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节
分离性焦虑辅导

焦虑(anxiety)是由紧张、不安、忧虑、担心、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复杂情绪状态。焦虑大多是因为遭遇到威胁和内心冲突而引起的,不过这些威胁的想象成分一般多于真实成分,焦虑中的人往往夸大威胁的严重性。它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病态的;它可以是偶尔发生的,也可以是持续存在的。儿童的焦虑不同于成年人,分离性焦虑是儿童常见的情绪问题。

躲在衣柜里的女孩

新学期开学已经有一周了。一年级一班的班主任王老师,每天早早地来到学校,不敢在办公室停留就直奔教室。因为这一群刚踏入小学门槛的“小不点”,还真让人放心不下。当然,最让她放心不下的是一个名叫宁宁的小女孩。听孩子的妈妈说,她不愿意来学校,一听到要上学就哭个不停。从校门口到教室的这段路也一定要妈妈陪着。有一天,宁宁为了不去上学,竟然躲在自家的衣橱里,害得爸爸妈妈在家里四处寻找了半天。

什么是分离性焦虑

上述宁宁的表现是一种典型的分离性焦虑。所谓分离性焦虑(separation anxiey disorder,简称SAD)是儿童在与最依恋的人分离后表现出过度的焦虑,担心父母或者儿童自己在分离后会受到伤害。如担心父母之一会在某种意外事件中受到伤害,会被谋杀和绑架等。因此,不愿离开父母,拒绝上学或者单独就寝,并做与分离有关的噩梦,并常常诉述头疼、胃痛等各种躯体不适的症状。

一般来说,年幼儿童更可能担心有灾难降临到亲人身上,故拒绝离开亲人去上学。年长儿童更可能是在与亲人分开时表现出苦恼。少年期则主要表现为躯体症状与不愿上学。国外研究显示,与其他焦虑性障碍相比,SAD的发病年龄要早,平均为7.3岁,他们更多的来自单亲家庭和社会经济状态较差的家庭。男女之间发病率无差异,症状上两性之间也无区别。具体表现为以下症状:

●分离性焦虑的儿童会对于父母分离或者离开家产生与其年龄发展不适应、过度的、绝望的焦虑。幼儿可能会有模糊的焦虑感,反复做有关被绑架或杀害以及父母死亡的噩梦。大些的孩子会有特定的关于疾病、事故、绑架或躯体伤害的幻想。例如,一位10岁患有分离性焦虑的女孩会害怕有人在夜里潜入她家,把她带到地下室,然后绑起来,让水一直从她前额缓慢流淌。

●经常表现出对于父母关注的过度需要。比如,缠着父母或者寸步不离,晚上要睡在父母床上。大些的孩子会觉得很难白天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很难一个人在家睡觉、很难完成任务、去上学或者去野营。

●为了避免分离,他们会焦躁不安、哭泣、尖叫。躯体不适包括心跳很快、晕眩、头疼、胃疼和恶心。

分离性焦虑成因分析

许多研究表明,儿童分离性焦虑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对陌生环境本能的不安全感和害怕感;二是对父母的依恋行为。习性学与认知理论都对此提出了解释。

习性学的理论认为,分离焦虑是相对复杂的情感反应,部分是因为对不熟悉的事物的一般性恐惧焦虑。鲍尔比(Bowlby,1973)认为,婴幼儿面临的许多情境实际都蕴含着自然的危险信号;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这些环境如此频繁地与危险联系在一起,使得人类对于它们的恐惧成为一种具有生物基础的自发反应。一旦婴幼儿有能力将熟悉的事物和不熟悉的事物加以区分,在与熟悉的陪伴者分离的时候,婴幼儿就会本能地对陌生的面孔(在远古时期,很可能就是猛兽)、陌生的环境感到恐惧。按照习性学依恋理论,怯生和分离焦虑的产生,是幼儿依恋产生的标志,即幼儿的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都是与幼儿的依恋息息相关的。对养护者(父母)产生依恋情感的幼儿,在与养护者分离的时候,会因为感到失去依靠和安全感,从而产生恐惧和紧张的情绪,对陌生的环境(幼儿园)、陌生的人(教师、新的伙伴)感到焦虑。根据艾思沃斯(Ainsworth,1978)的研究,那些很少与其养护者分离的幼儿,任何的分离对他们来说都是很陌生和恐惧的。

鲍尔比通过观察婴儿与母亲分离后产生的分离焦虑,发现分离焦虑经历了三个界限分明的阶段:反抗、失望和超脱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反抗阶段,儿童会极力阻止分离,自发地采取各种手段试图与母亲重新亲近。第二个阶段是失望阶段,当与母亲亲近的愿望得不到满足,儿童开始失望,反抗行为减少,反抗强度也降低,但是依恋联结依然存在。这时儿童可能会将依恋行为指向一位“替代母亲”,但是儿童对替代母亲的依恋行为并不会削弱对自己母亲的依恋。第三个阶段是超脱阶段,此时儿童的依恋行为被抑制,但是依恋联结并没消失,适当迟缓之后,儿童的超脱反应立即被强烈的依恋行为取代,并且在强度和频率方面都超过分离之前,由超脱行为戏剧性地转变为依恋行为。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分离焦虑是幼儿知觉和认知发展的自然产物。凯根指出,个体6—10个月时已经具备了以下图式:(1)熟悉陪伴者的面容;(2)这些陪伴者在家中的可能行踪(如果他们不在眼前)。这个时候,突然出现的与幼儿头脑中的看护人图式不同的陌生人的脸会使幼儿感到不安,因为他们无法解释他是谁或者自己的养护者发生了什么事。婴儿会对无法预期养护者去向的分离表现出抗拒和紧张,因而产生了分离焦虑。

另外,遗传基因和环境影响也是重要的因素:

●遗传因素。患焦虑症父母的子女,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父母的子女。单卵双生子焦虑症的同病率高达50%,说明本症与遗传有关。

●生活事件影响。常见的生活事件有与父母突然分离、在学校受到挫折、不幸的事故、亲人重病或死亡等。

分离性焦虑辅导策略

(一)一般辅导策略

1.扩大孩子的接触面。与其“圈养”,不如散养。不要把孩子关在家里,要让孩子尽量多与外界接触。培养孩子与陌生人打招呼的习惯,培养孩子对外部环境(自然环境、公共环境等)的适应能力,以克服孩子在陌生环境里的恐惧感。

2.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等。不要让孩子对母亲过分依赖,进入幼儿园或者小学时,孩子才能很快地适应集体生活。

3.培养孩子的合群能力。家长要鼓励孩子与其他孩子一起活动,以培养孩子与人相处的能力,减少或避免分离焦虑的发生。本节案例中王老师让班上两位热情的同学主动与宁宁交朋友,就是一个很好的辅导策略。

班主任王老师决定请班级里两个比较热情的孩子(一个还是宁宁幼儿园的同学)帮忙。上课之前,王老师把三个小朋友叫到跟前,拉起宁宁的小手说:“宁宁,今天真勇敢,没有哭!同学们知道了抢着和你交朋友。”然后她把宁宁的小手交给了其他两个孩子。“宁宁,我们是好朋友啦!”“宁宁,下课我们一起做游戏啊!”宁宁听后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但是也没有挣脱那两个孩子的手。

王老师心里一阵窃喜,私下里又对这两个孩子做了具体布置,下课后多带宁宁一起玩,多和她说说话。虽然宁宁还只会被动地接受小伙伴的邀请,但有了两个活泼、可爱的小伙伴,宁宁看上去的确快乐了许多。

4.做好入学前的准备工作。在入学前,父母可以经常给孩子描述学校的生活,告诉孩子那里有许多小朋友,大家在一起学习非常开心;也可以带孩子到学校看看,当他对学校比较熟悉时,再正式送孩子入学,可防止分离性焦虑的发生。

5.入学期适应。应给孩子一个入学适应的阶段,在孩子入学的头几天,对于个别害怕上学的孩子,家长可以陪孩子上学。随着孩子与陌生的小朋友和老师熟悉之后,家长可逐渐减少陪伴时间,直到最后完全放手。本节案例中宁宁妈妈开学初要求在学校里陪女儿,应该说从帮助孩子入学适应的角度看是合情合理的,作为班主任要认识到这也是一个辅导策略,而不要把它当作家长不合理的要求。

宁宁妈妈对王老师说:“孩子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说一定要我待在学校陪她。她就乖乖地不哭。这不,我跟她说我就坐在学校的传达室里。”

“您就在我们学校传达室待上一天?”

“我是这样答应她的。”

王老师无奈地摇摇头,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是她还是积极肯定了孩子的进步。可没想到的是,从这以后,宁宁妈妈就一直“坚守”在学校的传达室里了。

有了妈妈远距离的陪伴,宁宁每天都能按时来学校了。

6.行为干预。运用强化技术培养孩子积极的行为是常用的辅导方法。本案例中,王老师在班级里开展“微笑行动”,鼓励宁宁用积极行动争取“微笑奖章”,辅导效果很明显。

王老师为宁宁特别量身定做了一套“微笑奖章”的获奖要求(如表3-1),并联合了所有的任课老师,请他们尽可能地看到宁宁的进步,并适时地多给宁宁一些“微笑奖章”。

表3-1 “微笑奖章”获奖要求

因为“微笑奖章”的魅力,宁宁早上能自己背着书包进教室了。王老师招呼了一声“宁宁早”后,她也会怯生生地回一句:“老师早!”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有向上的力量,只要我们老师找准着力点,就可以激发他们内心的力量。

7.药物治疗。对于个别有严重焦虑症状、影响饮食和睡眠、躯体症状明显的患儿,可考虑使用抗焦虑药物进行治疗,以二氮革类药物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少,但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儿童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二)分类辅导策略

也有人提出可以根据儿童不同的依恋类型采取不同的辅导策略。

心理学将依恋划分为4种类型,分别是:

1.安全型依恋。大部分幼儿属于这一类,喜欢与其依恋对象在一起并将他作为对外探索的安全基地。这类幼儿在依恋对象在身边时会独自探索,依恋对象的离开会让他们感到明显的不安,依恋对象返回时他们会有温暖的回应,如果他们感到压抑,常常会寻求身体接触来缓解压力。有依恋对象在场时,他们对陌生人表现出随和、大方。

2.抗拒型依恋。这是一种非安全型依恋,这种依恋类型的幼儿具有强烈的分离抗拒,希望与依恋对象保持亲近,但分离后再重聚时又表现出抗拒。

3.回避型依恋。这也是非安全型依恋。特征是很少表现出分离抗拒,能进行独立探索活动,但是缺少情绪性。介于前两种类型之间。

4.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依恋。这可能是最不安全的依恋类型,混合了抗拒型和回避型依恋的模式,特殊之处在于幼儿与养护者重聚时出现矛盾行为,先是想接近,然后突然回避。

依恋类型不同,分离焦虑幼儿的焦虑强度、频率上有所不同。要消除不同依恋类型儿童的焦虑情绪,就要采取不同的策略。

1.安全型依恋的儿童一般分离焦虑程度最低,很快能适应学校的环境和生活。对这类儿童,尽可能为他们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让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学校新奇的事物中去,主动进行探索,主动适应。同时,教师注重对他们进行情感上的关怀,让他们产生安全感。具体操作上,可以提供大量的活动等,把教室布置得丰富多彩,让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学校这个新的环境中去。最好可以让他们在正式入学之前就由父母带来学校熟悉环境和老师。

2.抗拒型依恋的儿童焦虑程度较高,反应强度也最大。对这类儿童,教师需要投入相当大的关注和耐心,重点放在满足他们情感的需求上。同时最好能和家长合作,让家长坚持送孩子上学。根据鲍尔比对分离焦虑划分的三个阶段理论,教师要争取尽早成为儿童的替代依恋对象。具体操作上,家校配合必不可少,一定要取得家长的支持;教师要注意多对这些孩子进行个别关心,和他们进行交流。也可以参考安全型依恋幼儿的做法,在正式入学之前由父母先带来学校和教师进行交流。

3.回避型依恋的儿童的表现介于安全型和抗拒型之间,焦虑强度也不会很高,教师要多和他们进行交流,尽量引导、鼓励他们进行探索,把注意力放在探索上。对这类儿童,教师的策略是多鼓励,多进行情感交流。

4.组织混乱/方向混乱型依恋的儿童比较少见,赫茨加德(Hertsgaad,1995)等人认为这一类型可能是最不安全的。教师面对这种类型的儿童可以参照抗拒型依恋的做法。 lZrZ59/3Wcd46PQVwyTMYvmANlD0dB02DjJPj4BiVGRA20I79s9x44CuTL8w+6w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