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我从事心理学的专业学习接近二十年,从事心理咨询与治疗临床工作十多年,讲授家庭心理与儿童教育相关的课程也有十年左右。感谢我的学员、学生和来访者们,他们当中很多人比我年长、优秀,在其他领域有着非凡的成就,他们信任我的专业能力,喜欢我的培训课程,欣赏我面对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所以才有了这本书的策划、构思和写作。此书虽然定位于家庭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层面,但是我更愿意将其看作我和家长们的对话与探索。

我研究了许多家庭教育类书籍。我发现它们一部分是以年龄为主线来讲述不同年龄段家庭教育的重点,例如0~3岁、幼儿、小学儿童、青少年等;另一部分是以问题为主线,围绕着诸如“厌学问题”“网瘾问题”“非暴力沟通问题”等来进行家庭教育的讨论。我相信既有的书籍从多个方面能为很多家庭和家长带来有意义的指导。

那我的这本书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我想从一个更加本源、立体、动态的角度来谈一谈我理解的家庭教育、家庭关系,还有父母与孩子这些事。

在我看来家庭教育是一件很立体、很动态的事情。它的立体表现在每个人都有其个性化的部分,没有哪个孩子会完全按照已定的发展阶段来发展;它的动态表现在同样一种方法会因为孩子的不同、家长的不同、操作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比如,你会发现有些家长学了很多很多,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可在解决孩子的行为问题上效果却并不好,甚至完全没有用。而有的家长,好像从没学习过任何理论和技术,他的孩子成长似乎非常顺利,没有让人头痛的或者明显的发展问题。

随着这么多年临床工作的实践和思考,以及不断加深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慢慢地我发现, 在家庭教育中有些东西是超越了年龄、家庭背景、父母受教育水平和理论流派的。这些东西是每个父母都需要去面对和修炼的部分,是每个成人都需要去不断提升的方面。甚至,这些东西也超越了角色,即便你当下不是为人父母,只要你是处在关系中的一个人,你都会需要它们。 只是这些内容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加重要而已。

换句话说,我想要在这本书中写家庭教育过程里的“元能力”,即成为父母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如果你准备成为父母,那你就需要开始着重提升自己这几个方面的能力。如果你已经成为父母,已经有了小宝宝,或者你是一个儿童、青少年的父母,这几个方面能力的提升会帮你化解很多的教育难题。

我相信是存在这样的元能力的,我希望我能写出来,并通过我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我所了解的故事让它更详尽,更有说服力。

那么,有哪些“元能力”呢?

第一是沟通能力。 在面对家庭教育的时候,最基本的能力就是沟通。在沟通这个部分,我会讲沟通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和孩子沟通,作为家长,在跟孩子沟通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同时我会添加很多案例来讲解,比如,跟小孩怎么沟通?跟青少年怎么沟通?跟特殊情况的孩子(比如多动症的孩子)要怎么沟通?不同的家长在看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需要的部分。

第二是情绪能力。 情绪能力包含了每个人对自身情绪的了解和认识、对别人情绪的了解和认识,以及情绪的稳定性,即情绪控制的问题。很多人对情绪的认识有误解,常常认为自己应该修炼到喜怒不形于色是最好的,但其实不是。我们需要保有丰富的情绪感受力,同时能够保持情绪的稳定性。

第三是容纳能力。 正如孕育生命需要子宫,养育孩子也需要一对能容纳孩子各方面的父母。拥有较好的容纳能力的父母意味着能接纳孩子的本性,对养育过程中的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能容忍未知的和不确定的事件,并努力理解和消化来自自己、孩子以及双方关系中的种种反应。

第四是界限能力。 拥有边界意识在所有关系体验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好的界限既是一种保护,同时也让我们体验到了爱与自由。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家长需要调整自己的边界,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从而为孩子的自我发展和外部发展留有空间。

第五是觉察能力。 一个好的家长一定是有敏锐直觉并善于思考的,因为直觉是一种本能,而思考则能够帮助人们创造新的解决方案。家庭教育中的反思和领悟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家长的高度和胸怀。不断学习和反思才有可能引导家长成为自己孩子最好的教育专家。

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通过学习一些技术来管理和应对孩子,所以类似“育儿一百招”“怎样对付熊孩子”这些话题很受欢迎,我知道这是家长们特别需要的。虽然我也认可技术方法在解决问题上的重要性,但我认为方法一定要为理念服务才行。

从我接触的家庭案例来看,我觉得这个时代的家长缺少的不是具体的理论和方法,而是缺少自己对家庭教育中一些本质问题的思考。 有些家庭教育中困境问题的解决,不是依赖技术方法,而是需要家长突破自身人格层面的局限,从自身成长的角度带动问题的解决。

鉴于此,本书的核心是“针对常见的家庭教育困扰,从心理发展的视角给予分析和探讨,理解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本质,帮助父母看到自身成长的空间,从家庭关系的视角提供综合的问题解决途径”。

我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家长们通过对“元能力”的学习和自我成长,促进家长们的自我反思和建构能力的提升,让家长们有机会看见真实的孩子,同时,也能看见真实的自己,成为新时代有思辨能力的 “成长型” (非学习型)父母。

生命就是一场修行,生、老、病、死、怨憎会、求不得、爱别离、五蕴盛……养育的过程也是一个生命场,会遇到各种难题。如果做好了准备,愿意去面对这样的生命场,拥抱这个过程中的各种可能性,不因畏惧而止步不前,不因未知而惶恐不安,相信自己、家人和孩子的潜能,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愿意突破舒适区,那么你就能胜任这个过程,最终体验到愉悦和成就感。

关于本书其他几个重要问题的回应。

问:为什么把这本书的主题界定为家庭教育,而不是育儿或者亲子教育?

我觉得家庭教育是比育儿、亲子视角更大的一个概念。育儿偏重于儿童早期,指的是父母对年幼儿童(包含新生儿、婴儿、幼儿、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照顾、抚育,虽然这个阶段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很难用育儿这个概念来谈论小学高年级及初中以上孩子的教育问题。

当我们在谈论“家庭教育”这个概念时,意味着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应当与家庭生命周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命周期”是将生命视为一种随个体或组织的发展,社会关系或角色不断转换、循环的过程和阶段。

在家庭研究领域,家庭生命周期是指一系列根据家庭结构与规模变化划分的为人父母的不同阶段。通常的划分标准为:年轻人离开家庭(单身阶段)、结婚组成新家庭(新婚阶段)、孩子降临(满巢阶段1)、拥有少年的家庭(满巢阶段2)、孩子离家独立生活(空巢阶段)、步入晚年(退休阶段、鳏寡阶段)。

从家庭生命周期这个概念来看家庭教育,意味着将教育与发展联系起来,从更加动态的视角去反思个体和关系的变化,契合当下毕生发展观的基本思想;意味着我们从独立的那一天就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以成人的姿态去寻找伴侣、去创立家庭、去成为家长、去抚育子女成长”。

毕生发展观将个体发展的内涵延伸到生命全程,即我们相信个体在生命的各个阶段都存在着变化的可能性。一个家庭也如个体一样,在家庭生长的每个阶段,家长、家庭中的主要角色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都是动态变化、不断成长的。所以我觉得家庭教育比育儿更丰富,更有内涵。

其次,家庭教育中还包含着“家庭全纳”的概念。当我们谈家庭教育的时候,我不希望大家想到的只是妈妈教育或者爸爸教育,我在本书中将更多地用到“家长”这个词。家长包含了参与家庭活动过程的所有角色——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希望大家能从“教育孩子是妈妈的事情”这个刻板印象里面脱离出来。教育其实应该是家庭成员都参与的一件事。

这就意味着,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的时候,必须兼顾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家庭教育并不是一件孤立于其他家庭成员以外的存在,不能说“我在教育孩子呢,其他人别管”。我认为孩子是在一个环境当中成长起来的。这个环境里除了亲子关系以外,还包含很多其他变量,如成人之间的关系、家庭氛围等。

目前,广义上的家庭教育,指具有增进家人关系与家庭功能的各种教育活动,其范围包括:亲职教育、子职教育、两性教育、婚姻教育、伦理教育、家庭资源与管理教育和其他家庭教育事项。

问:从临床心理咨询师的视角来看待家庭教育,会有什么独特之处吗?

因为我是心理学学科背景出身,心理咨询的临床经验比较丰富,我觉得从教育的视角和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家庭教育是有些不同的,尤其是心理咨询师的视角。

首先,心理咨询师的视角更偏向微观,更个体化,更强调每个个体的不同或者特殊性。而教育学者的视角会更宏观,研究的更多的是普遍性、规律性、哲理性的部分。

其次,从咨询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或针对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来谈教育问题的时候,我们更多地会考虑到双主体。我觉得教育孩子是一个双向相互建构的过程。一个好的家长,不仅能够对自己的小孩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也能接受孩子对他的教育,即双主体教育。

过去我们认为,孩子是需要我们去训化、去教导、去塑造的教育对象。比如,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比喻:孩子是一张白纸,孩子未来图画的美丽或丑陋是父母描绘的结果。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是单向的,只是父母面向孩子的过程。但现在我们更多地认为孩子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他是一个有别于大人的、独立的个体。他拥有自己的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思考的角度。

家长必须看到孩子是教育活动中一个主要的变量,影响着各个环节。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他有无限的可能性和属于自己的内在使命。

再次,心理学是教育的客观理论基础,教育要尊重孩子心理发展的现实。因为无视孩子心理发展阶段来教育孩子是很难的,也是不科学的。

皮亚杰的理论告诉我们,在2到4岁的孩子身上很难使用符号来开展教育活动。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处在具象思维发展阶段,甚至是前运算阶段,他们无法理解符号。心理学史上很多经典实验都说明了,脱离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去培养他,去谈教育,得到的只能是一个空中楼阁而已。这里也体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科关系。

所以在我的这本书里,一方面体现了我多年心理学理论学习、临床实践经验所带给我的对心灵、儿童、教育的思考,另一方面也会有很多供家长参考的可操作性的实战策略和方法。

问:你怎么看待儿童?

意大利的哲学家和心理学家耶罗·费鲁奇曾经写过一本非常棒的书,叫《儿童是个哲学家》,书中的很多观点让我很有共鸣。

首先,我觉得儿童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儿童和成人是不一样的。所以当你拿着成人的标准去衡量他的时候,你必然会受挫。只有你看见了儿童独有的个性,看见了他作为一个生命体独特的需求,这个儿童才能充满昂扬的生命力。

当下我们的社会中充斥着很多“小神童”,他们像成人一样精于各种舞台表现;我们也会看到有些小孩眼神中没有灵气,很小的孩子就已经老态尽显了,一点童真都没有;甚至有些孩子会让我们感觉到像是复制出来的一样……这些问题都与我们不够尊重孩子,看不见孩子的独特性有关。

任何一个生命都会因为你看不见他而变得很沮丧、难过,随之他必然会想办法寻找自己存在的价值。他可能会对你进行反抗,用尽全力去做一些大人不允许的事情,最终的目的却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价值,让你能看见他。这个过程中,因为你看不见他而带给他的那种沮丧,也会让他很愤怒。如果能够被看到,就能增加很多改变的可能性(机会、契机)。但如果你看不见,或者是说你对他愤怒的这个部分非常排斥和打压,那就很有可能会让一个孩子走向萎缩(生命力的萎缩)。

我想强调的一点是,当父母以普适性的规律来要求自己孩子的时候,其实也是某种程度的“看不见”。例如,有些家长看到自己两岁半的孩子还不如别人家一岁半的孩子说话好,就认为自己的孩子有问题,因而非常焦虑。虽然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说,两岁半的确开始进入语言的飞速发展期,但是每个孩子的发展是有着自己的节奏的,而且有着自己的水平和优势。

过于依赖发展阶段的一般性规律去评价和比较孩子,很容易让家长活在“别人家孩子”的焦虑中而看不到眼前真实的个体,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其次,我觉得每一个来到人间的儿童都是指引父母成长的天使。临床中很多案例都说明了这一点。有些家长自身很优秀,可是却养育了一个跟他截然相反的孩子(比如学习很差)。这样的亲子关系非常有挑战,但是假如这个家长能放下自己,跟随孩子的指引去看到自己需要调整和改变的方面,他们的个人成长和亲子关系都将迎来非常不同的体验。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孩子是来度化家长的。孩子有时候会放大家长们身上的不足,让家长有机会更深刻地看清自己真实的一面。比如,你觉得自己是个挺有耐心的人,可孩子会在某些情况下让你看到你没有自己以为的那么有耐心。那这个时刻就是帮你看见自己的时刻。这个过程可能不是那么的痛快,甚至还有些痛苦。

很多家长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愿望倾注在孩子身上,也会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触碰了自己的羞耻心而情绪躁动。好多家长最不能忍受的一点就是孩子的一些行为让自己有羞耻感,比如说在大庭广众之下哭闹打滚,很多孩子因此要挟家长并成功满足了自己的愿望。

如果家长不能把孩子当成是另外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而是把孩子看作自己的一部分,和孩子高度绑定,家长就会被孩子控制。当家长被孩子控制的时候,孩子呈现出来的不良行为就被等同为家长自身,其负面情绪以及相关的负面自我评价会被深度唤醒,家长就会选择用最快速满足孩子的方式来逃离这部分羞耻感,而这种解决问题的做法又恰恰强化了孩子通过哭闹获得满足的行为。

养育其实也是一场修行。作为父母,如果我们做好了准备去面对这样的生命场,拥抱这一路的真实,虔诚地面对各种困苦,相信生命的力量和潜能,那么这段旅程就会丰富而有趣。否则,这个过程可能让人倍感艰辛,同时又非常失落和沮丧。

最后,我觉得每个孩子来到世上,都有自己的使命。中国俗语说“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特别有道理。仔细玩味这句话所传递的朴实道理,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家长的育儿焦虑。

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个事实:孩子的命运不是由家长来操控的。说白了,孩子只是借由你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家长的责任和使命是在孩子还没成人之前,给他更多庇佑和照料,帮助他更好地存活下来。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还能更大程度地尊重他,创造一个安全且自由生长的环境就更好了。这里所说的“自由”并不是没有边界的随心所欲,而是在限定和规则内对生命原本样子的尊重和接纳。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只需要做到“不干涉”就已经很好了。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再稍稍有些促进(此促进不是家长们所认为的报兴趣班或过早地让孩子学习一些东西),我觉得真正的促进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的人文主义——无条件的关注和接纳、理解和支持。也是英国心理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 [1] 所讲的“足够好的妈妈”的概念。足够好的妈妈,意味着你对孩子的需要能及时回应但又能留出发展空间。只有在爱、尊重、接纳的环境下,个体的生命潜能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正如世界知名细胞生物学家布鲁斯·H·利普顿在他的著作《信念的力量》一书中说到的那样:对人类的婴儿和成人,最好的生长促进剂是爱。

2019年9月我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来到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院访学一年,师从美国心理临床领域“功能分析治疗”(Functional Analytic Psychotherapy,简称FAP)创始人罗伯特·科伦伯格(Robert J.Kohlenberg)及其夫人梅维斯·蔡(Mavis Tsai),后者在FAP的基础上开创了ACL模式(Awareness,Courage and Love),旨在通过简单的指导语和练习活动促进个体提升亲密关系构建的能力,增进生活幸福感和推动社会和谐。

本书正是在两位学者的殷切关怀之下完成的,他们关于生命、心灵、关系以及存在等很多方面的思考和观点给了我非常多的启发,我在与他们学术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极大的滋养和成长。2020年春夏,我在美国经历了新冠肺炎在全球的肆虐、对生命的涂炭、对关系的冲击、对社会的影响。我们每一天所经历的事情都在对我们的生命进行重塑,而我们在岁月里种下的果,自己尝下,便是远方。

家庭教育是身为家长的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议题,它很重要,但它也不是唯一。当家长能正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又能将自己的其他角色与家长这个角色区分和整合,将家庭教育与家庭关系、家庭发展、家庭社会等所处环境联系起来,从生态系统等角度加以考量,认清自己的特点和长短板,善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我相信每个家长都有机会成为陪伴孩子成长的最好的伙伴。


[1] 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W.Winnicott.1896-1971),英国儿童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对客体关系理论有一定贡献。 YyaO51W21loGb/d86ITN7TH/vU1bE9VDG9+LNx02AeoagKbtuzGgQgxQtBYjy9p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