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总序

天地悠悠,时光绵长。人类由混沌原始进入文明社会,一直都在苦苦追问生命存在的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何处来,将往何处去?我赖以生存的世界又往何处去?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该是怎样的?人生价值何在?人生意义何为?人的根本困境是什么?

生命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全人教育,它以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为视角,切入人生的各个方面,观照人的生存与生活,人的成长与发展,人的本性与价值。它试图通过一种详致细微的辨识,引导人们进行自我生命管理,帮助芸芸众生找到“我自己”,确认“我自己”,在实现“我之为我”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唤醒生命中的爱和光,进而找到自己的“归属”,达到对“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将往何处去”的确认。

在人类历史上,生命教育早已有之。古希腊时期先哲们对生命延续的关注,对生命教育的思索,是西方生命教育的最初源头。智者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指引人以游戏的方式进行启蒙,推动人生命的健康发展与心灵和谐。之后,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教育应该服从自然,实行“泛教育”。进入20世纪中叶,美国教育家马斯洛倡导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强调人人都有趋于潜能实现的本能,都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主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以自我实现的发展为方向,帮助“人尽其所能成为最好的人”。 所有这些,都是对生命教育的散点透射思索。

到了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明确提出了系统的生命教育理论与思想。他把教育的起点定位为人的生命,提倡珍爱生命,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以凸显和强化教育的人文关怀,促使人认识并珍惜生命的价值与意义,观照生命的本质,呵护生命的发展,维护和敬畏生命的尊严等。

从此开始,生命教育的理念和行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几十年来,生命教育的实践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美国、日本、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等,都在竭力倡导和实施生命教育,各种学术团体纷纷建立,与之相关的课程开设与实践广泛推进。

作为现代生命教育发源地的美国,已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一套较为成熟的生命教育体系。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已基本普及。澳大利亚于1979年在悉尼成立生命教育中心,随后生命教育中心在澳大利亚中小学得到普遍推广,现已成为国际性机构。英国也形成了全人培养和全人关怀的生命教育体系,并于1990年将生命教育课程规定为跨领域课程。2002年,英国政府把生命教育纳入国家和学校的正规教育课程。日本的生命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964年谷口雅春出版的《生命的实相》,1989年日本新修改的“教育大纲”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敬畏的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以及“热爱生命,选择坚强”的口号。

国内虽然在这方面较为滞后,但是许多有识之士也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逐渐认识到“21世纪教育改革的呼唤越来越多地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将是人类在教育观念上一次根本性的变革”。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同。

在此背景下,我国内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以人为本和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人,这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开端。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先后出台了8号文件和16号文件,号召要把生命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科学有效地实施生命教育活动,并将生命教育纳入全民素质教育内容。

在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的重视下,上海、辽宁、江苏、四川、山东、黑龙江、吉林等省市富有创造性地开展了生命教育科研、教学实践、教材编制、教学大纲试行等活动。如辽宁省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专项工作方案》(2004),上海市制定并出台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5),湖南省颁布了《湖南省中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5),2005年12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北京主办了中国首届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2006年12月“第二届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北京大学还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华青少年生命教育年度立项报告》。我国生命教育已经形成政府主导、民间参与、社会各界积极配合的趋势。

2010年4月21日,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成立。2010年7月29日,教育部正式公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中明确提出了要“学会生存生活”,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2012年5月,我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推出了职业培训课程“生命教育导师”。

中国的生命教育思想始于先秦时代,儒家把人当作万物中最珍贵的存在,把核心思想“仁”阐释为“仁者爱人”。这是生命哲学最基本的前提,也是“以人为本”根本所在。道家的生命思想则体现在“重己贵生”的主张,“知足唯真”的生命态度。老子强调阴阳平衡、刚柔相济的生存智慧:“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庄子认为人与万物同源于道:“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珍惜“真我”,远离名利以实现“逍遥游”,“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佛教的生命思想核心,则在于教诲人们要超越现实凡尘,化解人生痛苦,回归生命本质,抵达心灵自由。

然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领域,自古以来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一直都在回避生命教育的重要一环——对生死问题尤其是死亡的敞开探讨。随着近年来校园自杀事件以及各种自残自伤行为的多发,从孩子到家长,从教师到教辅人员等,一直潜藏的不尊重生命、不珍惜生命、不懂得呵护生命甚至漠视生命的弊端呈爆发之势暴露出来。

这些现象发生的深刻缘由,是现代化进程中人们遭遇的精神困顿,这既与我国当下现实中的社会失范密切相关,又与生命教育的一贯缺失密不可分。

首先,由社会发展越来越技术化、物质化挤压出了人生无意义感。面对纷繁各异的高科技产品、物质产品和金钱诱惑,在人的消费欲望被极大刺激的同时,人也不知不觉成为它们的奴隶。在不断追求感官满足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找不到心灵依托,精神生活越发匮乏。和过去相比,人的理想、信念在悄无声息中被割裂、冲击和碎片化。很多人开始怀疑自己的生活价值,逐渐失去了方向感,对当下和未来的许多事情无所适从,甚至了无兴趣,对生命也失去了敏锐感知,陷入一种钝感和漠视。

其次,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产生的社会价值多元化、文化多元化导致主流价值观缺失。在传统文化遭受极大冲击,现代新型价值观尚待确立的当下,社会处在一种价值与文化断裂的阶段。从儿童到少年、从青年到中年,直至老年,各个年龄段的人接收信息和文化的途径越来越宽泛。电视、网络、电影、平面媒体等诸多新老媒体,在带给人更多了解和认知世界途径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沉迷、行动暴力、游戏生命等一系列问题。许多人深受其害,陷入各种程度不同的生命危机。沉迷欲望享乐,内心苍白空虚,精神无所追求,虚度自我年华。这些人稍微遭遇不如意事件,就会萌生自杀念头或杀人恶念,悲剧随即上演。

再次,由多年来的独生子女现象导致的生命局促与生命脆弱感普遍而沉重。在当今中国,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社会改变的,不只是传统社会的家庭成员和生活结构,也深刻改变了广大社会成员的心理特征。那种由家庭生命绵延的单线条现象所引发的脆弱、担忧和焦虑,遍布所有人群。而由此产生的家长对孩子过度呵护、过度娇宠、过度纵容等,致使许多人从小到大缺少本该拥有的生命挫折体验和生活经验积累。性格脆弱,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他人,忽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不少独生子女群体的共同特征。从60后到80后的几代家长,在竭力满足孩子物质愿望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忽视了孩子的精神和心灵需求。在应试教育的巨大重压下,在家长护子心切而过度干预学校教育的迫使下,很多老师或者一味重视学生成绩,或者不敢直面学生的身心问题,导致越来越多心智不成熟的未成年孩子和成人学生,得不到真诚细微的生命照拂,以至于遇到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轻易走上不归路。

最后,中国教育传统中也一向存在回避生死教育的现象。不仅是中国传统的生死观一直强调“乐天知命”,从孔子开始就避免甚至忌讳谈生死——“未知生,焉知死?” ,导致长久以来人们直接回避生死问题,对死亡之事多避而不谈,把生死教育放入伦理禁区;而且在传统儒家价值观里,始终倡导个人积极追求生命的社会价值,忽略每个生命的珍贵个体价值。这使得传统中国民众习惯避谈生死,把死亡当作令人畏惧、阴森可怕的事情搁置起来,从而导致全社会生命教育的缺失。

在全社会亟待深入推进生命教育的当下,迫切需要推出有关生命教育的系列著作。我国当下出版的涉及生命教育这一主题的丛书主要有:2010年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命教育读本丛书:新编生命教育读本”,作为教材,丛书包括小学版、初中版、高中版、大学版等。该丛书重在介绍有关生命教育的知识,每种书分为三篇:健康篇、安全篇和心理篇。2010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生命教育丛书:怎样摆脱最常见的心理困境(上、下)”,重在从心理学角度切入生命教育。2017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生命教育丛书”,是从小学到高中完整的一套新生命教育教材,每种书主要包含“安全·健康”“养成·交往”“生涯·信仰”三大板块。2020年华龄出版社出版的“生死学丛书”,丛书涉及死亡认知、临终尊严、老年失智、生前预嘱、殡葬习俗以及生命回顾与追忆散文选编六个主题,是一套深入探讨生死学的学术性著作。

2017年,上海开放大学组织策划并编写出版了“老年生命教育系列”丛书,分为老年生命教育读本(4册)和老年生命教育选本(4册),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2019年,上海开放大学又编写并出版了《老年生命教育》一书,由学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阐述了“三重生命”观,即生命分为自然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三个维度,有质量的生命应该是集自然生命之长、社会生命之宽、精神生命之高于一体的立体构筑。自然生命又叫肉体生命,关键词是“健康”,可以用四点概括:“生得好、老得慢、病得晚、死得快”。社会生命又叫伦理生命,关键词是“幸福”,可通过追求“三美”来获得幸福,即美食、美景、美文,而“美文”是重中之重,阅读能启迪人生。精神生命又叫人文生命,关键词是“超越”,精神是可以永存的,老年人应努力做到不恨、不怨、不羡、不争。与“三重生命”相对应的是“三重教育”,即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死教育。这三重教育的综合就是生命教育。“老年生命教育不仅是死亡教育,更是为了向老年人传递生命的气息,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认识由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构筑而成的生命体,激发老年人寻觅生命的意义、充实生命的内涵、提高生命的品质,达到‘向死而生,转身去爱’的境界。”

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需要加倍珍惜其价值;生命是高贵的,没有地位高低卑贱之分,需要全力维护其尊严;生命是完整的,是各不相同的,是不断丰满的,需要始终重视其应有的自由、宽松空间。因此,如何通过深入解读现实生活中有关生命起伏波折的真实案例,以生动鲜活的语言、明白易晓的分析、深刻哲思的总结,带领读者回望生命的本真,从而站在人之为人的高度,直面生命真相,寻找生命教育之根,最终实现温馨持久的对己对人的生命关怀,在实现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基础上,实现自我与社会的和谐,成为当下亟待完成的重要任务。

在此背景下,我们推出了“家庭生命教育丛书”。本丛书分5个主题,分5种书展开,在编著上注重三点。第一,全部内容皆从现实案例出发,立足生命教育视角,围绕各册的主题展开。第二,既保持内容的相互连贯性、体例的相对统一性,又注重各分册的独立性、独到性。第三,每种书由若干篇组成,每篇之下又有若干短篇,既通俗形象、入情入理,又深远细致、严谨扎实,给人切实可行的现实生活指导和回味悠长的人生哲思点拨。

《人格教育:让生命更高贵》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副编审、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吕沁融和上海理工大学夏德元教授共同撰写。全书以“我”为主体,展开时间与内外的纵横叙述,并分三篇展开论述。第一篇“今日之我:导向真理的奇异旅行”,从“形潜莫睹,在智犹迷——人格的显现”“像显可征,虽愚不惑——人格与社会”和“窥天鉴地,明阴洞阳——人格教育的目的”三部分缓缓展开。第二篇“昨日之我:沙砾孕育珍珠的过程”从“苦难的意义——重大事件与突变因素”“小而执着的坚持——人格的养成与修正”与“修剪枝叶的必要性——健全人格的培养”三方面层层展开。第三篇“明日之我:心之大可弥于宇宙,心之细可摄于毫厘”从“面对当下的担当——人格教育的刻度”“面对自我的坦诚——成熟的人格表现”及“面对人生的通达——人格修养的中国智慧”三个维度展开讨论,最终以“运百福而长今”的叮咛式结语收拢全书,灵动、悠远、绵长。

《情感教育:让生命更亲和》由上海开放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张志京副教授和上海开放大学普陀分校王仁彧教授共同完成。本书以意大利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为逻辑基础,分三篇展开关于情感教育的探讨。第一篇“正向情感:涵育养成”,重在陈述十种人类的正向情感(爱:内心的暖流;赞美:对美好的欢愉;信任:人生价值的温床;快乐:对生命的善待;温暖:人世间的真情;乐观:走出逆境的指明灯;美感:对追求的满足;幸福:就在每个人的心中;感恩:归根结底是对自己的奖赏;同情:令人与这美好世界深深连接)。第二篇“中性情感:疏导启迪”围绕五种中性情感展开(迷茫人:生岔路口的抉择;遗憾:无奈的后悔;好奇:对新奇的冲动;焦虑:不知明细的担心;无聊:自我改变的前奏)。第三篇“负向情感:化解消融”重在探索五种负向情感(厌恶:对不满意事物的排斥;恐惧:无法摆脱困境的压抑;嫉妒:对优势事物的脆弱表白;悲观:消极的情绪体验;愤怒:极度不满的内心表露)。全书构思严谨,角度新颖,文字畅达,意味隽永,显示了作者扎实的专业功底与诚笃精神。

《挫折教育:让生命更坚韧》由国家开放大学人文教学部副部长胡正伟副教授撰写。本书以美国应用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ABC”理论(A指诱发事件,B指非理性观念,C指情绪结果)作为基本逻辑架构。全书分四篇。第一篇“遭遇挫折:挫折与人生”分五组短章:“看上去很美”“少年的你”“六弄咖啡馆”“男人四十”与“生命之诗”。第二篇“直面挫折:情境与情绪”则包含三组短文:“八九不如意”“叶子因风飘落”与“爱恨一瞬间”。第三篇“超越挫折:认知与教育”有五组散论:“仁者心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每一条河都有自己的方向”“信念在左,意志在右”及“我‘要’故我在”。第四篇“让生命更坚韧:遇见更好的自己”共四组小文:“悦纳自我”“鸟自爱巢人爱家”“心同,谁限河南北”与“自然之谕”。全书四个部分既追求宏观上的纵向推进逻辑秩序,又注重生动描述人生挫折在不同情境中的多样呈现、人在面对挫折时的纷繁心态,以及寻找超越挫折和苦难的诸种可行策略;思绪腾挪、跌宕、深刻,文字轻盈、熨帖、灵动而感人。

《健康教育:让生命更精彩》由上海开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玉梅副教授和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翠华副教授共同撰写。本书以世界卫生组织的三维健康概念为依据,探究生命健康的真谛,共分四篇。第一篇“躯体健康:生命之基”,主要从身强体健、合理膳食、睡眠充足、科学运动与规避风险五个方面介绍与身体健康维护相关的内容。第二篇“心理健康:幸福之源”,从认识自我、管理情绪、磨砺意志、心态乐观与完善人格几个角度,结合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心理健康观,探讨心理健康问题及调适方法。第三篇“社会适应:处世之道”,分别从融入社会、告别依赖、与人相处、自我控制以及拥抱压力五个维度详细阐述如何以乐观态度和行为去适应社会生活。第四篇“道德发展:立身之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站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高度上,从养正于蒙、耳濡目染、同频共振、网络如海乃至仰望星空五个辐射面展开。全书集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读者中心”与“读者友好”理念相互贯通,生动案例与理论哲思交融,在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中让读者深受启发。

《生死教育:让生命更澄明》由上海开放大学人文学院杨敏教授撰写。本书以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学说为逻辑起点,以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人类永恒之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为逻辑框架,针对当下遍布世界各处的生命迷思——漠视生命的事件层出不穷,遮蔽生命的人群日益增多,以及珍惜生命的意识普遍淡薄等种种现状,通过一系列古往今来的鲜活案例,在追问生死、直面生死、超越生死中展开生死教育。第一篇“追问生死:回望原初:我们从何处来?”重在从“溯源洪荒:神话传说中的人类源头”“诸神有心:宗教解说中的人类始祖”和“繁星闪烁:科学研究中的人类原初”三个层面探究“人从哪里来”的千古之问;第二篇“直面生死:诗意栖居,我们是谁?”从“远观人生,发现生命本真”“俯仰天地,激活生命觉知”与“珍惜际遇,激荡生命活力”论述人之为人的生命真谛;第三篇“超越生死:向死而生,我们往何处去?”是从“了悟生命,洞悉生死大限”“进取岁月,消解生死忧惧”及“救赎身心,超越生死边界”,表达“人向何处去”的思想情怀与生命哲理。作者在把相关知识与思想融汇成生动又深刻的系列美文的同时,也注重打通知识、生活与精神的共同通道,引导读者认识生死之谜,直面生命本相,树立超越精神,诗意栖居当下,走向幸福人生;文字深邃、明晰、辽阔,有洞悉人生真相后的安然宁静。

王伯军
2022年10月22日 FPLntBihCRIh6EaqAQytRUSnOcLZ/q4tm5DYDo8UsORMt6bu4ygsVi4O4v3Sc8L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