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格尔迪
北京卫视《我是演说家》节目中,著名主持人马丁的一场《父与子的战争》——中国式父亲的演讲,感动了无数国人。人们跟着马丁飙泪,在他声情并茂的追忆中,眼前无不浮现出自己的父亲,那个不苟言笑,常常在自己做错事时瞪着眼睛不依不饶,吼叫很大声,有着一双厚重的大巴掌,拍屁股很疼的大家长,所谓的严父慈母中的“严父”,中国式父亲。
诚然,每个人这辈子都会碰到这样一个男人,些许严厉,些许古板,常常一本正经,不善于表达,甚至会无意间“伤害”到你。但他总会为你妥协,总会因你而骄傲,因为他永远爱你。他,就是中国式父亲。
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中国传统式的教育崇尚这样的家庭教育方针,并且以之为最佳策略,一代一代传承多年。虽然,过分溺爱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但简单粗暴的家法未必可行。因为无形中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造就了孩子逆来顺受的个性,造成孩子成长过程中父爱缺失的终生遗憾。所以,才有马丁和父亲长达多年的“父与子的战争”。
长大后的孩子理解了父亲,但“子欲养而亲不待”,以至于马丁情辞深切地剖白:爸,如果有来世,我希望能跟你再做一回父子,我们交换一下位置,我做爸爸,您做儿子。我会亲手给你做红烧肉,然后告诉你,和家人在一起吃饭就是世上最好的美味。我会在你考试了之后大声地夸你,告诉你只要你努力了爸爸就为你骄傲。我会把所有的道理和原则都放在地上,用我们父子之间的爱打开我们之间的心门……
是呀,全天下的孩子都渴望有一个温情、和气,和孩子平起平坐,以个人的魅力和学识来感染、教育孩子,绝不拿做父亲的派头来打压孩子的父亲。
有幸的是,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就是这样一位父亲。
钱锺书对岳父的评价是“望之俨然,接之也温”。杨荫杭在法庭上素以刚硬直接的面目不徇私情,不苟言笑,一派庄重,在家庭里却一直扮演温情的慈父角色,用现在的说法就是名副其实的“暖男”,一个温柔体贴的丈夫和父亲。
1911 年 7 月 17 日,杨荫杭迎来了他的第四个女儿,也是他留洋归来后所获的第一个孩子。
杨家风气开明,从不重男轻女。当天有亲戚家的用人来串门,私下嘀咕:“又生了一个姑娘,讨厌死了。”老圃先生听闻,倒偏要给其一份“报喜钱”,且给的比别家的“小子”还要多,足足一元银币——按照清末民初的物价,一元银币可买几十斤大米。
又有人说杨绛身材短小,老圃先生不禁笑道:“猫以矮脚短身者为良。”他爱猫如痴,把娇小的婴儿抱在怀里,更是满怀爱意:“前有寿康、同康、闰康,你是老四,就叫季康吧。”
季康连起来读与“绛”谐音,这便是日后杨绛笔名的由来,就像永远带着父爱的庇荫。
季康小名阿季,她生来开朗,别的小孩子因乱世动荡经常啼哭,她却爱笑,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双眼睛却是会说话似的,在家中尤其讨父亲的欢喜。“凝重有威”的父亲,常在难得闲暇时抱着阿季,唱着催眠歌谣哄她入睡,满脸的温柔慈爱。据说小阿季最爱听的,就是那种软糯清雅的“爸爸催眠曲”。
杨爸爸认为女孩子身体较弱,不宜用功,还常常说一起在美国留学的女同学个个短命,都是用功过度伤了身体,甚至说班上每门功课都考一百分的女同学“是个低能”。虽然这样的看法不乏片面,但至少可以看出他的另一番用心。他宠爱他的女儿们,对杨绛姊妹,绝不望女成凤,逼迫她们用功读书。
当年,已经在高中就读的杨绛还分辨不清平仄声,杨荫杭没有指责女儿,骂她不够用心脑瓜子太笨,也没有如临大敌般专门抽时间给她补习,只是淡淡地说:“不要紧,到时候自然会懂。”
树大自直,最自然不过了。该懂的时候,自然就会懂的。
终于有一天,灵光乍现,或者说功到自然成,杨绛分辨出四声来了。杨荫杭比女儿还高兴。
每个月光如水、清风拂面的夜晚,他都会踱步走过廊前,敲窗随意考她一些字的发音。杨绛答对了,他唇角飞扬,满意地笑;答错了,他同样也会眉毛扬起,在女儿窘窘的不安里,哈哈大笑。
丝毫不给压力,而是给一个自由轻松的发展空间,等待懂得,等待长大。这个杨家长,确实智高一筹。
杨荫杭还反对给后代置买家产。这样做,不仅是因为他这一生南北辗转,无家产无拖累,任何时候都可以继续说走就走的行程。另外,他自有一套齐家理念:
其一,经营家产耗费心力,殚精竭虑地置办,精益求精地修缮,不经意间,就把自己降为家产的奴隶。
其二,对子女来说,家产是个祸害。好仔不论爷田地,好女不论嫁妆衣。子女若没有家产,自己就会勤奋操持,有所作为,早早地承担养家责任。如有现成的可吃家当,则会贪图享乐,不图上进,沦为废物一个。所以他明明白白地对子女言明:“我的子女没有遗产,我只教育他们能够自立。”
不能主宰自己,只能一辈子弱势,人必自立而自强。可是,直至现在,很多父母仍然想不明白这样的道理,辛苦打拼挣家业,为的是让孩子一辈子吃穿不愁,不再辛苦。但很多时候适得其反,不幸成就诸多不求上进、惹是生非的啃老族、败家子。
杨荫杭从来不打骂孩子,但不言自威,孩子们很听父亲的话,也愿意亲近他。有什么心事的时候,孩子们都愿意和父亲分享,倾听他的建议。
杨绛上东吴大学时,不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专业,请求父亲帮助。当时选择专业的标准是“为了最有益于人”。这个很高大上的标准,让杨绛很迷茫,不知道学什么有益,选什么最有益。杨荫杭给女儿的解读是:“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不让孩子被这种虚拟的道德所绑架。这,大概是杨绛后来坚持自己,笃行“保其天真,成其自然”的坚实基础。
杨荫杭是随性的,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受诸多无谓的约束和羁绊。不过,有些事情,他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近乎苛刻。
杨绛在振华女校读高中时,正值战乱频仍的年代,北伐战争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学生运动时常发生。学生会要各班的学生上街搞宣传,站在高凳子上面向过往路人演讲,呼吁人们投身革命。杨绛不幸被推选上了,她极不情愿去,因为街上治安不好,常有一些不轨军人趁此机会欺负女孩子,在当时的社会,这样的事件时常发生。学校明文规定,一些古板人家的小姐,只要家里说不赞成去,就可以不去。
杨绛希望父亲以家长的名义,出面向学校说明,不让自己参加活动。
没想到杨荫杭一口回绝,他郑重其事地说:“你不肯,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挡。”并且拿美国总统林肯的话“Dare to say no!”来教育杨绛:“你敢吗?”
杨绛虽心里一千个不愿意,但父亲这样说了,也只好苦着脸说:“敢!”
“敢”于拂下面子,拒绝第一次,以后就没有什么“不敢”了。
这个世界杂且纷乱,很多事情是无法预知的,很多事情需要自己独自面对。不愿意参与的事情,家长能挡一阵子,但不能挡一辈子。教孩子突破自己的面子,在不赞同的事情面前敢于当面拒绝,勇敢说“不”,培养他们敢于面对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做法即便在现在也是非常难得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耳濡目染,言传身教。在这样一个民主开明、潇洒快意、人格丰满的父亲的影响下,孩子们想不成名成家都难。
清末民初,像杨荫杭这样爽直开明的父亲虽然不很普遍,却也并不少。他们尊重孩子的性情,不把自己的主观意见强加给孩子,让孩子自由选择,鼓励孩子全面发展,成为具有智慧头脑的艺术家,满腹经纶但从不缺乏浪漫体验,于一生有益。
譬如梁启超、曾国藩、傅雷等,他们都是中国好父亲,家庭教育的行家里手。梁启超给儿子梁思成的家信中说:你该挤出一部分时间学些常识性东西,特别是文学或人文科学,稍稍多用点功夫就能有大的收获。我深怕你因所学太专一的缘故,把多彩的生活弄得平平淡淡,生活过于单调,则生厌倦心理,厌倦一生即成苦恼之事……书宜杂读,业宜精钻。
这番话和杨荫杭先生的“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有相通之处。山高水阔,晴空白鹤。生活如此美好,源于你的内心丰盈。
哲人说:用头脑思考的人是智者,用心灵思考的人是诗人,用行动思考的人是圣徒。而同时用头脑、心灵、行动思考的人,他可能就是先知了。
杨荫杭,当为一名先知式的中国好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