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考古学是19世纪中叶形成的人文科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它成为一门跨文理学科的交叉学科。
考古遗存分布在广大农村、乡镇和城市。它们的发现和保护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考古学理应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和最接地气的学问。可是,以往疏于宣传和普及考古知识,导致考古学被广大人民群众看作少数学究埋首于陈旧古物堆中自得其乐的学问。这种状况不利于古文化遗存的保护、发掘与研究。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他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在新闻媒体加大考古发现报道的力度之后,以往被视为曲高和寡的考古新闻及相关发掘研究进展逐渐受到人们关注。一些考古新发现和研究新成果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世人理解中华五千年文明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增强了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不过,由于考古学基础知识尚未普及,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对先民创造的璀璨历史文化的认识。为此,本书将通过简单介绍考古学基本知识、中国考古学发展历程、不同时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考古学教育的概况,力图使大家在热议考古热门话题时不只是看热闹,还会看门道,让大家走近考古学,使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考古学的基本情况,把考古学建设成为真正的人民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