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入门境界

基础知识之所以是基础,是因为这些知识是公认的,是哲学的常识,要照着讲,不能轻易地改变。正因为如此,基础知识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入门之后,要把别人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提出一些自己的独特理解,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这时候,你就可以说“我认为如此如此”,而不是说“某某说如此如此”。这个“我认为”是不能轻易说的,要有根据。这个根据在哲学经典之中,也在成熟的第二手研究材料之中。这时可以读整本的经典了,看看哲学家的观点是在什么背景和上下文中出现的,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是如何论证的,等等。与完整的经典阅读相参照的第二手材料,是比哲学史著作更专门的一些研究性著作,这些著作多是全面研究某一个哲学家的专著。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剑桥导读”(Cambridge Companion)系列是适合在入门阶段使用的参考书。此系列包含对很多哲学家的导读,对一个哲学家生平,对他的主要著作和各个方面(如本体论、知识论、道德政治学说、方法论等),对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研究者之间的重要争论、主要研究文献,都有比较全面的介绍。另外,Blackwell出版社还有一套“哲学家词典”(Philosopher Dictionaries)系列,按照一个哲学家著作的关键术语排列,在一个词条下列出这个哲学家在不同著作中对这个术语的论述,使用起来很方便。美中不足的是,现在只出版了笛卡尔、黑格尔、海德格尔、霍布斯、康德、卢梭和维特根斯坦等少数几个哲学家的词典,很不全面。把这些书与哲学经典配合起来读,有利于把哲学经典的思想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这一阶段仍然是学习阶段,你还是在“照着讲”,照着哲学家的文本讲。但是你学习的方式、讲的方式与众不同,你对哲学经典的解释能够比经典的作者讲得更清楚,比其他研究者讲得更好。这样,你的学习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进入了一个新的知识殿堂。这个殿堂可能还不够大,但有你的自由空间,你可以按照你自己的独特方式解释哲学经典,而不像是在初学阶段,只能讲公认的知识。我再强调一次,这种解释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在掌握了大量材料之后,经深思熟虑后说出的话。在学术界和在社会中一样,自由不是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而是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的事。

我写的《西方哲学简史》和《现代西方哲学新编》两本书,里面就包含着自己的独特解释。举一个例子,对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的解释,众说纷纭。有人说,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两种自相矛盾的第一实体的学说,国外甚至有人说,《范畴篇》是伪托之作,因为那里的实体学说和《形而上学》的相互矛盾。我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亚里士多德比前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以“是”动词为基本的逻辑功能,建立了一个逻辑体系。他用“是”动词逻辑功能与“实体”意义之间的对应性,系统地阐述了实体学说。

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中,“是”动词的逻辑功能有三个。第一是系词的连接功能,直称判断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判断,它的形式是“S是P”。S是主词,P是谓词,需要系词“是”的连接才能成为判断。第二,“是”有表述主词自身的功能,“S是”在希腊文中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示主词S是自身。现代西文也有这样的用法,如莎士比亚的名句“to be or not to be”,表示“存在,还是不存在”。第三,“是”还可以表示被定义的概念与定义的等同。定义的形式是“S是Df”。定义与判断不同,判断的谓词表述主词,被表述的词与表述词的位置不能互换,如判断“苏格拉底是人”不能反过来说“人是苏格拉底”。但是,被定义的词与定义的位置却可以互换而意义不变,如“人是有理性的动物”与“有理性的动物是人”的意义是等值的。这是因为,“是”在这里表示的是等同关系。

“实体”也有三种意义,每一种都与“是”的一种逻辑功能相对应。第一,“实体”和“属性”的区分表示的是判断中“主词”和“谓词”的区分,实体是独立存在的,而属性必须依附于实体才能存在,因此,“是者”的中心意义是实体,而属性则是派生的、次要的。第二,有些主词只能作为主词来使用,有些主词也可以用作谓词。试比较“人是会死的”和“苏格拉底是人”,“人”是第一个判断的主词和第二个判断的谓词;而“苏格拉底”却只能作为主词。这两类主词实际上是通名和专名的区别:通名指示种和属,专名指示个别事物。个体事物是第一实体,而种和属是第二实体。专名的意义都是“这一个”。希腊文中并没有“存在”这个概念,亚里士多德就用“这一个”表示个别事物的存在,《范畴篇》和《形而上学》里都说,“这一个”是第一实体。第三,被定义的词与定义之间的等同,意味着定义表达的本质就是实体本身。希腊文中没有“本质”这一概念,亚里士多德用“定义”规定的“是什么”来表示本质,他在《形而上学》中说,关于不是一个事物是什么的定义或“本质”才是第一实体。

亚里士多德先说第一实体是个别事物,后说第一实体是本质,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两种关于第一实体的学说,两者是矛盾的。按照我的分析,这两种说法有不同的逻辑根据,作为个体的实体的逻辑根据为“S是自身”,而作为本质的实体的逻辑根据是“S是定义”。这两种逻辑形式并不是矛盾的,而是并行不悖的。因此,我们也不能说,那两种关于第一实体的学说必定在逻辑上是矛盾的。当然,这里确实有问题。一个问题是:本质是普遍的,而个体是特殊的,那么,第一实体到底是“共相”还是“殊相”?另外一个问题是:“这一个”所指称的不是任何属性,而是事物的存在,而关于一个东西“是什么”的定义表示的,不是这个东西的存在,而是它的本质属性,那么,第一实体到底是“存在”还是“本质”?但是,这两个问题是对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进行深入思考而提出来的,并不是亚里士多德思想本身的矛盾。任何一个伟大的哲学家都会提出一些值得人们反复思考的问题,正是因为有问题,一个思想、一本书才有生命力、吸引力。中西哲学经典提出了永恒的问题,因此才有永恒的价值。《论语》《道德经》不也是如此吗?它们包含着至今对人类还有启示意义的问题。在我写的教科书里,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遗留的这两个问题,是一条历史线索,一个与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相关,另一个与本质主义和存在主义的分歧有关。这可以说是我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概括。虽然大家都知道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与他的逻辑学密切联系,但用“是”动词的三种逻辑功能概括“实体”的三种意义,这是我自己的研究成果。不过,这还是在跟着亚里士多德讲,只是讲得比较简明、清楚而已,但还不是在哲学上的创造。要提出自己的新的理论,还要经过以下两个阶段。 E8qN2XLEI673tnbRvqbWRx28+FoAFF/LFyKWfdhsMgBPiH7Q1iVhujU3iOMuG53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