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旋转摇晃多蹦跳,前庭平衡不失调
——前庭平衡失调问题的咨询

案例介绍

6岁的英某,上学第一天学习了“a,o,e”和“0”的写法,感觉挺好;第二天学习了“i,u,ü”和“1”的写法,感觉也挺好;第三天学完“b,p,m,f”和“2”的写法后就幵始犯糊涂了,“圆圈加个棍儿的那个圆圈干吗老是上下串游?”“小鸭子2是向哪边游来着?”学习了“q”和“p”之后就更迷糊了,数学“小旗4”也不知道刮的是东风还是西风,“秤钩5”钩向哪边经常搞混,“气球9”偶尔也反了,“拐棍7”也拿到右手了……语文汉字书写“二”“三”横的长短经常搞反、“七”和“九”易混,生字认读缓慢,汉字书写常出错……一个月下来他就厌倦上学了。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对英某来说,难的还在后面呢!语文的阅读,数学的数字认读与书写、竖式对齐、借位退位、几何图表等涉及空间关系的学业对他来说都将是“拦路虎”,因为他是典型的前庭平衡失调的孩子。

早在1969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艾尔斯(Ayres)已经指出,前庭平衡觉是人类生活和学习所需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感觉。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通过视、听、嗅、味、触、重力感、摩擦等来调节前庭平衡系统,大脑在接受外部信息时,会指挥前庭平衡系统对功能区的协调、整合、统一作出多种正确的反应和信息反馈。在某种程度上讲,前庭平衡系统是脑部发育的基础,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着较重要的影响。

一、儿童前庭平衡失调的表现

存在前庭问题的儿童会出现前庭平衡功能失调,具体表现为: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一定的视觉空间判断障碍,常常观测距离不准;左右不分,方向感不明;分辨不出相似的图形或物品;不会玩拼图游戏;协调能力差,动作笨拙;常打碎东西;经常磕磕碰碰,跌倒,撞人;空间定向困难,转圈就晕;不记路,常有头晕或跌倒的感觉;怕上高处或跨越水沟;不喜欢被高举,怕搭乘电梯;不喜欢玩秋千;在学校里则表现得好动不安,注意力无法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喜欢捉弄人;浮躁,爱发脾气,常遭受挫折,易丧失信心,影响情绪;常写错字、写反字、读反;丢三落四;很难与他人分享快乐,也不愿和他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些儿童还可能出现语言发育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二、儿童前庭平衡失调的原因

个体感知前庭平衡主要靠内耳里的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小脑中的古小脑部分掌管着个体的机体平衡功能。儿童的前庭平衡觉是先天在母体内初步形成的,出生后被抱、被摇晃,自己翻身、抬头、爬行、走动,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加强,为个体的视知觉中的空间关系发展奠定基础。

如果母亲怀孕期间,运动不足、保胎、胎儿胎位不正、羊水过多等都会导致胎儿前庭平衡机能发育迟缓。胎儿在母体内是悬浮在羊水之中的,母亲的运动会导致胎儿的臀部等部位接触到胎盘的内壁,从而使胎儿产生一种不舒服感,胎儿感受到姿势发生变化后会本能地设法调节自己的身体,以保持悬浮状态,胎儿的这种运动是其前庭平衡觉、触觉学习的基础。胎位不正的胎儿本来其前庭平衡就没有正确定位,空间、方位等处于混沌或错觉之中,是典型的先天不足。保胎的母亲往往由于害怕运动后产生激烈反应导致流产,因此常常拒绝运动,胎儿在母体内所得到的刺激相对有限,导致孩子前庭平衡系统和触觉系统发展先天不足,感觉运动统合失调表现明显。羊水过多的母亲,尽管自己运动较多,但由于孩子在更多的羊水保护之中很难有机会与胎盘内壁接触,导致孩子失去诸多必要的触觉和前庭平衡觉学习机会,诱发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儿童早期活动不足,爬行不够也会导致前庭平衡失调。儿童从仰卧向俯卧过渡的过程是儿童练习颈部肌肉的过程,儿童在抬头的过程中视野由过去的仰视到俯视完全发生了改变,有的甚至旋转了180度,这对形成和发展儿童的空间知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视野的改变刺激儿童探索新奇世界的欲望,儿童不断地抬头促使颈部肌肉不断地发展,而颈部肌肉的发展又是个体保持头部平衡的前提,头部的平衡又是个体前庭平衡觉发展的前提。儿童抬头机会越多,平衡觉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空间知觉就会发展得越好。儿童在学会坐立、爬行的过程中,前庭平衡觉和空间知觉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感觉(视觉和前庭平衡觉)与运动之间实现了充分的统合。

实践证明,翻身抬头越好,爬得越多越好的孩子,在后天的学业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小,反之,没有爬过的儿童后天学业的困难会越多——前庭平衡问题导致的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导致儿童前庭平衡失调的另一个人为因素是坐小推车。许多父母认为不为孩子买一辆婴儿车就不足以表达或证明其对孩子的爱——躺在里面被推着走而不用被抱着或自己走路,表面上是让孩子更舒适些,其实会使孩子失去许多前庭平衡学习的机会。由于推车的轮子直径有限,而轮子越小,克服阻力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家长不得不挑最平整的道路行走,这不但剥夺了孩子被背、被抱的机会,还减少了儿童获取外界刺激的机会,从而影响了儿童前庭平衡功能的发展。

三、儿童前庭平衡失调的矫治策略

通过给予前庭平衡器官各种不同程度的刺激,可以使前庭平衡功能正常化,在接受前庭平衡刺激的同时,还有助于其他感觉的统合。前庭的功能对大脑整体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刺激前庭在知觉运动训练中得到广泛使用。可以让孩子接受下列各种运动的训练:

◎旋转类。如:小孩自己原地旋转玩“转飞机”的游戏,玩木马、旋转椅子,或在儿童乐园里玩“疯狂老鼠”“过山洞”等。

◎摇晃类。如:婴儿时期善于使用摇篮,采取腹卧位、仰卧位、侧卧位、头脚颠倒等体位进行秋千、吊床等游戏。

◎平衡类。如:走平衡木、平衡板等,爸爸多让孩子骑在脖子上“骑大马”,孩子自己练习走道牙、学习滑旱冰、骑自行车等。

◎跳跃类。如:多在床上跳动、翻滚,多做垫上运动等,或经常玩“蹦蹦床”。

◎姿势反应类。如:婴儿时期家长多背多抱,让儿童多玩踏板车、滑梯、腹部爬行等游戏。

◎速度感、位置感、距离感的体验。如:让孩子来回跑上下坡。

在训练中,被动地旋转、摇晃的速度以一分钟25~30次的频率为宜。不同儿童对前庭刺激的持久力个体性差异较大,有的孩子表现为恐惧不安,对这样反应的孩子要特别注意,例如,可将吊床高度降低,缓慢地、安全地进行旋转或摇晃。

前庭平衡问题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来进行矫治。如:踢毽子是十分普及的民间游艺活动。踢毽子的花样十分丰富,可以用单脚的内侧(外侧)踢,用同一只脚的内侧、外侧轮流踢,还可以两只脚轮流踢、交叉踢等。这项活动对幼儿目测空间距离的能力有一定要求,经常练习可以提高这项能力,进而改善感觉统合失调儿童空间定向困难的问题。同时,踢毽子也能提高儿童身体的平衡能力。

跳绳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游戏,它可以分为单人跳、双人跳、多人跳等形式,花样则更多,可以单腿跳、双腿跳、单摇、双摇、编花等等。跳绳讲求手臂的摇动和起跳时间的配合,这可以发展儿童的本体觉,提高儿童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及平衡能力。

“抓子儿”游戏也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游戏。游戏的关键是要做到不停地“掷、拾、承”。“子儿”可以是小石头、杏核、核桃等,玩的时候把手中的“子儿”先向空中一掷,反手接住其中一枚。再把接住的这枚掷起,趁未落之际,很快抓起下面的“子儿”,还要把掷起的再接住。抓“子儿”的时候有一定的规矩,有的规定第一次抓起一枚,第二次抓起两枚,递增上去,直到抓完为止。有的抓这个不能碰那个,抓这边不能碰那边。有的规定要隔几个抓几个,或者一把都抓起。规定不同,玩法多样,十分有趣。“抓子儿”游戏对手的精细动作要求较高,抛得要高、抓得要迅速准确,这就要求游戏者要眼明手快。

“摇煤球儿”游戏是亲子游戏,两个大人抬着一个小孩子(脸朝上),一个人攥着孩子的双手,另一人攥着孩子的两脚,一齐左右摇晃,边摇晃边唱:“摇啊摇啊,摇煤球呀!”被摇的孩子“咯咯”地笑着。在这个逗耍的过程中使小孩子获得了类似于摇篮的经验,前庭平衡得到发展,而且还增进了触觉方面的感受和亲子间关系。

还有许多民间的游戏可以用于治疗前庭平衡失调,比如跳房子、跳皮筋、编花篮、叠纸、踩高跷、滚铁环等。 M3XOYpfkbCoyt6RRkgaMlqzsHMj/pNwokpVCdgXyiu2n4BS5qO1ghjZgwKSjrYU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