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沟通中的一些小技巧

1.“我”开头VS“你”开头

大家不要小看了这一个字的差别,很多时候,生活中正是这样一个小的用词的变化带来了非常不同的沟通体验。

我们想象一个场景: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你需要挤过人群才能下车。这时候你通常会怎么说?

人们常说的方式有两种:“让一让”,或是“借过”。

仔细品味一下这两句意思相近的话,有什么不同吗?其实感受细微差异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常做换位思考。假设自己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如果有人挤过来,这时候你听到“让一让”或“借过”,哪个让你更愿意挪动又没有反感?

应该是第二个吧。

这两句里都隐藏了主语:(你)让一让,(我)借过一下。很明显,如果你对对方提出需求(你想挤过人群下车就是你的需求),需要别人配合,这时候如果以“我”为开头表述,对方更愿意去接纳我们的感受,做出配合我们的动作。而以“你”为开头,则会让对方感到被命令,更容易产生抵触的情绪。

在家庭成员,特别是亲密关系之间,这种说话方式带来的效果差异也很明显。

妻子下班回家,看到老公把袜子随意地扔在地板上。

妻子说:“哎,你这个人怎么这样啊,你怎么老是乱扔袜子?”

对方听了会是什么感受呢?

如果我们变换一下主语,妻子说:“早上刚收拾完,袜子又这么扔在地上,我觉得很不舒服。”

这样的表述带给老公的心理体验是非常不同的。“你怎么老是乱扔袜子”是对老公的指责,容易激发出老公的防御,要么辩解,要么不情愿地服从,心情总是不那么好。“我觉得很不舒服”更多的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老公应声去收拾袜子是一种主动行为,被指责和要求的感觉比较少,心情可能更多的是不好意思和歉疚。

当然不是说,我们需要把所有以“你”开头的句子都换成“我”开头,只是我们要意识到这种差异性。尤其是当我们想表达一些不同立场的时候,用“我”开头的句式更容易缓解沟通双方对立的感觉,也可以尽量避免让对方产生“自己被指责”的感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会逐渐增强,以“你”开头的句子可能会加重父母跟孩子之间的紧张感,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阻碍进一步的沟通交流。

2.开放式提问VS封闭式提问

孩子不愿意跟家长沟通学校里发生的各种事情,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长的询问方式。

比如,接孩子放学回来的路上,家长关心地询问孩子“今天过得开心吗?”“今天作业做完了吗?”,孩子通常的回答不外乎“开心/不开心/还行”,“做完了/没做完”。

这种就是比较典型的封闭式提问。封闭式提问指的是提问者提出的问题带有预设的答案,回答者的回答不需要展开。封闭式提问一般在明确问题时使用,用来澄清事实,获取重点,缩小讨论范围。但是对家长来说,很多时候询问孩子并不是单单为了确认结果,而是希望能更多了解孩子今天在学校的情况,那就意味着我们需要变换一下提问的方式。

所谓开放式提问,指的是提出比较概括、广泛、范围较大的问题,对回答的内容限制不严格,给对方以充分自由发挥的余地。开放式问题常常运用包括“什么”“怎么”“为什么”等词在内的语句发问,让对方对有关的问题、事件给予较为详细的回应,而不是仅仅以“是”或“不是”等简单的词来回答。这样的问题是引起对方话题的一种方式,使对方能更多地讲出有关情况、想法、情绪等。

家长如果更在意的是跟孩子开展一个愉快的聊天而不是确认某些事件的结果,那么关心的提问可以调整为“今天过得怎么样?”“给我分享一下今天的学校情况吧”“今天老师都布置了什么样的作业呀?”“你今天怎么出来这么晚啊,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吗”……

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都是交流中常用的方式,都很重要,在不同的场合下发挥不同的功能。如果想澄清某件事,在最短的时间内确认结果,就需要用封闭式提问。医生在门诊看病人时,通常时间短任务重,医生就会多使用封闭式提问,尽快锁定症结所在。精神科医生进行诊断评估的时候也会更多使用结构化的、以封闭式提问为主的访谈,因为这样能聚焦问题。但是,对想要迫切倾诉自己病痛的患者来说,只是回答是/否,并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患病感受以及获得足够的情感支持,因而会对医生颇有微词,严重的时候可能引发更多的冲突。

由此可见,虽然封闭式提问能有效聚焦问题,提升效率,但因为是一方主导,没有顾及另一方的表达自由,所以可能会影响关系,阻碍深入沟通。

开放式提问则刚好相反,虽然由一方发起,但是完全尊重另一方的表达自由,对各种话题保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因而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时间充裕,双方又需要增强了解,或者想要尽可能广泛深入地获得彼此的想法、感受、思考,这种方式就非常合适,而且能带给人自由、放松和舒适的感觉。但是开放式提问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容易跑题,很难聚焦,抓不住重点,耗费时间和精力。

所以,在生活中家长最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或者综合使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发起沟通的时候最好从开放式提问开始,然后选择其中自己感兴趣的或不确定的信息进行封闭式提问进行确认或者澄清,如果希望得到进一步的信息,可以围绕相关话题再循环使用开放式提问。

3.肯定的时候不要加“但是”

前文说了,反馈的时候尽量具体到事情、行为、问题本身,而不要笼统地针对个人,不管是表扬还是批评,尽量“去评价化”。但生活中有时候也需要我们及时表达自己的欣赏、肯定,这也是表达支持的一种重要方式。如果孩子做了一件非常棒的事情,或者跟你分享了一件非常开心和积极的事情,你想充分表达你的欣赏和肯定,这时候最简单也是最佳的做法就是直截了当地积极回应。

例如,“哦,听上去真不错!”“哇,真的吗,你太棒了!”“天呐,真是不可思议”。总之,就是用正面的词语来反馈,不要加“但是”!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如果我们对积极事件进行反馈的时候,一旦加了“但是”,前面的正面回应也有可能会被认为是虚伪的,对方会关注“但是”后面的内容,导致原本愉悦、高涨的心情大打折扣,甚至会认为自己没有被理解、关注、认可和欣赏,或者觉得反馈者嫉妒、挑剔、冷漠和贬低,反而会破坏双方的关系以及积极的情绪体验。

要记住,这一点在任何关系中都适用。

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谨记:

·安全的谈话氛围很重要,学会用言语和非言语方式让对方感受到安全。

·倾听的时候不仅要去听、听懂,还需要理解内容背后的情感。

·回应的时候尽量“去比较”“去评价”,用共情和接纳的态度真诚反馈。

·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要清晰、明确,注意“我”开头话语的意义。

·提出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切换不同的提问方式。

·对积极事件的最佳反馈就是表达你的欣赏、肯定,没有“但是”。

上述的内容适合很多家庭沟通的情况,只要孩子有了一定的言语能力,家长都可以通过上述的方式来增进跟孩子之间的沟通。即便两岁多的孩子,言语的表达能力还非常有限,但是不代表孩子听不懂大人的语言,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例如配合着游戏、故事、绘本,共情地、简明地、耐心地沟通,本身就是促进孩子言语发展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帮助孩子学会用语言界定内心感受的一种方式。这样孩子从小就能学会,除了哭闹、手舞足蹈等躯体方式,需求和情感也可以通过语言表达。

以下是成人跟幼儿之间沟通的生活小故事。

(1)跟2岁2个月的宝宝沟通打预防针的事情。

生活小剧场

HH该打预防针了,春暖花开,我们决定把此行的性质安排成外出活动。为了降低HH对打针的反应,提前一天就开始做预备工作。HH最近对乘坐大巴特别有兴趣,于是头天晚上,睡前故事替换成聊聊明天要去哪儿。

我首先问HH,周一坐大巴的感觉怎么样,HH说真好玩,还想坐。我接着说那我们明天打针的时候也坐大巴去,好不好?HH说“好”,充满期待。

然后我简单说了一下为什么要打针,阿姨一般怎么做,通过反复演示让HH熟悉过程,HH开心地说见了阿姨要打开衣服,露出胳膊,嘱咐阿姨轻点。我赞许地点点头,然后继续大巴的话题,直到睡着。

第二天一早起来,我问HH,“我们今天要干吗呀?”HH很兴奋地说,“吃饭后去打针,HH要坐大巴去打针”。从出门到候诊都异常顺利,开心。

轮到HH了,HH自己拿着小本本给护士阿姨,说:“HH要打针。”阿姨也非常配合地问了HH的名字、年龄,给予积极的回应。在愉快的对话中打了第一针。

挑战来了,这次要打两针,还要换个胳膊。能忍住第一针的HH是不是能坚持到最后呢?

在准备第二针的空档,我问HH刚才打的哪个胳膊。HH指着左胳膊说“这个”,我接着说,“哦,左胳膊打完了,阿姨说好勇敢,右胳膊也想打呢,我们也让它试试吧。”HH正在犹豫,阿姨趁机说,“我猜猜哪个小胳膊最勇敢啊,我觉得是右胳膊。”我帮HH伸出右胳膊,阿姨麻利地打完了,给了一个大大的赞。

就这样,HH全程无哭闹,心情好,带着“真勇敢”“真棒”的赞誉打完了两针。奖励就是又坐了大巴回家。其实距离只有两站,等车、上下车的时间都够步行了,但HH很开心很满足。提前做预警工作,让我们都有好心情!

(2)跟3岁的孩子谈论“死亡”(HH:3岁的孩子,MM:妈妈)。

生活小剧场

HH来了,姥姥特意买了几条小鱼观赏、喂养,有一条略大的今天状况有些不好,预计活不久了。

HH关切地问:这条小鱼怎么了?

姥姥:它快死了。

HH不理解死是什么意思,还有点兴奋。

MM:小鱼死了就会没有了。

HH:小鱼为什么会死?

MM:它可能生病了吧。

HH:给它吃点药就好了吧。

MM:嗯,可能吃药也好不了了。

HH:为什么?

MM:因为有些病药也治不好。

HH有点不理解:那我们再买一条吧。

MM:可以买,但是,买回来的已经不是它了。

HH(有点理解死的意思了):我还想要它,不想它死。

MM:它病了,可能会好起来,也可能会死。

HH:它死了去哪里?

MM:嗯,一个叫天堂的地方。

HH(表情有点轻松):天堂远吗?

MM:嗯,远。

HH:那它还能回来吗?

MM:嗯,可能休息一段时间,变成别的东西回来。

(HH的表情有点悲伤,嘴角一撇一撇的,似乎更加理解了死的含义。)

HH:妈妈,我想它快点回来,让它坐飞机回来吧。

MM:哦,好,如果它愿意的话。

然后接下来的几分钟,HH自己编了好长一段小鱼来回天堂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的故事。中间数度嘴角一撇一撇,眼睛满含泪水。我只是看着他,听他说,没有做声。

突然,HH闪着眼睛说:“还是不要去天堂了,让它去爷爷家吧。爷爷对它说阿弥陀佛保佑你,它就好了。”爷爷信佛,这个春节教会HH的就是早晚在家里的小祠堂叩拜祈祷。想不到,HH竟然能在此时想到。因为想到这个,HH心情逐渐好起来,开始设计小鱼去爷爷家的行程。

MM:待会小鱼如果一动也不动了,我们就把它捞出来,你跟它说再见,说阿弥陀佛保佑你,它就去爷爷家啦。

HH:好的。小鱼别害怕,去爷爷家吧。爷爷能保护你!

(3)跟四岁的孩子沟通“担心”。

生活小剧场

原本2岁多时很喜欢看舞台剧的HH,因为3岁的时候看了一场电影《彼得兔》被开场的音乐和场景吓到了,之后拒绝看各种演出。在缓解了一年之后,HH表示愿意尝试非电影的舞台剧,但是依然有些犹豫。尽管之前HH答应了一起去听合唱团,临近又打了退堂鼓,主要的担忧就是座池太黑。一晚上都在跟妈妈纠缠“明天不想去”这个话题。

MM:HH你为什么不想去?

HH:怕黑。

MM:你还没去怎么知道那里黑?

HH:上次黑。

MM:上次是看电影,这次看合唱,不一样。

HH:……还是不想去。

循环N遍上述谈话后。

MM:宝贝,今天先不谈这个话题了。

HH:为什么?

MM:反正也不是今晚看,等明天再说好不好?你再考虑一下,先睡觉,明天起来再想。

HH:妈妈,你再陪我谈一会儿,我想谈一会儿。

MM:谈一会儿让你好一些?不那么怕了?

HH:是。

MM:好吧,那你觉得明天怎么安排?

HH:姥姥接园,去肯德基买晚餐,去学校接妈妈,一起打车去,车上吃薯条,到了以后继续吃。(晚上酝酿的时候妈妈的原话)

MM:好的,然后呢?

HH:然后进去看看黑不黑,如果黑就出来等爸爸。

MM:好的,如果不黑呢,或者尽管黑你能接受呢?

HH:呃,那就听一会,如果好听就继续,不好听就出来等爸爸。

MM:好的,我们先去听,如果好听,就继续,如果不好听,你不喜欢,你就出来跟爸爸一起。

HH:呃,如果爸爸没来,需要有个女生,妈妈或者姥姥陪我在外面,爸爸来了,你们回去继续听。

MM:好的。那如果很好听呢?

HH:那就一直听,通过语音放给爸爸听。

MM:好的,你觉得现在好些了吗?能不能睡觉了?

HH:嗯,我觉得好多了,睡吧。

·允许孩子表达他内心的意愿,但这不一定就代表决定,表达本身大于结果。

·可以通过反复的、耐心的探讨减轻孩子的担忧,很重要的是给孩子可以后退的可能性空间,但不一定非得立刻作出后退的选择。

·提供更多积极、可能的假设。孩子的恐惧可能会泛化、夸张,激发出来的负性情绪体验会强化这种恐惧。耐心地陪着孩子一起面对和应对这种情绪,而不是一味地选择回避和放弃,更有意义。

·整个过程要避免强势的、烦躁的、嫌弃的或嘲笑的态度,陪伴着、支持着,给予更多鼓励,让孩子去尝试,同时接纳可退后的状态,这样能给孩子更多安全感,勇敢地迈出那一步。

(4)跟五岁的孩子再谈“死亡”。

生活小剧场

一天,我们一起深度谈了死亡。话题是从变老开启的。

MM对姥姥感慨:我也是接近四十的人啦!

HH(急忙插话):妈妈一点都不老。

MM摸着他的头说:真的吗?但是人都会变老的。

HH:会像老爷爷一样老?然后呢?

MM:然后就会去世,也就是死亡。

HH:死了以后呢?去哪里?

MM:去天上吧,也可以去地下。

HH:想你了怎么办?

MM:爱你的人都会变成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守在你的身边。他们这样陪伴你,你感受到这些自然就感受到了他们。

HH:我呢?我也会死吗?

MM:会的呀,活着的生命都会有死亡的那天。

HH:那我也会变成自然,去找你们?

MM:对的。

HH:你会在天上等我?

MM:会。

HH:我不想做风雨雷电日月星辰,太多了,我分不清你们,咱们约定就做云彩吧。

MM:好呀!

HH:我不想一直做云彩,我找到了你,还想继续做你的宝宝,跟你一起在这里。

MM:可以呀!

HH:怎么样才能再成为你的宝宝?

MM:跟今世一样,你在天上好好挑选,找到妈妈,就告诉天使“我要去这家”就可以啦!

HH:天上怎么选,能看清吗?有屏幕吗?有遥控器吗?

MM:有的,高科技,看得清,不会选错。

HH:那死了以后,怎么上天?

MM:死了以后,通常火化,装在一个小盒子里,然后变成尘,就很容易啦!

HH:我觉得那样太疼了,能不火化吗?

MM:也可以,直接埋在土里也行,有个更大的盒子可以装身体。

HH:那咱们都别火化了,你先进大盒子里,等着我,然后等我也死了,跟你一起,埋入土里,一起变成土壤,然后再一起到天上,再一起告诉天使“要做妈妈的宝宝”。

MM:好的,这个安排不错。

HH:可是,只有妈妈不行,需要爸爸才能有宝宝。

MM:对哦。那怎么办?你觉得换一个还是再选这个?

HH:还是这个吧,这个就挺好。

MM:好的。

HH:那,放身体的大盒子要更大一些,爸爸比较大。

MM:好的。

HH(有点想抹眼泪):妈妈,我觉得这个话题有点难受(伤心),我有点不喜欢这个话题。

MM:嗯,我也有点难受,死亡就是这样,让人有些伤心。但是我们在一起体验这个难受,就没有那么难受了,对吧?

HH:是,如果你抱着我,会更好一点。

(MM抱着HH,HH有点控制不住地流眼泪。)

HH轻声地:约定真的能实现吗?你不会不等我吧?我不会找不到你吧?真的还能再做你的宝宝吗?

MM:会的,宝贝,这一世我们都善待彼此,下一生可能会有缘再续!

如果我们能正视生活中的每一场离别和死亡,那么,孩子就能获得智慧和力量,死就不再是令人恐惧而无法面对的议题,也就逐渐懂得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4JLkhnTo87uQqbiHdZgUa/mxXuVCKBHD4EAofFWhGW3+ZqX7IEzsBjbfoNNzuSS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