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拥抱妈妈就是拥抱整个世界

导言

生命早期,从爸爸妈妈那里获得的温暖、关爱,能帮助孩子茁壮成长,科学家已经探明了其生理学机制。可以说,亲子依恋,或者亲子联结,是影响孩子心智发育的最关键因素。当孩子拥抱妈妈时,也就拥抱了整个世界。父母与孩子之间不断重复的温暖互动会慢慢植入孩子大脑,形成编码。在父母持续的关爱中,孩子建立起情感依恋和联结感,同时也慢慢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案例

小麦(化名)刚刚成为妈妈,总觉得自己缺觉,宝宝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喂一次奶,小麦常在梦里被宝宝的啼哭声唤醒,起身到摇篮旁边,把哭闹不止的小家伙抱起来,轻轻地拍拍他,然后把小家伙贴近胸口。小麦喜欢抱着宝宝坐在大摇椅上,轻轻抚摸孩子细软的头发,给宝宝喂奶。有时候,还会哼几句摇篮曲。每次贴近妈妈,开始大口吮吸奶水,宝宝的身体就会放松下来。大吃一顿后,满足地继续睡去。宝宝醒着的时候喜欢黏着小麦,伸开双臂,要求妈妈抱抱。要求得到满足后,小麦的宝宝就会咯咯笑。

解析

孩子特别黏人是种什么体验?走哪儿跟到哪儿,就像妈妈的小尾巴,连做饭、洗澡、上厕所,都要跟着要抱抱。很多妈妈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尤其是孩子小时候,无论是玩耍还是哭闹,高兴了不高兴了,都会张开双臂,要妈妈抱抱。爸爸妈妈的拥抱和抚摸,能快速安抚孩子,平息孩子的情绪。这是因为,我们在生命之初是通过触觉与世界建立联结的。当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与妈妈建立的第一个联结就是通过触觉。出生之后,婴幼儿的视觉还要需要经过几个月的调试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所以他们用手指、脚趾、嘴巴探索周围的环境,获得感官输入,同时从父母的拥抱、抚摸中获得信息输入,通过这两方面的触觉感知,孩子学会了依恋、运动、思考和学习。

婴幼儿生活中的主要抚养人,是婴儿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通道。婴儿一般只能建立与少数几个人的依恋关系。建立情感依恋和联结的关键时期是从出生,甚至从受孕开始算起,一直到孩子3岁,最早的依恋关系一般是出生后7个月就形成了。

对于婴儿来说,安全感的反面是紧张感。婴儿紧张感的来源很多,小至被陌生人抱起来,大到被父母抛弃或虐待。这些压力,会使得婴幼儿大脑释放出化学物质,影响正常的神经活动,进而抑制身体反应。这些压力和恐惧会带来紧张感,如果程度深、时间长,还会影响婴幼儿的大脑功能,甚至为其一生带来持续性心理创伤。

试着脑补这样一个场景:孩子纸尿裤湿了,很不舒服,他开始哭闹,希望引起爸爸妈妈的注意。在爸爸妈妈注意到他的哭闹声之前,他经历了什么?他会感到越来越不舒服,但却无能为力,这使得他紧张甚至害怕。紧张感激发了他敏感的神经系统:他的呼吸急促,心率、血压都在上升,于是更大声地哭喊。这时他的腺体释放出肾上腺皮质激素,调动其能量储备,改变其血液流动,以应对压力。大脑也会产生皮质醇激素,释放到神经系统中。这就是大脑调动资源应对压力的方式。孩子的父亲听到哭闹声,赶了过来,抱起了他,给他换了一张纸尿裤,还轻声地安慰他,摸摸他的手脚。孩子渐渐地安静了下来,依偎在父亲温暖的怀抱中,开始研究起父亲给他的绒布玩具。压力激素也慢慢消退了。

如果孩子的爸爸在外面打电话,没有听到孩子哭,没有及时回应,那会怎么样呢?孩子的压力反应会越来越强烈。他的情绪会失去平衡,深陷于强烈的焦虑状态中,哭得更厉害。他的大脑处于求生模式。皮质醇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急剧升高,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出现炎症反应,大脑额叶功能受到抑制,让他无法关注任何其他事物,深陷在焦虑恐惧的情绪中。

几分钟后,爸爸挂了电话跑过来看他了。虽然他一时间极为焦躁不安,但是爸爸来了,他安全了,激素水平就降下来了。

但是,我们假设,如果很长时间没有人过来照看这个啼哭的孩子,会发生什么?孩子大脑的化学物质将会长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皮质醇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也会持续高涨。这些大量释放的皮质醇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会让大脑无法有效地进行认知学习,无法获得新信息。不止如此,压力激素水平过高还会抑制免疫系统功能,也会抑制促进生长的激素。

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不能让孩子哭,啼哭是孩子与父母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有些情况下偶尔释放出一些压力激素也是有益的,能保护大脑,防止精神创伤。只有持久强烈的压力造成的紧张感才会产生过度的应激反应,它表现在孩子高度警觉、过度激惹的行为上。由此可见,爸爸妈妈的拥抱和对孩子的及时回应在塑造孩子大脑方面是多么的重要。

当孩子和父母拥抱的时候,身体会释放一种叫作内啡肽的神经激素,这种神经激素让孩子感到温暖、舒服、安全,有联结感。内啡肽是疼痛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主要由下丘脑产生,在全脑内都有受体。猴子和猩猩利用梳理毛发来刺激内啡肽的产生。当猴子互相梳理对方毛发的时候,有一点像是按摩,跟你看到的母亲给孩子梳理头发的情景几乎是一样的。事实上,梳毛行为就是一种按摩,当通过按摩在皮肤和肌肉上施加压力时,大脑会大量产生内啡肽。除了拥抱,笑也能刺激内啡肽的分泌。

缺乏拥抱的孩子,他(她)的紧张感和压力感会一直处于较高水平。长此以往,会对大脑造成结构性损伤。研究表明,长期处于紧张压力状态下的婴幼儿,杏仁核(大脑中加工情绪的总指挥)和海马体(大脑中承载感情和记忆的部分)、胼胝体(大脑中联结两侧大脑皮层的纤维)容量会大幅下降。这些婴儿的表现是,因为啼哭没有得到回应,感到绝望。即使停止哭闹,但实际上他(她)的皮质醇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仍然很高,也就是说他(她)的压力水平仍然很高。日积月累,会影响到孩子的情感和认知能力。严重的情况下,孩子会无法形成应对普通压力的正常机制。一丁点儿压力都可能导致孩子过度反应、焦虑不安甚至冲动行事。所以呀,孩子抱抱才安全。

建议

爸爸妈妈要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提升联结力呢?

提升联结力的核心原则,就是让孩子感受到,由爸爸妈妈所代表的这个世界是可信任的、可预期的、靠谱的。

1.当孩子哭闹,或者要求抱抱的时候,应该及时做出回应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一哭就去安抚,孩子会变得娇气。孩子小的时候怎么宠都宠不坏!不管你多么频繁地搂他(她)、抱他(她)、亲他(她),都可以!他(她)想要你抱抱的时候就去抱他(她),一哭就马上去哄他(她),不管怎么关爱,你都不会宠坏一个幼小的孩子。这么做的时候,你正在为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打下基础。

2.回应孩子的时候要“大声”

在回应孩子各种反应的时候,爸爸妈妈要把自己想到、感受到的都说出来,这是一种情绪上的沟通。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很重要,多用语言描述情绪,多用肢体动作来传达爱意。触摸、拥抱、亲吻对于孩子联结力的养成非常重要。

3.家长自己要建立有规律的行为应答模式

有些家长一天一个想法,时管时不管,还经常更换主要抚养者,这会让孩子摸不着头脑。如果孩子的主要照顾抚养者,先是月嫂、后是妈妈、再是外婆、接着是保姆,加之不停地换保姆,对于孩子来说,这个世界无法捉摸。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大脑中正在形成有关这个世界的“图式”,在行为与结果、自己与他人之间找到规律和连接。照顾孩子的成年人如果喜怒无常,行为标准多变,不仅不利于孩子大脑进行学习,还会让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不安全感。

在孩子出生后,爸爸妈妈需要不断地跟孩子增进联结力,让孩子觉得这个世界是可预测的,是值得去爱和被爱的。

TIPS

增进亲子联结的活动
——辨认家庭成员(适合18个月至3岁)

选5个洋娃娃组成一家人。铺好一块餐布垫。跟宝宝说:“看好哦。”

一次拿一个娃娃出来,放到餐布垫上,边做边描述这些娃娃。比如,妈妈可以说:“这个是儿子,他穿着蓝色的短裤,你穿着什么呢?”

拿出另一个娃娃,继续描述它。把娃娃跟孩子身边熟悉的家人或朋友联系起来。比如,妈妈可以说:“这是奶奶,头发白了,你的奶奶头发白了没有?你喜欢和奶奶一起做什么呢?”

接着用其他娃娃继续讲述家庭成员或者孩子认识的亲戚朋友。

这个游戏可以培育大脑的情感通道,培养孩子的社交情绪稳定性,同时也能够拓展孩子的交流词汇。 O0o4NeYB7GLhAccdtIjqk0rt1lG07TDgx7XuVKwTbvtVF/xx50KoHtmSEDKXjiY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