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梳理与探究

读书有计划

全书共十二篇,建议以六篇为一部分,分成两部分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为了保证阅读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建议提前规划好阅读时间,按计划完成。当然,也要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阅读时间。

前两周 通读全书

通读全书时,建议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1.不动笔墨不读书,随时圈点勾画。看到好词好句要记得画线标记;因为创作年代距今较久,书中有些表达习惯已经发生变化,阅读时如有不懂的地方,需要单独标记,以便精读时查阅资料,答疑解惑。另外,对于一些印象深刻的片段,建议摘抄并仿写。

2.每读完一篇文章,对文章进行梳理归纳。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转述文章的内容;或者列出文章提纲;还可以借助图表等形式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整合。

以《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为例。

第三周 精读部分文章

本书中的每篇散文皆可称为经典之作,值得一读再读。经过第一遍阅读,相信你已经对不同篇章有了自己的偏好。建议结合老师的指导,根据自己的批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篇章进行精读。精读时有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依据已经做好的批注进行精读,此时应借助工具书解决第一阶段阅读时遇到的障碍,如语言隔膜处、地理位置混乱处、表意混淆处等,加强对书中内容的理解。

第二,书中有诸多语言上的妙用和思想的闪光,应结合自己在第一阶段阅读时已经做过的标记,或摘抄整理,或写成阅读笔记。

第三,学会利用书中所附“阅读·思考·生活”的内容,带着问题精读相关篇目,学会有深度地思考。

第四周 专题阅读

专题阅读是走进作品核心的必要一步,可以参考以下专题,以小组为单位,以同伴促读的方式,大家共同交流,激荡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专题一:探讨湘西画卷之美。湘西的美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可以从独具湘西特色的山河美景入手,小组合作制作手抄报,再现读者心中的“世外湘西”;剖析书中出现的人物群像,挖掘这片土地上的人性美、生命美、力量美。

专题二:解读湘西世界的“人事”。作者曾自述这本书的写作目的是“翻阅一本用人事组成的历史”,可以选择书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制作人物简历或大事记,通过这些人物了解湘西的厚重历史。

专题三:赏析《湘行散记》的语言艺术。本书的语言既有对传统骈赋句式的继承,又夹杂了湘西方言,更有作者独具的风格。其高超的语言艺术体现为写景叙事中的简省、精准,多种表达方式的巧妙融合,词语的创新使用,这使得本书的语言自有一种鲜活的生命力。

专题四:研讨《湘行散记》的文体特色。对比阅读《湘行书简》与《湘行散记》中同题材的文章,分析两种文体的差异,同时赏析本书将散文与小说特色融为一体的独特文体风格。

专题五:探究《湘行散记》背后隐伏的悲痛。拓展阅读《湘行书简》《湘西》《从文自传》等作品,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看到作者笔下既美丽又悲凉的乡村中的人,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对于重塑民族品德的希望。可以借助辩论赛等形式,学习如何评价作品和作者。

读书有方法

采用一般游记类散文的阅读方法

游记类散文常以游踪为线索进行组织架构,《湘行散记》有着明确的游记类散文特征,每篇文章都有具体的游历的时间、行踪、风景及感受等,在阅读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梳理游踪

厘清游踪是解读此类文章结构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在《湘行散记》中,各篇文章都以游踪为线索,整本书的游踪也构成一条主线,穿起不同时空的人事,杂而不乱,结构和谐。

阅读《湘行散记》之始,就应当标记出十二篇文章中的关键地点,找出表明作者游踪的词语,从而在通读全书的基础上厘清游踪,明确作者移步换景的写法:以武陵为起点,以凤凰为终点,其间沿沅水上行,途经多地,几乎一篇文章对应一个地点,一个地点又对应一个故事(个别文章除外)。梳理清楚这一点,才能揣摩出作者将湘西的现实和历史背景糅为一体的行文思路,才能得见书的全貌。

2.体悟游感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游记类散文中的自然美景往往会引发作者特定的情感,把握住游感,便于挖掘文章背后潜藏的意旨。

(1)知人论世。拓展阅读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自序、作者生平等,有利于直观地把握作者的情感。本书表情达意都较为克制,沈从文先生自己也说“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因此了解作品背后的世界是极其必要的,如此才能理解作品中包含着的对忧患深切的思索。

(2)由景探情。游记类散文中的情感往往与景色描写融为一体。《湘行散记》常常融情于景,形成了诗一般的意境。我们可以通过反复咀嚼书中的写景片段,透过湘西风物的特点,体悟作者的情感。

比如在《鸭窠围的夜》中,“这地方是个长潭的转折处,两岸是高大壁立千丈的山,山头上长着小小竹子,长年翠色逼人。这时节两山只剩余一抹深黑,赖天空微明为画出一个轮廓”。作者未着一字于爱憎,但从秀美壮阔的景色中,我们却能体味到他对湘西的热爱。

3.品评语言

游记类散文的语言既承载了具体内容,又独具一种美感。《湘行散记》中的语言运用已是炉火纯青。比如《老伴》开篇:“我平日想到泸溪县时,回忆中就浸透了摇船人催橹歌声,且被印象中一点儿小雨,仿佛把心也弄湿了。”这句话不过四十来字,作者巧用通感,令语言细腻隽永,给人以美的享受。

批注式精读

批注式精读是阅读文本一种很有效的方式,阅读时,可选定自己喜欢的章节,通过批注即时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做批注的具体方法如下。

1.批注的位置

可以批在文章开头,可以批在字、词、句的旁边,也可以批在一段或一篇的末尾。

2.批注的内容

可以是注释,比如对难点的补充和解释;可以是概括,比如中心思想的概括、行文思路的概括等;可以是点评,比如阅读时的感悟,或者不一样的见解;也可以仅仅是提示,比如在特别优美的语句旁边批注“摘抄”字样,方便通读全文后整理到摘抄本上。

3.批注的类别

可以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可以点评人物形象,可以勾连故事情节,可以抒发情感上的共鸣。

摘录经典语句并仿写

摘录书中的经典语句并仿写,不仅可以使读写紧密结合,还有助于积累素材和提升阅读素养。摘录、仿写经典语句可从以下几个类别入手。

1.环境描写类语句

书中有多处独具湘西特色的环境描写,比如对鸭窠围的景物描绘,对端午盛会的场面刻画等,如诗如画,感染力极强。

2.人物描写类语句

书中既有对主要人物的工笔细描,又有对某个小人物或群体的简笔勾勒,遣词之精准,造句之贴切,都值得在写作中借鉴。

比如《鸭窠围的夜》中对乡民们的描写:“且有虽为天所厌弃还不自弃年过七十的老妇人,闭着眼睛蜷成一团蹲在火边,悄悄的从大袖筒里取出一片薯干或一枚红枣,塞到嘴里去咀嚼。有穿着肮脏身体瘦弱的孩子,手擦着眼睛傍着火旁的母亲打盹。屋主人有位退伍的老军人,有翻船背运的老水手,有单身寡妇。”无论是“蜷”“蹲”“塞”的动作,还是“闭着眼睛”的神态,都充满了质感,人物栩栩如生,如在眼前。

3.议论、抒情类语句

这部分文字是作者思想的闪光,宜于反复品读,而且因各人体验的不同又会引发不同的思考。比如《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中写道:“山头一抹淡淡的午后阳光感动我,水底各色圆如棋子的石头也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渣滓,透明烛照,对万汇百物,对拉船人与小小船只,一切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的爱着!”作者望着不舍昼夜的流水,彻悟了人生。他的这份发自内心的爱,一定也触动了你内心的柔软,摘录这类句子后可以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s/zZkChh1KbK25T6VUUAoATVIyTlDq/kWb3d8K51Zcut9Uk+XYm3BqwYlrVAHQ+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