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 从生答到生问

我们的学生不善“问”,是不争的事实。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曾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能够自己提问题。”提出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造的基石,也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学问”二字蕴含了深刻的学习之道。李政道教授曾对中学生传授做学问的秘诀:“求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

学习就是掌握“学问”的一个途径,有“学”就必须有“问”。“疑”是“问”的前提,“问”是“疑”的必然。“千学万学在一问”,有“疑”就有“问”,有“问”才有“学”。

古人把知识称为“学问”,也就是强调了“问”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孔子主张“多问”,身体力行地“每事问”“不耻下问”“以求解其惑而言,谓之问”“善问善答,则学日进矣”。

杨振宁教授也指出:“中国学生成绩很突出,但最大的缺憾就是不会提问,缺乏创新能力。”柳斌先生的一句“当前教育最缺‘问’”,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基础教育的软肋。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问”的能力。教师要激起学生爱问的热情,善待每个学生的提问,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得到锻炼。

我“问”故我在。

学“问”之道何在?教师理当引导。

其一,树立“问”的意识。学习不仅是“记”住知识、“答”对问题,“做”完作业,还要在“问”中明晰问题、发现问题,激发学习者解决问题的热情。一位优秀生这样说:“好问,对于治学是非常重要的。学习中,对自己的疑问、不会不懂的知识,一定要敢于问、及时问、认真问,发现了问题,通过别人的帮助解决问题,这就是学习上的进步,就是一种有效的提高。既不要自恃才高不屑于问,也不要怕丢人而不好意思问。”

其二,结合听课“问”。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把预习中没搞懂的问题记下来,听课时对这部分内容特别注意,尽量掌握。要带着一颗“疑心”去听课,“听”而不思则罔。听课中产生的新问题,就要在下课时抓紧问老师,争取在“第一时间”弄清楚。听课常常有,疑惑时时“问”。

其三,要敢于“问”。学问,学问,就是要学,就是要问,不要不懂装懂。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问题,只是有的不好意思问,有的爱面子怕别人笑话,有的胆小不敢问,但如果学生敢站出来问,教师就要为“敢问”者鼓掌。学生只要敢于亮出自己的观点,哪怕被证明是错误的,最终获益的还是学生自己。

其四,巧听他人之“问”。我读中学时年龄小、胆子更小,从来不敢在课间问老师问题,但我清楚,我疑惑不解的问题也一定是同学们疑惑的问题,于是我经常在课间往讲台上看,一见有人问老师,我就凑上前去,听他人之问,解我之疑。有时他人之“问”,并非我之所疑,我就怂恿胆大者去问,我在一旁“偷听”。

其五,思而后“问”。我们强调“问”的重要性,但并不是说一有问题就“问”,独立思考是一种很值得提倡的学习方法。问之前,自己一定要深思细究。“问”的问题是经过自己思考的,这样的“问”才有可能形成“追问”“反问”,才能“问”出深度、“问”出实质,才能有所获益。

其六,不一定都“问”老师。即使“问”老师,也不一定局限在问本班的老师,其他班级的老师照样可“问”,许多问题其实也可以问问班级里的学习高手,同学的解答也许我们听得更明白。有些同学总体成绩一般,但在某一方面有特长,也可一问。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这样往往可以“问”出新意。

其七,不一定都用嘴“问”。当今时代,学生可以通过邮件或微信“问”自己的老师,“问”网络上的名师,也可以参加网上“问题吧”的相关讨论,还可以将问题提出来,让各路高手的“奇思妙答”供自己参考。搜索引擎已成为网络中检索信息资源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可以巧妙利用搜索引擎获取所“问”之果。

其八,别忘了“问”方法。许多同学“问”问题,是冲着问题的解答(更确切地说是“答案”)而去的,切记“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你的问题,别人能解决,你更应学习别人在解决这一问题时使用的方法。当教师的多有这样的经历,多数学生问完答案欢喜而去,很少有学生这样问:“老师,你是怎么想到这样解答的?”

其九,善待他人之“问”。对于他人之“问”,你会不会觉得很烦,会不会觉得浪费时间,会不会怕他人学到自己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独特的思维方法,你善于同他们交流,就会学到很多东西。退一步说,帮助同学解出一道题往往比自己做十道题收获更大。

其十,“答”“问”结合。我们的学生要从“学答”走向“学问”,这是当前要急于破解的一个问题。但凡事宜辩证对待,不可矫枉过正。其实,认认真真答好老师之“问”,也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不要一说“学问”我们就不敢“学答”了。理性的做法是,“答”而思之,思而疑之,疑而“问”之,“答”“问”结合。

对于有价值的提问,教师“点赞”之后要引导学生认真探究;对于价值不大的提问,要区别对待,采取妥善的方法予以处理,以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于后进生的提问,要“高看一眼”,多用激励性语言赞赏。

值得一提的是,有观点认为:“让学生提问难,教师转变更难,最大的阻力来自教师自身。”当学生所提的问题“井喷”时,我们的教师招架得住吗?当整堂课被学生杂乱无章的“问题泡沫”包围时,我们的教师还能收放有度地驾驭好课堂吗?当教师习惯的“自问自答”的教学方式受到挑战时,我们的教师能克服固有的教学定势吗?

从“生答”到“生问”,我们准备好了吗? c+QGgiPBx7CVDPIwdcJxHtkfZWSW7DEfQvo1eqift2ly+0DdtQ5Bj3eMzwOG6bX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