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节
任性心理辅导

任性的孩子常常是由着自己性子来,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不愿受纪律、规范的约束,我行我素。一方面,影响其同伴交往,在班级里往往处于“众叛亲离”的境地;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许多行为问题,影响其社会化进程。任性是孩子心理发展不成熟的表现,若童年期的任性得不到调整,任其发展,到了成年会演变成不健康的人格,就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活和工作。

“孤家寡人”贝贝

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贝贝在车里号啕大哭,原因是没有一个小朋友愿意和她坐一块儿,大家都像躲瘟神一样躲着他。尽管班主任耐心地劝导大家,学生们都表示,老师说过的,社会实践时我们可以自主选择和哪一个小伙伴坐在一起。最后老师也没办法了,贝贝只能和老师坐在了一起。老师默默地摇摇头,回想起贝贝与同学相处的一幕幕:贝贝从来不爱跟别人分享,更不愿意去帮助别人,但是只要她想要的东西,她哪怕抢也要抢过来,她从来不会遵守规则,无视班里的任何规则,想哭就哭,想闹就闹,大家见了她都怕。这一次,贝贝成了“孤家寡人”,是她任性导致的后果呀。

任性心理解读

孩子的任性固然有性格的因素,但主要不是天生的,而是家长不加约束,放纵教育的结果。正如阿德勒所说,“那些饱受宠爱与纵容的孩子,他们不愿意忍受严苛的纪律和约束”。

1.遗传因素。孩子受遗传的影响,有的天生气质就属于较兴奋的类型,情绪表现较强烈,属于那种“有个性”的孩子,这与家长的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如果后天再不注意改良,这样的孩子最容易出现任性的行为。

2.心理反抗期(生长发育特点)。婴幼儿在正常发育的情况下,两三岁就开始出现心理反抗现象,出现强烈的独立需求意识。如愿意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上下楼梯不愿别人牵领,自己家的东西不让别人动,处处以自我为核心,遇到不满意不顺心的事情大哭大闹,劝阻和强制都不起作用,直至家长妥协、自己满意为止等。

3.家庭教育因素。任性与遗传因素有一定的关系,与人的神经类型有关。但是,关键还是后天的教育和影响。一是家长对孩子溺爱、娇惯、放任、迁就。据调查,独生子女和末生的孩子任性率较高。孩子任性往往与他们在家庭中受到百般宠爱有关。如上述案例中的贝贝,就是因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过分宠爱,导致她自我为中心,自认为是家里的老大,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她曾对要向她爸爸告状的小朋友说:“我们家我最大,在家里只有我管爸爸的份儿,我说怎样就怎样。”二是家长对孩子简单粗暴。有些家长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管家长说得对不对,孩子都不接受,从而埋下了任性的种子。有些家长无视孩子生理、心理的发展,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对孩子一味限制,要求孩子绝对服从,想出各种方法让孩子就范。这种做法不仅违背孩子的意愿,也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这种做法也是孩子任性的重要原因。三是家长粗暴的教养方法损害了孩子的自尊。有些家长总爱讽刺、挖苦、谩骂孩子,或者当着众人面数落孩子,有时家长的话虽然是对的,但刺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心里明白自己错了,可为了保全面子也不接受批评,于是产生对抗。

任性心理辅导策略

通过对任性心理的分析,提供以下辅导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坚持原则,严格规范

任性的孩子往往是父母过于纵容,没有遵循规范的意识。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要坚持原则,严格规范。有的孩子抓住了家长的弱点,家长越怕孩子哭,孩子越哭个没完;家长越怕孩子满地打滚,孩子就偏在地上滚个没完。家长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不管他怎么哭,怎么闹,绝不能有任何迁就,态度要坚决,而且要坚持到底。本节案例中,要改变贝贝任性的现状,就需要:首先,要求家长给贝贝定规矩,要爸爸学会对女儿说“不”;其次,让她懂得谦让和关心别人,让她明白,懂礼貌、有教养的孩子才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二)尊重同伴,目中有人

任性的儿童由于自我为中心,一般不大考虑别人的感受。班主任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角色互换方法,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例如,可以启发孩子体会,“如果别人对你蛮横无理,你会是什么感受?”也可以问问孩子,“为什么你没有朋友?”“有朋友的同学怎么对待别人的?”

2.正强化法,对于任性孩子良好的人际交往行为予以奖励,对于攻击性行为予以惩罚。针对本节案例中的贝贝,大家就是采用奖励的方法,收到良好效果。具体做法是:

刚开始两周,班主任、家长和她约定好,每天她不和同学吵闹或者打架,可得1枚五角星,若得到3枚五角星即可满足她一个合理的小要求;从第4周开始,和她约定好要连续得到3枚五角星才可被满足一个小愿望;从第10周开始,和她约定好要得到4枚五角星可满足一个合理的小要求;从第16周开始,和她约定好要连续得到5枚五角星可满足一个合理的要求。同时,若贝贝和同学打架了也要受到惩罚,那就是双休日她最想看的电视节目就看不成了。而贝贝由于视力不好,本来每周看电视的时间也不超过15分钟,所以她特别珍惜这样的机会。

(三)消退冷冻,缓和冲动

任性的孩子往往也比较容易情绪冲动,行为过激。因此,冷处理常常是班主任辅导这些孩子的策略之一。有位班主任曾经遇到这样一个任性的孩子,请看她是怎么冷处理的——

班上有个叫毛毛的小男孩,每节课都积极举手发言,普通话发音标准,嗓音洪亮,但是有时会在课堂上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如果哪一次你没有叫他发言,他便会生气地将铅笔扔在桌子上,嘟嘟囔囔发一通牢骚。要是没人搭理他,他接着就大哭起来,越哭越凶。遇到他爱哭闹,我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不理他。几次下来,他逐渐感到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而且我明确告诉他,等到你不哭了,老师才会和你谈话。渐渐地,毛毛闹情绪的毛病收敛了许多。

任性的孩子非常希望引起别人的关注,不过他们用了许多错误的方式,这是他们的内在动机。冷处理是一种非强化技术(或者称为消退),其目的就是抑制孩子的任性行为。对有此类动机的孩子,这个方法常常能够奏效。

(四)情绪合理宣泄

任性的孩子遇到事情容易情绪冲动,帮助他们学会调节情绪,宣泄情绪很重要。

在本节案例中,老师就给贝贝提供了情绪宣泄的机会。每周由心理辅导老师和她单独谈话一次,了解她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麻烦,了解她外表品行表现之下隐藏的心理和情绪问题。每次谈话的时间不一定很长。有时发现她情绪不是很好,就安排活动让她在学校适当地发泄情绪,把怒气发泄在不会造成伤害的中性物体上,如让她在心理咨询室画画、书写、大声朗读、随音乐跳舞等。有时也会让她在心理咨询室里利用空椅法,站在同学的立场上来体验同学和自己吵架时的心态,让她慢慢地平静下来。当她情绪较稳定时,我也会针对她在教室里没有朋友这一苦恼,教她一些交朋友的小窍门,让她明白一些小事不可过于计较,特别是被同学不小心碰了一下,不要就认为别人是故意的,自己吃亏了一定要碰回来。这样想不但自己不高兴,而且由于太斤斤计较,时间长了就没人愿意跟自己玩了。

曾经不受同学们欢迎的贝贝,经过老师和家长一段时间的精心辅导,现在再也不是“孤家寡人”了。

现在的贝贝不再像以前“孤家寡人”一个了,班级里已有同学主动找她玩。记得本学期开学不久后的一天,我正在心理咨询室里值班,看见贝贝拉着一张苦瓜脸进来了,我心里一紧,心想是不是又发生什么事了,没曾想到我还没开口,贝贝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她高兴地对我说:“王老师,今天婷婷她们叫我和她们一起玩游戏了。”我说:“太好了!那你刚才进来时为什么还苦着一张脸呢?”没想到小家伙居然说:“我本来想骗骗你的,可是我太高兴了,憋不住了,所以就变成这样了。”是啊,这对她确实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婷婷是班上人缘最好的同学之一。 0uGqIY8h18yBWXnj81EoZE45RqXugrLVZQJhFBD1RGMKPjByJDjjVBytlXYcOAp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