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追求未来学校实践,重新定义教育正在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浪潮,尤其是美国版核心素养——21世纪技能的提出和实践,正是美国教育应对复杂和多变的世界的积极举动。而且,美国教育对于学生批判性思维、独立性和创造力的培养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他们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强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尽可能为每个孩子提供合适的教育,重视因材施教。美国的创新成果和科技水平也在世界范围内出类拔萃。
当然,对于美国教育也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美国基础教育的质量不尽如人意,尤其是美国公办教育,强调的是“快乐学习”,学生学习的知识深度远远不如很多国家。在诸多国际学术水平比赛和国际素养测评中,美国学生的成绩乏善可陈,表现平平。还有一种说法也颇受关注:美国基础教育追求的是精英教育,而不是平民教育。
2016年10月,得益于上海市浦东新区优秀教师赴美研修交流项目,我与31位同伴有机会深入接触和学习美国教育。由于此项目是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学院以及加州诸多学区合作,无论是培训方式还是内容,都兼顾了美国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和学校的实践,加上项目组织方浦东教育发展基金会的精心设计和组织,使得我们有机会“管中窥豹”和“凿壁借光”,比较全面和真实地了解并学习了美国教育。尤其是在跟岗学校的学习经历,那种身临其境的现场感以及与美国师生面对面的对话交流,为我们观察美国校园与课堂提供了独特、多元和真实的视角,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瞭望教育方式的窗口。
浸润于美国教育现场催生了我很多的思考和想法,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在工作之余,我陆陆续续地将培训经历、收获及感想付诸文字,部分文字已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海教育》《上海校外教育》等报刊以及“外滩教育”“顶思教育”等微信公众号。时间久了,滋生了将研修收获和成果系统地整理出来,比较真实和完整地展示美国教育的想法,以回答人们对于美国教育的疑惑。
在书中,我努力以亲身经历来展示当今美国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和评价等领域的实践。一花一世界,一文一视角。书中每一篇文章就是一个主题,以白描的手法还原真实的过程或做法,为读者提供平视美国教育的窗口。
此书聚焦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浪潮下,美国新型学校、课程和教学的实践案例,从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视角审视、观察美国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和方法,如颠覆传统的新型办学模式,结构丰富、类型多样的课程整合,充满个性、定制的教育设计,全方位、多维度的社会资源整合和介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参与的课堂教学方法等等,试图解开美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密码。这或许对于当下正在扬帆起航的中国核心素养实践具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在此书付梓之际,感谢浦东新区教育局和浦东教育发展基金会的领导和老师,以及研修团的同伴,因为有了他们,我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加州学习时光,而且是他们的鼓励,让我在繁重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之余坚持将灵感和想法化成文字,将研修的感性认识转化成理性思考。当然,此书的完成也离不开加州的教育同行,是他们的真诚、热情、专业和开放,使得我在美国的每一天都是收获和感动的日子。还要感谢家人包莉、郑朵霏以及学校的领导与同事,给予我默默的支持和大力的帮助。
教育是一抹光亮,谨以此书献给所有追逐光亮的人们!
郑钢
2018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