质不是很好的土地卖出,然后才会考虑离家近和土质较好的土地,在遇灾荒的时候卖土地,价格都会低于平时的价格。“民国十八年(1929年)年馑铁炉堡共卖出土地100多亩。其中,刘邦斌在年馑时将一块土地40亩以每亩三斗麦的价格卖给仇石村石崇实,一共卖了12石麦才渡过了此次年馑;刘邦富将离家较远的8亩土地卖出;刘玉廷将离村较远的20多亩土地卖给了石家;刘振海将离村较近的30多亩地卖出。”

2. 逃荒保命

遇到灾荒时一般不会选择逃荒,只有家中人口较少,无妻儿老小或“独人”的家庭才会选择逃荒,逃荒的人如果有富人亲戚会考虑投靠亲戚,没有亲戚者则漫无目的,沿路乞讨,只为活命。“在铁炉堡灾荒导致逃荒两户,一是刘黑娃,家中只有一人,年馑时逃出,民国二十六七年(1937—1938年)回村。回村后被姐夫卖了壮丁,家中的土地因离刘玉公近,给了刘玉公种,刘玉公负责纳粮。二是刘八娃,家中也只有他一人,哥哥和母亲都不在家,逃荒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3. 卖儿女救命

常年一般不会出现卖儿女的情况,但要是遇上灾荒致使家庭生活无法继续,一些家庭就不得不出卖儿女来使儿女和家庭其他成员的生命得以维系。一般家中无后者会考虑买儿女,大户人家的已婚夫妻无儿女或是无儿子时会考虑购买儿子来继承香火,未婚男性娶不到老婆会考虑购买女儿来当自己的老婆。买卖儿女不需要签卖身契,也不需要请“说话人”(中间人)。“在铁炉堡,民国十八年年馑时,刘兴汉的六婆将自己13岁的女儿(葱)卖给50多岁的老头当老婆。”

4. 寄命于神:祈雨

南陵村本无水利设施,农业主要靠天吃饭,遇到大旱灾,他们便组织人到北太白山或宝峰寺祈雨(方言也称“祈水”),在山泉或是湫里用瓶子盛回水后便在村上庙里设坛10天,如巧合天意就认为是神的灵验,那就要盛大庆祝一番,唱3天大戏,以示谢神。“我们南陵没有河,井只能供生活使用,庄稼需要靠天吃饭,天干了没有办法,就只能祈祷神灵的庇护,祈祷老天下雨。祈雨要到宝峰寺,也不是每一次干旱都会去,主要是连续干旱没有办法种庄稼的时候会组织祈雨,没有办法种来年就没有收成,就会挨饿。” +tSNA9nM2qVu7dyUwHy0LWLzZHybIrSZPmMiIswAijTMsKP4hWWHZ7katoZfOoe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