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仪式感·形式主义·高端会议

仪式感,是这几年教育界的高频词。

小学新生入学,举行“开笔破蒙”仪式:着汉服、点朱砂、拜孔子、诵《论语》、写“人”字、送寄语等。

有人对这样的仪式感,不以为然,认为是作秀。

也有人认为开笔礼的重要意义,在于找回被大众逐渐忽视的仪式感。整齐的队伍、规范的程序,让仪式教育润物无声,引发人的情感共鸣。

个人比较认同第二种说法。读书,是神圣而庄严的事,必须有神圣而庄严的仪式。在精心设计的仪式中,尊敬师长、继承传统、开启智慧等美好寓意和期许得以强化、暗示,利于将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开笔破蒙”,是心灵洗礼和启智开蒙,是学生入学教育极其重要的第一课。这秀,值得作!

中华礼仪之邦,仪式自古就有。

开笔礼、成人礼、拜师仪式、结婚仪式等,都很常见。这些仪式中包含和传递着上进、责任、孝敬、守信等美好的价值观。仪式感就是借助美的形式,使内隐的规则与价值外化,让规则和价值产生持久影响力。

仪式感的邻居是墨守成规。

一成不变的程式、一成不变的内容,让仪式感变得味同嚼蜡。开学典礼、结业典礼,年年岁岁花相似,学生逐渐产生了一种应付感和厌倦感。这样的仪式,失去了它的应有价值。

当仪式成为了鸡肋,仪式感就成了形式主义。仪式,应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特点,保留精华,适度创造,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仪式的教育功能最大化。

同样是国旗下讲话,刻板的仪式感让国旗下讲话成了灌输大道理的地方,但是有创意的校长,却可以让国旗下讲话推陈出新。

请消防队员、清洁工,讲爱岗乐岗的故事;请战胜自我的学生,分享化茧成蝶的喜悦;请最有创造力的学生,分享创造发明的故事;请最有凝聚力的团队,展示他们合作的成果……这些都是有创意的升旗仪式。

在微信中,我了解到金华宾虹小学2018春季开学第一天,开展了一场以“围住温暖·书写心愿·放飞心球”为主题的活动,用幸福暖心的形式欢迎教职工回校,共同开启幸福教育奋斗之旅,就显得那样富于创意和人情味,让人印象深刻。

其实,仪式感最重要的作用是让师生在精彩仪式中,体验仪式美好,受到情感熏陶。

好的仪式感,要在保持基本程序的前提下,旧瓶装新酒,不断注入时代的活力,让仪式的老酒越酿越香、芬芳四溢。叔本华曾指出:“世界当然不是指理论上可以认识到的世界,而是在生命的进程中可以体验到的世界。”仪式感的核心价值,就是让人体验世界和生命秩序的美好。

仪式感,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随处可见。参加高端培训班,启动时举行开班典礼,结束了搞个结业典礼;参加名师工作室,启动时举行开班典礼,结束了搞个结业典礼……

开幕式的流程大抵是:主持人开场——欢迎到场嘉宾——班主任宣布纪律——学员代表讲话——导师代表讲话——嘉宾讲话——结束。结业典礼的流程大抵是:主持人开场——欢迎到场嘉宾—(有时候会安排个回顾片或者诗朗诵)—学员代表谈收获——导师回顾与感谢——嘉宾讲话——结束。

参与这个项目,一定是意义非凡的;开幕的日子,一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嘉宾的讲话,一定是非常重要的;收获,一定是巨大的;成果,一定是丰硕的;不足,一定是春秋笔法的;展望,一定是豪情满怀的……

对这样的仪式,我常常觉得有些无奈。尤其是那些请七八个嘉宾的开幕式,一个一个轮着讲过去,不同的嘉宾站在不同的角度谈些不同的观点,提些不同的希望。

可是这些讲话,真的很重要吗?无非是:项目很重要,我们很重视,机会很难得,你们要珍惜;无非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当然,也不排除精彩的嘉宾发言,常常画龙点睛、醍醐灌顶。

我常常在想,我们的开幕式或者结业典礼,可否做一些改造?可否少一些八股式的总结、发言,多一些学员参与式、回顾式的互动?可否少一些一成不变的程序,多一些出人意料的创意?可否少一些正确的废话,多一些走心的寄语?走笔至此,不由得想起曾经参加过的某次活动。四天的活动结束了,主办方举行一个简短的闭幕式。

闭幕式开始,全场关灯。

主持人播放研修回顾片——片子做得非常走心:白发老者专心致志学习的瞬间,体育教师参与语文研修的场景,母亲带着孩子坚持学习的画面,让在场的每一个老师肃然动容……

不少学员,眼含热泪。接下来,导师发言。导师没有按套路总结这次活动,而是作了精心准备的12分钟演讲《什么都不是问题》:鲜活的案例、精彩的视频、激情的话语。现场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然后是学员话别。白发老者说,我已经退休多年,但这样的培训,我终生难忘,回去,我还可以再干十年……再过一年就退休的奶奶级老师说,其实我完全可以不用出来学习,可是我老了,我的学生还小……教体育的老师说,我虽然是个体育老师,但我不远千里来研修,就是因为我爱阅读,因为爱,所以爱……

这一幕幕,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走心的仪式感和刻板的形式主义,其本质区别,是人。

目中有人,就会一切以人的需求出发,设计以人为本的仪式;目中无人,就会一切因袭原有的套路,设计一成不变的仪式。很多时候,并非设计者缺乏智慧,关键是眼睛看向哪里。

眼睛看向嘉宾,就会时时刻刻凸显嘉宾的地位,一切把嘉宾摆在核心,设计凸显嘉宾作用的开幕式和闭幕式;眼睛看向群众,就会时时刻刻顾及群众的感受,一切把群众摆在核心,设计让群众积极参与且终生难忘的仪式。事实上,很多学校、单位的一些开幕式、闭幕式,都很有创意,也很走心。这都因为,目中有人。

还有一种比形式主义更可怕的,是走过场主义。

参加过不少结对仪式,大部分是雷同的。先是主持人宣布谁和谁结对,哪所学校和哪所学校结对;然后,在本子上庄重签字;最后,咔嚓咔嚓,拍照留念;哦,最后的最后,一定有一篇有分量的报道,某地(人)和某地(人)结成共同体,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一页掀开之后,怎么办?凉拌!

这是典型的走过场主义。这种走过场主义,要的,就是一个宣传报道;要的,就是一个辉煌的仪式。至于结对之后,是否真的在做事,不得而知。这样的走过场主义,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这种“只有仪式,没有后续”的所谓仪式感,是一种典型的掩耳盗铃。但恰恰不少人热衷于这样的掩耳盗铃:启动了,报道了,总结了,结束了。然后,没有然后了。这样的掩耳盗铃,其实并不是个例。其背后,是浮躁心态在作怪。

比走过场主义更可怕的,是大搞,搞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各地喜欢开始搞各种各样的国际化会议,中美啊、中芬啊、中英啊……

规模越来越大,会场越来越豪华,嘉宾层次越来越高,费用当然也越来越高。请几个外国嘉宾,找一个同传翻译,于是国际化会议,隆重开幕!开幕式,必定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出席的官员,必定是级别越来越高的;参与报道的阵容,必定是空前但绝不会绝后的。这样的国际会议,话题常常大得无边无际,同传翻译也常常磕磕绊绊。会议结束,最后留在脑子里的,往往是闪光灯咔嚓咔嚓,人头晃啊晃。

我不知道这样的国际会议,解决了什么实质性的教育问题;我不知道有关单位,从国际友人那里获得什么样的真正启迪。恕我愚钝,每次参与这样的活动,几乎没有学到什么。其实,真正让我有收获的,常常是几个人、几十个人的小型而深入的研讨。可惜这样的会议,不成规模,难成气候,不能在历史上书写辉煌一笔。所以这样的会议,也只能自生自灭了。

常常在想,倘若各地把召开国际会议的经费省下来,支援几所希望小学,也许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进程,会比现在乐观许多。呵呵,我又在杞人忧天了!

从仪式感开始说起,扯到形式主义,又扯到高端国际会议。

扯远了,扯远了。就此,打住。 Z2wYqv19XaBtAVqyJwARVuBFX0dqmq2n9Ur8sZ5SvSIu/QIdre8HSBq2fx4OxeU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