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花飞雪舞,乐中生趣
——应对课堂缺乏情趣

莺初解语,心有灵犀。除了课堂上语言和心灵的交流碰撞,我还喜欢在课余和学生作一些交流和沟通。经过了解,在他们的眼里,教材上有一些诗词晦涩难懂,有一些文章无趣枯燥,他们不解其意,或者不能进行深入理解。一言蔽之:背诵全文很头疼,语文课很无趣!这让他们在课堂上很容易走神儿,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定神细视,何来幽趣?如何让枯燥的语文课充满情趣?如何让大量的背诵课文变得不再枯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借助一些小工具,用一定的方法来引导。

情景回顾

高二新授课。

袅袅秋风,尤念往昔。我正带领学生一起学习《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中的《湘夫人》一文。学习到布置新房的段落时,我让大家闭上眼睛:“请同学们想象一下,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华美世界?花满室,香满怀……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发挥想象,用笔画一画这座唯美的新房。说不定,当这座绚烂夺目、迷人之至的新房在你的笔下建成时,背诵就不再是个难题了!”“说得轻巧,字都读不通!老师你要能画下来,我就能背会。”琛琛同学的话音落下之后,课堂上突然就安静了下来,大家都在等着我怎么收场。

管理过程

关山难越,柳暗花明。因为这是一个普通班,大部分学生对此类文章有畏难情绪,“背诵全文”四个字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催命符。我盯着第一排的琛琛同学,他仿佛在跟我耀武扬威,这下终于可以不用背啦!其他的学生也都在等着我的结果,是不是都可以不用背啦?

我沉思几秒,随后便迅速找出彩色粉笔,用蓝色粉笔勾出水纹——筑室兮水中;用粉色粉笔绽放出荷花几支,用白色粉笔勾出小屋轮廓,屋顶上画上荷叶——葺之兮荷盖;用绿色粉笔画上草;用紫色粉笔画成院中所砌小路——荪壁兮紫坛;还有辛夷花,以及薜荔做成的帷幕……总之,只要能想到的,我竭尽所能都画了出来。最后,我用箭头把黑板上所画的“香草”按照诗里的顺序连接了起来。当我再看琛琛同学的时候,他的脸已经埋进书本里了。

我不再看他,用手指着黑板上的箭头,一句句把文章背下来。然后,示意同学们跟着我一起,按照黑板上示意图中的顺序,一句句开始读……临近下课时,有几名同学说:“老师,我可以按你的图背下来了。”

技巧提炼

循循诱之,情趣初现。本案例中,面对学生说课文背不下来,我把书中的花花草草引入可视的板书中,背诵线索清晰流畅,显明可见。这样,理解文意、背诵课文就有了一种灵动的创意和浓厚的情趣,给枯燥的学习增添了一份诗情画意!

迁移运用

不亦快哉雪飘飘,课堂沉闷去无踪

按照提前备好的课,我依旧自说自话地一个人唱着高调。下午的课学生本来就没有精神,再加上天空阴沉的样子,这节语文课就上得很沉闷。离下课还有20分钟,我正想如何将下一个知识点落实下去,突然有位同学喊道:下雪啦!学生全都惊喜起来,这是冬日的第一场雪。所有的眼睛都望向窗外,嘴里还发出各种各样的感叹和评价。看来,后面的十几分钟就要泡汤了。

我突然想起了前天读过的才子金圣叹那33则不亦快哉——“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看人风筝断,不亦快哉!”……读起来真是让人大快朵颐。我是否可以让学生以“不亦快哉”为话题进行一个片段练习呢?

略微思考后,我把金圣叹的不亦快哉说给学生,并让他们试着仿写。沉寂的课堂很快就活泼起来,几分钟后,几乎所有人都开始写起来。十分钟后,所有的片段交上来,都比平时要写得好。课余时间我作了一番归纳,把学生的片段按奖项分类别打印了出来,并写了一篇日志——《看到你们大家的“不亦快哉”,我真是“不亦快哉”》。摘录几则如下:

A.最诗意唯美奖获得者:

丝竹无声夜无语,睡到农家饭熟时,不亦快哉——付洋

踏雪寻梅去,身携余香归,不亦快哉——付洋

迎春啼叫,满地花楼,晓风吹拂,清新透凉,坐亭咏吟,与朋乐谈,心扉开外乐逍遥,不亦快哉——李向阳

B.最佳惊人奖项获得者:

老婆孩子热炕头,不亦快哉——王文杰

与菜场小贩砍价,屡战屡胜,不亦快哉——赵田田

C.恶搞传奇奖项获得者:

下课了,推窗向外看,白茫茫一片,忽见一人四脚朝天,不亦快哉——姜晓辉

夏夜,卧床大睡,蚊子作响,不能入睡,倘能一巴掌拍死,发现还是一对,安静入睡,不亦快哉——贺志恒

D.小才情舒适奖获得者:

约会之前,化个美妆,问镜子:世界上谁是最美丽的女孩呢?镜子答:当然是你呀!不亦快哉——冯瑶

死党相聚,难友重逢,不亦快哉——王文杰

真如日志题目所说,看到学生的“不亦快哉”,我真是“不亦快哉”!

教育感悟

上完这节课,自己有一点小得意:我没有让这十几分钟白白浪费,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顺势利导是非常重要的。对学生的喜好,宜疏不宜堵。在那种情况下,强要落实原来的教学计划几乎是白费力气,而且没有任何效果,那为何不顺势而为呢?由此可见,教师不光要有知识,还要善于观察,善于应变,让学生聪明一点、灵气一点,从而让语文课堂变得五彩缤纷,生机勃勃。

山西省翼城县第三中学 宋娜 TH4AFJBNdByUss7hjmlqf+XYWfC+cDa3ZkuPNBl8GhYfD1iC1bqjoBpxJM3VmN/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