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当下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缘于两大动因:一是教育的功利主义忽视孩子的天性,忽视孩子的需求,在“分数第一”“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的成人意志下,孩子的生活世界被挤压,孩子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被抑制,而心理和行为问题日趋增多。二是现代教育呼唤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的、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可见,人的全面发展是身体、心智、精神的和谐发展。儿童的身心健康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

我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辅导研究工作30多年,写了不少专业著作,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两本书广受教育工作者的欢迎:一是2009年出版的《班主任心理辅导实务(中学版)》,二是2010年出版的《班主任心理辅导实务(小学版)》。为了帮助班主任和心理老师更有效地开展中小学生心理辅导工作,2013年我写了《青少年心理辅导》,作为《班主任心理辅导实务(中学版)》的拓展,帮助中学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在青少年发展和心理辅导的理论层面上有所提高。《青少年心理辅导》同样受到大家的欢迎,至2020年11月已经第五次印刷。这使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给了我继续写这本《儿童心理辅导》的动力。《儿童心理辅导》作为《班主任心理辅导实务(小学版)》深化阅读的著作,旨在帮助广大小学班主任、心理老师提高对儿童心理辅导的能力。

撰写《儿童心理辅导》的过程,是我对多年来从事的儿童心理发展与辅导研究和实践工作反思的过程,也是对孩子心理世界进一步理解的过程。儿童期比之青少年期,孩子更加天真烂漫、可塑性更大,是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开展发展性心理辅导的最佳时期。本书旨在探讨如何提高儿童心理辅导的科学性、艺术性和有效性,真正让心理辅导惠及广大儿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我想与广大读者分享的体会如下:

其一,儿童心理辅导的前提是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本书对儿童认知发展、自我发展、情绪发展、社会性发展等方面有清晰的论述。儿童的心智发展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对于儿童的未成熟有深刻的论述,他说:“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我们说未成熟状态就是有生长的可能性。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指现在没有能力,到了后来才会有;我们表示现在就有一种确实存在的能力——发展的能力。”这表明“未成熟”恰恰具有生长的优势,孩子现在是棵小树苗,但有长成参天大树的可能。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对孩子精心培育。

其二,要从积极的视角探讨儿童心理辅导。本书有专门的章节论述了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受到积极心理学的启示,儿童心理辅导,既要遵循问题导向,解决孩子成长中的困惑,也要遵循优势导向,培育孩子积极的心理品质。其实每个孩子内心都蕴藏着积极向上的心理资源,每个孩子都拥有各自的才能与禀赋,关键在于如何发现、如何开发。这是我一贯的教育信念。

其三,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的困惑是儿童心理辅导的主要任务。本书从儿童自我发展、情绪辅导、学习心理辅导、适应行为辅导、人际交往辅导、生命教育六个方面分章进行专题探讨,既有对儿童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清晰简明心理学分析,又有丰富的案例和实用的辅导策略,力求体现心理辅导的科学性、艺术性、有效性和可操作,也力求文本通俗易懂、可读。除了在专题辅导里,其他都结合案例讨论辅导技术。本书在后三章专门介绍了常用的适合儿童的认知行为治疗技术、表达性艺术治疗技术和家庭治疗技术,便于心理老师和班主任等教育工作者学习运用。

其四,辅导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关注当下,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孩子的生活不光是学习,还有生活和休闲。现在许多孩子觉得不快乐,是因为成人随意剥夺了他们玩的权利、玩的时间。童年应该是人一生中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阶段。回顾自己的童年时光,没有过多的课业负担,没有过多的学业压力,记忆中更多的是丰富的课外活动、同伴之间的嬉戏。我从小喜欢踢足球,课余时间,经常和小伙伴们在操场上甚至弄堂里踢球;星期日去不远的田野、河沟里捕鱼捉蟹……我想,我的童年是非常快乐和自由自在的。本书有专门的章节讨论了精彩童年生活。

本书共有12章,各章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这是本书的绪论,主要讨论如何理解孩子成长的需求,儿童心理健康的状况和意义,以及儿童心理辅导的目标与基本任务,强调心理健康是孩子一生幸福的基石。旨在鼓励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学习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方法,了解孩子、读懂孩子,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的烦恼,使其顺利度过儿童期,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第2章“探索自我的生长”,主要讨论儿童自我观的发展,常见自我发展困惑的辅导,包括自卑心理辅导、任性心理辅导、嫉妒心理辅导和性别角色辅导。

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全的自我,才会拥有健全的人格。因此,儿童的自我健康发展是其人格和谐发展的基础。儿童自我的发展是在学习、交往活动中进行的,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体验到自尊自信,学会自我调节。同时也会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可能会由此产生自卑、任性、嫉妒等,需要我们给予帮助。

第3章“情绪发展与辅导”,主要讨论积极情绪培育,常见情绪问题辅导,包括分离性焦虑辅导、恐惧心理辅导、社交焦虑辅导、抑郁情绪辅导。

积极情绪对于人的心理健康促进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积极情绪是心理健康、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如何通过增加积极情绪,促进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平衡,对儿童情绪健康具有重要的价值。儿童的焦虑、恐惧、抑郁情绪往往是其成长中的烦恼,我们要及时发现,通过辅导来应对和解决。切不可对这些情绪问题视而不见,掉以轻心。来自精神卫生部门的报告发现,近年来儿童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开始增多。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干预”。

第4章“学习心理辅导”,主要讨论儿童学习心理发展、学习习惯养成、入学适应辅导、厌学心理辅导、学习困难辅导。

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关键要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特点。对于低年级孩子要加强小学入学适应辅导,学习习惯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当然,厌学心理辅导、学习困难辅导也是儿童学习心理辅导的主要议题。

第5章“适应行为辅导”,主要讨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辅导、攻击性行为辅导、强迫行为倾向辅导和网络游戏沉迷辅导。

儿童成长中出现的行为问题,诸如多动、攻击、强迫和网络游戏沉迷等,影响孩子的学习、生活、交往和社会适应,常常使得家长和老师烦恼不已。针对儿童的这些行为问题,本章提供了不少有效的辅导方法。除了心理老师和班主任要学习掌握这些辅导方法,家长训练也尤为重要。要让孩子在学校和家庭里,从情感上体验到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在行为上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掌控能力。这是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适应行为的关键所在。当然,对于符合症状诊断标准的行为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由于其成因还有不少生物学因素,如神经递质、大脑执行功能问题等,需要心理医生的介入,开展“医教结合”的综合干预。

第6章“和谐人际交往”,主要讨论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同伴交往辅导、亲子关系辅导、留守儿童辅导。

和谐的人际关系与交往是孩子走向社会化的必由之路。他们通过交往得到友谊和爱,获得他人的接纳或赞许,从中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和生活乐趣。对于儿童来说,在学校里最主要的社会交往是同伴交往和师生交往,在家庭中则主要是亲子关系与沟通。同伴交往让孩子学会合群与合作,师生交往给孩子知识与智慧,亲子关系让孩子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和爱。

跟一般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最大的问题是亲情的缺失。一方面,要提高家长监护和教育子女的意识,促进家长对孩子行为的关注;另一方面,需要学校和社区相关人员对其积极地呵护和关心,化不利的环境因素为有利的环境因素,以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第7章“积极心理培育”,主要讨论幸福心理学、乐观的培育、希望的燃起、心理韧性的开发。

积极心理学倡导者塞利格曼(Seligman)说:“我以前一直认为积极心理学的主题就是幸福,它的测量标准就是生活满意度,而今幸福的含义变得更加丰富,它的目标是让生命变得更加丰盈、蓬勃。”他提出幸福心理学的若干要素,对于儿童心理辅导富有启示。其中乐观、希望、自我效能、心理韧性和积极关系等对于儿童身心成长更为重要。

第8章“生命关怀”,主要讨论生命教育的价值与意义、生命教育实施的途径、丧失与哀伤辅导、儿童虐待辅导。

变化纷繁的社会环境、自媒体时代的多元化信息,使得有的孩子变得迷茫,认识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有的甚至轻待生命。将生命教育融入到孩子的日常学习、交往和生活之中,潜移默化、滴水穿石,让孩子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在解决自己成长的困惑与烦恼中,认识到生命的意义、体验和感悟生命的精彩。对儿童丧失事件的哀伤辅导,对儿童虐待的预防与干预都是对儿童的生命关怀和人文观照。

第9章“精彩童年生活”,主要讨论休闲生活辅导、财商与消费教育、动漫阅读辅导。

玩是儿童的天性。休闲与营养健康、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一样,是儿童生命存在的方式,对其道德、智力和个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儿童成长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财商教育是儿童学习的一个新兴领域,它着眼于21世纪未来公民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财商教育不仅帮助孩子学会理财、学会消费,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普及理财与投资知识,以及理财智慧和能力。动漫是孩子喜欢的一个天地,动漫与童话故事一样,给孩子的心灵以滋润精神的养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动漫阅读辅导是教师和家长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一把钥匙。

第10章“认知行为治疗技术运用”,主要讨论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认知行为治疗技术运用、正念技术运用。

认知行为治疗是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常用的咨询理论与技术。这是一个结构严谨、概念清晰、体系完整,并且其疗效得到大量循证研究支持的治疗方法。本章精要介绍了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观点,着重介绍了认知行为治疗技术的操作和正念技术的操作,便于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在辅导实践中学习和运用。

第11章“表达性艺术治疗技术运用”,主要讨论绘画疗法技术的运用,沙盘游戏治疗技术的运用,校园心理情景剧技术的运用。

表达性艺术治疗是一种综合多种艺术形式的治疗方法,为人们的成长、发展和康复服务。表达性艺术治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本章选取了绘画疗法技术、沙盘游戏治疗技术和校园心理情景剧,是基于在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运用,尤其适用于儿童心理辅导。

第12章“家庭治疗技术运用”,主要讨论家庭治疗理论流派、家庭治疗技术运用、家庭治疗案例分析。

儿童的许多行为和心理问题是由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引起的。学校心理老师和班主任在处理孩子的问题的时候,往往需要做父母的工作,这就需要学习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而目前对于学校心理工作者的家庭治疗理论和技术的专业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是需要加强的环节。

本书得以写成,我要感谢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长期与我合作的同事和一线的心理老师,以及我工作室的伙伴们,没有他们扎实的研究成果和鲜活的实践案例,难以写成此书。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能够喜欢这本书,也希望大家多提意见,以便今后改进和完善。

吴增强 aryimBv94xGWdDRYcTHezhIzHmhKROHk2V/c2wXJA5v+N2TKGB5MgDexJ880YQx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