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谢海元

在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铜器雕塑艺术、铸造工艺是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

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冶金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金属冶炼与金属器物的制作、使用是人类社会由蒙昧到文明的转折点。从考古学上说,在新石器时代之后,出现过一个以红铜使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即金属器物的发明时代,有人称之为“铜器时代”。实际上,在出现铜器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石器的制作、使用仍占主导,故而一般称此时期为“铜石并用时代”。从世界范围看,目前只能肯定西亚、北非和欧洲曾有过铜石并用时代。在铜石并用时代之后,即是“青铜时代”,亦即以青铜作为制造器具、武器原料的阶段,与其相适应的社会形态是奴隶社会,如爱琴海周边地区、中亚地区,以及埃及、叙利亚、印度和中国的青铜时代都是奴隶社会的繁荣阶段。

中国的青铜时代主要起源于黄河流域,大致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开始,至公元前五世纪为止,约一千五百余年历史,大体相当于史书记载的夏、商、周、春秋时期。在这个时期里,青铜器从简单到繁复,由一些小型工具发展到造型美观、纹饰精细、铭文丰富的大型礼器、乐器、兵器等,工艺不断进步,成为上古艺术品中的精华,是研究古代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发展状况的珍贵文物。

一 青铜器的种类及造型

青铜器一般以具体用途分类。兹将几种主要的器物简介如下。

第一类是食器,包括炊煮器、盛食器、取食器,如鼎、鬲、、簋、簠、豆、敦等。

鼎,用于盛鱼、肉的炊器,亦可用于煮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锅。多为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正方形或长方形四足者,为青铜器家族中著名的重器。现存最大的鼎是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后母戊鼎,高一百三十三厘米,长一百一十二厘米,宽七十九厘米,重八百三十三千克。其他如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等都是著名的国宝。秦汉后,鼎渐渐稀少,战国至汉有以鼎为量器者,宋至明、清,仿制上古三代器物较多,改用黄铜或杂铜铸各色鼎,用途也改为祭器,明、清时又演变为香炉一类的器物。

鬲,与鼎同为一类的另一种烹饪器,但构造上腿足中空,以使煮水易热。铜鬲的造型源自新石器时代的陶鬲。绝大多数的鬲作圆体,方体存世的仅数件。

甗,蒸食物用的炊器,似今日之蒸锅。分上、下两部分,上置食物,下放水,举火煮水即可蒸熟食物。其实际上是甑与鬲的复合体。甗分圆体、方体两种。

簋,盛黍、稷、稻、粱之器具,类似今天的碗。基本造型是侈口、圆腹、圈足,双耳、四耳或无耳。亦有方座簋、带盖簋、三足或四足的簋。始于商中晚期,衰于战国。存世数量仅次于鼎。

簠,亦为盛黍、稷、稻、粱之器,较之簋,口更大,作长方形,有盖(实际上与器身造型、大小相同),盖、身合上为一器,打开则为相同形制的两器。

豆,《说文解字》说它是“古食肉器也”。据《诗经》及《周礼》,知其可能是盛食肉糜、小菜、调味品一类的小器具,类似如今酒席上的小碟。基本造型是上盘、中柄、下圈足。形制源自新石器时代的陶豆。

敦,类似球形或西瓜形的盛器,盛黍、稷、稻、粱。腹圆、二环耳、三短足、有盖。

第二类为酒器,包括饮酒器、盛酒器等,如爵、角、卣、尊等。

爵,一般也作为饮酒器的统称,专名的爵则指一种可饮酒兼温酒的器具,作用类似今天的酒杯。其基本形状为深圆腹,前有流,后有尖状尾,又有两柱,腹下有三锥形足。源于陶爵。始于商早期,衰于战国。与爵形制相似的还有角,只是角无流无柱,亦为饮酒器,且容量较大。最早出现的青铜饮酒器是觚,长颈细腰,上如喇叭口,下若高圈足。

卣,盛酒的器皿。似壶,但有提梁(少数无提梁)。基本为椭圆体,偶见方体卣。

尊,酒器可统称为尊,专名的尊则指容酒备斟的一种器皿。基本形状似觚而较肥硕,口部亦大些,似今天的盂。也有方尊、鸟兽造型的尊(如象尊、羊尊、虎尊等)。

方彝,高方身,有盖,盖似屋顶,腹有直亦有曲。

觥,即兕觥,是一种造型奇特的酒器,体或椭圆或方,圈足或四足,有流、盖及把手,特色在于盖,多作兽首形。

其他容酒器尚有壶(长颈)、盉(可调酒)、罍(可酿酒)、瓿(可装酱)等。

第三类为水器,包括盛水、注水器皿,如盘、鉴、盂、缶等。

盘,盛水的盘子,圆形、浅腹、双耳(或无耳),下有圈足(或三足),某些盘还有流。盘与匜通常配套使用,匜的作用是舀水供冲洗之用,其状似水瓢。

鉴,是盛水供照容用的大盆子,大口、深腹,有二耳或四耳。大鉴可沐浴。

第四类为乐器,系青铜礼器中的重要部分,用于祭祀或宴飨,包括钟、铙、钲、鼓、 于、铃、铎等。

钟是最重要的乐器。可分甬(上端有长柄)、钮(顶端圆或方)、镈(顶端有扁环或小兽造型),分别是侧悬或正悬击之发声。频率不同的钟,可以大小依次排列。数件或十数件一组的钟称“编钟”。湖北随州市著名的曾侯乙墓出土的一组编钟,达六十五件,居世界之冠。在隋、唐、宋、元时期,铜钟多见于寺庙。明、清时铜钟复增多,体大,圆顶,正悬钮,覆莲纹。

铙,打击乐器。以槌敲击,以手执,亦称“执钟”。

钲,似铙、钟,但狭长,有长柄。盛行于春秋时期南方诸国。

鼓,用于战斗指挥,亦用于乐舞、宴会中,呈圆形,由鼓面、鼓体、鼓腰、鼓足等部分组成。先秦铜鼓极罕见,一件是流落于日本的商代双鸟饕餮纹鼓,造型奇伟;另一件一九七七年在湖北崇阳出土,略小于前者。大量铜鼓发现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时间稍晚。

第五类为兵器,如戈、矛、刀、剑、戟、钺、弩机、矢镞等,系实战使用的武器,出土数量较多,著名者如越王剑等。

第六类为车马饰,如辖、衔、当卢、轭、銮饰、马冠饰等。陕西长安张家坡西周车马坑、秦陵铜车马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不少这方面的实物。

第七类是农用器具,包括铧、犁、铲、锄、镰、锛、斧、凿、削、锯、锉、锥、钻、钓等。

第八类为货币。我国至迟在春秋晚期已有金属货币产生。早期有布币、刀币、圆钱、铜贝,秦统一六国后用圆形方孔的半两钱,汉武帝时铸圆形五铢钱,唐武德年间通行开元通宝,此后各朝金属货币形制大抵相同。

第九类是铜玺印、符、节。我国的印章艺术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商代晚期已有了铸有文字的铜玺印,春秋战国后开始广泛使用。符是传令或调兵的凭证,一符从中剖为两半,有关双方各执一半,使用时须两半相合方可证明传令不虚。符多作动物形,如虎符。现存最早的铜符是战国时期遗物,如秦杜虎符。节为通行凭证,如鄂君启节,共两组十枚,合拢呈竹筒状。节上有铭文规定通行路线、车船数目等。

第十类为度量衡器,如商鞅方升、秦铜权(高奴禾石铜权),以及洛阳金村出土的铜尺等。

第十一类是铜镜,系照面容用具。它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齐家文化墓中已有发现,战国时大量发展,常伴有纹饰与文字。珍罕的是西汉的透光镜。东汉至魏晋出现了浅浮雕的画像镜、神兽镜。唐镜制作更加精致。清以后,铜镜渐被淘汰。

除此之外,青铜器尚有灯、带钩、耳杯、案、博山炉、熨斗、刁斗(鐎斗)、扣饰等杂器。

二 青铜艺术的发展

我国目前所知最早的金属制品,是已有六千多年历史的黄铜饰片,出土于陕西临潼;而出土于甘肃马家窑文化遗址的铜刀,据研究是最早的青铜器,系锡青铜,制造时间距今约四千八百年。

商代早中期已有了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青铜铸件工业。早期作品,如郑州二里岗出土的两件兽面乳钉纹大方鼎,鼎上大下小,但纹饰布置巧妙,并无重心不稳之感。此时的器物无衬底花纹,一般花纹均单层平面展开。商代晚期与西周早期的青铜器造型和纹饰规整对称,纹饰由单层发展为三层,多以阴线、阳线,阴面、阳面,线面兼用及浮雕、圆雕等形式来表现。铸造技术一丝不苟。

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中期,王室器物减少,各诸侯国器物占主导地位,“礼崩乐坏”反映在这一时期礼器制作上是工艺渐趋于粗疏。但是,某些器物从铸造上讲仍是非常瑰丽精致的,代表作首推大克鼎。

春秋中晚期到战国,随着奴隶制度的瓦解、铁器的使用,青铜时代逐渐结束,青铜器的铸造进入了更新期。这门古老的技艺渐渐褪去了神秘的光晕,风格变得清新写实,并出现了嵌错、刻划、镏金、蚀刻等表面装饰工艺。这时期的精彩之作,如莲鹤方壶、牺尊、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四龙纹镜等,都各有特色。

秦王朝为时虽短,但从秦始皇陵出土的两乘铜车马看,其结构复杂,制作准确,融青铜制作的各项先进技术于一体,可推测当时拥有相当规模的铸铜业。

汉代钢铁冶铸技术、髹漆工艺发展很快,但是铜制品以其独有的特性仍发挥着重要作用。铜器品种除先秦已有的容器、乐器外,实用器皿大量增加,如灯、炉、奁、熨斗、壶、洗、镜、带钩、铜玺印、钱币等。容器素面的居多,皇室器物多镏金、错金银。长信宫灯、牛形铜灯、透光镜、错金博山炉、滇王金印(用失蜡法制成)、贮贝器等器物为此时代表作,绝世佳作还有“马踏飞燕”、张胜将军合葬墓中一百二十六件一组的铜车马仪仗队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兴起。西晋早期的铜佛像受东汉末年传入的犍陀罗艺术影响,在创作上流于形式,比较呆板。而到南北朝时,中国艺人已在作品中糅入了自己的审美和创作思维,塑造出来的佛像显得既圣洁,亦有感人的魅力,是有血有肉的形象。在南朝帝王贵族墓前,有许多护墓的石雕神兽,而存世铜雕中亦有类似的小型辟邪出现,造型非常夸张。

隋朝也大力提倡佛教,并使之与道、儒并重。这一时期造像之盛超过南北朝。当时有高达数丈的大铁佛,而金、银、铜佛则是小型器物,以利于携带或室内供奉。从存世作品看,这些小铜佛秀骨清相,温婉俊逸,当以失蜡法铸成,较之南北朝更精致准确。

唐代的铜雕堪称形神兼备,气度恢宏。因国力强盛,据记载,当时曾以铜、铁铸天枢,高达三十五米,上有蟠龙、麒麟、铁山、承露盘等;又铸九州鼎,高六米(或四点七米),上有各州山川物产图形。从存世作品看,唐代仍以宗教造像、铜镜为大宗铜铸件。如观音雕像,轻灵流动,不回避对人体曲线美的塑造,尽力显其婀娜多姿的美态,其对手势、衣着的表现无不令人赞叹。

五代十国时期,随着禅宗思想的兴起,在佛像塑造方面有了较多自由发挥的余地,比如,在观音造型上,出现了松弛自然的新风格。

宋代曾在开宝四年(公元九七一年)用铜铸造了千手千眼观音立像,高达二十二点五米,为留存至今的金属造像巨作。另外,宋代开始仿造商周青铜器,质量上乘。除人物造像、器物外,尚有大型动物铜雕,即现存四川峨眉山万年寺的普贤菩萨所骑六牙白象,躯体雄伟,气度不凡。小型实用铜铸件中也有精彩之作,如蛙形水注,造型朴拙可爱。

元代是蒙古族统治时期,工匠地位世袭,其艺术创造性难以发挥,在造像铸造中,初期尚有一定成就,以后则陷于僵化。从总体上说,元代的铸造艺术要逊于汉、唐、宋各代。元代的造像不少都是藏传佛教的梵式造像,如故宫所藏铜镏金文殊菩萨像。另外,由于忽必烈重视天象历法,特成立专门机构——太史局,铸造天文仪器,在郭守敬等的设计下,铸造了简仪、浑仪,代表了当时世界上仪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明代手工业日趋发达,工匠虽亦世袭,但有较多自由。科技方面有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以及《宣炉博论》《宣德鼎彝谱》等著作问世。实物成就如武当山金殿,建于永乐十四年(公元一四一六年),是我国铸造水平最高的一座大型铜铸建筑。其中供奉有真武帝君造像,熔铸质量极佳。上海博物馆藏有用失蜡法整体铸造的明文殊菩萨像,虽系一次铸成,但手指、装饰、毛发等非常精致准确,是失蜡铸件中的精品。其他器物尚有宣德炉、故宫铜狮、北京钟楼上的永乐铜钟等,都是佳作。

清代的铸造艺术,在技术上有所发展,做工纤巧精致,不惜工本追求繁复精细。在乾隆时期之前,创作上大体承袭明代风气,而在此之后,逐渐走向繁复的境地,反而显得纤弱,不够大气。宗教造像仍是大宗,北京雍和宫、河北承德及甘肃、内蒙古等地都有保存。皇室专用铸件不少,如鼎、炉及龙凤、龟鹤、狮象、麒麟等,在北京故宫、颐和园留存不少。乾隆年间(公元一七三六—一七九五年)铸造过铜钟及一套金编钟。民间制品如大肚弥勒佛、骑驴天官像、十八罗汉、如意、带钩、书镇、铜玺印等,以品种丰富的小件为主。当时还出现了伪冒商周青铜器的不良风气。

清末,西方雕塑风格与技术传入,但由于时局影响,铸造工艺处于不景气状态,留存佳作少,大型作品更少。主要是神像、法器、小工艺品、日用器皿及仿古伪器等。

三 青铜铸造技术的发展

铜器铸造技术若从采矿开始算起,历史非常悠久。铜矿的识别、开采、冶炼也是文明史上的重大创举,而这些技术的发展又促进了加工工艺的发展。

中国的冶铜技术大约起始于仰韶文化,对含铜玉石的火试可能是采铜术出现的契机,但在铜石并用时代,采铜和冶铜的规模都很小,或包含了一些偶然因素。而在青铜时代,矿冶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部门,分工很细,从采矿到筑炉冶炼都已达到相当的水平。

先秦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以泥范铸成的,从泥料选取与制备、制模、翻制范芯直到熔化与浇铸,都有相应的难度,特别是铸造纹饰繁复、器型巨大的鼎、卣时,都要有相关的技术支持。而铭文的铸造更为复杂,可能在铸件设计时,已将铭文内容、形式(阴或阳)及所在部位安排就绪。对于阳文,可直接在铸型(范或芯)上阴刻,多为反书。对于阴文,则用铭模制活块嵌入铸型中铸出。

合金配制是另一个与铸造工艺同样重要的关键问题。先秦时期已认识、应用了金、银、铜、铁、锡、铅、汞等金属和半金属,尤以铜、铁为重,这些金属互相配制使用,如青铜合金的成分主要为铜、锡、铅,但在比例上有一个探索过程,最终得到了最佳实用效果。

从春秋中晚期开始,青铜工艺由单一的以分范合铸为主导的铸作,改为浑铸、分铸铸接、模印纹饰等多种金属工艺综合运用的方法,形成了新局面,也使青铜器制作技术达到了另一个高峰。同时,失蜡铸造与叠铸工艺更加繁荣,适应了既精美又量多的生产特点。

四 纹饰的艺术

青铜器纹饰是青铜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汉后期或东汉时,铜器表面往往不用纹饰(即素面),带纹饰的器物集中在商周,且以商周最为著名。我们说商周铜器有一种狞厉之美,神秘、威严、精细,很大程度上是指其纹饰。

商周器物纹饰的这种特点与其作为礼器,用于祭祀祖先神灵有关,也与图腾崇拜有关。纹饰内容有时同器物用途有很大关系。祭祀场面的肃穆,观念上对神灵的尊崇,必然使得纹饰趋于神秘,令今人看去有触目惊心之感。而到了奴隶制度开始瓦解之时,纹饰便开始描绘现实生活,如狩猎、宴乐、攻战等,从神秘、威严的气氛中脱离出来。

五 金文的艺术

商代不仅确立了文字制度,产生了文字体裁,而且形成了规范而有法度的书法形态,大量甲骨文、金文的出现即是有力的证明。

金文是商代书法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从字形、笔势、章法上看,金文较甲骨文更多地显出有意味的创作特性。

殷商时期金文字数较少,大字仅见一二字,较小的字体亦仅十数字,通篇气势和整体书风难以有效表达出来,但结体疏朗圆畅、端严庄硕,属于雄健型。关于金文,另有专书收录,本书着重其图纹,包括族徽式的象形文字,字数少,图像意味足,为今人所激赏。到了西周,金文数量增多,步入了文字书写的形式美与装饰美的更高阶段。 JpVUPBuYxxP8ao0UVwZ3+sJPwUgppdSQYLdzxaNhY4j12ugPrBTXw0MhmJUT69f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