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班会对班主任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功用。主题班会不仅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引领、实现班级德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彰显班主任教育智慧和个性化教育主张的有效载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上好主题班会课也是班主任的关键能力——主题班会是班主任自己的“课”。
我们在评价学科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育能力时,多采用听课的形式——听一节语文课或者数学课,我们大致可以了解一个语文或数学老师的教学能力,如果我们也想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一个班主任的教育能力和教育艺术,评判班主任的教育素养,观摩一节主题班会课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评判形式。尽管一节课所传递的信息有限,但是,我们在一节主题班会上,还是可以看出一个班主任基本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对学生主体性的理解和学生发展任务的把握,以及班主任在主题班会实施过程中主导作用的发挥状况和处理教育细节中所彰显出的教育机智。
尽管主题班会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在班主任的专业能力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然而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开好主题班会,充分发挥主题班会的育人功能却并不是一个轻松、容易的事情。在班级管理实践中,不乏形式主义意味十足的、走过场式的主题班会,以及忽视学生主体性发挥、教师强制灌输的生硬的主题教育活动。这些问题昭示出主题班会没有得到班主任足够的重视,没有像对待语文课和数学课那样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的设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很多班主任对主题班会的设计理念和组织实施的过程缺乏基本的常识。因此,强化主题班会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加强班主任对主题班会的专题研究,通过实践历练和案例研究提升班主任关于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理念,不断创新主题班会的实施策略,对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和班主任队伍建设都具有现实意义。
另外,实践中也发现,在主题班会的实施过程中存在学校课程管理上的突出问题。如主题班会没有时间上的保证,常常被其他教学活动所挤占。这一方面反映出学校对德育和主题班会的重视不足,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主题班会在设计实施上的确存在形式单一、活动过程呆板的问题,无法与学校其他教学活动和家校协同活动进行有机整合。因此,主题班会在设计与实施上需要进一步开阔思路,打破单一设计和常态模式,采取整合设计和微型化设计的新思路,充分提升教育实效性。
毋庸置疑,创新是艰难的!主题班会设计与实施的创新阻力一方面是由于班主任自身的能力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学校重视不足和活动时间的掣肘。因此,创新主题班会的模式,对主题班会进行系列化的设计,与班主任的带班目标进行有机整合,设计和开发主题教育的班本课程,无疑是新形势下班主任校本研究的重要课题。
有人说“班主任是戴着镣铐跳舞的人”,这种带有几分戏谑的说法也不无道理,班主任的确很难找到一个尽善尽美、可以不受教育条件限制和外界纷扰、尽情挥洒自己教育智慧和个性的“舞台”,总是有各种不尽如人意的缺憾伴随班主任左右。主题班会的设计实施与专题研究更是如此,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可能无法在短时间内摆脱“戴着镣铐跳舞”的处境。但是,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有创新的意愿和决心,有努力探寻的精神和坚持,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找到更具创新特质的实践路径,因校制宜、因班制宜地开展主题教育的创新探索,成为出色的带着“镣铐”的教育“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