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语言学是关于语言的科学,是以人类语言为对象的一种科学化、系统化的理论研究。语言学拥有漫长的历史,已知最早的对语言的描述性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印度语法学家波你尼(Pāṇini),他在《波你尼经》( Aṣṭādhyāyī )一书中对梵语的语法体系(包括词根、词干、词尾、前缀、后缀、派生词、复合词等)进行了详尽而科学的分析。现代语言学理论的奠基者一般认为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他把言语活动分成“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两个部分,将前者界定为言语活动中不受个人意志的支配、为社会成员所共有的部分,将后者界定为言语活动中受个人意志支配、带有个人发音、用词、造句的特点的部分。索绪尔认为,语言学首先应该关注语言本身的结构系统,这开创了语言学研究结构主义的先河。

现代语言学研究根据研究对象可以分为关于语言本身的研究(linguistics of language resources)和与语言相关的跨学科研究(interdisciplinary fields of investigation)两大块(Verschueren 2000)。前者传统上被称为理论语言学,包括语音学、音位学、词法学、句法学、语义学等,对语言的声音、结构(词的结构、句的结构)和意义进行描述和分析;后者传统上被称为应用语言学,是将语言学与某个相关领域相结合而产生的界面研究,包括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人类语言学、语言教学等。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又可以区分出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等(Verschueren 2000),前者是从语言使用的角度来考察语言的各个结构层面,后者则是从认知的角度力图对语言的形式及意义做出整合的分析。

跨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语言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完备的、独立的学科,具有极高的系统性、科学性、抽象性等特征,反映在术语上,就是无论理论语言学抑或应用语言学都拥有大量特殊的表达,其中有些专属语言学,比如音位(phoneme)、词素(morpheme);另一些虽然来自日常语言,却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比如认知语言学里的角色/背景(figure/ground)、动体/陆标(trajector/landmark)、框架(frame)和脚本(script)等。这些术语一方面是语言学者从事和呈现自己的研究所不可或缺的,另一方面也对非语言学者阅读语言学文献、了解语言学者的研究制造了不少麻烦。各类致力于向对语言学研究感兴趣的人群介绍语言学术语的工具书由此应运而生。《语言学核心术语》( Key Terms in Linguistics )便是其中一本。

《语言学核心术语》一书由Howard Jackson编撰,2007年由英国Continuum出版社出版。顾名思义,该书是一本语言学工具书,收录的是理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各分支领域的关键术语,并给出了简短释义。全书共分11章,分别是:语音学和音位学、语法、语义学和语用学、话语和语篇分析、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历史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体学、语料库语言学以及语言学流派。在每一章里,作者首先给出该章的基本术语的释义(比如,第1章的两个基本术语是“语音学”和“音位学”),然后按首字母顺序,列出该章所涉领域的关键术语,并逐一进行解释。

如作者在前言中所指出的,对于这类工具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判断哪些术语应该收录,哪些只能忍痛割爱。作者的依据有两个,一是其三十五年的从教经验,二是现有的其他同类工具书。据我看来,作者还有第三个依据,即他对语言学各领域的熟悉程度:他对相对熟悉的领域(比如语法)收录的术语会相应较多,给出的释义也繁简有度;而对相对不那么熟悉的领域(比如语用学、认知语言学)收录的术语就会有所减省,给出的释义有时会相对含糊。

相较于其他同类工具书,本书具有如下两个显著特征。一是因为本书原版定位的目标读者是语言及语言学专业的新生或者选修语言课程的高中生,所以全书语言非常浅显,作者尽了最大努力,避免在对一个术语的解释中穿插其他的术语,因此即使没有任何语言学背景知识的读者使用此书也不会遇到太多障碍。二是从结构上来看,前面的十章分别介绍一到两个分支领域的术语(比如第1章是“语音学和音位学”,第2章是“语法”),向读者呈现了一幅完整的语言学研究的共时画面;第11章则聚焦“语言学流派”,由于不同的流派大多起源于不同的时间,所以通过这一章读者可以约略窥见一幅语言学研究的历时画卷。共时与历时相叠加,使得这本书虽然篇幅短小,容量却很大。对于国内读者来说,本书不仅适合英语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用来学习语言学核心术语,也可供对语言学感兴趣的青年研究者参阅。

下面我们逐章进行介绍。

第1章共介绍了88个/对语音学和音位学术语,基本涵盖了这两个学科里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概念。当然,作者在概念遴选时在语音学和音位学中似乎更侧重前者,而在语音学中又更侧重发音语音学(articulatory phonetics),虽然作者并未单独列出这一概念本身。作者对列举的每一个概念都进行了简短解释,尤为难得的是,对一些核心概念,作者能用寥寥数语便勾勒出其轮廓和内涵。比如,作者在对“元音”(vowel)进行解释时,特别提到元音的音质由三个参数决定,分别是舌位高低/闭开,发音部位的前、中、后,以及唇形。作者还特别举例说明/i/是扁唇的闭元音和前元音,/ɒ/是圆唇的开元音和后元音,而/ə/是扁唇、舌位居中的中元音。再比如,作者在解释“互补分布”(complementary distribution)时,除了说明这一概念是音位学中甄别两个音位变体(allophone)是否归属同一个音位的基础,还特别以[p]和[p h ]为例进行了阐释。在这一词条的末尾,作者特别强调其“与‘自由变异’(free variation)相对”,以提醒读者注意“互补分布”和“自由变异”之间的关系。作者的这些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此章的可读性,也给读者把握语音学和音位学的基本脉络提供了帮助。

第2章是本书篇幅最长的章节,共介绍了169个/对语法术语,基本涵盖了词法和句法领域的主要概念。与第一章一样,作者对列举的每一个概念进行了简短解释,其中很多解释,虽只寥寥数语,却清晰勾勒出相关概念的轮廓和内涵。比如,作者对“词”(word)的解释,只用了六七十个单词,就交代清楚了word在句法、书写、词法以及词汇学中的不同涵义;又比如,作者对“主语”(subject)的解释,仍是用很少的篇幅,就说明了subject这一功能位置一般由名词词组填充,在句子中表征动作的执行者(agent)、事件的经历者(undergoer)以及思维或情感的感受者(experiencer),一般位于句首,出现在谓语前面,但在疑问句中则会与助动词倒装。另外,有些相对不那么常见的术语在本章中也能找到,为读者的使用提供了方便,比如,“上缀”(suprafix,又作superfix)和“新古典复合词”(neo-classical compound)。前者指以重读或声调形式体现的词缀,例如,从动词import /ɪmˈpɔːt/变为名词import /ˈɪmpɔːt/,就是通过将重读从第二个音节移至第一个音节实现的;后者指由两个源自希腊语或拉丁语的构词成分(combining form)构成的复合词,例如,geo + phagy, xeno + phobia。不过,作者对个别概念的释义有循环定义的嫌疑,比如,作者对“动词”(verb)的定义是“A class of words that are used to form verb phrases”(用于构成动词短语的词类)。总体而言,瑕不掩瑜,这一章为读者了解词法学和句法学的基本概念提供了很好的入门知识。

相比前两章,第3章内容显得简略,仅介绍了41个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基本概念,遗漏颇多。以语用学为例,一些重要概念,比如“面子”(face)、“规约隐涵”(conventional implicature)、“会话隐涵”(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等,都没有囊括,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从所涵盖的41个概念来看,作者秉承了前两章简约明晰的风格,对有些概念的界定相当精到。比如,在对“反义关系”(antonymy)的阐释中,作者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三种反义关系:级差性反义关系(gradable antonymy)、互补性反义关系(complementary antonymy)和对称性反义关系(converse antonymy),并分别举例说明。又如,对“类指”(generic reference)的界定虽只有寥寥四五十词,却通过“Tigers are ferocious beasts”、“The tiger is a ferocious beast”和“A tiger is a ferocious beast”这三个例句,十分清楚地展示了类指的三种常见形式—名词复数、定冠词+名词单数、不定冠词+名词单数—值得称道。当然,作者对有些概念的界定有待商榷。比如,“适切条件”(felicity condition),作者指出其包括“准备条件”(preparatory condition)和“诚意条件”(sincerity condition),却漏掉了“一般条件”(general condition)、“内容条件”(content condition)和“核心条件”(essential condition)。又比如,“礼貌”(politeness),作者的界定是“语用学中发展出一些礼貌理论,用于解释会话参与者力求‘维护’对方‘面子’的方式”(Theories of politenes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pragmatics to account for ways in which participants in conversation strive to 'maintain' their interlocutor's 'face'),但这很难说是对“礼貌”的界定。再比如,“原型”(prototype),从作者给出的释义看,他力图阐释的似乎是“原型理论”(the theory of prototype),而不是“原型”概念本身。总体而言,此章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读者把握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基础概念还是有助益的。

第4章介绍了50个话语分析和语篇分析领域的基础概念。因为入选的概念数量较少,所以与第3章一样,有些重要概念被遗漏。比如,“课段”(transaction)、“回合”(exchange)和“话步”(move)入选,但是“课”(lesson)和“话目”(act)却漏选,但是根据Sinclair & Coulthard(1975),话语结构模式包括五个层次,即lesson – transaction – exchange – move – act,作者漏掉最高和最低的两个层次,应该说是一种遗憾。就所涵盖的50个概念来看,作者依然以短小的篇幅对其中许多概念做出了精当的界定。比如,“相邻语对”(adjacency pair),作者用寥寥数语,不仅交代了这是会话分析领域的基础概念,而且将其准确地释义为“会话中由两个说话者说出的一个构成语对的话语序列”(a sequence of utterances by two speakers in a conversation that form a matching pair),并进行了举例说明。作者还进一步交代相邻语对中的前一个话语被称为“相邻前对”(first pair part),后一个话语被称为“相邻后对”(second pair part),并指出相邻后对又可区分为“首选”(preferred)后对和非首选(dispreferred)后对,且举例进行了说明。在短短几十词的篇幅里,这样的信息量是难能可贵的。又比如,“普遍—特殊(模式)”(general-particular),这是文本中常见的一种结构模式,作者引用Hoey(1983),将其进一步分为generalization-example和preview-detail两个小类,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以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提供尽可能完备的释义的努力。本章的遗憾是除了收录的概念较少外,还有两个概念与前一章重复,分别是“模糊限制语”(hedge)和“所指/指称”(reference)。这两个概念在语用学和话语分析领域中的涵义基本相当,作者所给的释义也大同小异,重复出现所占的篇幅可以省给未能收录的概念。

第5章介绍了社会语言学领域的55个基础概念。在语言学的各个分支中,社会语言学因为关注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具象而有趣的,所以本章所囊括的不少概念也鲜活生动,能够在读者头脑中激活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比如“高层语/高势语/上层方言”(acrolect)和“低层语/低势语/下层语言”(basilect)——前者指一个社会群体中被尊崇的、享有特权的语言变体(如汉语中的普通话),后者指不被尊崇、没有特权的语言变体(如汉语中的各地方言);再比如“特权/强势”(prestige)和“隐性声望”(covert prestige)——前者通常指一个社会群体赋予其所认定的标准语以特殊地位,后者指除标准语之外,某种语言变体被某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所尊崇(比如上海话之于上海人)。本章对有些概念的释义很见功力,比如开篇的“口音”(accent),作者不仅点出既存在地域口音,也存在属于某个社会群体的口音,而且说明对口音的辨析可以在不同的层面展开,大到英国口音和美国口音,小到英国北部口音和英格兰西米德兰兹郡(West Midlands)口音,最后还在十分有限的篇幅里强调了“口音”与“方言”(dialect)的差别。对有些不一定为其他类似工具书收录的概念,作者也给了一席之地,比如观察者悖论(observer's paradox),指美国著名社会语言学家William Labov所注意到的语料收集中的一个难题,即研究者的在场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受试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甚至可能产生“过度纠正”(hypercorrection)。

不过,作者对某几个概念的释义似可商榷。比如“语言”(language),作者仅指出这是一个很难界定的概念,其与“方言”(dialect)的区别模糊不清,却始终没有说明到底何谓语言。再比如,“patois”,作者认为这个术语被用于指称“黑人英语中的土语/土话”,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一概念的外延要广泛得多。又比如,“言语风格”(speech style),作者对这一概念的释义过于简略,甚至未提及言语风格的渐变所形成的连续体,应该说是一种遗憾。

第6章共收录了45个心理语言学领域的基础概念,并给出了简短释义。作者对其中某些概念的把握十分从容,给出的释义举重若轻。比如,“动物交流”(animal communication),作者用寥寥数行就交代了心理语言学家研究动物交流方式的宗旨及主要内容,并列举了蜜蜂、海豚和鲸鱼的交流方式作为例证,最后还提了一笔一些语言学者教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学习语言的不成功的尝试。又比如,“(语言的)设计特征”(design features),作者除了将其释义为“为所有人类语言共享、但不整体见于任何动物交流体系的一组特征”(a set of a dozen or so characteristics of all human languages not found together in any animal communication system),还以四个重要特征为例进行了说明,即任意性(arbitrariness)、移位性(displacement)、创造性(productivity)和双重性(duality of patterning)。再比如,“记忆”(memory),作者言简意赅地介绍了“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和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的区别,还特别提到了“感觉储存”(sensory store)。

不过,作者并非对所有概念都处理得这么游刃有余,有些概念的释义显得语焉不详。比如,“口误”(slips of the tongue),作者仅指出口误为心理语言学家研究言语产出过程提供了证据,却并未直接释义究竟何为口误;又比如,“思维与语言”(thought and language)词条,作者将“思维”和“语言”这两个概念并在一起作为一个词条处理比较奇怪。如果说作者意在强调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那么不妨明言两者的关系究竟是什么,但是从作者的释义来看,他对心理语言学领域对思维与语言的关系所做的研究并没有做出成熟妥当的概括。同样的问题也见于“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作者如果能多用一点笔墨例举究竟有哪些语法特征被写进人类的大脑,也许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最后,本章的“原型”(prototype)概念在第三章已出现,释义也大同小异。

第7章共收录了36个历史语言学概念,为前面七章里收录概念最少的一章。虽然收录的概念不多,但有几个却很有特点。比如,“民族语言网”(ethnologue),这是一个与历史语言学研究相关的网站,网址是http://www.ethnologue.com,这也是本书收录的第一个网站名。又比如,介绍了“威廉·琼斯爵士”(Sir William Jones),他在印度担任法官期间,用业余时间学习东方语言,注意到梵语、希腊语、拉丁语、日耳曼语、凯尔特语等语言之间的同族关系,是最早提出印欧语假说的英国东方学家和语言学家,也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这也是本书收录的第一个人名。

作者言简意赅的释义风格在“语义变化”(semantic change)这一概念的解释中有充分的体现。在有限的篇幅里,作者用meat、clerk、knight和propaganda为例,分别介绍了语义的缩小、拓宽、褒化和贬化现象,对于读者理解这一概念很有帮助。

第8章是迄今篇幅最短的一章,仅收录了28个应用语言学领域的基础概念。考虑到应用语言学研究在最近几十年的突飞猛进和日益重要的影响,作者的这一处理不能不说稍显遗憾。让人印象深刻的概念释义有“中介语/语际语/过渡语”(interlanguage),作者介绍这一概念最早由Larry Selinker提出,指的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其目标语、但随着学习的进展逐渐向目标语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最后还不忘交代对学习者中介语的研究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习者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可能经历的阶段。另外一个言简意赅的概念释义是“词典学”(lexicography),作者将其界定为将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用于词典编撰、研究按什么范围收词、按什么原则释义和以什么为目的编辑词典的学科,并提及在20世纪60年代现代语言学迅猛发展之前,词典学已拥有自己漫长的、独立于语言学研究的历史。作者最后还提供了一部参考书Hartmann & James(2001)。

此章中有些概念的释义有待商榷。比如“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作者近乎草率地让读者“参考‘自然语言处理’”(See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但正如作者在“自然语言处理”的释义中所指出的,“计算语言学”并不等同于“自然语言处理”,前者比后者的范围更广。又比如“语言意识”(language awareness),作者的释义是“促进并提升对语言的理解,包括语言的教与学”(promoting and raising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and languages, including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and about language (s)),但这与其说是解释“语言意识”,毋宁说是解释“提升语言意识”。再比如,“少数族群权利”(minority rights),作者仅指出“在语言规划和政策中,语言学可被用于解决说少数语言的言语群体所面临的问题”(in the context of language planning and policy, linguistics can be applied to the problems of speech communities that speak a minority language),但并未解释究竟何为“少数族群权利”。同样的问题也见于“动机/态度”(motivation/attitude),作者仅指出它们对于二语学习十分重要,却并未说明究竟什么是“动机”,什么是“态度”。

第9章收录了36个/对文体学常用概念。且举几例来赏析作者言简意赅的风格。首先,“语场/语旨/语式”(field/tenor/mode),作者将这三个概念放在一个词条中处理是经过斟酌的,因为它们都是Halliday(1973)所提出的“语域理论”(register theory)的一部分,其中,“语场”指文本的主题内容,“语旨”即文本的产出和接收过程中各参与者及其之间的关系,“语式”指文本的交流方式,比如是口头的还是笔头的。其次,“前景化”(foregrounding),作者将其界定为“借自艺术批评的术语,指使用风格策略突出文本中的特定部分”(a term taken from art criticism to refer to the use of stylistic devices to give prominence to certain aspects of a text)。但作者没有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举例说明最简单的前景化可以通过大号或黑体字体以及下划线等手段来实现,但更主要的是通过语法、词汇或语义上的“偏离”(deviance)来实现,还可通过排比句式实现。第三,“叙事角度/视角”(point of view),作者解释在叙事性文本中,叙述者都是从某种特定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并且文本作者可以征用不同的叙述者从各自的视角来展开讲述;总体而言,可以区分第一人称视角和第三人称视角,而叙述者可以置身于故事外,也可以处在故事中。

第10章虽然只收录了39个语料库语言学的基础概念,但是作者尽其所能提供了很多信息。比如,作者介绍了六个著名的英语语料库:柯林斯英语语料库(Bank of English)、英国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现代和中世纪英语国际计算机档案(ICAME)、国际英语语料库/英语国际语料库(International Corpus of English)、兰卡斯特—奥斯陆/卑尔根语料库(LOB)和牛津英语语料库(Oxford English Corpus),并一一给出了网址。此外,作者还介绍了多种不同类型的语料库:平衡语料库(balanced corpus)、历史语料库(historical corpus)、动态监察语料库(monitor corpus)、平行语料库(parallel corpus)、句法标注语料库(parsed corpus)、词性标注语料库(tagged corpus)、样本语料库(sample corpus)、全文语料库(full-text corpus)以及树图语料库(Treebank)。这些信息对读者进入语料库语言学这一方兴未艾的领域大有助益。

第11章共收录了79个概念,涵盖了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atic-functional linguistics)、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依存语法(dependency grammar)和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等五大流派,其中结构主义又分为索绪尔派和布龙菲尔德派。如果说前面十章是从理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十个分支来分述的话,那么这最后一章就是从语言学的五大流派入手,梳理各流派的核心概念。两相结合,使得全书对语言学的基础和重要概念的呈现更加完整。

当然,在最后一章中,作者并非对所有概念的把握都那么精准。以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为例,作者对“认知语言学”这一概念本身,以及“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理想化认知模型”(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和“意象图式”(image schema)等概念的释义都显得有些语焉不详,未能抓住最关键的内容。比如,作者对“认知语法”的释义是“旨在为语言体系建模,即‘心智语法’。意义被视为在语法中占据中心位置,语言被视为整合的而非模块的”(This aims to model the language system, the 'mental grammar'. Meaning is seen as central to grammar, and language is not conceived as modular but as integrated),就显得过于简略而不得要领。又比如,“概念隐喻”,作者的释义只有一句“思维被认为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Thought is said to be fundamentally metaphorical),也很难说完整地抓住了这一概念的主要内涵。再比如,“理想化认知模型”,作者如果能在释义中举一两个经典的例子(像他对其他一些概念的处理一样),那么他的解释就会更有说服力,对读者的帮助也会更大。

总体而言,作者以“语言学流派”收束全书,很好地提升了本书所收录概念的完整性和代表性,也有助于读者从一个宏观的角度梳理自己的语言学知识。

参考书目

Halliday, M. A. K. (1973) Explorations in the Functions of Language , London: Edward Arnold.

Hartmann, R. R. K. & James, G. (2001) Dictionary of Lexicography , London: Taylor & Francis Ltd.

Hoey, M. (1983) 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 , London: George Allen and Unwin.

Sinclair, J. & Coulthard, R. (1975) Towards an Analysis of Discourse: The English Used by Teachers and Pupils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erschueren, J. (2000)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蓝纯
北京外国语大学 xakxHjgvDn8ehbG5bcHySK3G8YSvulZ+bXkm+j97uQMdIY63hW/oqREmsuZd11X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