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西方哲学中“以人为本”思想的三个层面

“人本主义”与“人道主义”(humanism)、“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有共同的含义,那就是“以人为本”,这是顾名思义的理解,也是最直接、最简明的理解。但是,思想的简明性不能掩盖理论的复杂性。历史上形形色色的人本主义思想可被分析为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是认识论层面的人本主义。希腊智者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是“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表达。柏拉图的《泰阿泰德篇》完整地记载了普罗塔哥拉的这一观点。重要的不仅是他说了这句话,而且是他自己对这句话的解释。据苏格拉底的转述,“你还记得,他(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所是的东西是什么的尺度,是不是的东西不是什么的尺度。”麦克多维尔(John McDowell)的英译本译作:“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of those which are,that they are,and of those which are not,that they are not.”他在注释中说,在后一部分“‘是’动词的不完全形式出现了四次”。其意义是:“我知道x是(或不是)f”,“x是(或不是)f,全靠我来衡量”

希腊文的“是”动词(einai/to be)以及动名词复数(ta onta/those which are)过去都被译为“存在”。于是,上面那句话被翻译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这一翻译造成了一个误解,使人觉得普罗塔哥拉在这里宣扬一个赤裸裸的唯心主义命题:人决定着万物的存在或不存在。在中国学者对西文的Being的意义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之后,应该把einai和to onta翻译为“是”或“实是”。原文的意义是:“人是一事物是什么的尺度,也是一事物不是什么的尺度。”

按照以上的翻译和解释,普罗塔哥拉的观点是,人是认识的主体,只有人才能知道事物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道理。从以后苏格拉底的反驳来看,苏格拉底并不反对“人是尺度”之说,他只是否认普罗塔哥拉的感觉主义,因为后者所说的“尺度”,只是感觉而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觉,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尺度,相对主义的知识标准必然会取消人类知识。苏格拉底的潜台词是:只有理智才能成为人类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

后来的西方哲学家大抵是沿着人本主义的传统提出认识论的。康德的认识论达到了这一传统的一个高峰。当康德说“人为自然界立法”时,他并不是说人创造了自然界或自然规律,而只是说人的知性是一切现象的尺度。这也是认识论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西方人本主义的第二个层面表现为本体论。西方哲学的“本体”是最高的存在、本质和统摄的原则、力量。在很长时间内,西方哲学都没有把人作为本体。相反,神才是真正的本体,本体论是神本主义的代名词。比如,首先把第一哲学规定为本体论的人是亚里士多德,他通过曲折、复杂的论证,最后的结论是:神是最高本体,第一哲学是神学。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神是没有人格的。基督教以《圣经》中上帝所说的“我是我所是”(I am who am,《出埃及记》)这句话为依据,把上帝当作最高本体。这句话被译为“我是永有自有的”,或“我是自有者”(亦可译作“我是永存者”或“我是使万物生存者”)。这些翻译的根据是把“to be”理解为“有”或“存在”,而掩盖了其中的“本体”的意义。关于上帝的“三位一体”(three persons and one substance)的神学教义是从希腊哲学本体论的关键术语hypostasis(person)和ousia(sub⁃stance)的意义演变而来的。如果不知道基督教教义与希腊哲学之间的联系,就不能看出中世纪神本主义的本体论根据。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并不与神本主义相对立,而只是与神学研究相对立的人文研究。这还只是学术风气和文化氛围的转变,而不是哲学上的根本转变。近代哲学并不是“认识论的转向”,更没有抛弃古代哲学重视本体论的传统。近代哲学首先是从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的本体论的转向。这一转向是从笛卡儿的第一原则“我思故我是”(I think,therefore I am)开始的。这句话被不恰当地翻译为“我思故我在”。实际上,笛卡儿的问题不是:我有什么样的存在;而是:我有什么样的本质。“我思”不是人的存在,而是人的本质。按照笛卡儿主义,人的存在是灵魂和身体的结合,人的身体和其他事物一样,都以“广延”为本质,只有“我思”才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事物的本质。

“我思”也把人与上帝区别开来。“我思故我是”之所以有那么大的威力,就是因为这个命题和中世纪形而上学的基本信条“我是我所是”根本对立。后者的意思是,上帝不需要任何根据,但这同时也意味着不能从人自身来认识上帝;而前者的意思是,人的本体则以“我思”为根据,“我思”不但使人认识自己的本质,并且能为上帝的存在提供依据。

正是由于完成了从神本主义到人本主义的本体论转向,近代认识论才具备了不同于过去哲学传统的特质。近代认识论的特质并不是如一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在强调人的认识主体作用。认识论中“以人为本”的思想早就被哲学家所认可,即使是在中世纪,人也被要求发挥认识上帝和自然的主观能动性。近代以降的本体论的人本主义的确切含义是“人类中心主义”,它用“人”取代“上帝”的中心地位和统摄作用。只是在人成为统治世界的主体之后,他才不是消极地或按照某种外在的原则接受知识,而是按照自己的本质或本性来积极地、主动地获取知识。近代认识论的基本立场是:认识自然是为了改造自然,认识是实现人的统治地位的途径,是对自然的自主安排、改造和宰制。

西方人本主义传统发展的第三个阶段发生在价值论的层面。康德提出的“人是目的”的思想标志着价值论的人本主义的开始。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把哲学归结为价值论,真、善、美、圣是四大基本价值,价值是客观存在,同时也是人自身的价值。现代西方哲学家没有像新康德主义那样局限于价值论的范围,但他们的理论都离不开价值论的人本主义。比如,从克尔凯郭尔到萨特的存在主义把“存在”等同为个人的存在,但个人存在既不是人的身体,也不是人的心灵,而是与个人的生活过程须臾不可分离的价值。在此意义上,把欧陆现代哲学概括为人本主义是有道理的,但必须作下面两点限制。

首先,现代人本主义不是认识论或本体论的人本主义。现代西方哲学家一方面坚持价值论的人本主义,另一方面也反对传统的、认识论和本体论意义上的人本主义。如果不区分人本主义的三个不同层面,往往会造成很多误解。比如,弗洛伊德自称他继哥白尼和达尔文之后,打击了人类中心主义,这是在说他反对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人本主义,而他的学说不乏“以人为本”的价值论,弗洛伊德主义者大都是人本主义者。再如,海德格尔在《关于人道主义的信》中反对把自己的学说当作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但这只是表明他不赞成传统的人本主义,即,认识论和本体论意义上的人本主义,而不能证明他的存在哲学不是价值论意义上的现代人本主义。

其次,价值论上的人本主义与英美分析哲学的精神是一致的,不能用“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对立来概括欧陆哲学与英美哲学的差别。英美分析哲学家之所以致力于语言分析,是因为他们认为语言意义直接或间接地反映、表达了人所发现的价值和人自身的生活价值。语言分析哲学和价值论的人本主义并行不悖。

正是因为现代西方哲学在价值论领域仍然坚持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认为,现代哲学与以笛卡儿、康德为代表的近代哲学是一丘之貉。在他们看来,神本主义和人本主义,本体论的人本主义和价值论的人本主义,实际上没有根本区别。如果说“上帝死了”标志着神本主义的本体论和价值观的颠覆,那么,“人死了”标志着人本主义的本体论和价值观的消亡。正如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的结论所说:“人是近期的发明,并且正接近其终点”,“人将被抹去,如同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

后现代主义所要抹去的,是“以人为本”的观念和价值,这不但“超越”了现代西方哲学,而且与马克思主义背道而驰。但是,一些西方学者却以马克思的名义否认完全人本主义。比如,阿尔都塞把马克思解读为“反人本主义者”。他说,马克思“激烈地与任何以人的本质为基础的历史和政治理论相决裂”,马克思的成熟理论是“理论上的反人本主义” 。罗蒂虽然不属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但他赞赏马克思的“历史主义”。按照他的理解:“自从黑格尔以来,历史主义的学者否认有任何‘人性’的东西,一切要以社会化为基础,在社会化之下,在刻画人类的历史发生之前,没有任何东西。” 马克思果真是“反人本主义者”吗?果真是只承认“社会化”而否认人性的“历史主义者”吗?让我们还是回到文本,看一看马克思本人是怎样说的。 Cv9jXkVTBZKXwzuzEFTacpoPFyzOohRm0iVI33stbDLvhTEKpKvye9adBx46yu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