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燕子》中季节的联想

川端康成写过一篇介于散文与小说间的作品,文章从叙述者“我”和一位乡村里年轻教师的对话开始。年轻教师说他带学生去外面写生,随便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结果交来的三十四幅画中,有二十二幅画了富士山。有意思的是,另外十二个小孩都画了燕子。

“燕子?”

“是啊,出乎我意料,我根本没有注意到燕子来了。”乡村教师说,“去画画时是四月底,孩子们看到了燕子来,感受到季节的艺术。”

“咦……我有一个关于温泉燕子的故事。”

于是叙述者“我”开始讲这个故事:

有一个朋友,学生时代就有了情人,过了几年,那个女生变成了电影明星。女孩愈来愈有名之后,难免受到环境影响,有了想要离开这个男友的念头。就在感情生变不稳定的时候,两个人一起去看了女孩主演的电影首映。电影中女孩打扮得像山上的小女生般清纯天真,独自走下山坡。此时在镜头中有燕子从银幕的一角飞过。“啊!燕子!”电影院里女孩不由得叫了出来,然后和身边的男友彼此对望。

拍电影的时候,导演、摄影可能也都没有注意到有燕子飞入镜头中吧!电影演完了,女孩重复对男生说:“燕子,燕子。”那只燕子飞入女孩的心灵里了,说完“燕子”之后,女孩软弱地投入男生的怀中,静静地哭了。

文章的结尾是叙述者“我”说:“后来我的朋友告诉我,镜头里拍的地方,就是这温泉的山坡。”

那么短,却那么精巧,更重要的是捕捉、反映了复杂、幽微的“物之哀”。日本传统文学的俳句规定必须有“季语”,也就是关于季节的表达、提示,这里“燕子”显然就发挥了“季语”的功能,一方面确定前后两件事都发生在春天,另一方面给予了人时间感,一年过去又一年新来了。

燕子来了,燕子飞过去,一部分的小孩注意到了,大人却和其他小孩一样只看到永远不变的富士山,从这些小孩涂画的画面上才被提醒了,就像那个沉浸在自己人生新景中的女孩,原先也没有特别意识到拍电影的场景和季节、时间的关系。不预期地在银幕上看到燕子飞过去,惊讶的不只是有燕子,还进而被提醒了时间飞逝,时间会改变一切,会使得自己不再是那个天真的小女孩了,原先和男朋友比较单纯的关系也不一样了。她痛心自己被改变了,却又顿时觉得如此无奈,无从挽回过去的情感。

这是对作品勉强的解释,因为作品本身实在是可感而不可说的,因为那么短的作品里并没有严密、结实的象征和比喻手法,似乎信手拈来,由燕子的联想将两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放在一起,简单地比记。然而读者却能够感受到一种不寻常(不见得说得清楚)的心情悸动。 Qup3r1fiW0QBf5UC09ytJeV7xaE6wNpDgFHFJmhC6ppbMCzIRXcYa0kZ2s9W/Z1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