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里的项目化学习学校

《极有可能成功》( Most Likely to Succeed )是一部在美国受到热议的纪录片,横扫美国数个独立电影节,获奖无数。这部纪录片塑造了一个教育的“理想国”,主角是位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高科技高中集团学校。国内对于这所学校的关注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介绍、评析的文章常常见诸报端。

这部纪录片为什么受到热议?

这部影片中提供了与众不同的成功教育模式,颠覆了人们原有的认知。正如这部电影官网上的话:“《极有可能成功》是迄今为止关于学校的最好的一部电影,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影片启迪观众思考学校的目的和可能性,也让教育界重新思考学生和老师所能够创造的可能性。”

影片里两组高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和实施了令人惊讶的研究项目,掌握了诸多解决现实问题的关键能力,而非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他们的故事不是两个人的故事,而是学校里所有学生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是“没有教材、没有铃声、没有考试”学校的影像演绎,使得一直在畅想未来学校的人们找到了现实版本。

机缘巧合的是,由于圣地亚哥离我们研修的大本营并不远,仅仅200多公里,而且一直随行的培训老师莎琳的儿子就在这所学校教书。我们因此有机会一睹这所学校的真容。

一进校园,就颠覆了我们脑海里传统学校的印象:整幢教学楼只是平层,却高达10米,调成30—45度仰角。框架结构是金属不锈钢,充满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夸张和诡异感。从巨型木质楼梯到用于航海指南的罗盘,从张牙舞爪的机器人到充满历史气息的立体点画,空中、墙上、走廊里,全是学生作品,给我们的感觉不像学校,更像是艺术博物馆。

■ 学生创作的画

学校的可视感很强烈,类似现代工厂。教室和办公室的墙全是玻璃,所有的空间透明,教师和学生的活动一览无余。很多教室完全不像教室,而像工厂车间、创业公司、博物馆和美术馆,根据项目化学习的特性设计和布置教室,打造成工作氛围或者创客空间。

一间科学教室里满是车床、机器,学生们有的在电脑上设计方案,有的在观看火箭发射的视频,收集角度和高度的数据,有的拿着工具在测量一个圆柱体或用材料拼装,原来他们在设计和制作自己的火箭。这是一间火箭发射项目化学习的教室,学生就像科学家一样在实验室里动手制作、研究。

素质教育和学业成绩并不矛盾

这所集团学校以项目化学习而出名,他们敢于打破传统的按学科分类的教学模式,完全以项目化学习为方式组织和实施教学,教师和学生协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学习结果不是通过考试或书面作业来呈现,而是项目化学习中产生的作品以及学生在展示或汇报中的能力表现。

在这里,项目化学习不是高年级学生的专利,而是集团里4所小学、4所初中和5所高中所有学生必须参与和学习的方式。学生从小就有机会参与和实践项目化学习,而且能够在项目提出、设计和实施方面表达自己的声音,这对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持久地开展研究大有裨益。

人们常常认为考试成绩与素质培养是不可调和的零和游戏,认为两者不可能完全平衡,甚至是相克相悖的。然而吊诡的是,高科技高中完全打破了人们由来已久的观念,他们用傲人的学术成绩印证了这一点。美国“杰出学校”网站公布的数字显示,高科技高中的高中毕业率达到了98%,全州是82%;州公立大学以上录取率是98%,远超全州的43%;数学统测良好率是49%,英语是82%,分别超出加州平均成绩11%和31%,用网站的话来说,“他们的成就远超州的平均成绩”。

■ 师生在测试火箭

高科技高中的学生没有花费大量时间学习或记忆事实、概念、公式,也没有反复刷题,只是讨论、调查和动手研究,他们所做的好像与标准化考试所要求的完全是两回事,但是项目紧密围绕课程标准的关键知识和理解要求设计和教学,在项目实施中强调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技能的应用。

■ 学生用博客记录学习过程

正如一名如今在美国威尔实验室工作的毕业生阿贝尔莱所描述的:“在整个小学和中学我一直很糟糕,老师很沮丧,并认为我固执、叛逆,只能坐在教室的后排。然而当我有机会来到高科技高中学习时,他们向我展示我感兴趣的领域,并帮助我建立了技术和教育的联系,成绩直接从C、D升到了A,结果我顺利考入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而且高中学习经验使我在大学学习中脱颖而出,占尽优势,如3D动画和MAYA软件等。还有很多如自我管理、任务管理等能力。”

参观那天,11年级一个班正在上法语课,法语是这所学校的外语课程。他们的项目是制作法国“百科全书”,通过宣传手册、视频创作、戏剧表演等方式,将法国的历史、地理、文化、文学等一揽子地展示出来。这个项目将法语学习与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整合起来,并通过多种形式来学习和表达。如戏剧表演时,学生要选择法国历史或者文学中典型的故事,自己创作剧本,然后进行角色表演,演绎和诠释故事的主题。

在制作宣传手册时,学生选择法国某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地理风貌等,用图片、表格和文字等诸多形式组织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法语既是学习的目标,也是学习的手段,历史、地理和文学则是载体。无论是教学目标和方式,还是法语、历史或地理学习,都达到了深度融合的目的。

在项目化学习模式中,学生必须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对知识进行深度理解、科学性解释以及迁移运用,这样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挑战。他们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设想、方案和行为,从而他们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等关键能力都得到培养。

《极有可能成功》影片之所以说高科技高中有可能成功,不仅是因为学生的成绩优秀,大学录取率远远高于州平均水平,还有一个判断“成功”的维度是学生坚韧的品格、系统化思维、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些能力不仅服务于他们今天的校园生活,使得他们坚毅、从容地面对学业挑战,而且是他们面对未来职业挑战和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挑战的关键能力,服务于他们今后的人生。杜威说过:“如果我们还用昨天的方式教育今天的孩子,那等于抹杀孩子的未来。”高科技高中正在用未来的方式为孩子创造美好的未来。

让学习与世界相互连接,培养济世情怀

当然,一个人如果缺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济世情怀的话,即使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也无济于事,无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科技高中的创办者们清晰地意识到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济世情怀的重要性。因此所有项目设计始终围绕真实的生活世界,审视和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许多问题都“高大上”,甚至是联合国大会级别所讨论和商议的大问题。

在学校的网站上展示出学生最为骄傲、实施最为成熟的项目,有120个左右。看看这些主题就可以知道学校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何将学习与社会问题的解决联系起来,如何培养学生“仰望星空”,思考和探索人类未来命运的。比如:

如何治愈社区伤痕和冲突

美国的无家可归者们

如何繁殖拯救海岸珊瑚礁

为无家可归者提供“家”

今天还在、明天消失的动物

此刻,世界上同龄人在干什么

镜头下的动物——生存或灭亡

我们的社区,我们的故事

为国家历史博物馆设计一条线路

原住民生存智慧在今天的意义

让我、家庭和社区一起健康

如何基于残疾儿童的需求设计一个玩具

如何制造深受顾客欢迎的肥皂

……

这些主题无一不是将学生的视线引向外部世界或人类命运,引导学生关注现实世界的真实问题,关注未来,让学生感到每个人不是一个孤岛,而是紧密相连的,唯有个体的努力和行动,才能福泽自我和社会。正如高科技高中的校长劳拉·麦克本所说:“学校的目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鼓励学生,让学习与世界相互连接。”

当然,在具体实施中,学生并不是空泛地讨论宏大命题,而是从历史的纵横、现实的经纬和学科的融合中去找切入点,设计具体的任务,制作真实可用的产品。如在圣地亚哥海洋环境探索项目中,学生参观圣地亚哥海洋博物馆,实地考察水域;与博物馆人员合作,开展海洋濒危动物展览设计;调查研究航海黄金时代到二战期间的重大航海事件;用2D或3D技术设计环保船,并设计航海路线,记录航海路线中有可能出现的海洋动物;以某个动物为主题完成演化史;用数学知识去计算航海路线;等等。在这个项目中,学生是历史学家,也是地理学家,或者自然科学家,跨学科地学习,为圣地亚哥海洋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许多项目强调与成人世界的联系,学生与成人一起学习和工作,成人可能是老师,也可能是设计者,可能是工程师,还可能是社工。而且,学生的成果也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学生必须向来自社区或专业机构的评委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这些评委常常是社会专业人士,他们的目光更为客观和现实。

学生还会在学校或社区出售他们制作的各式产品,常常是供不应求,而这些产品的利润会成为社区改造或学校发展基金的资金池,由学生会或非营利性组织来负责管理和运作。学生还未走出校门,就已经在参与改造社会和服务社会。

书籍是学生项目化学习后常见的成果。一个项目完成后,老师和学生们将制作或研究的数据及过程写下来,系统地描述,然后联合出版社编辑、印刷、出版。每一个主题会出版一本书,出版的作品已有近百本,这些书籍在亚马逊网站上公开销售,由此可以看到这些项目的影响和价值。

其实,高科技高中办学本身就是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写照。这样一所热得烫手的学校原本就是稀缺资源,完全有资格挑选学生。或者是智力超群的学生,使得学校的成功多一点砝码;或者是家庭富裕的学生,能为学校大把捐钱资助。然而学校并不挑选学生,他们的办学原则和目标是追求公平化和个性化教育,坚持真实世界的改造以及协同文化。他们认为“学校不是不平等的创造者,而是消灭者”。他们招生实行的是对口入学,学生主要来自附近社区,具有不同的文化和经济背景,但也欢迎其他地区的学生加入。一旦报名数超出招生计划数,他们会通过抽签来决定,在运气面前人人平等。

圣地亚哥高科技高中的故事启示我们:教育的方式,如同人生来不同一样,是可以不尽相同的。无论是学校还是个体,可能成功的方式有很多。只是,当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时,我们再也不能停留在与时代相悖的方式上了,也不能让人或学校的成功标准停留在考试或文化成绩的唯一维度上。

附:

项目化学习设计标准

1.核心知识、理解和技能

项目围绕课程标准的关键知识和理解要求设计和教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的技能。

2.挑战性的问题

项目以解决有意义的问题或者回答关键问题为起点,设计开放型和激发学生参与的问题,并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征。

3.持久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常常会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跨度和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生成问题、查找和处理资料、生成进一步的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答案。

4.真实性

项目以真实生活为背景设计,使用现实世界里的工具、质量标准,具有真实和完整的过程。项目与学生的兴趣、身份和利益建立联系。

5.学生的声音

倾听学生的声音,学生结合年龄和项目化学习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有权决定他们制造何种产品、如何工作和安排时间。

6.反馈

提供学生反馈的机会,展示他们学了什么或者如何学,交流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7.评议和调整

学生有机会对他人的项目提出建议,同时获得来自他人的反馈。通过建议和反馈,调整和完善问题设计、产品制作,或者激发进一步的探究。

8.公共产品

项目化学习的最终结果是设计和创造产品,展示学生的学习和理解。产品的展现应超越学校围墙,走向社会,接受公众的检验。

项目化教学教师教学标准(优秀级)

1.设计与计划

项目设计时考虑和包含项目化学习所要求的所有元素,而且所有元素体现项目化学习设计时的最高水平和要求。评估学生表现和支持学生学习方面表现的做法具体、具有可操作性。项目时间灵活地按照学生需求的执行。设计时充分考虑到项目化学习所需的各种资源。

2.课程标准衔接

作品的标准和要求完全依据课程标准,高度吻合,而且表达非常清晰。学生的学习支持或支架、评议、修改方案、评价和标准完全指向或者支持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

3.课堂文化建立

教师与学生一起制定课堂规范和规则,并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学生学会自我调控和尊重课堂规范。学生的意见表达和选择常常被鼓励和倡导,从不间断,如真实世界中问题的确定和提炼,学生想要在项目中解决的问题。教师的指导和调控达到最小化,但是学生清楚地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学生团队的工作氛围健康、和谐,能有效地开展合作,具有真实的工作环境的特点和表现。教师很少需要在管理团队的秩序上花费时间。

学习过程中,学生深谙项目化学习并不追求唯一的答案,会有不同的方法和路径达到目标。尝试和冒险是很常见的事,而且从中能学习到很多。师生分享互相评议、方案和实践调整、困难前的坚持、深入思考以及追求卓越的价值及意义,学生积极追随这些价值认同和行为实践。

4.学习过程指导

课堂结构完整和合理,既有个体的活动,也有团体的活动,还有教师的大组和小组的指导。项目学习的时间安排和要求保持一致,而且执行严格、合理,生成高效的学习效果。

规定了具有操作性的日程安排、检查的时间节点和截止期限,但具有灵活性,有效的时间管理保障学习顺利进行。结合项目本身的特点和性质,组建了结构平衡和人员合理的团队,学生在过程中恰当地、充分地表达自我的声音。

5.学生学习指导

每个学生得到教师必要的指导,他们清楚地知道如何去找到资源和确定内容。当不再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会适时“消失”。教师的指导是在学生的问题和需求导向下催生的。在项目开始时,教师不会提前下载或准备太多的资料,直到学生需要或者提出的时候。

教师会借助各种工具和策略有意识地传授给学生关键技能。教师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机会运用或练习技能,并渗透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更多的机会在运用前练习。教师鼓励、指导和帮助学生开展探究,与此同时,积极鼓励学生独立行动和思考。

6.学习评估

项目作品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证据充分评估、体现项目所涉及学科领域的课程标准以及学生获得的技能。学生的个体学习获得充分的评估,而不仅仅是通过团队完成的作品,教师收集反映学生是否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证据。

教师使用形成性评价,并借助种类多样的工具、方式及过程。教师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使用结构化的互相评议、方案修改评价标准。学生通过给予或者使用反馈,形成或者调整方向性的决定及行为。

学生有足够的机会进行结构化的自我评估。而且,在恰当的时机评价同伴的行为。教师和学生在整个项目学习过程中,使用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标准评估学习,体现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

7.教师投入与参与

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长、兴趣、基础和生活,在组织项目学习时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教师和学生协同根据标准,一起制定项目的目标和准则,并灵活使用。师生共同认同和分享项目所蕴含的人文和科学价值,并以此激发和维持学生参与项目的热情。

教师提出的核心问题能有效并持续激发学生的探究。学生能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并在探究和作品制作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师生能共同建立、分享和强化学生参与项目的目标以及过程中的表现指标。

每个学生的需求不仅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教师个性化的关注得到满足,而且通过自我努力和同伴互助的方式得到满足。教师和学生建立反馈机制,能经常性、正式地、互动地反馈学生学习的成果和方式(内容和过程),能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就。

[以上两份标准来自美国项目化学习研究机构布克教育协会(Buck Institute for Education)] S81AahyC+NoCqoNNKsZelyOQK/Xmhw2DN17qs7NO0h5B4ZM8ydcvrWbg282jvJf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