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初学境界

学习西方哲学的起点是理解基本观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要急于读大部头的经典,而是要打下牢固的基础。最好先读几本哲学史的书。现在出版的西方哲学史的中译本,如罗素的、悌利的,都很不错。中国人写的西方哲学史,最近也有很大进步。哲学史里讲的观点,都是要点、核心和精华。不同的哲学史可能有不同的侧重点,可多读几本,取长补短,使自己对西方哲学家的基本观点、他们之间的继承和批判关系、哲学史的发展线索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些都是基础知识,要反复地读,谙熟于心。即使以后水平提高了,也需要看比较高级的哲学史的著作,即外文的、多卷本的哲学史。英文最有名的多卷本是卡布斯顿写的9卷本(Copleston,Frederick,C,A History of Philosophy,9 vols.,Image Books,1985),德文最有名的是乌伯维格的8卷本(Uberweg,Fridrich,Grundriss der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12th ed.,8 Bd.,Berlin,1923),法文最有名的是伯来海尔的2卷本(Emile Brehiér,History de la philosophie,presse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2 vols.,英译本: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3 vol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3-1965)。

初学阶段当然也要读哲学经典。光读西方哲学史而不读西方哲学经典,就好像是看了菜谱而不尝尝菜的味道一样。但初学者不要好高骛远,读经典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对哲学史基本观点的理解,因此要和哲学史著作相互参照,多读与一个个基本观点相对照的那些选段。外国的一些西方哲学教科书分两部分,先是讲基本观点,然后从经典中选出相应的段落。北京大学哲学系也有这种做法的传统。以前我们的老师编一本教材,就要编出与之配套的资料集,中国哲学、伦理学、美学、东方哲学,各学科都是这样做的,西方哲学也是如此。与西方哲学史配套的教学资料是2卷本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读》,研究资料是4卷本的《西方哲学原著选辑》:《古希腊罗马哲学》《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德国古典哲学》,后来又加了一本《十八—十九世纪俄国哲学》。这些经典选集滋养了好几代中国的哲学学人,即使到现在都还有很高的价值。初学者可以从这些书开始读经典。

我在上大学的时候,西方哲学史的教材还没有摆脱“唯物论和唯心论两军对阵”的模式,观点陈旧,内容不全面,但我靠熟读4卷《西方哲学原著选辑》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大学毕业后,我到比利时卢汶大学读书,那里最注重哲学史的训练,但我听课、学习一点都不吃力,哲学史课程,从古代的、中世纪的到近现代的,从概论课到文本课,从本科生的课到硕士生的课,再到博士生的讨论课,门门都是优秀。而和我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在大学阶段片面强调读原著,只是一知半解地读过几本书,如柏拉图的早期对话,笛卡尔、洛克和康德的几本书,没有西方哲学史的系统知识,学习很吃力。他们的英文当然比我好得多,但学习用英文讲授的哲学史课程,成绩却不如我。同班有三十多个来自英语国家的学生,我是最先进入博士阶段、最早拿到博士学位的,并且取得了最高的成绩(summa cum laude)。现在回想这一切,我觉得这些成绩要归功于正确的读书方法。 mjyqhKDo+OXQ7SUqouH2uM1OBqPp9Kc48rXvz1vR+L1d0DgHxFLlmcfDboGhDX9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