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4 从“三维”到素养

新一轮课程改革,广大教师在追求理想课堂,他们说:

课堂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时空,课堂是师生唤醒各自潜能的时空,课堂是师生共同创造奇迹的时空。

课堂是面向每一颗心灵敞开的温情的怀抱,课堂是点燃每一位学生思想智慧的火把,课堂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情迸发的舞台。

课堂随时都有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课堂最显眼的标志是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

学生走进课堂满怀希望,面对问题;学生走出课堂充满自信,怀抱好奇。

这样的话语,把“三维”要达成的目标说得淋漓尽致。

时代在发展,世界在变化。“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的关注话题,我国也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和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其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专家指出,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是3.0版,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教育改革进入“3.0时代”。

如果说从“双基”走向“三维目标”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志,那么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则是当前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的一个标志。值得厘清的是,核心素养之于“三维目标”并不是简单的取代和否定,而是继承中发展,传承中创新,整合中突破。从形成机制来讲,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炼与整合,是通过系统的学科学习之后而获得的。“三维目标”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要素和路径。

核心素养引发学校变革,引发教师专业发展变革,引发课程变革,引发教材变革,引发课堂变革,引发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引发考试变革。如此多的“变革”,对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位优秀教师不仅要对上述核心素养提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还要深刻领会核心素养在自己所教学科的具体表述、具体要求和实施策略。以数学课为例,数学核心素养包含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来具体实施。

当教育指向核心素养时,教师该如何应“变”?

“变”之路径一:从教学效益到教学效率。

换言之,就是要从教学效益(知识+技能)到教学效果(过程与结果并重)到教学效率(教学效果与时间和精力投入的比值)。课堂教学效益精准化,聚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效果实效化,落实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效率最优化,发展核心素养。

创设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发展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是当前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和趋势。

“变”之路径二:从学科教师到教育专家。

学科教师要有“大教育”的观念,深刻明晰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核心素养的核心旨归,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价值,学生的综合素养是核心素养的核心特征,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核心素养的题中应有之义。

未来的学生,其跨文化理解力、跨文化合作力以及国际视野下的批判力和创新力等素养至关重要,而这些素养都是超越学科的综合素养,都需要教师既站在学科立场精心施教,使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更要站在教育立场跨学科多维整合,全面育人。

余文森教授说:“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具有积极的生命情态,是心地善良、有情有爱、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对社会肩担道义,对工作爱岗敬业,对生活乐观向上,对困难愈挫愈勇,对他人团结合作,对自我勤奋进取。其次要具有强烈的育人情怀。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途径、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是根本。”

“变”之路径三:从教学者到助学者。

尹后庆在《核心素养要落地,学习方式必须变》一文中明确指出: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我们不能不承认,在当下的教学中知识灌输和技能训练仍然是教学的基本方式,过度关注固定解题过程和标准答案的现象非常普遍,所以要把“知识为本”的教学转变为“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必须大力推进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变”之路径四:从学科素养到综合素养。

当知识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当能力、素养、情感成为课堂上教师着重关注的内容时,在师生这个学习共同体中,真正地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师生在相互“发现”中达成“教”与“学”新境界的是教师的情感、格局、胸怀、视野,看待事物的态度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方式,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既要强调素养意识,更要自然和谐融入;既要突出必修课程,更要用好其他课程。不能强求一个学科就能覆盖“全素养”;不要指望在某一学段能深度培育“全素养”;不要认为在一节课中,核心素养培育越多越好,培育核心素养要“因课而异”;不能要求一个学生“全素养”俱佳,核心素养也应是“各具特色”的,即学生的核心素养应是:基本达成+特色素养。 mu9eBFm5YwC2o2qJ3XfqjdzFmrqVv6p97wXJP6shWqS1++OX6DDfzlFoIv8mfjx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