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花钱买不来好习惯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道:“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我很认同这句话,不管是作为父母还是老师,都应该自觉遵循这条法则。想起几年前网上热议的一件事,即“女儿劳动奖惩细则”事件。该细则对生活习惯、考试成绩、日常劳动、为人处世均规定了相应的奖惩金额,比如“早晨起床未主动喝水扣1元”“爸妈、爷奶……身体不舒服主动关心奖2元,有具体关心行动再奖2元,没关心扣3元”等。

我认为,如何引导儿童的成长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其中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对儿童无知,以致忽视儿童的人格与情感。

当下,人们对于儿童教育的重视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很多家长为了自己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更是煞费苦心,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成熟与和谐,家长文化知识的不断提升与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各种新型教育理念相继出现。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第一章的引言中有如下假设: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完全可以放任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成长;而且,如果他们有两万年的时间,且在恰当的环境下发展的话,他们也许最终可以适应现代文明人的行为规范。但这显然不太可能,因为人生有限。因此,成年人必须关注并引导儿童成长。

了解儿童,并在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去指导和引导他们,是每一位家长和老师必须重视和掌握的工作。儿童有自己的独特世界,我们应该走进他们的世界去召唤、影响他们,而不应该以成年人的是非观念来硬性教导儿童。

儿童自出生起,就会不断地追求发展与成长,追求人格的完善和希冀的图景。这种完善和图景是无意识存在的,它们无时不在,而这追求的过程,其实就是人格和情感养成的过程。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遵循的是无言之教。

把日常生活、道德伦理、劳动学习等方面的习惯与做法纳入量化奖惩细则,是一种无知的做法。

比如“爸妈、爷奶……身体不舒服主动关心奖2元”,关心照顾长辈是一种伦理道德的要求,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家庭美德,岂能用金钱衡量?如果我们的长辈要想得到晚辈关心时,都需要通过金钱评价的方式来引导,那我们的社会会变得多么的扭曲不堪!一个没有了人性而只有功利的社会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世界!

又如“早晨起床主动喝水”这一习惯,应该是一种生理性的自动化需要,是儿童为了更好地生长和生存主动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果父母养成了天天早晨起床后喝水的习惯,孩子也很容易效仿养成喝水的习惯。但是当这种需求与功利联系在一起时,习惯就不是自觉的行为而变成了目的。如果有一天孩子的面前没有了这样的量化评价,他还会自觉地遵守这个习惯吗?而当“何时吃饭、何时喝水”这种人自然本性的行为也成为父母刻意教育的范畴时,儿童的成长就从成年人的引导模式变成了驯兽师训练动物的模式,父母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父母,甚至会成为孩子心灵中可怕的梦魇。

硬邦邦的奖惩行为,会破坏家庭情感对孩子的指导性作用。这样培养出的孩子,头脑里会只有分数、金钱、目的,只有自己,而没有别人。他们会成为道德上和心理上的自我主义者,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孩子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教育孩子不是靠简单的说教和金钱就能奏效的。孩子需要的是父母按照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积极的生活态度与目标为他们做出榜样。

“花钱买习惯”的教育方法并不能起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儿童的教育,需要多方面通力配合,从一点一滴处做起:(1)父母做法要一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要形成统一意见,否则孩子就会感到无所适从。(2)家庭和学校教育要一致。父母应该配合学校的教育,让孩子认同并巩固在学校学到的正确理念。(3)父母要以身示范。模仿是儿童学习的一种方式,比如说脏话往往就是从父母的随口一说中学到的。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表现的是好的行为,那么孩子学到的就是好行为。(4)建议组织家庭竞赛活动。如果想对孩子的习惯养成加以强化,不妨经常举行一些家庭竞赛之类的活动,比如早上起床时,看父母与孩子谁先叠好被子,穿好衣服。孩子做得好,就及时鼓励表扬,这样能大大加强孩子良好行为的主动性,久而久之自然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

很多父母不懂得关注孩子的兴趣和实际,不懂得去激发孩子的内部驱动力,引导他们养成自我规划、自我认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他们的成绩是不会依父母意愿而自然生成的,再多的物质性奖励也不能让他们真正学会自我管理、自我学习。

在当下“一切为了孩子”的社会环境里,用表面奖励刺激学生学习,也成了现在学校和教师教育的主要方式,如发小红旗、发小红星、量化积分兑换相应物质奖品、承诺评先树优优先等方式纷纷出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看似被调动起来,事实上他们的错误自我却随之发展起来。可以说,所谓的奖励机制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没有多少促进作用,反而把学生推向急功近利的边缘,甚至让学生学会撒谎、造假等行为。

我们从成人的角度对儿童的评价和看法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以儿童的视角来看待他们的处境,以他们的立场来理解他们。当家长和老师不再为了眼前的目的和利益而施教,不再以简单的物质奖惩措施来刺激孩子,让儿童有机会、有时间在良好的环境中养成习惯,在四季中体验生命成长的真谛的时候,他们的人格和情感才能够得到健康培育。 jWqqABM5S32b4AKc7wRyl3/HgWvsuKSL0EV5d5ZOOAVy4TjdyxYnm+ppynuzM1n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