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讨好型妈妈是孩子的“病根”

专家支持:

田凯,中科院心理健康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央国家机关外聘心理专家,多所知名大学心理中心督导师,国际自体(IAPSP)心理学会会员,国际人本心理治疗师(FOT),北京洛伽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督导师,曾任全球五百强企业战略部负责人。

导言

每个人从童年时期开始,为了寻求生存,都会在与他人、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发展出自己的应对姿态,或者说生存姿态。讨好是一种不健康的应对姿态,它在童年生根,并一直伴随我们至成年期。如果它没有被察觉和修正,那么将在无意识中跟随我们一生。尤其在面对压力时,会本能地、不自知地表现出来。一个讨好型的妈妈,在承受家庭压力的时候,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一起来看下面这个案例。

案例

小楠(化名)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最近,小楠在幼儿园出现了一点情况。老师发现,别的小朋友午睡的时候,小楠会自己跑出去,到一个角落里喊打喊杀,要不就是在大家玩的时候,他一个人在角落里发呆。老师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小楠的家长,希望家长带孩子去找心理咨询师看看。

爸爸妈妈一起带着小楠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师先是跟小楠的妈妈单独做了沟通。期间,小楠就在咨询室外到处跑,还打滚。爸爸一直在旁边逗他,父子两个互动很好。当心理咨询师问小楠:“我想和你聊一聊,你愿意谁陪着你呀,还是你自己单独跟我聊聊?”小楠说,要妈妈陪。

小楠身边有一瓶之前和爸爸一起玩的时候带过来的矿泉水。小家伙进了咨询室之后就说,这矿泉水有毒。爸爸在矿泉水中放了毒,要毒死妈妈。小楠的妈妈就笑着解释,爸爸可能跟孩子开玩笑讲了个故事,孩子就当真了。

心理咨询师问小楠:“那你妈妈喝了之后是不是会被毒死?”

小楠一脸害怕地说:“会呀。”

小楠的妈妈特别焦虑,自己的孩子经常会谈到“死亡”“自杀”之类的话题。全家人没有谁说过这些词,平时看的电视剧里也没有这方面的内容,一家人都不知道小楠从哪里学的这个词。

小楠告诉咨询师,他要和幼儿园里的一个小朋友一起玩打仗游戏,要打败他们班另外一个小朋友。他们要成立一个军队,要杀死对方。小楠还告诉咨询师,他们要如何排兵布阵,谁是大将,谁做军师,然后他们去消灭掉另外一支军队。但是他现在打不过人家,因为他只有自己一个人……

妈妈解释说,小楠会说这些,可能和他平时跟爸爸下棋有关系,还有跟平时看的神话故事、动漫故事有关。

小楠的整个状态就是内心充满躁动,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作为一个不到5岁的孩子,小楠在幼儿园一直表现得很不错,非常聪明,并没有自闭等其他问题。出现这些状况,可能并不是孩子本身的问题,而是他所在的家庭出现了状况。

在心理咨询师和小楠爸爸单独沟通的时候,孩子的爸爸忽然流露出特别难过的情绪。他说:“我知道,孩子没有问题。我儿子是对的,我们家庭就是这样的,我们家庭就是战争的状态。”这位爸爸告诉心理咨询师,他是倒插门女婿,他和小楠的妈妈结婚后,获得女方家庭很多资源上的支持,平时他们小家庭和岳父岳母是住在一起的,岳父岳母对他很不客气,有时候会用很难听的话批评他。他当着岳父岳母的面只能忍气吞声,一回头就把所有的怨气发泄到妻子身上。

小楠的妈妈是个性格温和的人。她在和自己的父母相处的时候,是一种讨好的状态。父母很强势,她只能言听计从。面对丈夫的怨气,她只能默默忍受。丈夫现在回到家就窝在卧室外的书房,晚上也不回卧室,就在书房睡。

小楠的妈妈告诉心理咨询师,她一直不敢拒绝她的父母,没有勇气去跟父母沟通,她在父母面前永远是个小孩子。从小她就是很懂事的孩子,一直都是学霸。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考试虽然也是前几名,但没有平时考得那么好,结果一回到家,她妈妈冲上去就把她的铅笔盒直接从四楼扔了下来。她回忆说:“我当时特别害怕,我觉得如果我不听话,下一次我可能就被扔下来了。”

面对现在家庭的状况,她很想在外面租个房子,跟丈夫儿子搬出去,不和自己的父母住在一起。可是,丈夫对她一点也不支持。她找的房子丈夫不满意,说没有考虑他。她让丈夫和她一起去看房子,丈夫又不愿意,说让她自己看着办。她觉得特别难,特别无助。

解析

这个案例一开始似乎是一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小孩子发生了问题,但实际上孩子并没有太大的问题,有问题的是孩子的家庭,是他的爸爸妈妈。

这个妈妈学历很高,学习能力很强,但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没有力量去处理家庭的冲突,她内心是很纠结的。妈妈和儿子形成了一个紧密的连接体,结果妈妈的状态直接影响了她的儿子。这个妈妈很压抑,她有很多的愤怒,很多的情绪,全在她的内心。孩子表现出来的那些,实际上是妈妈压抑的情绪。

这个家庭中最关键的一个人是小楠的妈妈。她连接着所有人,是情绪和压力最大的人,她的情绪又直接影响了儿子小楠。

因为工作的需要,小楠的妈妈出差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她原本比较担心家里的情况,但实际情况是,她出差不在家的那段时间,家里太太平平的。儿子小楠的状态反而比之前好了。

我们可以看到,平时小楠妈妈在家里的时候,整个家庭的关系是:两个老人会有各种事情看不顺眼,他们会把这种不顺眼归结到小楠爸爸身上,而小楠爸爸则会把情绪发泄在小楠妈妈身上。小楠妈妈出差的那段时间,她丈夫和她父母之间基本是路人,她丈夫忙自己的事情,她父母也基本上眼不见为净,不会凭空地就去指责女婿。结果,整个家庭氛围改善了。

之后,小楠的妈妈做了更多尝试。有一次,她对父母表达了反对意见,她的父母居然没吱声,并听从了她的意见。这一次的“成功”,让她感觉特别开心。她发现自己可以有力量“对抗”父母。

再往后,她的丈夫开始主动去找房子了。最后,他们租了一个大家都很满意的带一个小院子的房子,没事的时候,还可以种种花、养养狗。小楠之前那些让人担忧的动不动就嘟囔着打呀杀呀的状况都消失了。更重要的是,小楠的妈妈越来越自信了。

在这个案例中,小楠的妈妈身上有比较典型的讨好型特质。讨好型的人不管在家庭中还是在职场上,都会积压很多委屈、很多抑郁在心里。这些负面情绪,对人是一种消耗。

很多讨好型的人,自己其实是意识不到自己有这个情况的。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在工作中、在家庭中或者带孩子时感觉到越来越累,那你可能就是无意识地在讨好别人。

讨好型的人,会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会过多考虑对方而很少考虑自己。

举个例子,当我们要做一个决定的时候,一般来说,首先会考虑的是:我要得到什么?我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但讨好型的人,首先考虑的不是这个,他们的第一出发点是:对方会怎么看我?我做了这个事之后对方会怎么评价我?这个事之后对方会怎么想?

此外,讨好型的人还会有一些躯体化症状,比如说容易出现肠胃问题。

建议

具有讨好型人格特质的人要突破自己获得成长,这不是一个短期能完成的任务,一般需要经历两步。

第一步是真实的环境下真实地打开自己。这个真实不带有风险,是开始获得自己力量的过程。这里提到的真实的环境,可以是心理咨询室里,也可以是在一些成长小组中。

对于讨好型的人,说真心话是一个冒险的过程。因为这个类型的人,首先考虑的是别人的眼神,而不是自己的需求,也不是自己的真实的东西。他们往往会因为别人的需求而违背自己的内心,当他开始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时,他会面对着过去习惯性的思维——就是别人会怎么看他,别人会怎么对他。这常常是因为过去的一个创伤性的记忆,让他感到说真心话是不安全的,说真心话是会伤害到他人的,说真心话是不礼貌的……所以对于他们来说,说真心话就是一种冒险。

“打开”自己说真话,意味着要克服固有的消极思维和固有的认知偏见,克服那种限制自己的枷锁。

第二步是获得技能的过程,就是既能表达真话又能够说得得体,它其实是一种社会技能学习的过程。

讨好型的人的特质,没有真实作为底色,会越说“面具”越多,最后就迷失自己了。他们会觉得“打开”自己有风险。学习“打开”自己就像养育孩子一样,开始是个小幼苗,说话做事可能显得有点幼稚,慢慢地就会摸索到那个度,就会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比如,在向心理咨询师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会像镜子一样反馈各种各样的情绪,然后给到咨询者反馈。在成长小组类型的团体中,咨询者也会获得反馈和校正。

通过反复的练习,掌握到技能,在工作环境、家庭环境及其他的环境中,就能够自如地表达自己。这个过程有点类似于孩子个体化的一个过程。

讨好型特质的人,虽然在生理年龄上已经成年了,甚至已经做家长了,但需要像小孩子一样学习。因为他们内心里有一个“小孩子”,这个“小孩子”没成长起来。

TIPS

原生家庭影响你的潜意识

潜意识在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而潜意识的形成大多来自原生家庭中形成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以及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小时候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越深刻,长大后越倾向于按照小时候的世界观来看待成人世界,按照原生家庭中形成的思维习惯来应对别人。

人与原生家庭的关系,一般来说有四种反应模式:顺从、反叛、攻击和断绝关系。

顺从。顺从是为了和权威或强势一方达成“一致”。比如,家庭中爸爸是大男子主义,要求一家人都要顺从他,尤其是妈妈,否则就会发脾气。这个家庭氛围中,妈妈的顺从会影响到孩子的感受。孩子们会知道,只有顺从爸爸,他们才有安稳日子过。孩子们长大后,就会非常在意他人的看法,因为一旦有人不开心,他们就会紧张,极力表现出顺从,让对方认同自己。

反叛。反叛是要和权威或强势一方说的不一样,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比如,家庭中父母是权威,反叛者一般是孩子。如果有多个孩子,往往会是其中受关注比较少的孩子。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他会选择反叛的方式来回应这个权威人物。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就容易想方设法表现自己的不同,以引起其他人的关注和重视。

攻击。攻击是为了消除对方对自己的否定或不认同,采取攻击方式来显示自己的权威。比如,夫妻之间会因为一方要当“一家之主”而出现攻击者,这样的攻击是在争夺家庭权力。家庭中很多事无所谓对错,这种话语权的争夺往往就是家庭矛盾产生的原因。这样的争夺战会影响到孩子以后的婚姻生活。因为在他们看来,只有成为一家之主,才是最重要的。这种家庭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有时自己都感觉不到自己有这种状态,这就是潜意识在起作用。

断绝关系。断绝关系是为了解决人际关系出现的争端,采取“离开”的方式以显示自己的不满。比如,一个强势的妻子,会让丈夫觉得自己被掌控,进而与其断绝关系。这种断绝关系未必就是离婚,很可能是冷战。长大的孩子,因为父母总是吵架,选择搬出家,也是一种断绝关系。很多人觉得,自己和原生家庭划清界限,就不会受到其影响,现实情况却未必如此。 inv+l0JlgGNm9Onn59U4pSrPRuQpCKHAhElRVR0JzYM6uTLCCAcolEDH2+zGDfi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