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帝国实行皇帝血亲世袭继承制,在其1100余年历史中,先后共有139位君主在位,他们分属于占据首都君士坦丁堡的17个正统王朝和一个非正统王朝,即君士坦丁王朝(330—363年)、塞奥多西王朝(379—457年)、利奥王朝(457—518年)、查士丁尼王朝(518—582年)、伊拉克略王朝(610—705年)、伊苏里亚王朝(717—802年)、阿莫里王朝(802—867年)、马其顿王朝(867—1056年)、杜卡斯王朝(1057—1081年)、科穆宁王朝(1081—1185年)、安苴鲁斯王朝(1185—1204年)、拉丁帝国王朝(1204—1261年)、帕列奥列格王朝(1261—1453年),以及尼西亚帝国拉斯卡利斯王朝(1204—1261年)、特拉比宗帝国大科穆宁王朝(1204—1461年)、伊庇鲁斯专制君主国王朝(1204—1318年)、莫利亚君主国王朝(1348—1460年)。这里所谓“非正统”王朝指的就是由十字军骑士建立的拉丁帝国王朝。这些君主政体中第一个王朝为君士坦丁王朝,查士丁尼王朝时期进入拜占庭帝国历史的“第一黄金时代”,马其顿王朝统治时期最为强盛,也被称为“第二黄金时代”,统治时间最长的为帕列奥列格王朝(192年),也是拜占庭帝国的末代王朝。这17个王朝大体构成了拜占庭帝国发展的主要脉络和政治框架,也是深入了解拜占庭帝国史与拜占庭文化诸多问题首先必需掌握的基本历史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