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利奥王朝

(457—518年)

利奥王朝是早期拜占庭帝国第三个王朝。该王朝创立者利奥一世并非来自世家大户,其祖上也不是贵族高官,他登基前只是拜占庭帝国的将领,相当于中级军官。利奥成为皇帝全赖当时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强人、蛮族将领阿斯帕尔的举荐。该王朝统治时间61年,在位皇帝四人,分属三代人。他们包括利奥一世(Leo I,457—474年在位)、利奥二世(Leo II,473—474年在位)、芝诺(Zeno,474—491年在位)、巴西利斯库斯(Basiliscus,475—476年在位)和阿纳斯塔修斯(Anastasius I,491—518年在位)。为加强统治的合法性,争取教会的支持,利奥成为拜占庭帝国第一位被帝国牧首加冕的拜占庭皇帝。

利奥一世非常注意王朝传承,登基后便谋划皇权血亲世袭的事情。他首先密谋策划杀掉了大权在握的政敌阿斯帕尔及其儿子帕特里修斯(Patricius),虽然阿斯帕尔曾一手将他推上皇位,而后立自己的子嗣为皇储。利奥一世的皇后维里娜(Verina)生养了三个孩子,其中463年也就是利奥刚过花甲之年,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不幸的是这个男婴早夭,连名字都没有留下,只有两个女儿长大成人。长女名为阿里阿德涅(Ariadne)嫁给其忠实部下将领芝诺,并于467年生下一个儿子利奥,即后来的皇帝利奥二世(Leo II)。他的另一个女儿莱昂提亚(Leontia)及其丈夫帕特里修斯膝下无子,只有女儿,后者不久还被自己的岳父谋杀了。在盼子无望的情况下,利奥一世喜得外孙,所以格外喜欢这个外孙,于473年选定他为自己的皇位继承者,任命小利奥为副皇帝凯撒,次年又为其加冕为共治皇帝。

但是,利奥一世去世时,外孙年幼,只好由其父母担任摄政。在父母的安排下,利奥二世为父亲加冕为共治皇帝。可惜天不佑人,利奥二世7岁时病死。皇位只好由其父亲、共治皇帝芝诺继承。这就开创了拜占庭帝国皇帝继承制度中“子死父继”的特例,似乎也有悖于自君士坦丁大帝以来的皇帝血亲世袭顺位继承的原则,因此遭到了朝野内外反对派势力的抵制。在政局的动荡中,利奥一世的妻弟巴西利斯库斯被推上皇帝宝座,芝诺不得不逃回老家伊苏里亚。两个非皇帝直系血亲的人之间展开的帝位争夺很快便分出了胜负,小皇帝利奥二世的母亲阿里阿德涅正确地抛弃了其舅舅而选择支持芝诺,故而巴西利斯库斯的统治仅仅维持了20个月便倒台了。芝诺重新入主君士坦丁堡,直到病故。利奥一世的长寿女儿阿里阿德涅再度选择阿纳斯塔修斯续任皇帝(Anastasius I),随后通过与之结婚的方式确认了其皇位。

利奥王朝统治时期延续前两个王朝推行的大政方针,在拜占庭帝国历史发展中似乎没有什么突出贡献,注定成为一个平静的过渡时期。但是当后人审视的视野进一步扩展后就会发现,自前朝皇帝塞奥多西二世于450年去世之后的130余年间,帝国皇帝血亲世袭继承制度迎来了一个“无皇子”的艰难时期。正是在这个时期,利奥王朝在皇位继承制度上做出了诸多辅助性创新,利奥二世传位于其父芝诺,利奥一世妻弟巴西利斯库斯抢占皇位,皇后阿里阿德涅选择阿纳斯塔修斯为夫并扶植其上位,都是完善皇帝血亲世袭继承制度的新方法,既是弥补基督教婚姻法对皇帝继承制造成的制度性缺陷,也为后世皇帝提供了效仿的范例。另外,利奥一世首开由牧首加冕的仪式也开启拜占庭皇帝神圣化的先河,也是帝国强化皇帝专制的重要方面。最后,研究者大体公认利奥王朝末代皇帝在财政税收方面的改革为嗣后的查士丁尼王朝留下了富足的家底,为拜占庭历史发展之第一个“黄金时代”创造了条件。 P56yiqB0mb+RbhoIkcgixBARm9/rCLhIET9fTh2f0yEY6idK96K9Z0M/2gRoMBG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