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良好习惯培养“六步”策略

习惯培养是一种系统性很强的教育科学,涉及规范的建设、监督机制的构建、积极氛围的营造、奖惩并济的措施完善等方面。培养过程中尤其需要师长激励学生主动参与,通过耐心、不厌其烦地细节指导,帮助并不断促进学生规范意识的形成,成就良好行为。“感悟—约定—指导—监督—奖惩—优化”六个步骤,是良好习惯有效养成的重要途径。

启迪认识,感悟重要

习惯,是一种自动化行为。

习惯培养的第一课,是激起学生自我反思,让学生意识到习惯的重要性,下决心改掉坏习惯。这需要教师捕捉学生身上的坏习惯,通过创设让学生“看见自己”的情境,比如镜像记录、模拟表演、重构现场等冲击视觉感官的画面,来激发学生改变。如有学生插队,可以让他体验一下别人插队时自己的感受;学生课上坐不住,可以提前告知学生老师准备在他不注意时,拍下他的课堂表现,并与学生个别分享交流。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我有没有坏习惯,需不需要改掉这个坏习惯?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深刻地揭示坏习惯的本质,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好习惯的重要性,唤醒他们改变的迫切愿望。

感悟,让学生产生了养成好习惯必要性的认识。有认识才有反思,有反思才有意愿去改进,有改进才会有更主动的进步。

自我约定,树立目标

习惯培养的第二课,是让养成良好习惯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需求。过去我们强调“规范”,学生的习惯训练条例和目标都是老师制定的,不管学生能否做得到,十几条或几十条地制定,张贴在教室的墙上。这种“在墙上挂挂,给领导查查,让学生念念”的内容,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有些规章制度反而容易成为学生眼里的约束条款,限制会带来更多的“逆反”。

要跳出过去观点的框框,就需要广泛发动学生参与讨论:习惯这么重要,我们需要形成怎样的约定来重塑好习惯?与学生共同商定具有约束力的约定,提出培养目标,以此作为学生行为的参考依据,用于纠正其自我行为。该约定不仅要告诉学生不该做什么,更要告诉学生怎样做会更好,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与包容。约定的内容可包含学生的安全、礼仪、学习和品质等方面。

制定约定,内容不能太复杂,要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要充分考虑班级实际、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以生为本地拟定。对于低中年级学生,我们可以编一些儿歌、小口令。比如,课堂上要“小小手放放好,小嘴巴不说话”;下课要“轻声慢步,靠右礼让”;见到老师、同学要“行礼问好,微笑点头”;课前要“学会整理,保持干净”;回家要“认真作业,按时作息”;等等。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或中学生,我们要运用更加偏向于理性化而实用的内容,如安全方面的“不做危险游戏”,卫生方面的“学会整理、保持干净”,纪律方面的“轻声慢步、不喧闹拥挤”,礼仪方面的“热情招呼、使用好体态语言”,学习方面的“主动学习、认真倾听、及时完成作业”等。规范的制定需要立足学生起点,着眼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做到“简单、必要,能做到”。

约定,不能成为老师对学生的一种强制,而要成为学生对自己的要求。约定的内容要得到学生的认同,这样才能让学生把习惯培养的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具体指导,榜样示范

没有具体指导和榜样示范,很难督促学生养成好习惯。我们经常发现,教育者在学生习惯训练的过程中,习惯采用否定式教育,而示范性不够。如,看到学生坐姿不正确,就批评:“你怎么这样坐?”看到学生没完成作业,就质疑:“你怎么连这都不会,是不是上课没有认真听?”在示范方面,我们教育学生“礼貌待人”,而在得到学生的帮助后,自己却忘记说“谢谢”;教育学生“讲究卫生”,而见到地上有纸屑,我们忙招呼学生来捡,自己却袖手旁观;学生礼貌地问好和打招呼,许多老师却不声不响地走了……指责和不正确的示范,往往导致学生不知道该怎么办;错误的积累往往让学生陷入不知所措的迷茫,进而不思进取,自暴自弃。

我们商定的公约是对行为结果的要求,一般没有具体交代该如何达成。所以,教师培养学生习惯时必须具体、细致地指导和示范。如,对于“使用好体态语言”的礼仪习惯,指导时要从每一个细小的动作入手,从坐、立、行、走开始指导,具体说来,包括:如何看书,握笔,敬礼,接、递东西;如何说话、咳嗽,见面如何行礼问好等。又如对于“学会整理”的卫生习惯,指导时要告诉学生,笔、尺子要收拾到文具盒中,如何摆放可以更节省空间,书本放入书包里顺序如何(常用的、小本的可以放在上面),每节课前准备什么,课后如何收拾等。此外,在礼仪和卫生方面,老师要树立榜样,率先垂范,让学生明白如何做才是正确的。

习惯训练,需要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耐心的示范,让学生有一个模仿的过程,带领学生一个一个地去完成训练目标,然后促使学生产生自觉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

自我检测,相互监督

自觉行为的开始,需要严格要求,通过自我检测,加强互检互评,让学生逐渐学会自我约束。检测过程中,一般需要制作两个表格:一是“自我检测表”,每周一张,一天一次对照,进行自我回顾和整理,见表1-1。

表1-1 好习惯训练自我检测表(每周一张)

二是小组评价表,除了自评外,更需要他评(可以是学生评、父母评和老师评),作用就在于建立生生之间相互监督、相互提醒的良好氛围。

登记表,是对学生一日行为表现情况的反馈记录单,是相互监督的内涵所在,与学生个人表相互对照(见表1-2)。根据同学表现情况赋分,一天一张,每日得到多少个“√”,一目了然。“√”可以换成积分,积分可以换表扬信等符合学生内心需求的奖励。没有得到正常积分,甚至更少积分的学生则需要通过服务他人、服务集体等行为来换取积分。实践发现,“一套适合学生当前发展的约定+一套深得人心的评价体系+一个长效的监督机制”,是习惯养成的重要保障。

表1-2 班级一日习惯训练情况登记表

监督需要有长效机制,否则习惯培养就像绕线球一样,若一不小心线球从手上滑落,那么之前辛辛苦苦绕起来的,就会付之东流。只有持续地关注,持续地训练,习惯才会成自然。

奖惩并行,不断促进

引导学生养成习惯,教师需要及时表扬。没有表彰和督促,习惯训练就会流于表面。学生们初步养成了习惯,教师就要进行及时的表彰:如果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贴一些小红花、小苹果、小星星之类的;如果是中学生,教师可以用积分这种代币制的方式,帮他们叠加自己的好习惯。孙云晓曾提出“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不断累加到一定数量,就授予某种奖项。习惯积分亦可以融入到学校常规评比活动中。完善班级奖惩机制,利用有效的表彰,激励进步的力量,能让学生保持持久地参与到习惯训练的活动中来。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习惯训练中,若有学生出现反复时,要按规定给予适当的小惩罚。因此,教师要及时关注学生的表现,不能对小错视而不见,要及时地纠正。小错积累成大错,再进行“大惩罚”,这种“秋后算账”式的措施,不能促进学生深刻而有效地反思,教育效果比较差,也训练不出好习惯。比如,A学生喜欢上课讲话,老师没有及时制止,他就养成了上课随意讲话的习惯,此时老师再进行训斥,会引起学生的对抗,因此需要在初期,及时制止学生的这种行为。

面对学生的坏习惯,罚什么?当然是奖励什么,就罚什么。不能老师想惩罚就惩罚,而是需要按照规则办事。若奖励的是积分,就罚扣除积分;若奖励小红花,就罚扣除小红花。若这些惩罚没有用,那就需要全班学生商量一个惩罚办法,大家都认同的方法,让受罚学生也觉得不罚不行,不罚不足以让自己改变,这样学生就乐于接受,才能有效改变。

习惯的改变,有两个最基本的外在因素,它们分别是激励的扬长和惩罚的警戒。只有巧妙地进行奖惩结合,才能做到诫勉与鼓励并行,促进学生不断改变习惯。

优化环境,期待成长

氛围,是精神环境,也是心理环境,良好的氛围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有正向影响。我们经常看到一个后进生进入优秀班集体,受到良好班风的熏陶,很快就改掉身上的坏毛病。当然,也有反向影响的情况。良好的集体风气的形成,是需要“时时关注、时时促进”的。对学生的良好表现,要鼓励、支持、欣赏;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制止、相互提醒、互相监督,用积极的方式去维系良好的氛围。

习惯养成,既要有“统一标准”下的约定,更要有尊重成长差异的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起点不同,我们需要有适应不同学生发展变化的措施。对于个别后进生,要以“静待花开”的心态面对,要适时调整标准,让他们自己提出计划和发展目标,哪些约定容易达到,可以先参与训练;哪些标准一时改变不了,可以商量一个缓冲的底线。同时,要激励优秀学生与之结对子,开展生生之间的互帮互助,以求相互监督、共同进步。当然,在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可以适当采用弹性评价法,如先给予奖励,再进行强化教育的方式。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制定的目标会更加认同,并能逐步增强自我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评价的能力。

期待成长,先行鼓励,构建一个友好的“能量场”,让学生置身其中,利用期待和鼓励,赋予学生满满正能量,润物无声,滋养成长。

习惯培养的“六步”策略,使得习惯培养变为了学生可知、可感、可接受的目标,进而有效转化为学生的行为。这个过程,教育者不再是站在跑道终点按秒表的裁判,而是站在跑道两边呐喊助威的啦啦队员。教育者要激发、保护和强化学生的自我内驱力,让学生在奠基良好习惯的同时,保持自信、上进的发展状态,享受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个良好习惯的养成,比改掉一个坏习惯要容易得多。因此,习惯培养需要抓住初始阶段这个最佳时机。我发现一个关键现象,即人与人关系建设初期,如果双方的要求或共同约定,在最初的磨合期被严格执行,那么这个约定会被双方定位成一种稳定模式,深刻影响着双方的关系,并构成具有一定思维惯性的心理场域。这个过程中,若学习者对教育者形成了尊敬和认可的关系,就能保证学习者对约定的更好遵守,利于学习者良好习惯的形成,更利于教育者之后对学习者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及积极心态的培育。 y9GRlb1kYjAU65v+n2V8JwZsDY3N2nSFqtmPNNBUD5f+EGHOO434BpR/2R0JItQ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