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论

一、什么是口语表达

口语表达即口头上的表达,是人与人交流的一种主要途径。口语灵活多变,因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带来不同的传播效果。相对于书面语而言,口语更加自由、便捷、通俗易懂。

由于各地方言不同,人们在口语表达上也存在各种差异:北方的儿化音,山东的倒装句,湖北的n、l混读……都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形成了中国的方言文化。不同职业的人的口语表达也有各自的职业特点:语文老师上课时经常夹杂书面语,长期处在噪声污染下的工人习惯大声说话,播音员主持人追求发音标准和字正腔圆等。个人性格同样是影响口语表达的因素之一:内向的人说话声音小、语速慢,外向的人语速通常较快且表情和手势较多,容易紧张的人经常加“然后”“就是”之类的衔接词。因此,口语表达具有强烈的个性特色,受地理环境、生活环境、个人性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学习基本的口语表达技巧是很有必要的。孩子们通过学习口语表达,可以改变原生口语表达中存在的不足,比如发音不准确、表达不流畅、紧张、怯场等问题,取长补短,使表达更准确、传播效果更好。

现在,小学语文课是孩子出声阅读的主要阵地,语文课本也是学习口语表达的重要载体,语文老师需要具备较高水平的口语表达能力。但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口语表达存在诸多问题,有的孩子把“有感情”和“大声说”挂上钩;有的孩子习惯用虚声来体现自己在有感情地朗诵;有的孩子参加演讲比赛就是背诵演讲稿,中间忘词就再也说不出来了……类似的现象还有很多。如果孩子们只是通过背诵内容、模仿固定技巧的方式练习口语表达,看似进步很大,可实际上,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思维不发散、语言无组织,到自己说的时候,还是“无话可说”。

我们不希望孩子是课文的“跟读者”,而期待孩子成为真正的“表达者”,表述清楚、效果良好,对口语表达产生兴趣,敢想也敢说。

二、如何让自己说话好听?

小学阶段,是提升孩子语言感知力的黄金时期。那么,如何才能让自己说话好听呢?

1.准确规范、清晰流畅

我们要把每个词的读音读准确、读规范,这是前提条件,所以平时遇到生字应及时查字典,做标注。

2.圆润集中、朴实明朗

在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常常还有娃娃音(奶声奶气),高年级的学生可能处于变声阶段,声音不稳定。但无论音色如何,我们开口说话时,应做到声音圆润集中、唇齿清晰,表达朴实明朗、有条有理。

3.刚柔并济、虚实结合

发音吐字要有韧性、弹性,能强能弱,能刚能柔,有虚有实,有轻有重。

4.感情色彩丰富、声音变化自如

文章感情色彩不同,声音也应发生相应变化。声音的色彩是在对比变化中体现出来的。声音色彩的层次越丰富细致,语言的表现力越强。

三、口腔控制

要想使声音达到准确规范、富于变化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从口腔控制开始训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口腔控制的基本方法。

1.打开口腔

俗话说“大鼓大响,小鼓小响”。想要声音响亮,就要创造一个“大鼓”的内部环境,打开口腔,而不仅仅是张开口腔。请记住四个动词:提、打、挺、松。

(1)提——提起颧肌

提颧肌,面部呈微笑状,口腔的前部与上腭的顶部有展宽的感觉,鼻孔略有张大,上唇紧贴齿面。提颧肌对吐字的清晰明亮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2)打——打开牙关

打开牙关主要是指口部两侧向上向后仰,保持向上提起的感觉,这样做是为了加大口腔的开度,丰富口腔共鸣。想象上下后槽牙之间有一指厚的海绵垫,撑起了牙关和两颊肌肉。

(3)挺——挺起软腭

挺软腭指抬起上腭后部软腭部分的动作。它可以加大口腔后部的空间,同时缩小鼻腔的入口,避免气流过多地灌入鼻腔而造成浓重的鼻音。可用半打呵欠、倒吸冷气的方式找到挺软腭的感觉。

(4)松——放松下巴

前三步做到位之后,你会感觉到自己的上口盖主动往上方提了起来,这时,你只要下颌向内微收,不刻意地收紧下巴就可以了,这样就做到了“放松下巴”。

2.唇舌灵活,力量集中

唇舌灵活是口齿灵活的前提。唇的力量要集中到唇中央的三分之一处,舌的力量要集中在舌的前后中纵线上。

3.明确发声路线和字音着力位置

声音应沿着口腔的中纵线推到硬腭的前部。想象自己的声音就像出膛的子弹,有一条清晰的抛物线直至靶心(话筒)。

四、吐字归音

吐字归音是根据汉语音节的结构特点,将一个音节的发音过程分为出字、立字和归音三个阶段。一个汉字音节,如bɑo=字头 b+字腹ɑ+字尾o。

想象一个汉字的吐字发声过程是一个枣核形状,两头尖中间鼓。吐字归音的基本要求是:字头出字叼住弹出,字腹立字拉开立起,字尾归音弱收到位。

五、创作准备

在专业的朗诵学习中,备稿是指从符合播音主持创作的角度来准备稿件。播音员主持人的每一次播出都是“有备而来”的,他们通畅流利、声情并茂的表达离不开充分认真的备稿。如何把稿件(或即兴表达)和自己的声音合为一体,是需要动脑子的。如果只是简单地把文字变成语音,那可就成“读字机器”了。现在有很多机器合成的语音,如查询手机余额,会听到“您的账户余额是五十七元六角,有效期至2022年6月1日”。声音一字一顿的,听得很别扭,这就是没有经过“二度创作”的语言。

在“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理解稿件。理解的目的是表达,不能只是自己看懂了,你必须让别人也听明白。稿件的类型有很多,内容包罗万象,同学们只有在备稿上下功夫,才能真正使表达有感而发、有动于衷、有的放矢、有声有色。

备稿分为广义备稿和狭义备稿。

1.广义备稿

广义备稿是朗诵的基础,需要大家时时积累、处处留意生活中发生的一切。广义备稿不仅是熟悉文章内容,还要对作者、文章创作的历史背景、人物性格、当地的人文特色等方面都所有了解。只有这样,朗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才能更加深刻,表达也会更加自然生动。白岩松在谈及主持人需要具备的条件时说:“(主持人应)做好长跑的准备,不能以短跑的姿态参加长跑比赛。或者说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比赛,而是一个人的赛跑,必须按照长跑节奏。如果按照短跑节奏,流星很容易瞬间消失,做恒星必须做好这种长跑的准备。”同学们,让我们做好准备,开始长跑吧!

2.狭义备稿

狭义备稿是指播音员主持人播出一篇稿件的具体准备方法、要求和步骤,一般有六个步骤,简称“备稿六步”。同学们在朗诵前可以参照此方法准备稿件。

第一步,划分层次。

划分层次指拿到一篇稿件后,对稿件的句、段进行整理,将内在联系紧密的文字进行归类。稿件的自然段是从写作角度形成的,划分层次是从朗诵的角度对自然段的进一步整理。

第二步,概括主题。

主题是稿件的中心思想。概括主题有利于揭示文章的深层含义,调动播讲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步,联系背景。

背景主要指文章的播出背景,联系背景就是和当下实际情况相结合,使文章的播出更有针对性。

第四步,明确目的。

知道了为什么读这篇文章后,还要明确通过朗读这篇文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明确目的可以调动朗读愿望,加强与听众的交流感。

第五步,分清主次。

分清主次即找出文章重点。朗诵时有主有次,重点部分一般是直接表现主题、体现目的、抒发感情、感染听众的地方,次要部分一般是为重点部分的表达服务的。朗诵时应在重点上下功夫,突出重点。

第六步,确定基调。

基调,是指文章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基调的概括要贴切,态度要鲜明,它不是指某一句或一段的感情色彩和分量,而是朗读者对文章认识、感受的整体结果。基调要求朗诵的表达与理解感受统一,要求声音形式与稿件的体裁风格统一。 WGJoqBXRQti3JBf+D2EAFXj3PR9o9KBjchwzFeKy8f9+nbVzzOyrGtuQW/KIqgZ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