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认知生命自然,珍视生命旅程

八段生命里程

生命的发展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这种发展不是随意的,而是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充满了秩序和规律。

——玛利娅·蒙台梭利

案例

赵本山的小品《心病》里有一段家喻户晓的经典台词:“人生在世屈指算,不过三万六千天;家有房屋千万所,睡觉只需三尺宽,房子修得再好只是个临时住所,只有那个小盒才是你永久的家。”

这段台词与古代先民关于人生百年的大量吟咏相互呼应,重叩人心。唐代诗人李白的《襄阳歌》中写道“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渔家傲·为金伯熙寿》中写道“三万六千排日醉,鬓毛只恁青青地”。元代诗人汤式的《一枝花·赠钱塘镊者》中写道“三万六千日有限期,一百二十行无休息”。

进入现代社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埃里克森通过临床观察及大量案例分析,提出了人生发展的八阶段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成为人们深入了解人生基本状况的认知模型。埃里克森认为,人的一生涵盖了一系列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与身体成长发展同频,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身心发展经历相互连续的八个阶段,各具特征。

第一阶段:婴儿期(0—1.5岁)

从呱呱坠地到1.5岁,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发展出对他人和环境的信任感。父母通过拥抱、抚摸与呵护来增强我们的信任感。此阶段的我们因过于弱小而非常被动,对抚养者十分依赖;哭泣时是否有人安抚,饥饿时是否有人喂食,对我们是否可以建立对世界的信任感、安全感异常重要。同时,如果我们被关注得过了头,也会形成“被宠坏孩子”的特征。随着信任感的建立,我们对未来的希望感也同时建立。这种品质将使得我们能够在未来生活里积极应对,积极进取。

第二阶段:幼儿期(1.5—3岁)

我们顺利度过婴儿期,到这时我们可以主动控制自己的一些行为了,但父母还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角色。此阶段的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自主与独立能力。如果家人允许我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索世界,我们就会慢慢形成自信心,慢慢建立自主与独立能力。如果家人出于保护目的,过度限制我们独立探索的行为,或者越俎代庖帮助我们完成本该由我们自己完成的事情,我们可能会陷入对自己能力的怀疑而产生羞耻感。因此,家人对我们最好的状态是有耐心、鼓励但不逼迫,允许我们独自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慢慢增强我们的意志力、独立性与自我约束力。这将促使我们在未来的人生中建立自信、毅力与自控力,培养我们坚韧的品质和心态。

第三阶段:学前期(3—6岁)

度过幼儿期的我们开始更多地掌控自己的行为了,但我们还无法掌握自己的思想。这段时间将是我们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在游戏中学习主动性。和以前有所不同的是,此时的我们要主动地面对生活中的一些困难,承担身为家庭成员的责任,学习生活技能,意识到自己对家庭应有的贡献。我们会慢慢建立空间与时间观念,学习预见我们自己行为的可能后果。在我们通过实践来学习所有新事物的时候,需要家人或幼儿园老师给予正确指引,而不是被限制、嘲笑、批评。如果一切顺利,我们会逐渐从游戏与尝试中找到自身价值感,确认自己是个有用的人,进而主动去做事情,并建立责任感。但是,当我们被限制、嘲笑、批评而非引导的时候,就会形成内疚感,遇事缺乏主动性,对自身价值与意义缺乏了解。

第四阶段:学龄期(6—12岁)

时间飞逝,快乐的时光一去不复返,我们将进入人生中一段全新的时期:学龄期。从此刻开始,最能影响我们的已不仅仅是家庭,还有学校、老师与其他人;从此时起直到青春期,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建立勤奋能力,融入社交环境。我们努力学习书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希望在努力中取得一定成果,并以此培养我们的勤奋品质。成功和杰出会让我们感到自豪,失败和挫折也会让我们自卑和气馁。虽然我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但我们遵从的基本都是家长和老师的安排和指挥,我们还无法控制自己的意识与思想。

第五阶段:青少年期(12—18岁)

此阶段我们进入了青春期,开始学会掌控自己的行为和意识。我们期望尽快摆脱对成年人的依赖,开始变得叛逆或过度强调自我独立。我们也开始寻找人生目标、理想和生活的意义,寻找人生偶像。我们开始自我认同,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融入环境与社会之中。如果在此阶段我们能够确认自己是谁,有何人生目标,将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就有了清晰的自我同一性,就会让我们以后的人生有明确的价值和意义。我们需要有优秀的人作为我们的人生导师,也要注意防止落入过度自我认同、自以为是的陷阱里。

第六阶段:成年早期(18—25岁)

此阶段的我们已经完全成人了,可以完全独立了。我们需要凭借自己的能力独立承担应有的责任,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且为之努力奋斗。我们需要建立与他人的亲密关系,在为婚姻做准备的同时,也通过亲密关系发展出爱的品质;我们需要能够独立承担责任义务,独自决定行动策略,实现经济独立;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信仰与价值观,让自己走在实现事业成功和家庭幸福的正道上,让自己的人生逐渐走向丰盈美好。

第七阶段:成年中期(25—60岁)

这阶段是我们成长的最长阶段,我们开始走出自我,懂得为别人付出;我们培养儿女、照顾父母、关爱伴侣、关怀其他人;我们因此找到人生的价值感、事业的成就感、关爱的温暖感、奉献的崇高感。我们的人生也就此走向更大的世界,更广的领域。与此同时,我们也不断巩固自己的价值体系,认可自己的成就,接受自己的不足,逐渐学会成为自己。而后,我们回首往昔,慢慢变得淡定从容,接受所有的成败得失,心平气和;也更加坚定与人为善、回馈社会的价值观,并注意把它传递下去。

第八阶段:成年晚期(60岁以上)

到此阶段,我们已经基本完成我们应有的奋斗历程和认定目标,我们可以选择继续发光发热,也可以选择告老还乡安享晚年。我们开始回顾自己的一生,反思过去,总结得失,并完整接受所有的一切,微笑接纳所有的好与不好,幸福与缺憾,坦然面对自我、余生与最终的死亡。反之,如果我们无法安顿自己的内心,就会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与绝望之中。

阐述

埃里克森把人一生的发展理解为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统一,将其看作一个集生理、心理和环境于一体的发展过程,在重视人的自然变化的同时,重视文化社会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这对我们探究处于复杂社会现实中的个体而言,无论是自然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其教育对策等,都具有重要启示。

人类对拥有有所作为的幸福人生这一渴望,乃是一份激昂的情怀和力量。这种情怀和力量可以使每个个体深情回望遥远的过去,也可以使人激昂地踏向未来。但与此同时,也使许多人陷入了彷徨和不自信的沟壑。

正如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所说的:“任何一种美学生活观都是绝望,每一个过着美学生活的个体都处于绝望之中,不管他意识到与否。”

但是试想,人在有限的生命时光里,如果没有那种历尽波折的精神求索、精神漂泊和流浪,没有那种矢志不移的一往无前,怎么能展示人惊世骇俗的抗争精神?如果没有一次次痛彻心扉的失败和伤悲,怎么会昭示人类生生不息的生命光辉?与此同理,如果没有那伤断肝肠的凝视和远望,又怎么会有令人类流连忘返、一往而情深的人性光芒?

人的尊严,不仅仅在于物质的创造,更在于能够“精神地活着”。所谓“精神地活着”,就是能够在短暂的自然生命长度上,矢志不移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追求心灵的自由,能够让自己超越现实。这就是人之为人的魅力所在:人除了有世俗的成功目标之外,更要有自己。

必须有所建树;必须和世界、和他人温情相处;必须让自己留下来过这个世界的痕迹。这种对永恒生命的强烈向往,会化作种种不停息的求索;而这份渴望又会变成一种强有力的鞭策,让人有所作为,有所热爱,有温度地活着。

当然,“永恒”并不是指时间意义上的无限延长,人作为物理的存在无法超越极限。这里的“永恒”应该是一种生命充实与完满的境界。在追求中闪烁生命的光华,呈现生命的活力,显现人敢于抗争的精神和勇气,在有限中展现无限,在现实中展现超越,在世俗中展现高远。

只要静思一下,我们就会有这样的体悟:在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那些有人生理想的人、有生活智慧的人、有理性精神的人、有自我格调的人,常常都是让人肃然起敬的。反之,那些浑浑噩噩一辈子的、懵懵懂懂过一生的、缺少理性智慧的、欠缺自我格调的,则是让人藐视的。那些让人肃然起敬的人,在物质化的社会里,也许会多一点寂寞,多一点挫折,但是寂寞和挫折也会让人因傲然挺立而分外洒脱、分外美好。

哲理

执着着却又放弃着,理智着却又率性着,抗拒着却又依恋着,淡忘着却又深念着,短暂着却又永恒着。

——佚名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一个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懵懂无知的童年、朝气蓬勃的青年、沉稳坚韧的壮年和暮色苍苍的老年。每一段人生路都各有其特点,就像从地平线上第一缕晨光初显出发,我们沿着坎坷崎岖的路途艰难行进,最终走向残阳如血和暮霭沉沉。落点虽然显得有些悲壮,但它却正是我们一生的行程,直至最终,我们消失在群山那边。

认知人生的长度,深刻地觉知每一阶段的身心特征、目标方向、可能产生的方向偏离等,都会让我们洞悉人生的真相,获得人生的智慧,让自己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透过知性和情感的全面观照,就会发现诸多值得我们参悟的生命情境和行动策略。

人生的一次性,人生的短暂,人生的多艰,人生的飘忽,以及人最终免不了一死的结局等,都会让我们的生命充满矛盾痛苦,充满悲剧意识。但是,人与其他生命不同的是,人有生命意志。经过无数先哲的思索、探究与领悟,我们懂得了只有通过积极进取的、甚至是忘我的献身行动——对理想和成就的追求,才能击破我们终将一死的痛苦绝望。人需要有灵魂攀登的高峰,否则就会萧索颓废,失去精神支柱。失去精神支柱的人,连身体也会容易崩溃。因为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却很危险。

人就像树,都活在自己经过的风里、雨里、晴天里;有叶、有花、有果、有凋零;有苍凉、坚毅,也有柔软、脆弱,一待流光将尽,残叶自落。就像每个人都是独自来一样,注定也会独自走。不管你生前有多少朋友、多少亲人、多少儿女陪伴左右,人生最后的路,只能一个人走。

但是,人生一世,不管多苦都依然有温度。有温度的人,有情义的事,岁月再久都冲不走。只要空下来,人就会去思量,长久徜徉其中。但凡一不小心就散落无痕的那些过往,终究与情与义无关。与情与义无关的,都留不住,终被雨打风吹去。

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生命的热爱与执着,是人性中最应珍爱的一分存在。它的明媚,总是在不经意处闪出,暖人也暖己,不断传递着,江月年年,人生代代。

人,该来时来,该执时执,该淡时淡,该去时去,种种自然,顺着生命的阶段走。梦幻泡影,终不能长久支撑一只停留的脚。一切经过之后,心安止住,是归程也是启程。

上天予人,细想来,就是大片苍凉加上些许温暖——离恨事,黄粱梦,缠病魇,奈何天,有期盼,有深情。来来去去,百岁的生命,也不过瞬息之间。因缘际会,在来里欢喜,在去处宁息。这样的一生,就像一首无名短章所表达的那样:

执着着却又放弃着,

理智着却又率性着,

抗拒着却又依恋着,

淡忘着却又深念着,

短暂着却又永恒着。

生命的真正长度

生命是无止境的,不能仅以年龄去衡量;有些人在瞬间过了一生,有些人则在朝夕之间突然衰老。

——拿破仑·波拿巴

案例

这是一位教授在生命教育课堂上展示的案例,题目叫《生命的真正长度》

她叫茉莉,出生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小镇上。小镇环境优美,风景如画,父母对她更是呵护有加。从小,她的父母就这样教育她:“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要遵守小镇上的生活准则,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所以,尽管她自幼就很向往人们常常说起的大都市生活、流行的服装、时尚的发型、自在自得的日子等等,但她始终还是生活在小镇上。时光如同指间的细沙一样,悄无声息地流逝着,茉莉从豆蔻少女变成了慈祥和蔼的老奶奶。

在她80岁以前,她没有哪一天不照她父母的话去做,循规蹈矩地过日子。可是,隐隐约约地,她总感觉有一种失落感。在她80岁那年,小镇成了一个旅游区,她受到外来人的影响,原先内心深处想走出去的愿望,逐渐强烈起来。

有一天,旅游区开发商请小镇上年龄最大的居民——茉莉女士为小镇做广告。茉莉女士向游人们一一诉说着小镇上的快乐与美好,说着说着她突然停了下来,自言自语地说道:“是的,这里真的很美,但我更喜欢另一种生活。”

几天之后,茉莉生平第一次没有听别人的劝阻,毅然选择去过另一种全新的生活。

她带着变卖房产所得的200万澳元来到了墨尔本,开始按照自己的愿望过日子。她学习绘画,去听古典音乐,和年轻人一起去看时装发布会,出席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日常生活中,茉莉一直自己照顾着自己,不仅像年轻人一样充实地生活着,还出人意料地当选了市政府的议员。这个来自小镇的瘦小可爱老人,赢得了居住地所有人的尊重和喜爱。

然而,茉莉90岁那年在自家门前意外摔倒,很快不治而逝。临终前,她留下嘱托,请人们把她葬在郊外的公墓里,在她的墓碑正面写着:茉莉,1990年生,2000年快乐地结束在人间的旅行。

很多来悼念茉莉的游客看着墓碑上的字,都认为茉莉女士的生平年限被写错了,她明明是1910年出生,2000年去世的。每到此时,熟悉茉莉心愿的导游就会告诉大家,茉莉女士始终觉得自己的生命是从80岁那年才开始的,因为从那年起她才过上了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所以她生命的真实长度应该是10岁。

阐述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一辈子都是这样度过的——小时候听父母的,上学后听老师的,工作后听领导的,结婚后听配偶的,孩子出生后主要围绕孩子转,几乎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

为了家人的期望,我们压抑着自己的个性;为了生活的安稳,我们甘心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进入社会以后,我们按部就班,马不停蹄地奔波,拼命工作,为了房子、车子耗尽了一生的精力,像一部疲惫不堪的机器,一直都在机械地重复着生活。

日子变得越来越沉闷,越来越单调,而我们自己也变得越来越乏味,心灵越来越干枯。也许会忽然在某一天,因为某个偶然的契机,我们猛然惊觉:难道这就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我们用一生时间努力追逐的生活?生活中难道只有他人的要求?只有房子、车子?只有顺从别人、顺从社会?我们自己的理想、愿望、欣喜、诉求在哪里?

任何一个生命,其本身的运行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能快进、不能倒退、不能暂停、不能回放,都是一条单行道。而我们一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乐趣,没有哪个阶段可以覆盖另一个阶段,代替另一个阶段。如果我们一直把顺从社会当作我们的人生准则,无疑会错过许多生命中的美好和快乐,让生命的过程蒙上灰暗和压抑的颜色。

快乐生活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一个人长期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必定会漠视生命,甚至是毁灭生命。我们都知道有生必有死,有一天我们都将死去。从摇篮到墓地,从蹒跚学步到垂垂老矣,这漫漫长路上我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状态才是我们最渴望的?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时,我们怎样才能活出自己的生命之光?怎样才能发挥创造力去开辟自己独有的天地?

可是,一个人能够觉知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其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人习惯于苟且度日,得过且过;或者懒得思考,或者不会思考,或者只思考不行动。何况,人也很难真正了解自己,诸如自己的激情、潜质、冲动、精神和理想。有人即便觉知了生命短暂,岁月飞逝,也不敢选择自己想要走的路,让自己丧失当下的安全感和确定性,直接面对可能出现的因重新选择而导致的风险。

因此,一颗警醒的心,连同警醒之后的付诸行动,才会带来真正的自由。而人的自由之心,自由灵魂,乃是创造力的源泉。放大来看,一个社会只有真正尊重个体生命的价值,才能创造出其他价值,才能真正走向富强文明。

哲理

对有意识的存在者来说,存在就是变易;变易就是成熟;成熟就是无限的自我创造。

——亨利·柏格森

生命教育专家朱永新先生认为人的生命具有三个重要特点 :第一,生命因独特而弥足珍贵。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命。生命犹如鲜花,美在各美其美。认识生命、理解生命、珍惜生命、呵护生命、热爱生命和成就生命,进而努力活出自己,活得尊严,活得完整,活得幸福,就是最好的人生和最好的世界。第二,生命因自主而积极发展。在苍茫世界、浩瀚宇宙之中,每一个生命都显得那么脆弱、微小、短暂。但是,人的生命又有具有强烈的自主性,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成为最好的自己。第三,生命因超越而幸福完整。人只有活出生命的精彩,实现自我生命的价值,张扬生命的个性,才能谈得上完整,才能感受到幸福。

从意识深处而言,当人意识到自我生命是一种有限的存在时,并不安于成为有限存在的奴隶。当人发现自己最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并且力争按照那个样子去生活,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时,才能抵达幸福人生。在抵达幸福人生之前,人会努力超越生命的局限,不断自我超越,并且享受经过自我确认的自我突破、当下幸福。

认识生命的真相,是从认识自我的生命愿望开始的,是从走向自己想要的生活开始的。人一辈子短短几十年,即便是长命百岁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何况还有幼年懵懂、老年蹒跚的时光,意识和心绪都不甚清晰。一生真正可以对社会、对世界有所创造、有所行动、有所深思的时间,就那么几十年。如何珍惜异常宝贵的有限时光,活出自己想要的状态,实在需要一定的果敢和智慧。

法国思想家亨利·柏格森说:“对有意识的存在者来说,存在就是变易;变易就是成熟;成熟就是无限的自我创造。”因为“生命的利益在哪里受到威胁,直觉之灯就在哪里发光。直觉把它那微弱而摇晃的光投射在我们的人格上,投射在我们的自由上,投射在我们在整个自然界中的位置上,投射在我们的起源上,也投射在我们的命运上,但是,它仍能穿透智慧留住我们的黑夜”。

人生不是一支短蜡烛

人生不是一支短暂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乔治·萧伯纳

案例

在一堂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讨论课上,课程老师展示给学生的案例,是第7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单元获奖作品《父与女》( Father and Daughter )。《父与女》全长8分钟,没有一句台词,只有音乐伴奏。

故事的开头,是一对父女骑着自行车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路边,野草萋萋,偶尔会闪过一棵树。光影闪烁中,他们骑车穿过平原,翻过低谷,爬上斜坡,身影斜长。

到了目的地后,父亲亲吻了女儿,然后走向海边。有一条船正等在那里。

已经走到船边的父亲舍不得女儿,又返回来抱起女儿,托着她转了个圈。然后,依依不舍地划着船离开了。

留在岸上的小女儿,深情目送着划船的父亲,看他一点点走远,最终消失在烟波浩渺处。

之后,浩浩苍天,无垠大地,女儿独自骑车回家。

从此往后,那个女儿经常独自来到海边张望,每次都骑着那辆自行车,穿过平坦大道,奋力爬坡。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来来回回,却始终没有等到父亲回来的身影。

一天天,一年年,时光如流水,女儿渐渐长大了。当她和三五好友一起骑行兜风的时候,只要路过海边,她会一下子沉静下来,凝视远方,久久不愿离去。夕阳下,她的背影是那么孤独和忧伤。

后来,女儿有了恋人,不再是孤身一人。再后来,女儿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春风里,夏阳里,秋风中,季节变换,流年暗转。周末出行时,丈夫和孩子在海边嬉戏,她却独自站在高处向远方眺望,沉思的背影让人心疼。

慢慢地,她步入中年;又过去很多年,她变成了一个老妇人。

当一路吃力骑行的女儿又一次来到海边,她猛然发现原来的海岸线后退了许多,先前一片汪洋的地方,都变成了陆地,荒草疯长。

她仍旧默默等待,父亲还是没有回来。落寞孤独的她,转身离开。

最后一次来到海边的时候,老去的女儿已经骑不动自行车了,她是推着车来的。

水边原来是陆地的地方,已经长出了高高的芦苇,女儿试探着走了进去。她顺着父亲离开的方向,一直一直向前。

猛然间,在一片空地上,她发现了一条破旧的小船。倾斜的小船里是半船的泥沙,她认出那是父亲当年驾驶的小船。小船静静地躺在那里,似乎已经等了她许久了。

原来,当年父亲在离开岸边没有多久,就发生了意外。原来,父亲不是抛弃了她,而是他已经无法归来。

恍然大悟的女儿像是放下了那个很久很久的牵念,像个孩子一样蜷缩在父亲的那条小船里,沉沉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女儿好像听到了什么人的呼唤,突然惊醒。她起身,朝着声音的方向走去。她的脚步越来越轻快,人也越来越年轻——她变回了中年、青年,最终在一块空地上,见到了日夜思念的父亲。

和父亲对视片刻,她扑进父亲怀里,紧紧相拥,不再分离。

阐述

《父与女》创设了一个系列意象,表达人们对宇宙自然、天地万物、生命轮回、生死流转、爱的传递等许多问题的深刻思索。

大树象征着父爱如山。车轮象征着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流转、岁月的变迁。深沟、斜坡象征着人生的艰难困苦。父亲离开后女儿渺小的剪影、依靠大树的样子、骑车上坡的样子、在风雨飘飞中奋力前行的样子,是因为人生路上没有了父亲可依靠;最后自行车在树旁不断倒下的样子,象征了父亲生命的终结。

幼年时父亲离别远去,她总是眺望远方等待父亲归来。之后许多年,她一次次回到那个地方,期待奇迹出现。等到岁月的年轮把她带到苍老,在无声的召唤下她终于走向沧海桑田的父亲之路。等到她发现她童年曾见过的小船,躺到小船里,就像小时候躺进父亲的怀里,她的生命之舟就已经到达了彼岸。

秋日傍晚的暮色,高大杨树的投影,飞鸟惊起的飞翔,简单细腻的画面,河水干涸芳草萋萋的轮回,就是苍凉与温暖交织的人生况味。大片橘黄色的背景,恍若记忆里的某个黄昏,人们从这里告别,在这里等待,在这里久别重逢,在梦里找到回家的路,在这里渐渐老去。任凭岁月轮转,四季变换,源源不断的希望就是生命得以继续的动力。父亲的远行与死亡,女儿的等待与变老,直至最后在另一个世界重逢,正是生命的又一个轮回。

而女孩从孩童到少女,从人妻到人母,从短裙飘飘到白发苍苍,从青春活力到人生迟暮,都有父亲在暗暗守护,而女儿也在暗暗守护父亲。爱,是人与人之间的内在连接。不管世间怎样变迁,也不管那岸、那车、那树、那年怎样物是人非,总有一种深情带着温暖,在潮涨潮落中,落在我们孤单的沙岸。

父亲对子女的爱,看起来波澜不惊,却始终川流不息。子女对父亲的爱何尝不是如此?自行车的铃声和滚动的车轮,可以带走我们的年华,却带不走镌刻在血脉中的守望。不论风吹雨打,当站在岸边翘首期待成为我们的一种习惯,人类的代代相接和绵延就成了一种永恒。生命是一场轮回,爱是轮回,死亡也是轮回。只有穿过爱到达的死亡,才是给生命这场轮回画上了一道最完美的弧线。

沧海桑田的等待,可以穿越生与死的距离。

世间的人们,各自骑着自己的自行车、上陡坡、下谷底、沿湖水、迎风雨、越沙地……一曲过去,已是一辈子。如此,影片让人在透悟中升华着淡淡的安详,在安详中进行了一场洗礼,完成了一次更生。

哲理

人生是各种不同的变故、循环不已的痛苦和欢乐组成的。那种永远不变的蓝天只存在于心灵中间,向现实的人生去要求未免是奢望。

——巴尔扎克

《父与女》看似讲述的是人一生对情感的渴望与执着,以及由此引发的相遇和分离,思念和期盼。但实际上,它表达的是人生一世的终极哲理——日月年年流转,人生代代相接,每个人都是人类绵延链条上的一环。

影片中浩渺无垠的大海,象征的是每个人必将归去的死亡之地。父辈亲人的遽然离去,会让活着的人一直难过、思念、追忆。从小到大,从年少到老迈,我们常常会以无言的静默追寻他们在世的样子,他们的爱、呵护、照顾。

片中小女孩在父亲离去之时默默眺望远方,那由小到老的过程,就是我们慢慢长大、成家立业、渐渐老去的历程。女孩那个沉思默想的背影,就是我们平时思索生死时的情形。从我们懂事时起,就知道总有一天我们会死,会永远离去,就像我们的祖宗和前辈一样。

日常,我们行走在风里雨里,上坡下沟,或奋力前行,或悠然欢乐。我们长大了,我们成年了,我们变老了,每时每刻都在靠近死亡。不管你身边有谁相伴,是家人还是朋友,一想到死亡,你都会如在大荒,前不见村,后不见店,沉入无边孤独。

影片中飞转的自行车轮,象征的是我们的生命之轮。它飞转的状态,就是我们年华逝去的状态。那个女儿在大路上、在堤坝上、在深沟里、在斜坡上奋力穿行的样子,就是我们每个人在永不停止的时间通道上穿行的象征。那些片刻的伫立、眺望、沉思,就是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挽留,是在人生河流上寻觅精神和情感的出口。

我们在尘世间孤寂、奔波、不安的灵魂,都在那片刻的伫立、眺望、沉思里被安抚,被确认。人世的一切像流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我们的伫立、眺望、沉思沉淀成一池月光,烛照自身的孤独、短暂和沉重。

短片中大海沧海桑田的转变,就是人间十年河东、十年河西的巨变与流转,也是生命从生机勃勃到枯萎荒凉,再到新的生命重现的相接与轮回。

总有一天,天空、远处、茅草、大地、树叶还在,我们却不在了。我们不在了,还有新一轮的人在。尽管我们都惧怕死亡,但等到我们老得不能再老,必须永别的时候,就会有一份确认的安然,静静归去,宛如婴儿入睡。

更深一点,如果我们领悟了死去如归的真谛,还会心生另一种愉悦——我们将要和先去的亲人相聚了,在那个彼岸世界享受深爱亲人、也为亲人所爱的幸福和明媚。人生不是一支短暂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RNjIXWT9ihgPlH3XhaSrq8V5FvmGeL7W3pZ27FYM9Fa1l8kbjX7UfNwgUNKBzq2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