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教育学生不能仅靠“告诉”

开学有一个月了,发现所有的师生都很尽力,整个校园呈现出一派活力,好像天上的霞光,早晚都是红火的样子。

但是,在一片形势大好、高效能运转的校园里,如果你把心绪放平,带着发现问题的勇气走进课堂,走近每一个人,浸入真实的教育教学现场与生活当中,又会体验到一些别样的惊喜,更会发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场景、故事。这让我既欣喜不已,又时常陷入焦急与无奈之中。

学校有一些新来的教师,有的自悟素养较好,自我提升较快,一两年很快就上手了,无论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不亚于有多年经验的教师。看到他们飞速成长的身影与忙忙碌碌的效果,我预见了未来教育的希望。

但是,校园就像一方池塘,里面的水草不可能是一样的,其生长的状况更不是统一的,它们各有其存在的道理。这就构成了一幅多样的令人向往的水域,吸引着水里的鱼儿、陆地上的虫儿、天上的鸟儿汇聚在这一包容的空间,大家一起享受着无与伦比的自然生态之美。

总有成长慢的教师,这不仅仅是指部分新教师,一些从教多年的教师,也表现出了慢的节奏。我承认这是教育生态良性循环的必然结果,但是我总是有一种幻想,希望这些慢节奏的教师尽量成长得快一点,这不仅仅是自己生命成长的需要,更是学生们的成长需要啊!孩子们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多么的幸运,这关乎他们一生的命运啊!有时候,我会萌发这样一种看似偏激的观念:教师的言行举止真的是为了他人、成就他人,用自己的德、行、言去点燃、唤醒、激励、影响他人。我认为这是一名教师终身的使命,应该用一辈子的心灵与精力去修炼。因此,我们有责任去不断地学习、实践、反思、突破。我渴望早日见到这些慢的教师破茧成蝶的那一天。

每天,我遇到这些教师,总是提醒他们:最近与学生关系怎样?在一些具体事上要严格一点啊,多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啊……他们都点头应允,并说些感谢的话,我不知是否真的起作用。

有一名凡事都喜欢着急说的年轻教师,不管大事还是小事,只要学生出现了她感觉不符合规定的问题,她就马上提出来,让学生马上纠正,但是效果并不好。我多次提醒她:少说多做,把指令一次性说明白,与学生一起做好规则,你们一起执行,执行要讲究诚信,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要随意让学生去做,说要怎么做必须坚持做下去。

这段时间,我欣喜地发现,她不怎么说话了,总是与学生们在一起,期待着学生们的良好表现,我认为她成功了。一次,我看到她在班级教室后门外边,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我走过去问怎么了,她说上课老师因为在讲台上用投影仪讲解,没有发现后面还有一个同学不听课在玩手机呢。我知道她可能正在思考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第二天,我在去食堂吃饭的路上遇到她,问她怎么处理的。她告诉我:下班后我找了学生,首先问他是不是没听课玩手机了,他承认了。我接着告诉他,给他一次机会,进校园不要带手机,确实需要,进入教学楼时交给我保管。学生同意了。第三步是与家长进行沟通,征得了家长的支持。并且,这位年轻教师还把与学生互动的过程记录了下来。这位年轻教师瞬间变成了教育高手。其实教育不只是追求最后的结局,关键是人与人之间互动交往的过程,过程做得适合了,结果自然会变得好起来。不要怕慢,不要担心他人不理解,只要互相信任、尊重,进行心灵的碰撞,美好的未来、有效的教育就会发酵,就会到来。

走进另一个班级,我开玩笑地问了句:咱们班谁最调皮啊?该班班主任立即说某某。当然,这位班主任又加了一句:最近表现进步了。但是我却认为这样不妥,此时班主任应该说:我们班每位同学都表现不错,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班主任与学生是最亲密的,交往互动得最多,心里应该常怀保护学生、保守学生秘密的意识。比如学生真的犯错误了,甚至是被学校通报批评了,当学生回班时,作为班主任也不应该变本加厉地批评指责自己的学生。应该这样说:我是你的班主任,知道你被学校批评心里不高兴,我理解你,但是你要想想自己为什么被批评了,好好改正,争取今后不再重犯就好,我永远支持你。这样,学生赢得了班主任的谅解,也避免了同学对他的歧视,我相信他会慢慢有所改变的。

下午第一节课刚上课时,我发现一位年轻教师正在维持班级秩序,但是却出现了混乱局面。教师维持了这一边的问题,那一边又起了波澜,急得教师不得了。我暗示教师先上课。我坐在了教室的后边,协助这位年轻教师上课。教学终于顺利进行起来,但是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位新教师基本上是在实施“告诉”式教学,伴随着课件的翻页,教学程序按预设的顺序推进着,教师讲解清楚,但有些学生是否能跟上教师的进度却很难显现出来。有多少学生正在深度参与学习?有多少学生达标了?这位教师没有设置评估活动、准则与标准。此时,教师让大家收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前没有给学生明确问题与任务。看完视频,教师就主动把结论告诉了同学们,并强调以后注意,不要出错。一切都是在“告诉”,一切都是教师在讲授,学生被剥夺了学习、参与、思考、做事的机会,都在被动地接受。据我观察,有些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学习活动,有些是在虚假学习,有些根本没有理解。这是一节极度糟糕的课。

我建议该教师根据视频提出一个问题,看同学们是否掌握了。该教师现场出示了一个问题,问谁会回答,多数学生举手了,教师却找了一个不举手的回答,结果学生没有回答出来。场面再次陷入僵局。我灵机一动,把举手最高的那位同学叫起来,请他帮帮这位同学,这位同学回答对了。顺势我又叫起最后边一位坐姿不端正,看起来好像不学习的同学,请他也回答一下,他竟然也回答对了。我立即请同学们为他鼓掌,看他满意的样子,好像好久没这样了。此时我没忘记那位还站着没有回答正确问题的孩子,我亲切地问他:“你会了吗?请再回答一遍。”他说话的声音很小,但是这次他回答对了。我号召大家热烈地为他鼓掌。这位同学如释重负,没有因不会回答失掉面子。其实,我挽救了他的学习积极性。

在此期间,我观察其他所有的学生,他们都在专注地倾听,在短短的三分钟里,有的学生不断地点着头,脸上洋溢着微笑,很享受的样子。我敢断定,这种方式的学习,所有学生都参与了,看似叫了三名学生,其实已经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效果、达标率、学习状态进行了有效评估,这才是为了学生的学习。

我想,低效能教师形成的原因,无外乎以下这几条:一是态度问题,他不想或懒得做让课堂教学高效的事,比如长期站在讲台上,很少走下讲台,走近需要帮助的学生;二是观念问题,以教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始终不改,课堂以“告诉”结论为主,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三是技术问题,对于教学中的学习目标、思维问题、活动任务、评价反馈等指标缺乏精准、灵活、有序、智慧的设计,帮助学生学习的方式机械死板,没有针对性评价;四是智慧问题,缺乏教学机智与教育艺术,缺乏情感互动与人格激励,眼中内容过多,人太少,缺乏爱与善的渲染与影响,缺乏随机调控教学情境与情绪的意识。

当然,原因不仅仅以上四种。总的说来,心中缺失了“人”这一关键因素,没有自觉地去研究“人”的各种必备素养的培育。因此,我建议,要在具体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引导、支持、帮助学生学习的体验中、参与中,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自己的课堂管理水平,寻求更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与方式。

写到这里,我记起了三年前写过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请把你的耳麦摘下来》。

经常在听课时发现有些教师喜欢戴着耳麦讲课。目的肯定是想通过耳麦发出更大的声音,以便学生能听得更清楚,潜意识的理念是想用高音量来控制课堂,管理课堂。

殊不知,若想实现有效的教与学,教师与学生需要的是用心听、用耳听、用眼听,甚至用整个的身心来听。

教师需要俯下身段、蹲下身子去平等地侧耳倾听,去听学生的学习成果表达,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人与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倾听学生暴露出的问题,以便有的放矢地再次组织新的学习活动;倾听学生不经意间诞生的精彩观念,智慧地处理学生生成的观念和问题;倾听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有机地落实学科育人的任务。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是通过教师从嗓子眼中发出的声音,也不仅仅是用耳朵这一器官来学习的,他们同时需要把自己的眼睛、双手、心灵、大脑解放出来,用它们去倾听课堂的声音。他们需要在做中学、玩中学、错中学,需要倾听这些极好的学习方式奏出的美妙音符,如此,他们的思维才能活跃起来,学习才能真实可见,学习才能变成学生自己的事。

戴着耳麦上课,良苦的用心可能阻碍了教育规律的良性运行:教师容易误解学生,错误地认为学生都已经听到了,甚至认为学生听到了就学会了。它还屏蔽了教师的观念与行为,使教师不容易推行“以学定教”“以学习者为中心”“用所学的知识来做事”等课程观念。

这种教学方式也会让学生错误地认为,学习是主要以“听讲”为主的行为,对于其他好的学习方式,如交流合作、动手体验、展示反馈、创造迁移等了解甚少,学生在学习中锻炼能力、提升素养难以体现与实施。

因此,我建议教师尽量不要戴着耳麦去上课,学生不是学习知识的机器,他们需要教师用整个人格、生命背景与情感智慧去引领、激励、唤醒。不要怕教室内学生太多而听不到你说话的声音与内容,课堂上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者,教师只不过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学生学习的教练。

课堂上应该更多的是学生的声音,学生更需要的是他们有机会进行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师的一句轻声慢语也许更有教育的魅力与力量,一个眼神也能起到管理的作用。

请走下讲台,走到学生的身边,走进学生的心灵,去用心倾听学生整个身心的声音。倾听才是教室里最美的姿态。教师、学生都要学会倾听这一高超的教育策略,缺失了倾听的一切课堂改革都是虚假的行动。

“因材施教,因类指导”的原则永远不会过时,我们要通过自身的学习、反省与探索,真正地研究学生、了解学情,真诚地宽容学生、尊重情感,真实地生命交往、敬畏人格。 DGAh2HB4ejBLxYu9prcBefHaHyUieP7U8DQQ818nZxlkzTOqOWUN+Op2CpUksUD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