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生需要老师的真实发现

平日在学校里你会发现,每一名学生从表面上看起来,好像都很高兴轻松的样子,但其实不完全是这样。虽然学生还是一群孩子,但是他们自有他们的烦恼:作业没完成被老师批评了;成绩下降被家长唠叨了;因同学不理解被不理睬了;想读书却禁不住游戏的诱惑;对成年人权威般的要求左右为难;青春期异性交往的苦恼;来自原生家庭不当教育的惆怅痛苦;等等。

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万物生长,各自高贵。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会在校园的任何空间里,去发现学生闪光的美景,而其秘诀就在于用心去捕捉和感受。

一、多么希望老师能看到我

某个上午我观察了五位老师的课。在前两位老师的课堂上,我发现了一个共性的问题,就是有些学生在课前没有做好物品的准备,导致在课堂上临时寻找,落后于其他同学学习的进度。其实,这种不良习惯正是造成课堂效率低下,与其他学生产生成绩差距的重要原因,这也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老师需要等待这些慢节奏的学生,会忽视其他学生的更多需要,关注每个学生就会难度加大,课堂的整体效益则会大打折扣。

第三位老师是一位年轻老师,我感觉到了她的变化,我看到她走下讲台,穿插在学生中间,边讲解边观察学生,这是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仍然有一种感觉,她没有真正地实现“以学定教”的原则,看似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学生身上,但是仍然是注重“告诉式”的讲授,没有因顺学生所暴露的问题、展露的观念、显露的情感来组织自己的教与学生的学。她只是关注了学生表面的状况。比如,她采用了接龙式提问的方式,我在此不评价这种提问方式的优劣,毕竟在一些场合是可以用的。我向该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当学生接龙式回答问题时,其他没有参与的学生是否会放松下来?因为他们通过判断问题的多少,就很清楚问题轮不到自己回答。我建议她采用自愿举手抢答或抓阄的方式,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由他们小组推荐。

第四位老师的课件做得很好,内容很详尽,但这导致了“课件满堂灌”的弊端,老师根据一张张课件讲解,学生看着这一张张课件听讲,我感觉这是一节只注重学生被动听讲的课堂,其他学习方式,如自主、合作、探究、讨论等缺乏,学生的思维产出、观念诞生等深度学习的要素没有出现。接下来让学生做习题,也是引导着学生,更多的是老师的语言观点。我有一种感觉,这是在“喂”学生学习。

较为完整地观察了第五位老师的课,这是一位比较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很显然比其他年轻老师更加注重落实学习任务,更会关注每一名学生。但是我对这位老师的一种关注方式有些自己的观点。

有一名男生,坐在最后边东南角,一直坐姿不端正,很显然他是大家心目中的调皮孩子。我就坐在他旁边,课堂前四分之一的时间他还极力保持坐着,时常参与学习活动,其间老师提醒他两次坐好、认真听。但是慢慢地,这位学生开始往桌子上趴,越来越不参与学习活动了。我认为,老师只是关注他的不良习惯,对他的要求也很低(坐好、认真听),至于他是否在参与学习,参与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并没有关注。一节课里,老师没有给他一次展示学习的机会,没有一次评价他的学习效果,更没有一次走向这名学生,近距离与他对话,暗示他参与到学习中,引导他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我发现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课堂行为,只是用控制性、命令性语言去提醒要求学生,而不是用真实的情感,在真实的学习活动中与之交流对话,关注这样的学生偶尔呈现的进步,捕捉他一闪即逝的积极行为。如果长期这样下去,这样的学生就会失去信心,习惯不好、不爱学习的标签被一遍遍地强化,老师则会习以为常,固执地认为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差生”。这是多么可怕的推测啊,希望这样的推测能够引发每位老师的思考,变得耐心起来,在课堂上尽力用合适的方式去关注这样的学生。

其实,“差生”有在一次次表现自己,这种表现有可能是积极地参与学习,也有可能是故意捣乱引起他人注意,但是一次次没有赢得老师的关注,一次次的慢待让他们不再有勇气和信心表现了,渐渐地就成了“差生”。

晚上浏览博客,无意间发现了台北教育大学林士真女士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请看到我》,读完我感动良久。说实话,我已经好久没有这么被感动了,也正好应对白天我的一些观察与思考,能够启发大家今后有所转变。现向大家呈现文中的两段文字:

一个星期日的午后,我漫步在北投街道上,这里是城市的边缘,缺乏关爱的街景有些凌乱,走过一处野草丛生的空地,凝神一看,野草中正开着雪花般的白色花朵,真美!拿出相机拍下它们。路过的人有些讶异我的举动:有什么好拍的呢?太平凡了!的确,平凡的事物容易令人忽略,就像路边的小花小草,少有人为之驻足。但当我们用心凝神观看万物,就能看到它们原本的面貌,以及存在其本身的美好。

我们还记得小时候刚上学的心情吗?在有些害怕老师的权威下,内心深处躲藏着这样的渴望:“老师,看到我!”“喜欢我!”“认同我!”这样的心灵电波一直一直在发送着,直到现在,也会延续到未来。每个人都同样强烈,差别在于个人有没有自我察觉,在于有人被接纳,有人被忽略,然后生命故事的发展就不一样了。许多老师看待学生,只是看到表面,甚至以“标签”方式看学生,很少让每一个独特的灵魂进入他们的心,缺乏心与心的交流……教育要想不一样,需要可以真正看到学生们的老师们。

又想起几年前写过的一段文字:“在一次听课时,发现有一个孩子在一堂课上连续举了八次手,最后两次甚至都站起来了,但遗憾的是,上课的教师并没有发现这个孩子。我注意到,这个孩子失望地不再举手了,他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孩子的精彩展示。我不知道这个孩子下一节课还会不会再举手,他今后的人生会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是不是还有勇气和力量举起自己的手。一个能带给每个孩子温暖和尊重的教师,是孩子生命中的天使!”

“请看到我”,这是教育最重要的智慧和策略啊!希望我们都能铭记自己的使命,把心紧紧贴在孩子们的心上,把全部心思用于去解读每一个孩子的故事,谨慎地呵护每一颗小小的心灵。

二、老师重视我们的感受

某日上午,我校四位老师在异地异校展示了四节复习课,我没有完整地去听完任何一节课,仅仅看到了四位老师每一堂课的一个小片段,却让我看到了我校教师历经两年的课堂改进行动的变化,感觉让人振奋!

老师们给我的感觉是:镇定自如,娓娓道来,用人格魅力与专业素养感染学生、激励学生;亲切平等地走近学生,弯着腰、侧着身、微笑着,倾听、追问、交流,耐心等待学生的表达,等待学生的补充与评价;努力让学生的学习可见、思维可见,学生或走上讲台为同学讲解,或小组之间热烈地讨论交流,或在自己的座位上陈述己见;帮助学生积极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还重视利用学习单这一学习工具,落实到笔头,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构建;语文、数学、物理与地理,四个学科都注重思维对话活动与评价的设计,尤其都有思维迁移这一环节,拓展知识的边界,设置具体情景,让学生在做中学。

地理课结束后,我随机采访了身边的两个学生,问他们这节课的特点和感受。他们说了两句话,一句是老师很温和,一句是老师关注学生的感受。温和指的是老师的态度,老师对学生充满信任与尊重。第二句话道出了这堂课的本质特点,老师是在“以学定教”,依据学情组织自己的教学,而不是用自己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来控制课堂,这是生成性的课堂。这就是在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慢慢地,课堂生态就会有变化。

不少老师的复习课是这样上的:首先快速给学生讲解知识要点,然后发放试卷做题,最后一道题一道题地逐一讲解。问其理由,说怕完不成任务。在研讨时,我们分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开始看似很慢,在等待问题的慢慢解决,等待每一个学生的表达,其实这是在打基础,教学生思维的方法,一旦学生养成了思维的习惯,以后的内容自然就会快一些。这就要求整体进行教学设计,起码以学期为整体进行课程的整合,实现课程教材的师本化,甚至是生本化。

有的老师问,学生就是不积极主动表现,就是不愿意回答问题,就是不想合作,怎么办?我想,这些问题的根源就在教师的教学观念里,原因自然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其思维停留在自己要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自己要讲多少答案、自己要完成多少任务,却忽略了学生的真实需求与真实状况,也就是没有建立起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课堂的观念,其课堂仍然是教师主宰下的课堂。

当然,多年的教学方式不好短时间内改变,但是,现在的学生与过去的学生不一样了,课程理念与考试改革政策也与过去不同了,甚至周边的环境、社会、世界都变了,家庭教育的方式更与以前大不相同,如果老师的课堂却没有变,或变化缓慢,那就不适应当下教育了。

课堂变,教育才变。老师们还是要静下心来,好好改善自己的课堂,争取做一名与时俱进的高效能老师,以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仰。

三、认真及时地评阅反馈,师生互相成全

我发现一种现象:不少老师没有及时认真地去评阅课堂上的学习单,自己布置的课下作业也没有来得及批阅与记录学情,便在课堂上一一进行讲解,有时还流露出怪罪学生没有完成任务或不认真对待作业等情绪和语言。

部分学生没有完成任务或不认真完成任务的原因很简单,学生毕竟还是个孩子,惰性与贪玩是他们的天性,当老师不能及时关注他们的学习行为与结果时,也就是不能做到及时细致地评阅反馈他们的任务时,有些孩子就会钻空子。他们很清楚,自己完不成或不认真完成,老师一般情况下也不知道,反正老师会在课堂上告诉答案,到时抄上即可。甚至课堂上他们连抄都懒得动,因为他们比老师聪明得多,反正老师也就是用嘴说说而已,不会一一找他们追问。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其实教学并没有多么复杂,只要“因材施教”,把自己布置给学生的任务与问题当作自己的作品与成果,做到对每一个任务、每一个问题,都能及时认真地去关注、评判、反馈、修正,然后再根据学情布置任务与问题,如此循环而已。这样看似比较麻烦,有的老师也可能感觉这样会很累,但是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这样才能提升效率,通过自己的任务和问题与学生展开对话,学生的生命和情感才能与你的生命和情感融为一体,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如此,你的课堂才会产出高效的果实,你才能真正赢得每个学生对你的敬畏。作为一名老师,你的每一次辛勤的付出,都会种在学生的心田里,他们会弥久不忘。学生们真正记得的事情,就是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那份爱心、诚心与矢志不渝的关心、用心。老师与学生的交往实际上就是一种生命的相互期待与人格的相互激荡。

不管什么原因,当你忘记了及时评阅反馈你的学生的作业或发生的问题时,你便失去了与学生心灵交往的机会,也就是失去了人心,你再用成倍的时间和精力去弥补,已经是不可能了。关注过程,把过程性工作,把事关学生的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其实是对自己的解放,当收到良好效果的时候,那份轻松与喜悦是他人无法体会的,这也是一名优秀教师的一种习惯、能力与修养。老师会告诫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作为校长,我想告诫老师们:不评判学生作品不要教书。

台湾台北教育大学的一位朋友曾经发给我一个教学案例,也算是一种教学策略,看看这位老师是如何对待孩子们的任务与错误的,值得大家思考与学习。

答错了,是另一层次的学习

在班上,作业上的答案写错了没关系,考试答错了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要把错误、不会的题目弄懂订正好。

因此我不登记完美作业的成绩,反过来只登记订正的分数。我始终相信,答错了,是另一层次的学习。

所以孩子除了要保留原有的错误答案,用不同颜色的笔把正确解法写上,还要写出为什么写错,以及不断被老师追着问为什么。

今天让全班一起来订正数学试卷,一个个孩子围在我身旁,我一题一题看他们考卷上所写的解释原因。写不清楚的,就一题一题问他:“这题为什么答错?”

“因为我移过去,还是用的除。”一个孩子说。

我继续追问:“为什么移项要用乘呢?”

孩子说:“因为……”

下一位孩子过来,我问:“这题为什么算错?写成这样看不懂。”

“因为这题不能加1。”这个孩子回答。

“那你为什么加1?加1后代表什么?不加1又代表什么?”我追问。

“不对,这些题目不能用背的加1或减1,这题是……”孩子继续回答。

回答得出来的孩子,就放他回去;回答得不清楚的,就逮到好机会好好地教他。

教完后,让他自己再说一遍解法。说完后,再回去重新写上错误原因及正确解法。

才一张考卷及一回作业簿,就把我累得半死,这可是二十多人的班啊!

但我也发现长期实施下来,孩子确实能看到自己的学习问题,以及更清楚看到数学解题的思考脉络。现在再加入放声思考的训练,无形中他们越来越有表达的勇气与能力。 pxzD1H6JGkGc20hpYEFA4Gr0VUFwSJS1i8IHK8lULsKL6dxuGA+k+Ex72Wf6GSq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