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白矮星与黑洞:钱德拉(Chandra)

苏布拉马尼扬·钱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1995)出生于英属印度(British India)的拉合尔(Lahore,今属巴基斯坦)。或许是受到了叔叔(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C. V. 拉曼爵士(C. V. Ramen)的激励,钱德拉前往英国攻读研究生学位。而在他的革命性观点招致反对与质疑时,他已经迁居到了美国。

黑洞是一个密度无限大的点,引力极强,任何接近它的物体都会被吸入其中。

钱德拉提出的最著名的理论是:当恒星(例如太阳)核心的原子能耗尽,恒星抵达演化的终点时,并不必然会坍缩为一个小而稳定、温度缓慢下降的碎片,即白矮星(white dwarf)。如果白矮星的质量超过了某一阈值[即“钱德拉塞卡极限”(Chandrasekhar limit),比形成中子星所需的质量更高],它就会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开始向内坍缩,形成一个体积无限小、密度无限大的点,现称为“黑洞”(black hole)。黑洞拥有极其强大的引力,任何物体在一定距离范围内靠近它都会被吞噬,甚至连光也不例外。

这一理论经过了严格的数学论证,钱德拉提出这个理论前参考了量子物理的新兴概念与相对论中白矮星的已知性质。

他猜测泡利不相容原理(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沃尔夫冈·泡利(Wolfgang Pauli)于1925年提出的原理,又称“电子简并原理”]在宏观上同样适用。这条原理指出两个电子不能占据相同的量子态。钱德拉认为,由此可以得出一条推论:巨型恒星向内坍缩时产生的收缩压将迫使电子以近光速跃迁到更高的能级,引起超新星爆炸,垂死恒星周围的电子气体外层被吹走,留下一块致密的、不断坍缩的残骸碎片。

钱德拉对恒星结构、起源和动力学的研究结论以及对黑洞的预言随后得到了证实。 pEufdSsWV+RSLi9loBUw/M5he3xNOFB8gRRHx+Hre7umqRotk+VXFpOQK0pxhon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