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师生关系

主题词:老师,学生,师生关系,教育

编辑注:答问,赵文丫记录整理。

师生关系是分时期、分程度的。小学、中学、大学及研究生时期的师生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

小学时,老师是学生半个监护人,是半个陪伴者。中学时,老师是学生的知识提供者,也是学习顾问。大学阶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大部分老师只习惯处于待命状态,当学生去激活他的时候,他才是指导者;如果不激活他,他只不过是一个授课人。所以大学时期的师生关系,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主动性和良好的互动能力。越是好的大学,越重视通识教育,而非职业学习。

研究生阶段,分为两种情况:专业硕士,也就是职业硕士,强调高级职业能力养成,所以老师可以说是师父,教你准备或改善职业生涯;学术硕士,乃至博士,老师主要教你如何做学术研究。

研究生阶段,主要进行专业性及目标性学习,这也是与大学通识教育的不同之处;导师会给博士生许多建议,学生需要自主地制订学习计划。博士生在得到导师的指引后,要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选题。博士生做出的科研成果,应远超同行水平。也可以说,博士生的工作目标,就是在特定领域走在学科的最前沿。

具体的师生关系,是有深度差异的。

第一种境界,是讲学授课,如果老师和学生的关系限于课堂,那么就是授课关系。

第二种境界,是互动交流,如果关系更进一步,学生应该把自己的疑问和发现说出来,与老师分享,并且得到老师的解答和指点。

第三种境界,是心灵分享,学生与导师分享人生体验,不过,在学校尤其是大学里,很少有老师会与你分享人生阅历。但实际上,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除了知识文化外,更重要的收获是对人生的领悟,包括成长的规划、世界观的形成等。这些很难通过自学而获得。自我摸索需要很多时间,付出很多代价。

第四种境界,是亦师亦友,这可能是最高境界:师生感情深厚,相知相得,直至携手并肩,互帮互助。古语有言“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教学相长”等,都是描述这种了不起的师生关系的。

好的师生关系里,不仅老师要有老师的德性,学生也要有学生的德性。好的老师,注定会遇到好的学生;好的学生,也迟早遇到好的老师,这是由教育心理的本质决定的。

在学生和老师之间,要寻求最理想的关系,就要相向而行,循序渐进,直至学生得遇导师,老师也得到知己。这样的师生多了,大学就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就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了。 G0+UBFkOdmpu8xjj0l2fv3jbFAu/RCHgHFmYfZh2AIVUpRkNcgMDSrFFLZHT2pr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