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核心观点
儿童研究视角的坚守、调整与发展走向

我一直以为,儿童研究应当是教育研究的母题,教育的一切研究都是以儿童研究为基底的,都要从儿童出发,为了儿童发展而研究儿童。最新的研究,也形成了一个重要观点:“儿童文化研究应位于教育理论研究最前沿。” 而儿童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是真正建立起儿童立场,其宗旨是站在儿童立场上,推进儿童文化的深度建设,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我曾就儿童立场发表过一篇文章:《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阐述了一些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研究的发掘,儿童立场研究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要求,儿童立场研究内涵更加丰富,研究方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是儿童研究面临的新挑战。我们应当接受这一挑战。挑战面前,既成的研究结果有的要变,有的不应变也不能变。为此,儿童研究的基本态度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信与坚守,即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结论的梳理,坚信对核心观点、基本规律的遵从和坚守;二是对已有研究成果、结论进行检讨和反思,作适当调整、补充、修正,有的要进行时代转化,有的还需要转向。这一基本态度实际上是儿童研究的基本立场。儿童研究的基本立场一定会进一步丰富、完善、提升教育的儿童立场;而站在儿童立场上也一定会更加准确把握儿童研究的方向,并进一步开发儿童研究的深度。

一 儿童教育和儿童研究正经受时代的挑战

当下的儿童研究与儿童教育中有两种现象值得大家关注。一种现象是儿童教育焦虑,另一种现象是童年成长危机。对这两种现象不同的理解和态度往往形成两种不同的教育主张,由此带来的思考是:我们究竟该坚信什么,质疑什么;我们究竟该坚守什么,反对什么。

先讨论儿童教育焦虑。有人将教育焦虑概括为三种:学习焦虑——立竿见影式教育带来“速成式”学习,结果是学习负担过多、学业负担过重与身心健康发展之间造成矛盾和冲突;规划焦虑——孩子成长要不要规划设计,能不能跳出规划设计,现实性与可能性之间产生了矛盾和冲突;比拼焦虑——别人家的孩子总比我们家的孩子读的书、上的培训班多,参加的比赛多,成绩好名次高,自家孩子与别人家孩子在比赛之间造成矛盾、冲突。这些焦虑首先是家长、教师的焦虑,逐步扩大为社会焦虑,当然也影响到学生,形成儿童焦虑。无论何种焦虑,总之是关于儿童成长的焦虑,成长焦虑必然影响完整儿童成长。

面对焦虑,渐渐地形成两种不同的教育观点和主张。一种主张是,为了完整儿童发展,要进一步解放儿童,真正解放儿童,让儿童快乐起来,自由起来,自然成长;让儿童站到课程、教学和管理的正中央,成为学习的主体、课堂的主人;从儿童出发,注重兴趣,培养爱好,发展特长。另一种主张则相反,教育不能让孩子快乐,有一位学者甚至说,凭什么让孩子快乐?当下的孩子过于快乐了。儿童站立中央,教师站到哪里去?兴趣、爱好、特长能真正解决儿童发展的问题吗?显然,这是另一种焦虑,是观念的焦虑。焦虑是客观存在的,教育观点、主张之间的冲突是很大的。

再讨论童年危机成长问题。所谓童年危机已不仅仅是因为以上儿童教育和儿童成长的焦虑,主要是童年的概念存在的危机。这一危机的提出,主要基于信息技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冲击了传统的儿童概念,认为儿童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包括图书、服装、游戏等,而不应该分享属于成人的文化信息。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和不争的事实是,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与普及,进入儿童的生活,并且进入了童年的传统特征,儿童已完全能够与成人分享那些成人要极力保守的秘密了。于是,“这就可能导致已经形成的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开始消退,最终使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差别模糊,传统的童年概念也随之消逝”。这就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英学者的研究所聚焦的童年危机。这一关注,最后发出的是“‘童年之死’的一声哀叹”

童年成长危机不只是西方学者提出来的,而且是真实、普遍的存在;儿童与成人之间的边界的确在打开,也开始有所模糊,但是“传统的童年概念随之消逝”了吗?这一判断值得商榷。“童年之死”真的发生了吗?对这一哀叹,需要质疑,更要深入讨论。

以上的儿童成长焦虑与童年危机,说到底是文化焦虑,也是理论焦虑,是对儿童研究、儿童教育的挑战。这些挑战需要我们厘清思路。而归结起来仍是一个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真正认识儿童、对待儿童的问题,如何培养完整儿童的问题。这是个儿童观问题,涉及儿童立场的真正确立,也涉及如何对待长期以来研究、实践中所形成的成果,如何对待传统儿童概念及现代儿童、未来儿童等问题。

二 儿童研究与儿童教育中的坚信和坚守

任何研究都不是从零开始的,无特殊情况,研究也不会随意断线,而是有一个承继与发展的过程,儿童研究同样如此。往深处说,无论是传统的儿童,还是现代儿童,以至未来儿童,他们首先是儿童,儿童就是儿童,真正的儿童应是完整儿童。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技术的出现,当然会改变儿童发展的内涵,也会改变儿童研究的方式,但是儿童的特质是不会改变的。与此相适应,长期以来所形成、积累的研究成果也不能一概否定,该坚信的要坚信不疑,该坚守的要坚定不移。儿童研究的历程告诉我们,所有的研究和实践,都应紧紧围绕培养和发展完整儿童而展开。

1.坚信“儿童基质”的永远存活

我把儿童的特性称为“儿童基质”。“基质”是由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提出来的。他认为,“基质”是“由各种各样的有序元素组成”,而“范式”也是“基质”的组成部分。库恩还将“基质”称作“符号概括”。 可见“基质”之重要。

“儿童基质”之一:儿童的“根茎”。儿童特质好似地下的根茎,儿童有自己的“根茎”。根茎是天生的,是大自然赋予的,是在千百万年的风雨中形成并强大起来的。根茎虽在大地之下,却充满着无限的生命活力,虽然它也会不断地分叉、繁殖,长出新的枝叶,结出新的果实,但根茎仍是根茎,“根性”永远不会改变。儿童有自己的“根茎”,它是儿童成长之根源、儿童未来之根底,丢弃“根茎”,童年就不复存在。呵护“根茎”便是尊重儿童发展的自然性,便是服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儿童的“根茎”究竟是什么?既是幼小而强大的身体力量,又是稚嫩而不断成熟的心理力量和精神力量,是儿童的儿童性。正因为“根茎”的永恒性,儿童从传统走来,走向未来;儿童特质不会退去,童年不会死去,儿童还是儿童。

“儿童基质”之二:儿童的天性。儿童的天性是儿童之为儿童的根据,是儿童特有的表情。儿童的天性,会让儿童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世界。我们当然要对儿童加强价值观教育,但所有严肃教育都应建立在呵护儿童天性之上。儿童的天性,是好奇,是想象,是一个又一个没完没了、稀奇古怪的问题,是独特的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天性在,儿童便在;让天性永远存活,就是让完整儿童永远存活,永远发展,永远创造。

“儿童基质”之三:童年的秘密。不少伟大的教育家讨论过、探寻过儿童的秘密,写过不少关于童年的秘密的书籍和文章。随着时代的变化、网络的开放,秘密逐步被公开化,童年的秘密还存在吗?回答是肯定的。虽然童年的秘密的内容、表达方式会发生变化,但秘密一定仍会深埋在儿童的心底,只是不告诉你而已。教育的智慧,就是呵护童年的秘密,发现童年的秘密,让童年的秘密转化为一种创造。有时也不必去发现童年的秘密,总有一天秘密会用创造告诉大家的。

“童年基质”还应再探讨,但至少这三个方面是肯定存在的,而且是永远鲜活的。这些“童年基质”是儿童以特殊的方式告诉我们的,是儿童研究的结果。我们要尊重、相信这些成果,坚信“童年基质”就是坚信儿童的特性,要坚信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力量,坚信完整儿童培养的重要性。面对成长焦虑和童年危机的挑战,我们应当从容淡定,不要糊涂,不要怀疑,应当增强自信。而自信之源,当是完整儿童之“童年基质”的永恒性。

2.坚守儿童教育的核心理念

上述所提及的凭什么让儿童快乐等观点,实在是对儿童发展现状、对教育现象的误读、误判,如不纠正,会误导儿童研究、误导儿童教育,最终误导儿童发展。我以为要准确解读和基本判断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当下,对儿童的认识与发现远远没有到位。儿童是一座秘密宝库,我们只是开采了一部分。一个公认的事实是,儿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呈现一些新特点,形成一些新特征,而对这些新特点、新特征,我们认识、发现得还很不够。此外,儿童世界的大门尽管向伙伴、闺蜜开放,但不一定向家长和教师开放。一位初中班主任曾说:他们(学生)在花季里,而我们在花季外;他们在门内,而我们在门外;于是,他们在故事里,我们在故事外。门外的人怎能知道门内的故事呢?不难理解,对儿童的认识与发现永远是个过程,儿童研究永远是从此岸渡向彼岸。

当下,儿童站在课程、课堂的中央远远没有到位。站立在正中央,是一个相当精彩而又深刻的比喻,其喻意是鲜明的,即让儿童成为教育、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不仅是教育教学的对象,而且是发展需求的发出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也完全可以成为创造者。站立在正中央,即要让他们成为主人。课程、课堂的正中央,不只是学生站立,也不是说学生站立了,其他人就无法站立,只要是学习者都应站立于中央。而当下,这一理念还没有真正实现。

当下,儿童的解放、自由、快乐远远没有到位。解放、自由、快乐是儿童应有的权利,不是别人赋予的,更不是别人施舍和恩赐的。作为一个成人尤其是作为一个学者,你们凭什么自己要解放、自由、快乐,而不让儿童解放、自由、快乐呢?为什么对成人、儿童采取双重标准?这里暗含着另一个问题:对快乐、愉快的误读。快乐、愉快并不否认、排斥对勤奋、刻苦品质与精神的培养,快乐、愉快内在地包孕着勤奋、刻苦,以及其后所带来的快乐、愉快的体验。快乐、愉快与勤奋、快乐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的单一思维方式应当改变,让快乐、愉快的儿童基质永存。

以上几个“远远没有到位”不是杜撰的,而是客观存在的。倘若,我们只看到成长焦虑和童年危机,而看不到当下儿童学习、成长的另一面,即看不到儿童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是不可能准确地把握儿童学习、成长的脉搏的,培养完整儿童必然是一句口号而已。其实,这些“远远没有到位”,既是成长焦虑的现状,更是成长焦虑的真正原因,这才是最大的童年危机。“远远没有到位”的相反表达,正是儿童教育的核心理念,我们必须坚守。

三 儿童研究与儿童教育的反思和调整

对儿童研究、儿童教育形成的核心理念等应当坚信、坚守,同时面对发展中的新问题、新要求、新挑战,必须深入思考,积极应对。认真检讨、深刻反思才能让坚信、坚守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坚信、坚守才能更理性、更科学,儿童立场建构才能有更坚实的基础,有更明确的方向,儿童研究、儿童教育才能与时俱进。儿童研究不能单一,更不能狭隘,应将其置于时代的大格局中,应有大视野、新进展和新突破。

1.对儿童发展所处环境的认识和研究

儿童处在一个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环境中,和以往所处的环境已很不相同。在这样的环境中,儿童的所听所闻所想所做也随之发生变化。

一是儿童处在多重的生成中。以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是儿童生成的主渠道,而今社会教育已进入儿童生成的框架中;以往,课程、教科书是儿童生成的主要载体,而今新媒体、新技术已成为自选的课程和教科书;以往,把课程、教科书当作一个大大的世界,而今偌大的世界已成为课程、教科书……多重生成,让儿童视野更开阔,心胸更开放,渠道、方式更多元。多重生成是好事,有利于完整儿童的发展。但多重生成中也会有陷阱和诱惑,可能会生成不健康、负面的东西。

二是儿童处在新技术的包围中。新技术让世界变平了,儿童可以用技术进入丰富多彩的世界。儿童对新技术有特别的感情和特别的使用、操作欲望,不仅喜欢,而且使用熟练。技术永远是双刃剑,有可能撕裂儿童发展的完整性。怎么让儿童认清、用好双刃剑,同样是个难题。其实,科学技术是双刃剑,不是其本身,真正的原因是使用者,对新技术使用应当有正确的价值引导,让儿童在使用新技术中形成价值澄清和选择的过程。

三是儿童处在价值多元的困惑中。多重的生成、多变的技术、多样的文化带来多元的价值。儿童正处在价值启蒙期,需要对他们进行价值澄清。犹如对待新技术,对儿童所面临的各种事物都要进行价值教育。所谓价值澄清,是帮助儿童对价值进行辨别、区分、选择。新环境、新背景是儿童研究的新依据、新资源。认识新环境,认识新环境中的儿童,促使儿童研究作出调整和改进。

2.对儿童发展新特点的认识与研究

环境的变化,正在改变着儿童发展的特点。这些变化是悄悄的,却是鲜明的。

一是儿童对成人的依赖性降低。儿童发展需要成人的关心、帮助,需要成人提供必要的条件,包括物质的、心理的、思想的、精神的。儿童对成人的依赖是必需的、必然的,但随着儿童的发展,这样的依赖性会逐渐降低。当下的状况是,依赖性降低的年龄阶段提前了,所依赖的要求更趋向情感、精神层面,依赖的方式也更直截了当。当然,这也是好事。问题是,儿童开始与成人疏离,而与知心伙伴、网络及网络中的虚拟人亲近,儿童的真实情况,成人并不清楚,甚至根本不了解,教育的盲目性加大了。

二是儿童的异质性加大。儿童原本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我就是我”。但是长期以来,儿童概念偏狭为一个类的概念,注重的是一群儿童,忽略了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忽略差异性,必然忽略完整儿童的发展,因而教育难免缺少针对性,甚至产生盲目性。当下儿童个性越来越鲜明,差异性不断加大,儿童已成为异质性的群体。他们的需求不同,价值取向不同,发展方式不同,假若仍然是同一的内容和要求、同一的策略和方式,教育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很可能消弭了差异,遏制了个性发展。因此,因材施教应当成为儿童研究和儿童发展的重点。儿童研究应当越来越具体,儿童教育也应当越来越细致。

三是儿童发展的非连续性逐步成为研究重点。德国教育人类学家博尔诺夫提出了“非连续性”教育理论。他首先肯定了教育的连续性,正是由于连续性,儿童才能越来越完善。但他紧接着说,“仅此还不够全面,还需要作一些重要修正”,那就是还需要非连续性,而且“在人类生命过程中非连续性成分具有根本性意义”。所谓非连续性,主要指关注和正确处理那些阻碍和干扰教育的因素,那些“令人不愉快的偶然事件”。 当下儿童发展中的非连续成分不断增加,在塑造、发展过程中,波折甚至中断现象也不断增加,因此儿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对儿童的可能性应当有新的认识。“非连续性”教育理论更重视儿童发展中的非规划性、非功利性、非刻意性,促使儿童发展处在自然状态,从塑造性教育和设计中跳出来。我以为,这一理论应当进入儿童研究和儿童教育范畴。

3.对有关理论视角的调整

一是关于儿童社会学研究视角的调整。以往讨论儿童社会化发展,无形中把儿童当作被动的对象,是一个儿童被社会化的过程。但是,儿童在社会化进程中,地位与功能已然发生变化,儿童是积极的、创造性的社会行动者,他们积极地生产了他们自己特别的儿童文化,同时也参与到成人社会的生产之中。这种参与包含三种集体行动:“儿童对成人世界信息与知识的创造性使用,儿童对一系列同辈文化的生产和参与,儿童对成人文化再生产与发展的贡献。” 这一理论视角的调整,让儿童社会化过程更积极,从被社会化者转向积极的参与者、创造者和贡献者,环境可以改变人,人也可以创造环境,这一理论观点在儿童发展中可以真正得到实现。于是,完整儿童的整体发展、深度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二是关于儿童世界理论视角的调整。长期以来,我们坚守了一个观点:儿童有自己的世界,儿童世界是独特的、自洽的。但现实不断提醒我们,儿童世界的边界开始模糊,儿童世界之门逐步向成人世界打开,儿童总得融入成人世界。儿童世界的独立性、独特性、自洽性当然是正确的,但我们的理论只关注、只研究这些特点,难免让儿童世界自我封闭,成为社会的积极参与者必然是一句空话,而且很可能让儿童不能在更广阔的社会情境里学习、探究、体验,妨碍儿童的视野和胸怀,影响儿童的成长。事实上,儿童世界的大门已向我们打开,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沟通、交流不断加强,我们必须主动地把成人世界的大门同时向儿童敞开,在互动中共同成长。当然,边界的模糊与打开,并不意味儿童世界的消逝,而是让儿童成为交界上的观察者、对话者、建构者。

三是关于儿童中心主义理论视角的调整。杜威是儿童中心主义的倡导者。他强烈反对向儿童灌输盲目服从的意识,认为如果给儿童提供他们感兴趣的并和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儿童就能够独立地进行探索、实验和思考。但是,“杜威并不支持极端版本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他主张,教育是儿童的当前经验不断创造的过程,而这种改造则是通过成年人的经验来实现的,即通过那种组织成我们称之为学问的真理体系来实现的” 。强调以儿童为中心,不能排除教师的主导地位;强调以儿童的学习为核心,不能排除教师高水平的教;强调儿童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不能排除教师必要的传授。同样的,儿童世界好比大森林,森林里既有天使,也有魔鬼。同样的,儿童需要解放,也需要规范;儿童需要自由,也需要规则;儿童需要快乐,也需要磨砺,需要批评。以儿童为中心,不能绝对化,不能极端化,平衡的儿童中心主义才能培养完整儿童。

以上这些理论观点的调整或匡正,目的只有一个:建立完整的儿童教育观,培养完整的儿童。

四 儿童研究的几大走向

儿童研究视角的调整,将促进儿童研究呈现新走向,带来新命题。

1.坚守儿童立场与国家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统一

儿童立场必须坚守,何况在实践中儿童立场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儿童立场的建立必须与国家立场的建立、坚守相统一,与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相统一。教育要站在儿童立场上,引导儿童触摸国际核心价值观,让国家核心价值观成为儿童立场最根本的源泉和支撑,在儿童心灵深处埋下国家核心价值观的种子。

首先,儿童是有祖国的人。儿童是一个世界性概念,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和未来希望,我们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样的儿童,世界就有什么样的明天,儿童的明天性即是世界的未来性。儿童是有祖国的人,他们生于斯,长于斯,是祖国的土地哺育了他们,是祖国的江河湖海滋养了他们,祖国早就在他们心灵深处烙上了国家的印记,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早就沉淀在他们的心理结构之中。从核心价值观的角度看,儿童立场折射的正是他们所属祖国的核心价值观,国家核心价值观应附着在儿童立场中,照耀儿童立场,引领儿童立场。

其次,儿童是有民族文化之根之魂的人。儿童在民族文化土壤里萌芽、生长,将会长成一棵大树。树的根深深地在文化土壤里蔓延、伸张,吮吸着民族文化的琼浆。尤其是中国儿童,五千多年的中华文化让他们有了民族的根与魂,在多元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自己的脚跟。绵延不绝的万里长城是他们的民族脊梁,滚滚向前的黄河长江是他们的文化血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铸就了他们的民族情感与智慧,汉字、母语锻造了他们的国家记忆;春节的鞭炮、端午的粽子、中秋的月亮饱含他们的家国情怀……中华民族文化已成了当代儿童的文化基因,孕育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培育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儿童正是站立在中华文化的基石上瞭望未来,中国儿童立场是用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铸造而成的。

最后,个人与社会、国家的价值取向一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一界定,把学生终身发展的价值需求和社会发展的价值需求统一在一起。价值的统一很重要,如果只关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需求和去向,那么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个性发展势必受到影响;反之,如果只关注、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价值需求和取向,那么学生就很有可能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社会发展、国家发展的价值观就可能被边缘化,乃至空无化。个人与社会、国家的价值取向应当是统一的、一致的,是相互融通、相互支撑的。这样的互动关系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认同和价值取向。自觉地将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作为儿童立场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应有之大义、应有之魂,我们应将这个问题作为重大课题来研究,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伟大的中国梦在儿童立场的上空照耀,让儿童之光与国家核心价值观之光相互映照。

2.从儿童研究走向与儿童一起研究

儿童研究为了儿童。儿童研究不能没有儿童,不能没有完整儿童。儿童研究的理论视角需要调整,研究的对象和主体、研究的内涵和方式也应拓展,那就是从儿童研究走向与儿童一起研究。

第一,与儿童一起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追寻。儿童就是“哲学家”,从小就有哲学的思考和探究的愿望,并渴望有人和他一起讨论和研究。与儿童一起研究首先是因为儿童有内在的要求,也有研究的能力,但需要成人的陪伴和帮助。儿童研究应当顺应儿童的要求,与他一起研究、共同讨论,不仅是帮助儿童成长,也在促进自己发展。与儿童一起研究的本质,是成人、研究者与儿童建构起研究共同体,儿童与成人共同发展。这样的研究更注重从发现问题开始,到研究并解决问题结束,然后又开始下一轮研究,周而复始。与儿童一起研究,所发现、研究的问题是真问题,是原生态的问题,因而是真研究,因为一切都来自儿童本身。

从研究方式看,与儿童一起研究,是在儿童发展的“第一现场”、在问题和知识真正发生的情境中的研究,具有田野研究的性质和特点。这样的研究,更贴近实际,更贴近儿童,更注重实战,诞生的是扎根性理论。这样的研究实现的愿望和理念是:学校、教室是儿童研究所、实验室。与儿童一起研究,是儿童研究的新进展、新突破,促使儿童进入新阶段,臻于新境界,儿童发展也呈现新状态。

第二,与儿童一起研究的内涵与类型框架的思考。与儿童一起研究,基本内涵是:儿童与成人都是研究的主体,都是研究者,不分主次;研究的过程是协商、对话、合作的过程,没有权威;研究的结果是分享、共生、共长的过程,儿童是重要的著作者。就研究内容看,以研究儿童发展的问题为主体,而儿童发展问题几乎与整个生活的内涵、外延相等,是研究儿童的整个世界。研究内容离不开学校、教师、同学,离不开课程、学习、课外活动,离不开家庭、家长,这是必然也是必需的,但又不能局限于这些方面。在这些方面背后的是,与儿童一起去关注历史、现在、未来,关注国家、世界、人类,关注科技、经济、军事。研究内容有极大的开放度,不应局限,更不应限制。有一向度贯穿始终:对儿童进行研究,对“儿童研究”的研究,对“与儿童一起研究”的研究,儿童生活与儿童发展是其核心与宗旨。

由此,可以建构以下研究类型:与儿童共同研究,指导儿童进行研究,伴随儿童研究,对“儿童研究”的研究。与儿童共同研究,即不分彼此,教师以共同体成员的身份参与;指导儿童进行研究,即教师指导下的儿童独立研究;伴随儿童研究,即以儿童独立研究为主,教师是以观察者、协助者身份出现在儿童身旁;对“儿童研究”的研究,即与儿童一起,对儿童研究的态度、方法、能力进行研究,对所研究的话题、过程、结论进行回顾、反思和改进。无论哪种研究类型,成人、研究者都应发挥指导作用,而指导更多地体现为对儿童的提醒、点拨、建议、暗示等。

第三,与儿童一起研究,关键是良好生态的建构。与儿童一起研究,能不能展开,能不能有效果,能不能让儿童更乐意更努力地参与,关键是教师、成人的理念、态度。有什么样的理念就有什么样的研究架构,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研究形态。与儿童一起研究,最重要的成功不是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出了什么样的物化成果,而是建构了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建构了什么样的研究生态,什么样的研究生态其实就是什么样的教育生态。

3.从教学研究走向“教学即儿童研究”

教学改革必须进行儿童研究,儿童研究应是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前提。“教学即儿童研究”的基本内涵是:教学的过程就是儿童研究的过程,将儿童研究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成为教学实践、教学研究的第一任务。这一研究走向呈现了以下特点。一是在先性。让儿童走在教学研究的前头,为教学研究提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在先性的目的,是让儿童站立在课堂、教学的核心位置。二是互动性。儿童研究与教学研究在相互关联中互动起来,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三是生成性。儿童研究只有在教学改革和研究中得以落实、体现和提高,而教学改革则在儿童研究中走向教学的核心,走向深度,让教学改革走在科学规律之路上,教学改革过程真正成为研究的过程,生成了新理念、新方法,教师成为研究者、创造者。

“教学即儿童研究”并不是零起点,而是经历过两个阶段:依凭教学经验,设置教学目标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课改中,进行教学设计时专门有学情分析。这都是对的,但远远不够,严格来说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即儿童研究,我们应进入第三个阶段——教学即儿童研究的真正实现。第三个阶段的研究,需要形成一套较为完整、具体的操作体系,包括策略、方法、途径,也包括现代技术所提供的平台和工具。操作体系可以支撑起教学即儿童研究,可以撬动儿童的学习,但关键还是教师成为儿童研究者,只有真正地研究儿童,真正地与儿童一起研究,才能真正了解儿童、发现儿童,并从儿童中汲取智慧。也许,教室里只有“教师的儿童”“儿童的教师”才能建构起完整意义上的儿童立场,教学即儿童研究这一研究走向最终成为我们的实践,成为我们的教学模式、育人模式。 7qCVtrM1Odw18KS4fdoyD123NUpujOjOPGC3qe6LW5p/rmrSJcbF2Z15hjlP6qA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