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5节
性别角色辅导

性别角色辅导是当前学校教育比较忽视的一个方面。儿童的社会化过程要求赋予男孩和女孩不同的性别角色和气质: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大众传媒的多元化使性别角色的界线变得模糊。青少年时期的性别角色错位往往源于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一些家长不注意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有的把女孩男性化打扮,有的把男孩女性化打扮,容易引起孩子对自己性别身份认识的混乱。性别角色辅导就是要确立男孩和女孩对自己性别的认同和接纳,培养各自性别相应的气质。

一个娇滴滴的男孩

亮亮是个男孩子,今年10岁,长得白白净净,挺秀气的,他常穿粉红、嫩黄的套装,一副娇滴滴的模样。开学一星期后,亮亮有些异常的举动引起了全校老师的注意——他说话嗲声嗲气,经常抱着年轻的女教师撒娇:“老师,你真漂亮,你抱抱我嘛!”或者用手拉女老师的裙子,说真好看,甚至还会掀起来瞧瞧。他还跟着女老师上厕所,就站在女老师旁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一个月后,他不仅要抱女老师,还经常去抱女同学,有时还会亲女同学。对女老师戴的项链、耳环很感兴趣,经常用手去摸,或把鼻子凑到女老师脸上、手上去闻,说:“啊!真香啊!”一脸崇拜与陶醉的样子。

性别角色解读

(一)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这个概念有以下几个含义:

性别角色是一种社会角色。当个体从母胎分娩出来时,凭其性器官就能鉴别性别。由于性器官的不同,个体被明确地划分为男孩或是女孩,随着身体的生长,男孩在身高、体重以及形态方面逐渐优于女孩,社会对性别不同的孩子予以不同的角色期望,形成了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

性别角色决定了个体的社会化定向。在传统观念中,男子的社会化定向是在社会上谋取成功和地位,而女子的社会化定向则是在家庭中充当贤妻良母。不同的社会化定向必然导致男女有选择地接受不同的社会影响,导致男女形成与其特定的性别角色相适应的不同的人格倾向。

社会群体为男女制定了一套行为规范。性别角色使得我们对个体的行为进行性别的标定,如我们在评论某人为“娘娘腔”或“假小子”的时候,就是按照公认的性别角色对此人的行为进行标定的。此外,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一旦将性别角色规范内化,就会自动地按照适合自己性别的行为方式来认识、思考、行动,形成性别角色的心理差异。

(二)性别角色认同

什么叫性别角色认同?学者有多种界定。海登认为,性别角色认同意指个人认同他或她自己的性别群体的理想的心理结构,具体表现在适合个人性别的行为、态度、情感上。林崇德认为,性别角色认同指获得真正的性别角色,即根据社会文化对男性、女性的期望而形成相应的动机、态度、价值观和行为,并发展为性格方面的男女特征,即所谓的男子气(男性气质,masculinity)和女子气(女性气质,femininity)。

吴增强等人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儿童青少年能够认同自己的性别,但也有一部分儿童青少年对自己的性别不太认同。根据我们的调查,男孩的性别认同优于女孩。当问及“如果你可以选择自己的性别的话,选择什么性别”时,69.1%的男生仍选择男性,而女孩选择女性的为33.1%,百分比相差一倍以上。20.9%的女孩不再选择女性,而男孩不选择男性的仅为2.3%(如表2-1)。

表2-1 男、女生对自己性别认同的比较

女孩性别认同比男孩差,更多女孩不认同自己的性别,应引起教师和家长的关注。性别认同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如果青少年对自己的性别不认同,一方面,可能会使自己的自信心、自尊感降低,自卑、沮丧,缺乏进取心;另一方面,可能会影响自己社会角色的承担,形成社会适应不良。因此,加强对性别认同度低的女孩进行自强、自爱教育是教育者的重要职责。

(三)性别角色困扰

性别角色困扰,主要是家庭中的长者(如父母或爷爷、奶奶等)对子女错误的异性期望和装扮造成的,即有的家长把自己的儿子或女儿从小就错扮成性别反向装束,并在心理和行为上按照自己的期望给予异向诱导。慢慢地,他或她的心理、行为模式会往自己性别相反的方向上发展,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强化。当步入青春期和进入社会时,他或她逐渐感到自己的心理、性格和行为与周围的人群,尤其是与同性别人群格格不入,严重的会成为性变态者。有一对夫妻生了三个男孩,于是把小儿子从小打扮成女儿,两个哥哥也把他当小妹妹来看待,从不让他干重活,不让他单独外出办事,处处照顾他,使他的心理、行为沿着弱女子的心理、行为模式上发展。结果长大后他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当考上大学时,只因不敢单独离家外出,只好放弃机会,参加工作又因为不能胜任工作连调几个单位都被辞退。最后只好去做心理咨询,在医生的指导下,他才慢慢地纠正过来。这种作为女孩抚养的男孩,往往情感脆弱,胆小无为,严重地影响其未来的发展。与此相反,还有一对夫妇把独生女儿从小当男孩抚养,穿着、打扮一副男孩模样,连玩具也是男孩玩的刀、枪、棍等,她常和男孩一起玩耍,慢慢地,其心理、性格、言行就沿着男性角色的模式去发展,长大后虽然改穿女儿装,但在她的身上仍然处处显示出男性角色的特征,而少了女性角色的特征。结婚后,其丈夫由于无法容忍其性格和言行,几个月后就离婚了。这样的女性往往成为同性恋中的“男性”角色的扮演者。其言行不为周围的人群所理解和接受,甚至连自己也无法理解和接受,经常由此产生心理矛盾和角色冲突,从而影响自身或他人的心身健康。

性别角色辅导策略

由于学生性别认同与其生活的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家长、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必须联手合作,重视对学生进行性别角色辅导。

(一)预防学生性别角色困扰的辅导策略

第一,家长要给予正确的性别角色期望和性别角色装扮,使子女能根据自己的服式及其颜色等来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在本节案例中,李老师和亮亮谈话,帮助亮亮明确了自己的男孩角色。

师:亮亮喜欢女孩子吗?

生:喜欢。

师:女孩子喜欢你吗?(亮亮太喜欢抱女孩子,所以女孩子看见他就逃。)

(生不说话)

师:亮亮是女孩子还是男孩子?

生:男孩子。

师:你知道女孩子喜欢和怎样的男孩子玩吗?

生:不知道。

师:你去观察一下,下星期告诉我,好吗?

生:好的。

李老师给家长提出建议:让亮亮多和男孩子一起玩耍,同时协助他和班里几个男孩子建立较固定的伙伴关系;不穿女性化的衣服。

第二,要给予正确的性别角色行为引导。在日常生活中要根据少年儿童的性别特点进行相应的行为引导,多做些有益于性别形成的游戏和事情。对应该避忌的事情要坚决避忌,千万不要叫他或她去做该性别角色不应做的事,使其从小逐渐形成与性别角色相适应的行为。在本节案例中,心理老师就鼓励亮亮多参加体育活动,并征得他的同意,让他参加学校足球队,培养他的阳刚之气和意志力,很有效果。李老师写道:

就这样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每个人都感受到了亮亮的变化,他已不再主动抱女教师和女孩子,并经常找男孩子玩耍,对是否穿漂亮衣服不再那么重视,有一次上体育课,他的衣服被钩破了,他竟然毫不在意,亮亮已成为小小男子汉了。

第三,要给予相应性别角色的知识教育。学校老师和家长应根据少年儿童不同的年龄阶段给予相应的性知识、性道德教育和相应的性别角色心理诱导,使其能正确认识“我是小男子汉”或“我是小姑娘”,并在言谈举止方面给予相应的知识教育,实现正常、健康的性别角色。

第四,家长们要以身作则。人自出生以后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因此,父母们要认真扮演好自身的性别角色,注意自身言行,给子女做个好榜样。

(二)优化学生性别角色的辅导策略

从更为积极的意义上,我们应该帮助男女学生性别互补,完善各自的性别角色。当今,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要求青少年对自己性别角色认同的同时,性别角色互补和优化的呼声日趋高涨,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把男性人格特征与女性人格特征相对立。例如,男性刚强,女性柔弱。男性的气质更易于在社会上拼搏,而女性的气质更适合营造温馨的家庭和被男性保护。这种性别刻板印象正在受到挑战。现实生活中,女性已经从家庭走入社会,她们要在社会上立足并发展,必须具备传统意义上属于男性的品质,例如,坚强、果断和具备领导气质等。相当一部分社会学家认为,传统的两性对立的性别角色,正在朝着两性人格特征更加接近的方向发展,即两性化人格特征。

那么,如何认识校园里出现的“假小子”和“娘娘腔”呢?我认为,“假小子”和“娘娘腔”不等于两性化人格。两性化人格是指男性和女性性格的优化重组,应该兼备男性和女性各自的优点。“假小子”往往是指直爽、果断的女孩,她们具备男性的优点,但未必具备女孩的优点。至于“娘娘腔”往往是指腼腆、羞怯、迟疑不决,有些脂粉气的男孩,他们既不具备男性的优点,也不具备女性的优点,更不值得效仿和提倡。因此,处于人格形成中的青少年,首先是要对自己性别的认同,培养各自的性别优势,而后再学习异性所长。

本章结语

百年来心理学大师有关自我发展的论述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积极的自我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自主性,一个人只有拥有健全的自我,才会拥有健全的人格。因此,儿童的自我健康发展是其人格和谐发展的基础。

儿童自我的发展是一个知情意行的动力系统,儿童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是相互联系的。儿童往往在学习、交往活动中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体验到自尊自信,学会自我调节。例如,一个学业顺利的孩子往往得到更多他人的正面评价,这种正面评价会带动积极的自我评价,使其体验到自尊、自豪感,并且激励其更加努力地学习。同样,一个同伴关系良好的孩子,往往从他人的正面评价中体验到自尊自信,形成积极的自我评价,学习良好的人际交往技能。孩子在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也会遇到困难和挫折,由此产生的自卑、任性、嫉妒等是可以理解的。

同时,儿童自我的发展具有主体能动性。笔者认同哈德曼的观点,即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具有主动性的力量,自我在本能面前不是被动的,更不是本我中分化出来的一部分,而是有其独立起源的自主性结构,人有能力控制环境和本能力量。当然儿童的自我发展毕竟是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对于儿童的未成熟有深刻的论述,他说:“生长的首要条件是未成熟状态……我们说未成熟状态就是生长的可能性。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指现在没有能力,到了后来才会有;我们表示现在就有一种确实存在的能力——即发展的能力。”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看到孩子内在成长的潜力,了解孩子自我发展的特点与规律,调动孩子内在积极的资源,帮助其解决成长的烦恼,促进儿童人格健康发展。 xo9Dt+Lj6ZKwXQ4YZwtO6x+yxLvWX2H5quFpUy9wB6DovjLwAvDQap0tWBHcUAQ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