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会抱怨,孩子长大了就不爱跟自己说话了,说点什么都不耐烦。这里其实有很多原因,除了代沟,孩子有自己的精神空间、有更强的自主意识等影响因素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父母在跟孩子的沟通中经常是单向的、输出的、说教的,而不是互动的、交流的。这使得孩子在其中难以体验到表达和被倾听的快乐,只是被动地接收父母的指令。所以,我们在亲子沟通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父母唠唠叨叨,孩子在旁边一言不发或充耳不闻。家长感叹孩子越大越不懂事,越不听话,不爱搭理人,却未曾想过在整个亲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只管自说自话,没有给孩子表达的空间,也没有好好听孩子讲话。当孩子有力量去选择、去离开的时候,他当然不会留恋这个并不愉快的谈话对象。
就拿开头的例子来说,CC的爸爸妈妈就是“不会听”的家长。他们很愿意让孩子说话,只是在孩子说话的过程中,他们对信息的理解要么以偏概全,只关注细节不关注整体;要么只听表面信息而忽视了背后的情感反应,让孩子感到自己无法被理解,渐渐失去了倾诉的欲望。而奶奶则是直接不听,不管表妹说什么,她都在讲自己要说的内容,完全没有互动。
如果我标注一下例子中家长出现的问题,可能就更直观了。
CC 14岁,是一个初二学生,某天放学回来,兴冲冲地给正在准备吃饭的大家宣布消息:“我的天哪!我们班今天发生了一件大事!绝对的大事!”
奶奶首先搭腔:“叫唤什么,一个姑娘家,疯疯癫癫,快洗手吃饭!”
>>>无视
CC没有理会,追着爸爸说:“爸爸,爸爸,你听到了吗?”
爸爸饶有兴趣地说:“你们班又怎么了?”
>>>表达关注
CC:“我们班主任今天被XX同学气哭了,没上完课就走了,校长都来了!”
妈妈:“现在的孩子实在太恶劣了,怎么能对老师这样,你还跟着幸灾乐祸,没班主任了你们班要怎么办?!”
>>>不分青红皂白地说教
奶奶:“快洗手吃饭!说了好几遍了!”
>>>典型的只传递,不接收
CC不理会:“如果能换个班主任那该多好啊!”
妈妈:“你这孩子,这么不懂感恩,再怎么说班主任也是为了你们呕心沥血,怎么能这样落井下石呢?做人要懂得感恩,不然以后怎么在社会上混呢?”
>>>上纲上线
CC从最初的兴致勃勃变得有点意兴阑珊,有点不想再表达什么了。
表姐(也就是我)赶紧接话:“你们那个同学是怎么把班主任气哭的呀?”
>>>关切
CC一听,又来劲了,吧啦吧啦吧啦说了一堆。
奶奶:“快洗手吃饭,都凉了!”
>>>没有效果的反复传递
妈妈:“我觉得老师的处理是对的,就算你们不愿意不喜欢,在学校就应该听老师的话,老师都是为了你们好,你们还这样气老师,真不应该!”
>>>说教
CC有点来气:“老师也不是都是对的呀,学生也有尊严也有感受啊!”
>>>反抗
爸爸:“我觉得老师虽然做法有点激进,但是你们这样集体把老师气哭气跑的方式也不对呀!”
>>>急于评价和教育,对背后的情绪关注不够
沟通是传达和接收的双过程,父母在跟孩子对话的时候,不能只在意自己说了什么,还需要学会倾听孩子表达了什么。在古文字中,“听”写为“聽”,这意味着我们在倾听的时候,需要用最强的(王的)耳朵,用十个眼睛(十,横着的目)和用一颗心去听。
那到底怎么做才是“会听”呢?
首先,良好的沟通需要创设安全的谈话氛围。因为讲话是一个自我暴露的过程,随着讲话内容包含的情感性元素越多,这个自我暴露的过程就越充满风险,充满着被否定、被评价、不被理解以及不被关注的风险。所以,为了让沟通能顺畅进行,倾听者的第一要务就是确保提供一个有安全感、支持感的谈话氛围,让讲话者能鼓起勇气去进行这个有风险的活动。安全感的基本要义就是不伤害。这意味着当孩子在表达的时候,家长要尽量用一些非言语的方式去营造安全感,例如,尽可能专注,别同时做其他事情,保持自然的眼神接触,充满兴趣但也要克制自己迫切的心情,允许孩子用自己的节奏和方式表达,保持耐心,不打断孩子,用点头或者简单的“嗯”“然后呢”这种方式做简短的回应,表明自己有在听。如果孩子情绪比较激动,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身体接触安抚情绪,在孩子情绪稳定后鼓励其继续表达。切忌在没有听完前作简单、粗暴的指责和评价。
其次,家长在听的过程中要尽量先放下自己的预设,尤其是先搁置自己急躁的情绪,带着一颗“愿意了解”的心,关切询问发生了什么。要记住,任何时候家长都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如果我们不希望孩子养成“不分青红皂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那我们在解决他们的问题时就得作出表率。家长要明白,在解决问题之前弄清楚问题才是最关键的。所以倾听的时候,要抓住孩子话题中的主要问题,去思考孩子为什么想要跟家长说这些,孩子在意的到底是什么,努力去理解孩子,尝试从孩子的角度和立场去看待发生的事情。这样的表率也很重要,能让孩子明白在沟通中考虑“他人角度”的重要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倾听要素,那就是“共情”。通俗地说共情就是去感受核心问题背后的主要情绪,去理解和接纳这个情绪。心理学关于沟通的研究发现,倾听者在回应的时候学会辨识提供 情感支持 (共情)还是 工具支持 (问题解决的策略建议)非常重要。尽管对方说的是事情、问题、困难,但并不一定需要倾听者提供分析、评判和建议,有些时候,这些信息背后的情绪更值得关注。特别是一些有悲痛和丧失感的负面事件,当事人在第一时间需要的都是情感支持,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做好共情,过早地着眼问题解决,在对方没有要建议的时候就给出自己的意见,反而会影响沟通的进程并对关系产生负面的影响。这个部分的领悟,对亲子关系、伴侣关系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关系都尤为重要。后面讲到沟通中的回应时,我会重点讲这部分。
在上述三个层次的“倾听”下,当事人被很好地关注、理解和共情后,将会更愿意表达,会极大地促动沟通。
所以,刚才那个生活故事的后半段是——
我觉得这么冷下去不太好,尤其严重打击了表妹在家中说话的意愿。在CC低头扒饭的时候,我感叹:“哎,听你这么一说,感觉好像你们班平时对班主任积怨已久啊,趁着这事集中爆发了。”
>>>对话题背后情绪的感知和表达
CC嘿嘿笑了两声,点了点头。
我继续:“你们最不满意班主任什么方面啊?”
>>>关切的了解
CC吧啦吧啦又说了一堆,例如班主任太严格、强势,说话太犀利,不考虑同学感受,最重要的是不公平公正,对学习好的网开一面,对学习差的就态度冷漠,等等。
期间我数次用眼神止住了她妈妈想要插言的举动。
CC眉飞色舞地说了一通。
我继续:“那现在班主任给气哭,跑了,你们班打算怎么办呀?”
>>>关切的询问
CC说:“过去班长或者学委去请一下老师就回来了,这次几个班委一起去都没请回来,后来校长来了,所以不知道后面会怎么办。”
我继续:“你真的觉得趁机换个班主任是最好的选择吗?”
>>>探讨
CC:“也不一定,新来的老师说不定更厉害,而且也不了解我们班,万一来个刚毕业的没经验怎么办。现在的班主任虽然厉害,但是很有经验,讲课还是很好的,如果对我们好一点,大家还是挺喜欢的。”
我继续:“呀,看来你也不是那么讨厌班主任嘛,那你跟她的关系怎么样啊?”
……
谈话大概进行了半个多小时,整个过程大人没有急于说教和过度评价,因此CC觉得谈话的氛围很轻松很安全,说了很多学校的事情。父母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其实孩子对学校发生的很多事,都有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其思维虽然有年轻人固有的单纯、极端、不确定,但并没有上升到价值观如何的程度。而且因为共同探讨,CC也开始好奇我们大人对这种问题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这个时候点到即止的引导和教育才可能会奏效。
在上个例子中,大家会发现,仅仅倾听还不够,为了促进当事人更好地表达,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所发生的事情,为后面的教育和引导做铺垫,倾听者在沟通的过程中进行及时和有效的反馈也非常重要。前面我们说了,家庭中常常产生无效沟通的一个原因就是家长或者某个家庭成员只顾单方面表达,没有互动和反馈。沟通是单向的,不是闭环的,也就无法促进双方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