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文论一直在欧美学界蔓延,到今天它仍然被视为文学和文化批评的利器,在大学教育界和批评界起着巨大的作用。对于初学者来说,西方文论内容纷繁、流派众多、不易理解。但是学习西方文论有一个捷径,那就是学习核心术语。有些理论本身就是从一个核心术语延伸出去,从而发展成为一个理论体系。有些理论对人们常用的词汇进行重新定义,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从而产生核心术语。因此,玛丽·克拉格斯(Mary Klages)撰写的《文学理论核心术语》( Key Terms in Literary Theory , Bloomsbury, 2012)一书为西方文学理论的学习者提供一种很好的参考资料,为国内外语专业和艺术专业的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初涉研究的年轻教师以及所有外国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理论阅读指导。
核心术语的重要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广为人知。1976年英国批评家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出版了《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 Keywords :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虽然该书表面上是在追溯词汇的发展渊源,考察它们的历史变迁,但实质上该书也重新诠释了它搜集的词汇,凸显它们的文化和政治含义。虽然威廉斯对核心术语的研究大致遵循了尊重历史的原则,但他的政治观点渗透到各个词语的解释之中。威廉斯的贡献在于他揭示了这些词语背后隐藏的政治含义,增加了人们对这些词汇的政治意义的警觉,从而避免了在使用这些词汇时掉入它们的意义陷阱。比如“标准”在工业化时代是褒义词,但在这个时代的人文领域却含有贬义。如果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把所有人都变成一样,使他们的行为和思维标准化,那就是一个不可想象的悲剧。另外“失业”在原始资本主义时代常常与“懒散”、“不思进取”联系在一起,这些含义在当代就是一种不可想象的政治不正确。
威廉斯出生于工人家庭,对英国社会的等级分化有着亲身体验。他在剑桥大学读书时发现,当时流行的“文化”概念具有他那个阶层无法理解的精英主义色彩,占据主流的“文化”完全将社会下层排除在外。威廉斯的理论建构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要对这种精英主义的文化观进行拨乱反正。从表面上看,他所定义的“标准”和“失业”等词汇看上去不是我们今天意义上的西方文论关键词,而是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的词语,但是威廉斯也定义了“异化”、“霸权”、“生态”、“种族”、“精英”、“文化”、“消费者”、“阶级”、“共同体”、“存在”、“资本主义”等等。将他对这些词语所下的定义综合起来,也就定义了他自己所代表的英国左翼知识分子的“文化唯物主义”观点。因此,我们可以说关键词常常与某一种理论具有不可忽视的关联。
另一本在学界具有巨大影响的关键词图书是M.H.亚伯拉姆斯(M.H.Abrams)编辑的《文学术语汇编》(第7版)(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 ,1999)。该书第一版出版于1957年,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欧陆文论登陆英美文学界之后,它经过了多次修订,增加了许多术语。该书的1981年版和1988年版本增加了许多关键词词条,对以前的词条也进行了补充和修改,逐渐被视为研究文学的基础性重要图书。
该书主编亚伯拉姆斯是著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研究专家,出版过《镜与灯》(1953)、《自然的超自然主义》(1971)、《英国浪漫派诗人》(1975)等浪漫主义研究经典著作以及著名的大学文学教材《诺顿英国文学选读》。他的研究重点是浪漫主义的传统,以及这个传统在当代的延续。他特别重要的贡献在于揭示了浪漫主义对基督教传统的世俗化,从而把基督教教义中的某些观念、仪式、结构用于现世的诗歌创作之中。他同样重要的贡献在于将浪漫主义审美观置于整个西方美学发展史之中,从而凸显了浪漫主义审美观的表现主义特征,以区别于模仿主义、实用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批评模式。
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主编的《文学术语汇编》不是“西方文论”的核心术语图书,而是涉及所有文学术语的词典。它收录了许多一般性文学术语,涵盖文学的种类、形式、主题、概念、流派、批评、历史等,如“哥特小说”、“成长小说”、“神秘剧”、“自由诗”、“三一律”、“乌托邦”、“意识流”、“客观对应物”、“否定感受力”、“通感”等,甚至包括关于诗歌、戏剧和小说形式的各种术语如“格律”、“悲喜剧”、“情节”和“人物”等。这些词条为一般读者和学生提供了难得的基础知识,但不是人们所说的“西方文论”核心术语。
但是,我们不能以此就认为该书是一本传统的文学术语汇编。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它也收录了许多我们现在认为与文学理论和批评理论密切相关的词条,如“原型批评”、“结构主义批评”、“后结构主义”、“解构”、“形式主义”、“新批评”、“新历史主义”、“阐释与阐释学”、“心理分析批评”、“马克思主义批评”、“文化研究”、“后殖民研究”、“女性主义批评”、“读者反应批评”、“现象学与批评”、“符号学”、“酷儿理论”等。这些词条所涉及的概念是所有做文学理论的人都熟悉的概念,如“意图谬误”、“经典”、“陌生化”、“狂欢”、“文化唯物主义”、“文化诗学”、“影响的焦虑”、“前景化”、“霸权”、“杂糅”、“性别”、“互文性”、“询唤”、“意识形态”、“想象界”、“阳具中心主义”、“元小说”、“多元文化主义”、“潜文本”、“属下”、“颠覆—收编”、“超验所指”、“不可靠叙事者”等。
在以上这两本书中,每一个词条基本都是一篇长短不一的论文,最长的词条如“文化”(威廉斯)和“后结构主义”(亚伯拉姆斯)有6页纸,英文2,900词左右,最短的词条可能只有半页纸,300—400词。词条对概念的阐释高度浓缩,有时区区几页纸就可以让读者把握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发展历史、重要人物、主要著作和主要主张。两本书在撰写层面都达到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常常用最少的文字把一个复杂的理论解释清楚。然而,两本书却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术语图书,即综合类术语图书和专门类术语图书。
克拉格斯的《文学理论核心术语》应该属于专门类术语图书,专注于文学理论的术语,与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有更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文学理论术语的选择方面,它又与亚伯拉姆斯的《文学术语汇编》有更多相似之处,可以说有部分重合的现象,毕竟西方文学理论无非就是那几个主要流派和几位重要的理论家。与前辈的这两本著作比起来,克拉格斯的书算不上大作,但却也有它的优势。
首先,该书选择的概念更加细致,更加微观。比如它的词条中既有“后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形式主义”、“女性主义”、“读者反应理论”等大概念,又有更加细致、更加微观、更加难以把握的“二元对立”、“中心”、“缺场/在场”、“男性逻各斯中心主义”、“他者”、“指涉”等。说实话,在学习文学理论的过程中,小概念比大概念更加难以把握,更加难以捉摸。如果小概念把握好了,那么大概念自然就明白了。比如,“凝视”一词被使用在许多领域,特别是女性主义批评和后殖民主义批评。但是它的来源是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分析,与萨特(Sartre)、弗洛伊德(Freud)和拉康(Lacan)的学说联系在一起。在这些理论家的著作中,凝视是自我建构的一个手段,幼儿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镜像,意识到那就是“自我”。但在拉康的心理分析理论中,凝视也是权利,它是把握、掌控、居高临下的标志,它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物化他者的作用,即把凝视对象视为物体,而非主体(第41页)。
这个例子向我们展示这样一个道理,即从小概念入手更容易弄清一个理论。在具体的文学批评中,人们也往往是从这些小概念入手,去评析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与凝视相关的概念可能是“本质主义”,这是一个传统的人文主义概念,在后现代被拿出来当成了靶子批判。它认为所有事物都有一个核心,一个不变动本质,这是一个事物得以存在的条件。把这个概念用于“自我”,人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我是由一个固定的本质构成的,是一个稳定的、不变的实体。这样的认识与后结构主义的信念就完全抵触。前边我们说过,凝视帮助一个个体建构自我,而自我在一个个体的生命中处于不断建构的过程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固定的本质。
女性主义认为性别是一种操演,没有所谓的生理基础。生理上的女性并不决定一个人就必须具有女性气质,同样生理上的男性也不一定决定一个人一定具有男性气质。女性之所以成为女性是因为社会期待,是文化塑造的结果,而不是生而有之。同样,后殖民理论认为一个人的种族也不决定他/她一定具有某种性格特征或者种族特性,因此不能把所有的恐怖分子与某个地区的人联系在一起,也不能把高利贷与某一个人种类型联系在一起。按照后结构主义的逻辑,所有人类身份都是社会或文化建构的结果,因此是不断变化的和可以改变的(第35页)。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说后结构主义理论基本上是“反本质主义”的。
第二,该书对大概念的解释采取了集群阐释的方法,从而形成概念集群。我们前边说过,该书对大概念介绍不多,对小概念介绍比较详细。但是大与小的关系读者需要做出辩证的认识,我们不能抓小放大,也不能抓大放小。两者必须相辅相成、互补共赢,形成一个整体。在这一点上该书也抓住了当前学生的难点,并且针对这个难点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比如,书中的大概念“马克思主义”的词条很短,大致有1页半,800词,但是这个大概念不是书中唯一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词条,它与其他更加微观的词条进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组成了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与“马克思主义”大词条形成合力的小词条或微观词条有“资本主义”、“价值”、“异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过度决定”、“意识形态”、“霸权”和“询唤”。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由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创立,但是马克思主义在西方是一个思潮,在马克思之后又有许多理论家共同参与了建构马克思主义。书中词条的关注点主要是马克思的理论,但也延伸到马克思之后,特别是20世纪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价值”介绍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商品的分析,包括商品价值、剩余价值、交换价值等。“异化”介绍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工业化生产的弊病的批判,如劳动者与商品的分离,劳动者与劳动的分离,也就是说商品不属于劳动者,劳动也不属于劳动者,因为他们干的工作并不一定是他们喜欢的事情,他们仅仅是以劳动换取工资,这双重的分离被称为异化。“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介绍了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分析,以及由它们所决定的文化、政治、法律、宗教等社会因素。上层建筑(马克思有时也称之为意识形态)产生于经济基础,因此也用以维护经济基础。如果要改变上层建筑,那就必须改变经济基础。
以上这些概念都是马克思用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事实的强大理论武器。在分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同时,马克思也指明了上层建筑的统治阶级本质,它的功用是维护现有社会制度,从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颠覆性质。然而,该书的词条也关注20世纪理论家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霸权”这个词条便是来自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与马克思不同,葛兰西认为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没有直接联系,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和信仰体系。其中有一部分被国家用于思想控制的目的,为统治阶级服务,但是另有一部分是社会自发产生的,与统治阶级无关。这些思想和信仰为大多数人接受,从而形成主导或“霸权”。
“意识形态”和“询唤”来自另一位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路易斯·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他认为意识形态总是表现为个人的行为和选择,并且意识形态总是在“询唤”每个个人,强制他们进入某种世界观或者主体意识,在这样的世界观或主体意识里,那些思想和信仰才显得“真实”,才获得认可(第53–54页)。不管是“霸权”还是“询唤”都反映了意识形态的弥散性、强制性以及对个人思想的压力和深刻影响。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该书对一个大概念的定义不是通过一个词条,而是通过词条集群来实现的。
第三,该书词条由易到难、难易兼顾,循序渐进、层次分明。它出版于2007年,在众多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更好地吸取教训、查漏补缺,并与我们当前的关切进行对接。在文学理论中,人们最为熟悉的理论可能就是我们先前提到过的女性主义、后殖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而后来出现的、相对较复杂的理论人们可能不一定很熟悉。福柯(Foucault)、拉康(Lacan)、利奥塔(Lyotard)、德勒兹(Deleuze)、瓜塔里(Guattari)、鲍德里亚(Baudrillard)、齐泽克(Źiźek),这些理论家的论述可能在许多初学者视野之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的重要性不大。可以说,这些理论家对于当今更加重要,至少也非常重要,很有必要被学习者掌握。
从整体上看,该书分“核心术语”、“主要人物”、“重要作品”和“索引”四个部分。在“主要人物”部分中,该书对它所提到的每一个理论家都作了简要介绍。在“利奥塔(Lyotard, Jean-François)”词条中,作者突出了利奥塔在“后现代”研究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他对德勒兹和瓜塔里的影响。所谓的“后现代”在利奥塔看来其实就是对启蒙运动的“宏大叙事”的反叛。启蒙运动试图寻找一种知识模式,以便在所有领域都能够接近或到达“普遍真理”。然而事实证明这些所谓的“普遍真理”其实不过是某个时代、某个群体建构的知识模式所产生的知识而已。因此,利奥塔认为“后现代”不是某个时代、某个运动,而是与启蒙运动相对立的知识模式。
关于利奥塔的思想,该书的关键段落这样写道:“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对宏大叙事的质疑,对微观叙事的弘扬——这种思维和知识模式试图解释局部或当前的现象,而不是寻求‘普遍真理’”。他凸显了在后现代文化中起着重要作用的阐释模式多样性和意义群体多样性,很像巴赫金(Bakhtin)所定义的‘众声喧哗’。他把这种情况比喻为说不同语言的人在各说各话,而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的话优于他人的话,从而建立起某种语言、某种文化、某种思维模式的优势。“利奥塔认为后现代知识属于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其思想碎片化,不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仅仅解释局部和临时现象……利奥塔的后现代理论强调断裂和中断;历史不是一个连续的故事,而是关于具体时间点的微观叙事,对现有认识和权力结构具有颠覆性”(第140页)。
从以上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主要人物”词条不是介绍人物的生平,而是介绍他们的理论。对后现代理论感兴趣的学习者还可以查阅“德勒兹(Deleuze, Gilles)”和“鲍德里亚(Baudrillard, Jean)”两个词条。前者的“块茎”概念是对西方哲学和思想的高度总结和批判,同时也是对后现代思想特征的定义和描述。他认为传统西方哲学像一棵大树,有根有中心,而后现代的思想像菌类或“块茎”,无根无中心。鲍德里亚的贡献在于他揭示了后现代大众媒体创造的“类像”文化,他认为在历史上符号与真实的分离有三个阶段:巴洛克时代、大机器生产时代和后现代。在三个阶段里,首先艺术超越了真实,然后机器生产的大量复制夺走了真实的光环,最后人们只生活在“类像”里,真实不复存在。在这些例子中,每一个词条都是重要的理论阐释,真正可以被视为词条,因此不能把它们看成简单的人物介绍而弃之一旁。
核心术语图书一般被视为辞书,供人们查阅,在必要时提供信息。然而,克拉格斯的这本《文学理论核心术语》在我看来比较特别。由于篇幅较短,语言简单明了,我认为它完全可以被当成西方文学理论的入门级图书来通读,而不仅仅是作为参考书或辞书供偶尔查阅。从整体上看,该书的110余词条大致可以分为几大块:除了我们介绍过的“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以外,还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心理分析”、“新历史主义”、“酷儿理论”。其内容大致涵盖了西方文论的主要内容,因此完全可以从中获得一个整体的介绍。由于编写年代离我们更近,所收集的信息更新,因此可以说该书更加贴近读者的需求,更加贴近当今的关切。但是我们也需要承认,作为入门级文论图书,它可能在概念解释方面有优势,在整体解释方面可能会有欠缺。最好能够参考同一作者的另一本书《文学理论:困惑者的指南》( Literary Theory: 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 )。
西方文论已经经历了差不多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人们对这股思潮的基本轮廓已经有了基本了解,但是这些理论在具体运用中如何操作,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很熟悉。特别是对于最初接触到理论的学生,他们特别需要知道如何在实际批评中应用这些理论。由于该书的性质所限,它无法在这个方面发挥它的作用,但是读者应该明白学习理论不是目的,真正重要的目的是能够把这些理论运用到我们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当中。比如,人们对福柯的理论已经有所了解,对该书收录的“圆形监狱”这个概念也已经把握,但要把它具体运用在文本阐释中,可能有些人就会存在问题。在阅读现存的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中,我们可能会发现生拉硬扯的现象或牵强附会的现象,可能会感觉到里边的文论与文本是两张皮,没有很好地对接。实际上,问题就在于有些作者对理论把握不够准确,没有真正消化吸收。这是文学理论的学习者必须戒除的,必须戒除拿着概念到处乱用的坏习惯。如果该书要做到完整,那么它还需要一本实际应用的书与它配套。
2003年著名文学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出版了一本《理论之后》( After Theory )的专著,针对文学理论的未来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文学理论已经存在了近半个世纪,最著名的理论家德里达(Derrida)、萨义德(Said)、布尔迪厄(Bourdieu)、巴特(Barthes)等都一个个去世,那么理论将走向何方?理论会不会即将过时?21世纪的理论是什么?这些都是非常严峻的问题,也许是当前仍然无法很好回答的问题,也许更多的是伊格尔顿这样的理论家思考的问题。对于我们的本科生、研究生和年轻教师来说,我们可以说,凡是学习文学的人,都需要掌握一点文学理论。如果我们仍然坚持像过去那样凭着印象去解读作品,那么可能我们个人的研究事业将不会有未来,甚至文学研究作为一个学科都不会有未来。
张剑
北京外国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