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知道”能带小句形式的宾语,还能带名词性宾语和零形式宾语。例如:
(1)我 知道 鸿渐爱唐晓芙 。
(2)我 知道 鸿渐对唐晓芙的爱 。
(3) 鸿渐爱唐晓芙 i ,我 知道 0 i 。
我们认为,“知道”的这三种形式的宾语具有变换关系。(1)是基础形式,(2)和(3)由(1)变换而来,具体操作过程为:(1)的宾语小句经历指称化就得到了(2)那样的名词性宾语;(1)的宾语小句经过移位或承前省略就得到(3)那样的零形式宾语。“知道”的宾语为零形式时,作为始发句是不能成句的,必须是话题句或者是承前省略那样的形式才能成立。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先讨论“知道”带小句宾语时的叙实性。
当“知道”带小句形式的宾语时,会表现出这样的语义特点:“知道”及其否定形式都预设其宾语小句所陈述的命题为真,即“知道”预设其宾语小句是一个事实。例如:
(4)
a.我 知道 世锦赛在美国举行。
⇒世锦赛在美国举行。
b.我 不知道 世锦赛在美国举行。
⇒世锦赛在美国举行。
(5)
a.我 知道 白求恩是外国人。
⇒白求恩是外国人。
b.我 不知道 白求恩是外国人。
⇒白求恩是外国人。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得知,(4)中“知道”的宾语小句“世锦赛在美国举行”和(5)中“知道”的宾语小句“白求恩是外国人”都是真命题。
“知道”具有预设其宾语小句为真的语义功能,这一语义功能还使它具有如下句法语义特点。
(6)
a.我 知道 他来了。→我 知道 他来了, 事实上他真来了 。
b.我 不知道 他来了。→我 不知道 他来了, 事实上他真来了 。
(7)
a.我 知道 他来了。→*我 知道 他来了, 其实他没来 。
b.我 不知道 他来了。→*我 不知道 他来了, 其实他没来 。
(8)
a.我 知道 他来了。→*我 知道 他来了, 他也许来了,也许没来 。
b.我 不知道 他来了。→*我 不知道 他来了, 他也许来了,也许没来 。
(6)说明“知道”允许追补跟它的宾语小句真值相同的后续小句,(7)和(8)则说明“知道”既不允许追补跟它的宾语小句真值相反的后续小句,也不允许追补表明它的宾语小句可真可假的后续小句。
Kiparsky & Kiparsky(1970)和利奇(1983/1987:427-452)都把能预设其宾语小句为真的谓词叫作叙实谓词。根据他们的观点,“知道”自然该划入叙实动词之列,然而Kiparsky & Kiparsky(1970)认为,从语义上来说,英语动词know是叙实动词,但是从语法上来说它是一个非叙实动词。Palmer(2001:11)则认为,因为听话人未必也认同know的宾语小句的真实性,所以从预设角度来说,know的宾语小句不是一个事实,而且在有些语言中,预设的命题有显性的虚拟语气(subjunctive mood)标记。例如在西班牙语中:
(9)
"I am glad that you know the truth."
他解释道,由于预设的宾语小句没有断言任何信息,因此带上了虚拟语气的标记。Palmer(2001:11)主张“听话人未必认同know的宾语小句的真实性”,他也不能对“知道”这个叙实动词身份构成挑战,因为叙实性是一种“面向说话人”的语法范畴,我们依据说话人的言语来判断什么是说话人心目中认定的事实与非事实,而这一“事实”并不需要得到听话人的认同。
我们不纠缠于预设的宾语小句属于现实还是非现实语气的语言类型差异,也不认为Kiparsky & Kiparsky(1970)对英语动词know的分析可以照搬到汉语的“知道”上来。由于“知道”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都预设其宾语小句为真,因此,我们认为它是一个叙实动词。相应地,“知道”所具有的预设其宾语小句为真的语义功能就是叙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