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早上,家长来到孩子的房间发现孩子还没起床,忍不住说:“都几点了,你怎么还在睡,还不起?”孩子不说话,也没有任何起床的动作。
这时家长可能心情开始变坏,语气加重,继续说:“我的话你听不到是吧,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懒!”睡梦中的孩子可能对加重的语气没有反应,翻个身继续睡。
家长的坏情绪可能会升级,提高嗓门继续吼:“起个床都那么费劲,你还能干什么!晚上不睡,早上不起!臭毛病不知道谁惯的(跟谁学的)!”孩子可能还是无动于衷,但最后一句有可能点燃家庭里其他成员的情绪爆点。
接下来,更有力量的家长可能就会上手了,拉窗帘、掀被子,气急败坏地摇醒还在睡觉的孩子……有些家长可能因此恨铁不成钢,撂狠话:“你爱睡不睡,起晚了饿着就是!不管你了!”
这个时候孩子会是什么感觉呢?他是捕捉到了家长话中“快点起床吧,晚点就没饭吃啦”的意思?还是他会觉得“父母真能唠叨啊!真烦人”?我觉得后者可能性更大吧。
其实家长最初就是在询问孩子为什么还不起床。但是从家长内心深处的心理期待来说,是希望孩子赶紧起来。然后,出现的沟通错位就是,家长用这样的方式催促了好几遍,可是孩子依然还在赖床,于是家长的情绪就上来了。这个情绪里可能有好几层意思。
·我的话你听不到是吧——权威被挑战后的愤怒。
·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懒——对孩子的行为不满。如果刚好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也有类似症状,那么这个不满的情绪会叠加。
·起个床都那么费劲,你还能干什么——对孩子行为失望感的扩大化。
·你爱睡不睡,起晚了饿着就是!不管你了!——对自己管教无效的无力感。
……
情绪上来之后的沟通有个特点,就是会跟着情绪走,而不是跟着思维走。说话的人经常出现本来在说A,情绪上来之后开始说B、C、D这种错位。而对方因为BCD都跟自己当下的行为无关,更加不想听,结果就导致了沟通问题加剧。家长情绪失控,鸟枪大炮一起上,孩子只觉得他们无理取闹,不能就事论事,因而选择拒绝沟通。生活中很多“谈不下去”的时刻也多源于此。
所以,家长们需要学着用清晰的表达指令与孩子沟通:“现在已经10点了(给出一个客观的指标),该起床了(明确孩子的行为)!”
这种方法对学前阶段和小学低年级阶段的孩子来说,效果尤其明显。因为他们正处在规则形成阶段,对语言信息量的接收有限。如果指令里包含太多信息或情绪性太明显,孩子就会本能地产生抗拒,出现“充耳不闻”的情况。当我们修正了对孩子的指令内容,一次只给1~2个信息点,清晰、明确、不带情绪性地指责或抱怨等的时候,沟通效果就会大大提升。
除了清晰明确地传达信息以外,家长还需要学会用非攻击性的方式设立限制。著名心理学家胡科特有句教养的名言:“不含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拒绝。”直白一点的解释就是:家长对孩子表达爱意的时候要纯粹,不是为了某种交易,也不是为了什么功利的目的。同样,在拒绝孩子的时候也要磊落,拒绝是在明确规则和限定,不是一种惩罚,也不是为了让孩子痛苦而故意为之。家长表达爱意的时候不扭捏不功利,表达拒绝的时候不纠缠不摇摆,才能让孩子理解表达的内容和含义,明确自己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事情。关于限定(界限)这部分内容我们在第四章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