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与国际著名Bloomsbury出版集团在2016年联合推出了“外语学术核心术语丛书”。本丛书是为初涉各个专业领域的学习者——包括高等院校本科生、硕博士研究生、年轻教师等,特别是外语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者——准备的专业入门丛书,意义深远。

本丛书最初由总部设在伦敦的Continuum国际出版集团发行,自2011年起该出版集团隶属于Bloomsbury出版集团后,改称“Bloomsbury Key Terms Series”。经与Bloomsbury出版集团商谈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结合我国高校情况和需要邀请国内专家撰写导读,并将英语的核心术语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

“外语学术核心术语丛书”中的“核心术语”意义上不同于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在 Keywords: A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1976)一书中的“keywords”(关键词)。威廉斯所著一书着重考察有关文化和社会的100多个关键词在时间长河中的意义和用法变迁,特别是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斗争视角进行论述。本丛书的“核心术语”也不同于当今学术期刊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key words)。学术期刊文章要求作者在摘要之后列有“关键词”,一般为3—5个,每个关键词为2—6个字,关注这些核心词的出现频率并便于搜索。与此二者不同,本丛书的编写注重构成某个学科(如哲学或语言学)或理论(如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核心术语,为读者提供有关核心词的简易解释和互参方法。这类专业书籍的理论基础为连续体(Continuum)理论,即一个学科或理论与核心词汇构成连续体的关系:一端是某学科或理论,经过精密度的逐步分析后,到达由核心术语组成的另一端。这是因为一个学科或理论的存在必然要通过一定数量的专业性术语来论述,而对一个核心术语的理解,必然要通过它和其他术语的区分与比较,最后在该学科或理论的体系中去理解其意义、功能和价值。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得以初步理解和掌握某学科或理论的整体。这是本丛书与传统专业书籍不同的编写原则。

本丛书的另一特色表现在选题时既注重学科性,也考虑到多学科性和跨学科性。这是学术界对当代知识传授与学科发展的崭新认识。从本丛书已经选定的15个选题中,有关哲学的有2部,即心智哲学和艺术哲学;有关语言和语言学的有9部,即语言学、语义学、句法与句法理论、语用学、系统功能语言学、文体学、话语分析、二语习得和符号学。此外,也有文学理论、翻译学、伦理学和逻辑学的选题。“外语学术核心术语丛书”的出版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摆脱传统专业的概念,扩大视野,了解学科的多层次的复杂联系。正如束定芳和田臻在《语义学核心术语》导读中指出,语义学是研究自然语言的意义,实际上它涉及语言学、哲学、符号学、逻辑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的学科。可见非外语专业学生也可阅读本套丛书。

有鉴于此,“外语学术核心术语丛书”的编写框架体现了因材施教和由浅入深的基本原则。为了帮助各个专业的学习者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或理论,本丛书编写体例基本一致,大致包括以下5个方面:

(1)引言:参与编写某学科或理论的作者应对该专题的基本内容作浅显介绍和解释,如《心智哲学核心术语》的作者在引言中以清晰、简洁和易懂的方式说明心智哲学与哲学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提供有关该学科发展的情境和背景。《语言学核心术语》的作者则在引言中对语音学、音系学、词汇学、句法学和语用学均作了简单介绍,进一步向学生推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和话语分析等课程内容,最后介绍语言学的主要流派。

(2)核心术语:对某学科或理论认真选择最重要最有密切关系的术语,以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该学科或理论,如《话语分析核心术语》一书收录了309个术语;《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术语》收录了342个术语。这些术语有理论的,也有描述的。对每个术语均提供了精确的定义、出处及其与其他术语的关系。就收词量来说,会出现有些重要词语没有收录的情况,如现代逻辑各分支中的许多重要术语没有出现,对此我同意《逻辑学核心术语》导读作者郝兆宽的解释,“对读者而言这应该是好事,不至于一开始就迷失在海量而且极为技术的细节中”。

(3)重要学者: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说明,每个选题除了某专业的核心术语外,还向新入门者提供了与某学科或理论有关的权威学者和理论家。如《话语分析核心术语》一书收录了42位重要学者,其中除话语分析各种理论和方法的代表人物外,还有与话语分析有关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家、计算机中介交流研究者、语料库语言学家、法律语言学家等等。他们都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对话语分析理论的发展有所建树。在具体内容上,选题的编写者介绍了这些权威学者的简历,包括他们的生平、研究方向、代表作品以及对话语分析的主要贡献。

(4)代表性论著:这部分内容是有关某学科或理论的重要论著,如《话语分析核心术语》一书在本部分介绍了24部代表作品,基本上概括了话语分析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研究成果,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去直接阅读原著,以便深入学习或研究。

(5)索引:在本套丛书的索引中,出现在核心术语和权威学者这两部分的重要术语和人物均提供了页码,这也是本丛书关注术语与人物互参这一重大原则的体现。

除上述内容外,外研社“外语学术核心术语丛书”与英语原版有所不同,它增加了由中国学者撰写的中文导读,并提供了核心术语的中译文。这些内容不仅仅是用中文复述有关选题的基本内容,而且为中国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有关该学科或理论的信息。这表现在:

(1)尽管中文版的中文导读与原版的英文引言有相通之处,中国学生经由他们熟悉易懂的中文内容可更方便地进一步阅读、理解和掌握原著。

(2)中文导读提供了英语原著作者的信息,如黄国文和刘明介绍了《话语分析核心术语》一书作者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语言学教授保罗·贝克(Paul Baker)的生平、研究方向、主要著作等。

(3)中文导读补充了几年前出版的英文原著未谈到的重要情况,又增加了原著出版后的近况,特别是中国学者的科研成果。前者可以束定芳和田臻有关《语义学核心术语》的导读为例,他们在谈到H.P.格赖斯(H.P.Grice)于1948年演讲中提出的意义理论时,在附注中补充了有关意义的讨论,可参阅格赖斯在1957年发表于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的文章;后者如《符号学核心术语》的导读作者张凌介绍了我国符号学的发展情况。

(4)难能可贵的是我国学者能对有关学科和理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供学生参考。如《语言学核心术语》导读作者蓝纯总结了原作者选词的3个依据,即多年的从教经验、现有的工具书和编者本人对各领域的熟悉程度。《文学理论核心术语》导读作者张剑对该书与此前出版的威廉斯所著的《关键词:文化语社会的词汇》和M.H.亚伯拉姆斯(M.H.Abrams)编辑的《文学术语汇编》两书进行比较。黄国文和陈瑜敏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核心术语》一书的导读中指出,在该学派内部对“语法隐喻”(grammatical metaphor)是否包括“语篇隐喻”(textual metaphor)存在着不同观点。

如本序言在开篇时所述,外研社“外语学术核心术语丛书”的出版具有深远意义。除了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外,它还是一部让学生按自己兴趣、以自学为主的读物,是为学生攀登知识高峰搭建的平台。我们也会发现,“外语学术核心术语丛书”与已有的专业书籍有所不同。它是教材,又非教材;它是辞书,又非辞书;它是专著,又非专著。在这个意义上,它是外研社在出版界引进和推出的一个崭新的语类。考虑到当前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正在讨论酝酿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改革,本丛书的出版给高等教育改革指引了一个重要的方向。

胡壮麟

北京大学

2016年3月 8rDw24mSe0IuIpcAnX56+wFHe60gGZ1VYJJ9sZGBJAu6hqPnAgSPGdTtKsqgRYB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