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讲故事的人

《节日》系列描绘传说中的上元节、中秋节、乞巧节、盂兰盆节等节日,构图整齐对称的塔楼,稳定有秩序,塔中的人三两一组,有的在相互比试,有的酣畅大睡,有的围坐在一起闲谈,还有人跳出阁楼逃跑……这些故事或来源于神话传说,或来自于梦境和所见所闻,呓语一般将故事娓娓道来。

彭薇喜欢有距离感的讲故事,白描线条勾勒的人物轮廓清晰可见,衣袖飘拂,姿态各异,显出灵动洒脱的气质。在她看来,白描线条的处理带来一种疏离感,给故事也蒙上了一层微妙的距离,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这些故事,尽管用的是传统绘画语言和图式,其中的情绪和感受也尤为真实。

线条的精妙之处,不在于看起来大相径庭,可能只是一个笔触的区分,画中人看起来“蠢萌”,实则是对笔触游刃有余的把握。“好的线条经得起放大,这也是我有自信做动画的原因。”

彭薇看重画中人的神态,时常在人物的一颦一笑之间找到个性的区别之处。动画《六根》将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知,通过简短几秒的动作展现出来,镜框中的人表情灵动,一个神态、一个动作之间便传递出精妙的神韵,仿佛短短几秒之内上演一出精彩的内心戏。

站在展览现场的画作前,想象艺术家的工作如同导演,安排好构图和场景,人物依次登场表演,没有确切的情节,也没有标准的故事逻辑,观者更像是被引入画中的窥探者,在画面的不同局部看到生动的景象。

如果仔细看画,彭薇会把自己代入画中人。“可能站在房顶上的人是我,提笔写字的人也是我,我是作为旁观者或者书写者的存在。”作品《塔十一》中,最下层塔里的人们围在一起,观望一位画工给塑像上彩,右下角窗口处有两人专地注看折子,上写“辛丑末,彭薇画”。看似是古代发生的事,放到现代也分外真实。

本雅明说:“讲故事的人取材于自己亲历或道听途说的经验,然后把这种经验转化为听故事的人的经验。”彭薇也是如此,她先在脑中构思出一个故事,如果故事的细节足够丰富,就依据脑中的故事作画,或是借用古代的故事,加入自己的感受。

《塔》系列里有关于敦煌壁画中的“七福田”,讲述了七种善行;动画《一个塔的晨昏》表现平常的一天,从一张白纸、建塔、白天到黑夜、塔里的人间生活回到一张白纸,循环往复。“塔”汇聚了人世间的种种宏大或细碎的生命过程,人们的生命在线性的时间流转里迎来喜悦或悲伤、期许或缺憾……层叠向上的“塔”,既似空间的叠加,也似精神向度的叠加。

值得注意的是,画中不时出现的动物如老虎、马、兔子会带来一种“出戏感”,也给画面带来象征意味。兔子象征欲望,马是古时墓葬图中常出现的动物,妙音鸟在敦煌壁画里掌管音乐,展览中的鸟串联起每一层的故事,妙音鸟在西方传说和波斯文化里都曾出现。彭薇把它当作传递信件的鸟,同时可以承载灵魂。

“有故事的房间”展览现场。

《回廊》系列作品局部。 mX/ldKeZbc2yh/muSWAZ/dxrfeFaBFaW6XJtH58NH1cCu1sl8aWQhtb58CQmEkd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