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手指灵活的孩子更聪明

导言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小的时候,只要吃饱穿暖,交给谁照顾都差不多,到孩子懂事了,爸爸妈妈再多多参与孩子的教育就好。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孩子年龄越小,爸爸妈妈可以做的事情越多,优质的亲子关系联结,可以帮助孩子打好“基础设施”。比如通过各种宝宝喜欢的活动,锻炼手指的灵活度。在早期,孩子对外界的所有探索,孩子的双手做的每个动作,每一次触摸都会给大脑带去新鲜的刺激,刺激大脑神经元的发育。“开疆拓土”,是爸爸妈妈为孩子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

案例

案例一

艾咪(化名)很喜欢翻书,她喜欢把妈妈准备的绘本,一页一页地翻来翻去,但并不在乎绘本里面画了什么,就是觉得翻来翻去很好玩。一堆绘本可以让她玩上半天,翻着玩,叠起来玩,翻开一半再叠起来……换着花样玩得不亦乐乎。

案例二

笑笑(化名)对家里的卷筒纸非常感兴趣。她喜欢把卷筒纸不断地扯出来,手里抓着纸巾的一头,看着卷筒纸在地板上滚动,手里的纸巾变得很长,当小手抓着纸巾拉扯着卷筒抖动,她就开心地大笑。

案例三

10个月大的东东(化名)吃饭的时候,开始拒绝妈妈喂饭,而是喜欢从妈妈手里抢勺子,想要试着自己用勺子吃饭。但是每次尝试,场面都很混乱,粥糊了一脸,菜弄了一身,地上还撒了不少。一顿饭下来总要折腾掉一个小时,妈妈还要打扫卫生。奶奶觉得这样孩子吃得不多还麻烦,反对让东东自己来,坚持喂饭。

解析

每个成年人都会自己用筷子、勺子吃饭,这件事情很简单。但是,你记得小时候是怎么学会自己吃饭的吗?你记得自己是怎样练习这个能力的吗?

有人说,养育一个孩子的过程好像自己又重新长大了一次。看看孩子是怎样学习用工具吃饭的——你小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

用恰当的力气抓住勺子,保持食物在送进嘴里之前不会从勺子里掉出来,这对一个小孩子来说可是个浩大的工程。使用工具这件事,背后有着极其复杂的生理机制。深度知觉要足够好,眼睛和手要协调,抓握勺子用力要均匀,机体位置感觉要强,肌肉的稳定性要好,最重要的是勺子碰到碗或碰到嘴要有感觉。这种触觉感受器就是感受振动的帕西尼小体。帕西尼小体决定了手指的灵活程度。

孩子的手指灵活度发展和爸爸妈妈的养育方式、亲子互动模式关系密切。请回忆一下平时是怎样和你的孩子互动的。是否经常鼓励孩子自己吃饭?是否经常和孩子一起玩球类运动?是否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空间可以自由滚、爬?再观察一下,你的孩子平时动手意识强不强,做事情是否喜欢自己来?在不提供帮助的前提下,孩子是否能自己扣好扣子?

手指灵活的孩子,往往能较稳地用勺子吃饭,以后学习使用筷子也比较快。手能够使用这些工具,就是因为我们有这个神奇的触觉感受器——帕西尼小体。它是触觉感受器中的“地震记录仪”,它能在皮肤受压的开始和结束时刻发出尖峰脉冲。有了它,我们才可以感受远处传来的微小振动,并及时调整工具的使用。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帕西尼小体”主要感受远处来的振动,一般是来自工具的感受。

“帕西尼小体”对微小振动十分敏感(尤其对200—300赫兹的高频振动最为敏感,在这个频段,可以检测到0.000 01毫米的皮肤振动),是触觉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这个触觉感受器,我们才能便捷、精准地使用工具。比如使用筷子时,虽没有用手直接触摸到食物,但仍然能够通过筷子间接地感觉到所夹食物的大小、质地、重量,及时调整筷子的力度和方向,完成搛菜的动作。所以,搛菜这个日常动作,看似简单,其背后的原理是非常复杂的。

“帕西尼小体”的开发,能够促进孩子的手指灵活度。手指灵活度强的孩子,发展更全面。实际上,很多特殊的专业能力都与手指灵活度相关。比如外科医生使用手术刀、音乐家弹钢琴,其实都是对手指灵活度要求极其高的,这些能力与感受振动的“帕西尼小体”有着密切关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充满诗意,也非常科学。

在过去的几年中,科学家们把研究的方向指向了我们控制手指的能力和数学表现之间的联系。手指和数字在大脑中拥有相同的神经实体,特别是在两种能力中都参与实现的顶叶皮层。最近的研究表明,在音乐训练中,身体练习(主要是手指的训练)会帮助孩子更好地发展数学思维。相反的例子也成立——过去的几年中,有一些人在突然失去运用手指的能力之后,他们头脑处理数字的能力也出现了问题。

美国的MATHCOUNTS数学竞赛是面向全美初中生的一个比赛,这项竞赛的获胜者通常都精通数学和音乐。获得洛杉矶市2011年MATHCOUNTS数学竞赛冠军的团队,所有成员除了都是数学神童外,还都会演奏乐器。

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性,会刺激大脑的神经元产生更多的连接,大脑中对手指灵活性做出反应的部分,也是对计算能力做出反应的部分,锻炼手指会持续刺激大脑的那个部分,因此,也会增加计算能力。

建议

训练孩子的手指灵活性,有两个误区要尽量避免。

第一,长时间使用奶瓶。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孩子6个月左右可以开始学习使用杯子,12个月左右离开奶瓶。使用杯子,不仅能锻炼孩子的抓握能力和手指灵活性,还能提高孩子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口唇和咀嚼吞咽能力的发展。一直用奶瓶的孩子,不仅难以改善因为躺着用奶瓶导致的蛀牙、中耳炎等问题,还可能养成吃奶睡觉的坏习惯。

第二,饭后奖励。很多家长喜欢这样对孩子说,如果吃完这个,就有那个吃或玩,弄得吃饭像是一种惩罚。为了得到奖励,孩子也许会很快地自己吃完饭,但却是在应付,很有可能消化不良。

孩子学习自己用勺子吃饭的过程中,免不了会拖拖拉拉,桌上地上身上到处都是米饭和菜渣,家长不要因为这个就着急上火。这些让你头疼的问题,等孩子多多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手指灵活度提升了,就都解决了。

提升孩子的手指灵活性,关键在于多练习,以下推荐两个方法。

第一,多让孩子玩“动态玩具”,不要总是玩静态玩具和平面玩具。动态玩具指的是经常能呈现“动态”的玩具,比如,球类就是很好的动态玩具。球可以以不同速度滚动、转动,可以抛出去再接回来,孩子在接球的时候还能感受到来自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力,感受球与手掌、手指的摩擦。玩球的时候,一方面能锻炼孩子的抓握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孩子对动态规律等概念学习的好机会。

第二,鼓励孩子多爬一爬、摸一摸。孩子天生就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什么都想要摸一摸、尝一尝。在保证卫生安全的前提下,爸爸妈妈应该尽可能地鼓励孩子去积极探索世界。比如,在温度适宜、安全卫生的房间,可以让孩子少穿或不穿衣服,让孩子肌肤尽可能多的裸露出来,多爬、多摸、多感受这个世界。踢一踢、蹦一蹦、滚一滚,抓起一件东西扔出去,都是很好的锻炼游戏。 LuV3twLK39/nbC28FjwUnMjcwoTZEbYQwopeV9G8SQNfSRb7dxo/FC1I3b+oMV7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