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理论在很多观点上与行为理论相对立,行为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和反应,对此认知理论并不认同,因为这么理解学习,就是把人当成动物了。认知理论坚持认为,人是主动建构知识的,即便是简单的背单词,也要设法让学习者理解单词的“语境”,而不是一味地刺激、反应和强化。语言表达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比比皆是,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当我说“I’ll give you a ring tomorrow”(明天我要给你一个ring)时,我到底是想说明天要给你一枚戒指,还是仅仅给你打一通电话而已?甚至一些微不足道的单词表示的意思也模棱两可。即使拉丁语对词格和词尾都有严格规定,歧义现象仍然不可避免地时有发生。所以,认知理论认为,脱离复杂的语言环境去死记硬背单词和句子,是学不好语言的。
下面言归正传,我们来看看指导发现式教学方式是如何反应“认知理论”观点的。认知理论认为要利用问题情境来推动学习,使学习者将来自外部的新信息和记忆中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以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指导发现式中包含“指导”和“发现”这两个动作,前一个动作的发出者是教师,后一个动作的发出者则是学生,这两个动作在教学中占多大比重呢?这没有定规,要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进行调节,如果理解的困难较大,就要给学习者提供能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脚手架”,也就是说,指导发现式要给予学习者足够强大的教学支持,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
现在,你能明白“指导发现式”与“直导式”的区别了吗?概括地说,指导发现式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尝试不同方法和出错的机会,允许学生从错误中自己学会,这里的学会是“理解”;而直导式是直接把结论给学生,直到他们掌握,这里的掌握是“行为变化”。
下面再来介绍一下探究式。探究的教学方式又称为“开放式”学习,给学习者提供的自主权最大。教师甚至不给学生任何指导,让学生自己做研究,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提供资源,因此丰富的学习资源网络是探究式教学最重要的条件。与指导发现式一样,探究式的理论基础也是认知理论,即认知理论中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应该像成年人一样,进入真实世界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
我们了解了指导发现式和探究式这两种教学方式,接下来我们来比较一下它们的不同点。
先来说说指导发现式。
20世纪50年代末,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美国陷入了恐慌,他们认为美国的教育方式出问题了。在这个背景下,杰罗姆·布鲁纳在他的《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
布鲁纳在他的著作中具体阐述了发现式学习法的基本步骤:
(1)让学生确定“发现的目标”——问题。
(2)设计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相应的“线索”资料,引导学生提出“假设”。
(3)指导学生寻求答案途径,开展探索与发现活动。
(4)指导学生对获得的答案进行评价和验证。
(5)使学生最终“发现”科学结论。
说完发现式,再来看看探究式。探究式也被称为“研究性学习”,学习者在教师指导下,从真实的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基本形式类似真实的科学研究,学习者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过程,他们先要学习如何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然后要学习如何运用相关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研究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最后在得出研究结论后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述和展示研究的结果。
现在,我们来小结一下,看看指导发现式和探究式到底有什么不同?
其一,教师的作用不同。前者重在指导,后者重在提供资源条件。
其二,知识的开放程度不同。在指导发现式中,虽然要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可是答案其实已经有了。而在探究式中,课题是开放的,研究结论也没有定论,完全是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
其三,学生自主程度不同。在探究式中学生自主性更大,他们要学会自主选题,自主选择研究方式,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者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发现式虽然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学习者的学习总体上是沿着老师事先精心铺设好的路线进行的,发现式是以结果为导向的。
其四,输出的成果不同。探究式输出的成果是“创新性”的,是所谓“远迁移”的;而发现式输出的成果是“理解性”的,“近迁移”的。
中央电视台有个著名的栏目《探索·发现》,以纪录片的手法,用“娱乐化”的方式讲述科学故事。请问,如果在课堂上放映《探索·发现》栏目,教师是用了接受式(讲授法)、直导式、指导发现式和探究式这四种方式中的哪一种?
答案是接受式。你可能会奇怪,明明是《探索·发现》,怎么就是被动接受?那是因为所有电视节目都是让观众被动接受的,即使是科学类和益智类的节目也是如此,这些节目都不能真正提高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探究能力。科学家对儿童益智类动画片节目进行了研究,比如《小小爱因斯坦》《芝麻街》《聪明宝贝》等,结论是看过这类节目的孩子在语言发展标准测试中的分数甚至比没有看过的孩子更低。迪斯尼公司发出公告,凡是在2004年6月5日到2009年9月4日之间买了《小小爱因斯坦》的录像带或者DVD的用户,可以收到原价退款。因为有证据表明,《小小爱因斯坦》是“教育性的,能提高孩子的智力”这样的宣传是虚假的,具有欺骗性的。
好了,关于认知理论(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发现式和探究式教学,我们就谈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