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7.职业取向:做“名师”,更要做“明师”

案例呈现

一个语文老师跟我诉苦:为了评省级名师,她费尽了很多周折,整理资料,公开讲课,参加答辩,折腾得够呛,结果最后以微弱的“劣势”失败了,心情很郁闷。我笑着安慰她:只要你的学生认可你,这就是最大的荣誉。

问题剖析

大凡有进取之心者,常常把成为名师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想想也正常,毕竟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凡尘俗世之中。不过,究竟怎样才能成为名师?固然不能摒弃教师自身的努力,但归根结底,决定成名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的认可度,而不是个人的意志。社会是很功利的,有时候也是很无奈的,也许你有了超乎常人的学识和贡献,但缺少机缘,也无法成为“名扬四海”的名师。这就是现实,往往是个人无法改变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名师是可遇不可求的。

当然,教育界喊出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打造名师工程”。对这个提法,我一直不太赞同。“名师”是可以打造的吗?而且还升华为“工程”?人的成长是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将“人”纳入一项工程,便存在将“人”工具化的嫌疑。而且,以浩大的“工程”方式来打造人,难免落入“整齐划一”的窠臼,必然得强调规划与步骤,强调按照某个模子来培养和塑造。而属于人的那种“个别化”的自我领悟、自我定向、自我发展的过程如何体现?况且,哪一个权威机构有资格实施并宣称完成“工程验收”,宣告工程竣工呢?因此,这些做法,无非是一种追求功利的表现,渴望通过“策划”和“包装”,迅速涌现出一批“名师”,从而作为一种政绩资本而已。各地“名师工作室”纷纷挂牌开张,“教育家培养工程”争先恐后上马,不就是很好的证明吗?

当然,一名教师争取做名师值得肯定,但应该有个前提:欲成“名师”,先做“明师”。未必谁都有资格被列入“名师工程”花名册,但做“明师”,却可以把决定因素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有这样一位教师,发现一个学生上课时老爱举手,而真正问到他时,却又答不上来。事后问其原因,学生哭着说:“别人都懂,我不懂,同学会看不起我。”老师想了想,便告诉他,以后上课,会的就举右手,不会的就举左手。于是,每当他举右手时,就叫他回答问题,见他举左手时,就不提问他。这样一来,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尊重,学习的信心增强了,劲头更足了,成绩提高得非常快,渐渐地成为名副其实的优秀学生。

“明师”什么样?“明师”要明白事理,不固执,不迂腐,宽怀大度,理解人心,尊重人性,通晓教书育人之道。

有这样一位教师,让学生记录她一天里的表扬和批评,结果自己吃了一惊:15条批评,5条表扬。她想:要是把学生换成自己,坐在弥漫着这样氛围的班级里,能有学习的劲头吗?于是,她开始每天细细地寻找学生身上的优点,哪怕一点一滴,都加以表扬和鼓励。结果呢,班级气氛更融洽了,学生之间更宽容了,学习起来更有干劲和乐趣了。

“明师”什么样?“明师”要明辨是非,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善于反思,善于调整和改变,按照规律来教书育人,始终努力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有这样一位教师,他坚持对学生提出“小要求”:在校园里见到老师,不论是否认识,要主动打招呼;放学离开学校,一定要和老师说再见;在平时的交流中,要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他的学生,都那样温文尔雅,谦逊有礼。

“明师”什么样?“明师”要明白方向,要给予学生终身受用的东西,而不是急功近利,杀鸡取卵,火烧眉毛只顾眼前……

这些,不都能够被我们老师自己所掌控吗?简而言之,“明师”就是明白的老师。这个明白,是对人生、对教育、对教学、对学生、对学科中的众多内容了如指掌,明明白白,并按照规律去做事。当然,这样的要求未免太高了。但如果终其一生,能对教育教学的某一个领域做到“门儿清”,看得明白,说得清楚,做得正确,便难能可贵了,可以称之为“明师”了。

“明师”与“名师”,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有天壤之别。“明师”未必出名,“名师”未必明白。有人说了这样一段话,阐述二者的关系,我觉得非常有道理,摘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名师”与“明师”的区别,让我想起“名僧”与“高僧”的区别。有人说,要找名僧很容易,你只要往各大寺院一跑,保准能找到名僧;可是要找高僧就不容易了。因为,高僧要么混迹于普通人群之间,要么匿迹于深山老林之中。无论是混迹于人群还是匿迹于深山老林,高僧其实都需要耐得住寂寞。现下社会浮躁,人心不古,要拒绝外界的诱惑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优秀作品往往诞生于“夜半无人私语时”一样,“明师”往往诞生于孤独的体悟与思考。那么,作为普通教师更需要耐住寂寞,关照内心,寻求教育的真谛。

可见,做“名师”固然风光,但做“明师”却会更从容,更淡定,更幸福。一旦至此境界,“名”与非“名”,已变得无足轻重了……

破解锦囊

读懂学生

“明师”之“明”,首先在于明白学生、读懂学生,既要了解他们的共性,又要了解他们的优缺点,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对策。

孩子们的内心是个神秘的世界,他们不是“小大人”,有其独特的思考方式。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我们教小孩子必须先要了解小孩子的心理。若能依据小孩子的心理而施行教育,那教育必有良好效果的。”教师要俯下身来和学生进行交流,读懂他们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不能违背学生的心理特征做事,避免以成人的固有认知分析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多和学生聊天,多组织各类座谈,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应成为教师的常规动作。读懂了学生,教育才有了根。

读透教材

教师不能做教材的传声筒和复印机,那种机械照搬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的方式最不可取。要由“教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强调在对学生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首先要备齐全套教材,看到教材全貌,对教材进行通读;其次,要亲自动手,完成教材中的例题、练习、作业,下水实践,找到潜在的困惑点、疑难点;第三,要读懂教材编排的思路和意图,不能只看眼前,对教材中某些章节与整体教材体系的关联不清晰,对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后续学习的内容不了解,导致教学的“稀里糊涂”;第四,要持质疑好问的态度去解读教材,多问几个为什么,在吃透教材、智慧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为学生创设亲历学习过程、促进主动发展的学习平台,使我们的课堂因“用好、用活教材”而活力四射。

读清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你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我会灵活运用游戏帮助学生学习,而他又是讲授法教学的高手,让人感受到清新的学术见解、独特的风范气度……教师只有看清自己,才能明白自己的教学个性。我们要能够对自己的能力、特点做清晰的分析,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不妨做个自我分析,列一列自己的独到之处。或者请身边的同事,帮忙审视一下,透过他人的眼光,看清自己。找到自己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而不是“东施效颦”,费力不讨好。

读熟政策

对教育的法律法规、重要规划、政策类文件,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多学习,多掌握,吃透相关精神,把握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动态。第一,有助于建立自己的行为边界,不出格,不越轨;第二,有助于站在教育发展的前沿做事,利于取得相应的成功。建议订阅几本班级管理、教学教研方面的期刊,新鲜的资讯会让你受益匪浅。

自测清单

总结这一节的收获,如果你做到了,请在相应内容序号前的括号里标注“★”。

(  )1.能够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基本心理特征。

(  )2.能够掌握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基本操作方法。

(  )3.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  )4.能够通过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对学生进行快速、准确的评估。

(  )5.能够不循规蹈矩,总有一些新的“点子”。

(  )6.能够从身边同事处寻求资源和帮助。

(  )7.能够因人而异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和对策。

(  )8.能够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  )9.能够准确界定自己的优缺点,明晰努力方向。

(  )10.能够订阅教育期刊并坚持阅读。 4PxPWMSUyffZ+/EEJ3TcITIqklIVAaCDJc84bp6jILWFdbt+fJKHMW94uexPhzc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