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勒梅特(1894—1966)是比利时耶稣会(Jesuit)传教士、天文学家。1927年,他首次提出了“宇宙在膨胀”的观点。最终,这一观点演变为宇宙起源的“大爆炸”(Big Bang)理论。
勒梅特提出这一假说:宇宙的膨胀可以追溯到过去的某一时间点(现代估测这一时间点为138亿年前),那时,一个极小、极为致密的“原初原子”(Primaeval Atom)或“宇宙卵”(Cosmic Egg)发生了极为猛烈的爆炸。他的假说公布后,起初只在比利时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反响,直到1931年,英国天文学家亚瑟·爱丁顿协助翻译了这一理论,并将其称作“天才的构想”。
但勒梅特的名望却远逊于同时代的另一位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哈勃协助证明了宇宙膨胀的理论,建立了大爆炸模型,也因此获得了“宇宙科学之父”的美称。
哈勃于1936年建立了星系分类法。我们所在的星系,即银河系,看上去像一条横贯夜空、光芒暗淡的光带,属于棒旋星系。它形如一块旋转着的扁平碟片,宽度约为10万光年,由气体、尘埃和约1000亿颗恒星构成。太阳系并不处于银河系的中心,而是位于一条较小的旋臂上。
哈勃开始专业研究之初,就经历了一段令人振奋的时期。亨利埃塔·勒维特(Henrietta Leavitt,1868—1921)此前就留意到,大小麦哲伦星云[Large and Small Magellanic Clouds,靠近银河系边缘的可见天体,现已知晓其为矮星系(dwarf galaxies)]包含了数千颗亮度不一的恒星。她的观察结果提供了一种测量恒星间距的新方法,人类所知的宇宙图景由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天文学者逐渐意识到,宇宙比他们之前所构想的要大得多。此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则预示着:宇宙并非永恒不变,而是在膨胀或是收缩。但包括爱因斯坦本人在内的许多人都觉得难以接受这一新观点。
哈勃起初的研究对象是旋涡星云(spiral nebulae),也就是夜空中随处可见的一些模糊的光团。这些气体云是位于银河系之内,还是位于遥远的银河系之外的恒星团?加利福尼亚州的威尔逊山天文台(Mount Wilson Observatory)有当时世界上最大口径254厘米(100英寸)的胡克望远镜(Hooker telescope),哈勃在此专注于观测仙女座星云(Andromeda nebula),并首次揭示了暗星的存在。1923年,他得出结论:这些旋涡星云太过遥远,不可能是银河系的一部分,所以它们属于一个全新的星系(现命名为“仙女座星系”),这一星系与我们的距离约为我们与银河系中最远恒星距离的10倍以上。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天文学家还发现了其他数个星系。显然,宇宙比人们之前所想象的要大得多。哈勃比较了这些星系,并建立了星系分类法,这种分类法被沿用至今。
1929年,哈勃又有了另一项重大发现,并公布了有关宇宙膨胀的数据。在研究了46个星系之后,他最终发现,星系之间的距离越远,其互相远离的速度就越快。这是哈勃定理的基础,也可以表述为:距地球越远的星系远离地球的速度越快。星系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变大,因此宇宙在膨胀(宇宙膨胀理论)。哈勃随后建立了宇宙膨胀方程,这一方程经过数次修订后,现今人们仍在使用它。根据该方程估测出,宇宙膨胀的速度约为500千米每秒每百万秒差距(megaparsec,100万秒差距约为326万光年),即距地球326万光年的星系,以每秒500千米的速度远离地球。这一估值被称为“哈勃常量”(Hubble constant)—宇宙学中最重要的常量之一,用以估测宇宙的大小与年龄。
现代研究指出,哈勃估测的星系间距离偏小,所以他估测的宇宙膨胀速度偏大。现代天文学家估测的哈勃常量约为70千米每秒每百万秒差距,但是其具体数值仍没有确定。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哈勃太空望远镜以其名命名,并于1990年发射升空,旨在为确定和修正哈勃常量提供更多数据。迄今为止,在这座望远镜的协助下,科学家发现宇宙不仅在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膨胀的驱动力则是某种被称为“暗能量”(dark energy)的神秘力量。
1964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被发现,它被人们视作大爆炸的某种“回声”,大爆炸理论目前仍是主流的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